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

?

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

羅汝纔此刻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張獻忠這邊也在論功行賞。

信陽城之中文昌廟之中。

這座文昌廟香火鼎盛,就建築規格來說,並不必府衙差上多少。這裡就是張獻忠的駐地。

這一戰,並非張獻忠主攻,故而,張獻忠所部的功勞並不多,封賞也很簡單。張獻忠接下來要商議的纔是大事。

“我們與曹操的聯合是不是要變一變了?”張獻忠說道。

“秉吾。”王秉真說道:“咱們的底子,咱們知道,能戰之士不過一戰出頭,大多還不是咱們的老底子,打打順風仗還行,一旦陷入困境之中,定然會如鳥獸散,而此行向東,還有黃闖子,等硬茬子,咱們與曹操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啊。”

“你說的,我都知道。”張獻忠說道:“可是現在,曹操恐怕起了別樣的心思。”

“義父,何必想那曹操有什麼心思?在我看來,我軍兵強馬壯,沒有了他曹操,就未必不能打仗了,反而一直與曹操在一起,天下人都還以爲,義父的名聲是被曹操擡起來的。”孫可望揣摩張獻忠的心思說道。

孫可望太明白他義父是什麼人。

但凡他開口了,那就說明,他已經動了心思。

“義父。”張定國說道:“雖然義軍屢克大城,但是官軍實力猶存,陝西有孫傳庭,賀人龍,南邊有黃闖子,我們後面又有左良玉跟著。可以說危機四伏,左良玉之所以在我們後面緩步追擊,就是覺得我們與曹操合營,他沒有把握,如果我們與曹操分兵,到時候左良玉必然有所行動。所以此時要三思而後行啊。”

“二弟所言,未必有些太過危言聳聽了。左良玉一直擁兵自重?還會爲官府賣命嗎?只有派人送銀子給他,與他達成默契,也就不用交兵了,而且我們分兵,誰知道左良玉是追我們,還是追曹操?”孫可望說道。

“秉吾。”王秉真說道:“你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與闖將的交情可深了。”

的確,羅汝纔在義軍之中,有名的名聲很好。與哪路義軍都很有交情。但是張獻忠更看重,王秉真這一句話背後的意思,那就是曹操與他分兵之後,很可能去投奔闖將。

他一想起李自成,他就暗地裡咬牙,心中一陣不服氣。

在他想來,根本就是他與曹操牽制住了官軍的主力,拖著官軍幾十萬大軍在四川兜了一個大圈子,才讓本已經兵敗幾乎要完蛋的李自成死灰復燃。張獻忠本想一舉下襄陽,從來名震天下,偏偏被李自成搶了先,甚至他張獻忠所殺的不過是一個疏支王室。而李自成殺的是親藩,是崇禎皇帝的親叔叔。這讓張獻忠心中如何能甘心。

“不行,一定要拉住曹操。”張獻忠想道:“絕對不能讓曹操去與闖將合營。”

“我與曹操,親如兄弟。這樣的話,以後就不要再說了。”張獻忠立即確定立場。

“如此,就請秉吾去拜見一下曹操吧。”王秉真說道:“畢竟,曹操最好面子,你今天可是實實在在的打了他的臉。”

張獻忠心中不願意,但是臉上絲毫不顯,淡然一笑,說道:“好,我就去拜見一下這位老哥哥。”

府衙後院之中。

羅汝才也與自己的親信們商議。

“你說,今天黃虎到底是一個什麼意思?是想駁的我面子,還是想吞併劉國能這一千多老卒?”羅汝才說道。

此刻羅汝才身邊的人很少了,大部分將領都不在,在的不過是羅汝才的兒子,侄子,這都是骨肉之親,還有吉珪,是羅汝才營中僅存的謀士。還有楊承祖,楊繩祖,楊氏兄弟。張應元,這都是羅汝才的核心層,張軒這一次也被允許加入。

“父親,”羅玉龍先說話,道:“不管,這張獻忠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都要防著張獻忠一手。”

羅汝才心中對自己這個兒子失望之極,這簡直就是廢話。他什麼時候沒有防著張獻忠一手,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他羅汝才如果沒有這一分警惕心,早就死了不知道多久了。

“掌盤子。”吉珪說道:“您是不是覺得,張獻忠翅膀硬了,不想與我們合營了?”

