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

?

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

崇禎十五年,二月十九日。

襄城之戰,在二月十七日落下帷幕。整個十八日,大軍都在休整。

在今日。李自成召集義軍之中將領,商議大軍行止。

在襄城縣衙之中,李自成就坐在“明鏡高懸”的牌匾之下。而李自成身邊,稍稍偏下一點。

諸位將領分闖,曹兩側就坐。因爲去年一年曹闖兩營爆炸般的擴充,同樣義軍之中大小頭目,也瘋了一樣增加。

以至於小小的縣衙都坐不下來了,很多將領,都坐在外面的院子裡面。只能小心翼翼的聽著大廳之中的爭論。

張軒經過小商河橋一戰,臨潁南一戰,破汪喬年一戰。在義軍之中,也算是嶄露頭角。至少在大廳之中,有一席之地。

此刻張軒正在側耳傾聽各位的高論。

“闖王。我老劉覺得,現在我軍大勝之餘,正要乘勝追擊,如今賀人龍在洛陽逗留不去,而左良玉在汝寧,驚魂未定,我等應該乘勝追擊,殲其一部。如此中原大地,任我縱橫。”劉宗敏站在大廳之中,大聲說道,他聲音豪邁,張軒即便是坐在角落裡面,也是覺得耳朵震得生疼。

“哼,想當然耳。”張軒心中暗道。

不用張軒反駁,自然有人出來說話。

“請問劉將軍,你想先攻賀人龍,還是先攻左良玉?”牛金星說道。

劉宗敏想了想,說道:“左良玉。賀人龍雖然現在在洛陽,但是失陷督師,現在如同驚弓之鳥,我西進的話,他恐怕回逃回陝西,秦軍將士都是好漢子,出外征戰士氣或許不足,但是守衛鄉梓,卻還有不少士氣。是一塊硬骨頭。而左良玉在白沙河一戰,軍心士氣大受挫折。此刻正好大舉進攻,想來左良玉不是對手?”

“如果左良玉不接戰,南下避戰如何?”牛金星說道。

“他跑?我們就追?他又不能逃到天涯海角。”劉宗敏說道。不過,他這一句話一說出口,劉宗敏就知道不對了。

劉宗敏作爲義軍的高層,又怎麼不知道義軍的家底,義軍的家底根本持續不了長久的征戰。

義軍的所有積蓄都來自繳獲劫掠。

聚集數十萬人的口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左良玉不戰,或者南下擇一險要之地固守,義軍就拿他們沒有辦法。

“劉將軍此言差矣。”牛金星就等著這一句話,

說道:“大軍暴師在外,與左軍長久相持,左軍撐得住,但是我義軍撐不住。義軍自從年前開始攻開封,圍攻二十五日,卻因左良玉北上,而功敗垂成,又與左良玉大軍相持十餘日,圍攻襄城十餘日,軍中的糧草,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候。我們再也經受不起一場勞而無功,戰而無得的大勝仗了。”

“牛先生,以爲當如何?”李自成說道。

“再攻開封。”牛金星說道。

“河南大旱三年,征戰相繼,地面上饑荒相接,父子,夫妻而食者,多不勝數。想從地面之上收刮糧食,已經不可能。而河南之上,有一地,卻一定有糧食,就是開封。”牛金星說道:“而且,攻開封,不僅僅著眼於開封。我等追著左良玉,賀人龍,他們紛紛避戰。但是開封乃是河南省會,又是周王藩地。朝廷已經連失福王,襄王,兩藩。紫禁城中那位又怎麼會讓素有賢名的周王藩也失陷了。所以我們攻開封,乃是反客爲主之計,讓朝廷不得不救開封。左良玉,賀人龍等人避戰,我們要他們不得不戰。”

