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

君子之約

“三弟,你的身子好些了嗎?”袁時中一進來,就問張軒的身體。

張軒心中有幾分感動,說道:“多謝大哥關心,不過是小病而已。”

“我不知道你?!痹瑫r中說道:“你就是心太軟了,在亂世之中,心不狠是活不下去的?!?

“這世道只有心如鐵石,才能活下去,這世道就不對。”張軒平靜的好像是古井一樣說道。

袁時中說道:“這是亂世,就要按亂世的活法,你的慈悲心到太平年間,再亂髮不遲。”

“我們能活到太平年間嗎?”張軒說道。

袁時中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今日不知道明日。誰敢肯定能他們一定能活到太平年間,或者誰敢肯定,將來一定有太平年間。

張軒聊天將天聊死了。

袁時中也沉默了一會兒,不想聊這個沉重的話題了,說道:“我要走了?!?

“走?”張軒猛地一驚,說道:“怎麼走,去哪裡?”

“迴歸德?!痹瑫r中說道。

張軒心中一動,說道:“是闖營的意思,你不等曹營過河了?!睆堒幬⑽⒁汇叮S即反應過來,說道:“是了,你擔心曹營來了,你就走不了了?!?

袁時中說道:“到不是走不了,只是不好見羅叔父。”

“二哥知道嗎?”張軒說道。

“我還沒有告訴他。”袁時中說道。

張軒微微一頓,說道:“你還是告訴他吧,不管怎麼說,也是兄弟一場,好聚好散,其實你不瞭解我岳父。他最重義氣與名聲,你只要跟他說,你想走。他絕對不會不讓你走,我給你出個主意,等一會兒,去見二哥,讓二哥帶著你,過河去見一見我岳父,緩和一些關係?!?

袁時中有些感動,張軒這一番話,是完全爲他著想,他起身說道:“三弟,你我兄弟,今後再見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其實我也知道,大哥不是義軍中人,只是朝廷不可扶持,今後但凡有事,不要輕易決斷,要三思而後行?!睆堒幷f道。

“我知道。”袁時中說道:“我回到歸德之後,謹守歸德。以待明主,如果義軍將來能得天下,我就是義軍的忠臣,如果義軍將來不成,我也就只能選得勝的一方了?!?

張軒對袁時中的心思有些瞭解。

袁時中與李自成從來不是一路人。分道揚鑣之事,張軒早已有心理準備。袁時中所說的,張軒也都明白,不過,想來又之

前的那些鋪墊,袁時中即便是擁兵自重,也不會輕易倒向朝廷了。

張軒說道:“其實我也知道,你我之間總有分別的時候,卻不知道這麼早。”

袁時中說道:“愚兄想與你有一個君子之約?!?

“哦。”張軒說道:“兄長想怎麼樣?”

袁時中說道:“我是沒大志的,只想茍全亂世之中。而兄弟你卻是一個有大志,將來你如果覺得誰有成事之望,或者你有自立之心,一封書信。我來投奔你。不過將來,我已經選定選定明主,也會一封書信請你過來共侍明主?!?

張軒說道:“我是不會背叛岳父?!?

袁時中說道:“好,這個不論,將來即便我們兄弟兩人刀兵相向,還請保全我的妻兒。”

“兄長何必說這樣的話嗎?”張軒說道:“我們兩兄弟怎麼會走到這一地步?”

“我眼光不好,比不得兄弟你觀天下大勢,如掌上觀紋。你等著兄弟你的判斷,看誰是明主,如果情勢所逼,將來走錯了路,求你放一條我妻兒一條生路?你都不肯嗎?”袁時中說道。

“你我兄弟,你兒子就是我侄子,不管什麼時候,我都要保全的,何必說這話?!睆堒幷f道:“好,將來我覺得誰堪爲明主,定然請兄長過來。如果兄長覺得誰堪爲明主。我定然也會過去,你我兄弟共侍一主。同殿爲臣?!睆堒幷f道。

雖然這樣說,張軒並不覺得袁時中能選出什麼樣的明主。正如張軒之前所言,天下也就三方勢力爭雄,義軍,朝廷,東虜三方而已。

袁時中讀書人出身,萬萬不會投降東虜的。故而他選擇出來的明主,無非是官軍與義軍之中選。

而崇禎要是明主,天下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

袁時中其實想與張軒保持聯繫,看重張軒的目光。想跟著張軒走,亦步亦趨而已。

當然了,約定是約定。以後的事情,誰說的準。

袁時中大喜說道:“好,我們一言爲定?!?