羅汝才點點頭,說道:“如今的形式,雖然義軍大盛,但是官軍的實力尚在,義軍之所以能勝官軍,不是義軍比官軍能打,而是義軍合,官軍分,義軍之間彼此能合作,官軍之間不能合作。”

羅汝纔在義軍之中,也算是有謀略之士,一針見血的看出了義軍與官軍的不同,義軍雖然是分屬各家,號稱十三家,七十二營。但是彼此之間都有過聯營共事,在官軍的打壓之下,也明白,不合作,恐怕會不被官軍分而擊破。所以義軍彼此之間的聯合呼應,互相幫助卻是不少。

而官軍?官軍雖然在大明一面旗幟之下,但是彼此以鄰爲壑,將義軍趕出自己的轄地就算完事了。義軍每每逃出省界就有了喘息之極,後來雖然有督師總領數省人馬圍剿。但是官軍內部複雜的關係,比如黨爭,比如,將領的私心等等,從來是不能形成合力。如果大明所有將領都能像猛如虎那樣死心眼的話,義軍即便不能被剿滅,日子也不會好過的。

而且隨著左良玉的擁兵自重,各路兵馬與朝廷之間的隔閡日深,以至於聯合作戰更加困難。

在羅汝纔看來,既然發現這樣的趨勢,就要發揮出己方的優勢,那就是義軍一方大聯合。對官軍的圍剿。官軍調集各部重兵,就會露出破綻,只需打垮一部,就能令官軍全部崩潰。

這纔是羅汝才一直以來,不與張獻忠分開的原因所在。並不是羅汝才就甘於人下。

“恕學生多言一句。”吉珪說道:“你其實不必多想,我想黃虎一會也會來見您,他黃虎也不傻子,知道什麼有利什麼沒有沒好處,直到現在,合營的好處在分兵的好處之上,即便黃虎有什麼想法也只能先忍著,不過,黃虎的性子您也知道,他不是好相與的人,今日讓他忍一下,將來他恐怕會報復回來。”

羅汝才冷笑一聲道:“我怕他黃虎嗎?”

羅汝才只是覺得如此做對義軍好,而並非真怕了黃虎,論資歷,羅汝才與黃虎相差不大,論實力羅汝才與黃虎之間,也是伯仲之間。羅汝才爲什麼要怕黃虎。

其實作爲義軍之中最大幾股勢力之一,羅汝才心中也有所預感了,再打敗朝廷之後。義軍之中,難免一場大廝殺,不爲別的,就是爲這天下。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願意先動手。

老羅家最講江湖道義,賊不殺賊,即便要殺,也要對方先動手。羅汝才眼睛微微一瞇。

“掌盤子自然不怕,不過,我們也不是非要與黃虎一直合營下去吧。”吉珪說道:“闖將就北邊鬧出好大的聲勢,如闖將合營,豈不是比獻營合兵強得多嗎?”

“與闖將合營?”羅汝才微微一愣,他心中有幾分心動。說起來,他對闖將也是有救命之恩。而且張獻忠之好殺,羅汝才也是知道的,闖將李自成爲人簡樸,所穿不過粗布麻衣而已,與士卒同甘苦。羅汝纔好聲色犬馬,做不到這一點。但是不妨礙對闖將李自成的敬佩。

如果與李自成與張獻忠之間真要選擇一個人來合營,羅汝才選李自成。

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十章 綠帽子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章 瑣事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章 成軍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章 局面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
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十章 綠帽子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章 瑣事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章 成軍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章 局面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阿坝县| 沧州市| 昆明市| 无锡市| 海阳市| 平陆县| 于都县| 沂南县| 怀仁县| 海阳市| 双桥区| 锡林浩特市| 兴义市| 姜堰市| 肇庆市| 昔阳县| 祁门县| 华安县| 沅陵县| 偃师市| 托克逊县| 阳春市| 喀喇沁旗| 千阳县| 保山市| 北碚区| 祁门县| 湄潭县| 九江县| 山阴县| 宣威市| 桓台县| 佛冈县| 全州县| 连云港市| 即墨市| 新沂市| 景泰县| 安平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