“開封堅城,恐怕攻之不易?”不知道誰說了一句,一時間無數將領議論紛紛。

雖然牛金星說,是因爲左良玉的突然出現,才讓大軍進攻開封,功敗垂成。但是在座各位都是明白人,他們其實攻開封不克,才轉頭南下的。

一想起開封城下的種種,很多將領還都記憶猶新,心中不由的生出了幾分怯意。

開封城是一塊硬骨頭,不好啃啊。

“牛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是義軍當務之急卻不是再攻開封,開封堅城。城中又有周王賢明,陳永福堅韌,高名衡也不是無能之輩。強攻是下策,不過,開封城有一個缺點,就是城中人很多。人多消耗也多,河南大旱三年,即便是開封城中,恐怕也沒有那麼多的糧食。開封冬麥五月才能收穫。說不定開封城之中,就在等著這一季糧食。只要我們在五月之前,青黃不接的時候,圍困開封城,無須幾個月,開封城就不戰直潰了。不過,在此之前,我卻要先做好準備。否則開封城外數月圍困,先崩潰的不是城中,而是我們了。”

“好,李先生這個注意不錯,開封城這個硬骨頭,我老劉不想硬啃了。”劉宗敏首先表態。

劉宗敏打起仗來,每每的身先士卒,也常常與尋常士卒飲酒。對闖營底層的士卒的想法,最爲了解,下面士卒對開封城都有一點發怵了。

李自成轉過頭來,問羅汝才說道:“羅兄意見如何?”

羅汝才說道:“全憑李大哥吩咐。”

李自成說道:“好,只是要長久圍攻開封,這糧草從何處來?”

張軒心中默默想道:“恐怕只有歸德府。”

“屬下認爲應該先攻歸德,攻歸德益處有二,其一,就是糧草,歸德是大府,只要攻破,糧草足以支撐軍中數月,其二,就是爲了一人。”

“爲誰?”李自成也好奇起來?誰有這麼大的威名,能讓取歸德,補充糧草之事,與之並列。

“袁時中。”李信說道。

“袁時中”這三個字出來了,所有人都有所震動。

如果在三年前,不,即便是兩年之前,袁時中是何人,根本不被這些人放在眼裡,但是如今,袁時中也是流寇一脈的後起之秀。

袁時中乃滑縣人,流落大河兩岸,也曾讀書識字,想過考取功名,爲人義氣深重。曾經因爲犯法入官,後被縣令看中,囑咐不可爲賊。釋放出獄。

但是河南世道如此,太多人活不下去了,他被擁戴成爲義軍首領,然後開始征戰,可以說是屢戰屢敗,甚至爲縣令蘇京以數百人連續擊敗過好幾次。但是河南百姓已經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在屢戰屢敗之戰,依舊有不知道多少饑民投奔,所以袁時中每次都能重整旗鼓。數年以來,也成爲一號人物,因爲河南地面上,以前有一個袁老山的義軍首領,故而袁時中所部,稱小袁營,也號稱有十萬之衆。

而今天下各路義軍,以李自成,曹操合營兵力最雄厚,而後,就是張獻忠,左革五營,剩下都數到小袁營了。

更重要的是各路義軍大都是陝西人爲首,即便是曹營之中,河南人不少,但是也是如此,唯獨小袁營,是大都是河南人。所以小袁營,在河南根基深厚,而且小袁營不禍害鄉里,軍紀一行不錯。民心依附。

“大將軍,得袁時中,則可得豫東民心。勝過十萬之衆,而今袁時中就在歸德附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李信說道。

張軒心頭忽然一動,他心中暗道:“李信就是李信,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

或許是張軒沒有到那個位置之上,各種消息不太靈通。但是袁時中名頭也是聽過一耳朵,當然,是臨潁時候聽吳氏兄弟說過。他們曾經跟過袁老山。張軒也猜得出,李信的計劃,絕非僅僅是收納袁時中而已,而是收納河南各路義軍,袁時中僅僅是開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九章 搬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章 羅玉嬌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章 平城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八章 紮營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二章 家事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
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九章 搬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章 羅玉嬌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章 平城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八章 紮營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二章 家事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贵南县| 旬邑县| 依安县| 聂荣县| 乾安县| 蒙山县| 积石山| 新乡县| 昌都县| 龙州县| 太仆寺旗| 南溪县| 疏勒县| 泰州市| 金溪县| 桂阳县| 普安县| 仪陇县| 邻水| 益阳市| 涞水县| 云龙县| 茌平县| 淄博市| 瓮安县| 尼勒克县| 治多县| 静乐县| 阳信县| 阳山县| 霍林郭勒市| 卢氏县| 新野县| 英超| 镇原县| 佳木斯市| 兴义市| 洛川县| 榆中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