袁時中這一段時間,從張軒這裡學到不少東西。對張軒最敬佩的是張軒的眼光?;氐綒w德是必然的。

他明白在亂世之中,手握兵權,纔有更多的選擇權,而他最能擴充實力的地方,就是歸德一帶,因爲他之前,一直在哪裡活動,可以說人地兩熟。

深夜之中,他也仔細思量過了,東虜就不要說了,他萬萬不會有辱祖宗。而朝廷積重難返,除非朝廷許他如唐末藩鎮一般,他也不會輕易投降,不想落一個賀人龍的下場。

而義軍

之中變數太多。

在他看來,李自成或許是爲王前驅,但是得天下之人,必在義軍之中。羅玉龍縱然是羅汝才的親自,爲人卻不是那麼機警,一旦義軍有變,闖王與曹操之間的矛盾爆發,羅汝纔有什麼閃失,羅玉龍恐怕要跟著一起去了,但是張軒卻是一個聰明人,即便羅汝才與闖王有個萬一,張軒也定然能活下來。

有張軒這個約定,他也算預備一條後路。

袁時中與張軒見過面之後,又去見了羅玉龍。與羅玉龍一起,冒險渡河,去見了正在督促渡河的羅汝才。

果然羅汝纔沒有說什麼,反而給袁時中很多激勵。放袁時中離開。

袁時中非常感激,這個時候他才知道,羅汝纔在義軍之中好人緣,好名聲,是怎麼來的。

當天氣好起來,曹營與闖營會師之後,袁時中帶著小袁營迴歸德而去。

因爲新黃河的突然出現,袁時中不能原路返回,只能先南下,繞過這一條河,再往歸德而去。

而袁時中也給張軒留下了不少東西。

比如,一些兵器,還有在開封當地徵召的民夫,還有就是從黃河洪水之下逃生的一批人。

再加上張軒部下的正兵,張軒所部居然已經過萬了。

張軒送走袁時中之後,就開始整頓兵馬,準備將老弱不能戰之人,全部列入後營之中,負責軍中輜重的運送,這些事情,都歸到張質手中管理。

不過,張軒一系列征戰之下,損失也不少,必須先從這些人之中,挑選壯丁,填補軍中缺額之後,才能化爲後營管理。

故而張軒就帶著張質,去看看營中的民夫到底如何。

張軒對張質說道:“曹營已經渡河,我們不能在這裡獨自立營,一兩日之後,就要拔營往南了。與曹營合營,故而這些老弱全部要編伍。與軍法勒之。我張軒營中每一個人,都要清清楚楚,絕對不能出現,無有隸屬之人,這後營就交給兄長了?!?

張質說道:“明白。今天挑過壯丁之後,我就立即開始編伍,一個都不會少,明日,我就將後營花名冊送上?!?

“如此甚好?!睆堒幷f道??垂苣切┨柗Q百萬之衆,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麾下有多少人的義軍。張軒對自己麾下將士的管理,也就越發嚴苛了。

“什麼聲音?”張軒似乎聽到了什麼,問道。

“有人在唱曲?!睆堎|也聽得不大清楚,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

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九章 搶收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章 萬石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五章 高鬥樞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章 叛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
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九章 搶收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章 萬石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五章 高鬥樞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章 叛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冀州市| 石家庄市| 增城市| 阿合奇县| 筠连县| 唐海县| 富裕县| 北宁市| 蒲江县| 咸阳市| 清徐县| 扶沟县| 英吉沙县| 日土县| 吴旗县| 江华| 永春县| 靖州| 林州市| 宁夏| 赤城县| 壤塘县| 乡宁县| 横峰县| 桑日县| 临西县| 积石山| 乌审旗| 石景山区| 咸阳市| 龙泉市| 左云县| 堆龙德庆县| 宜宾县| 南雄市| 和硕县| 泌阳县| 沁水县| 全南县|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