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

白旺撫摸著早已被無數撫摸過的墮淚碑。早已光滑無比,他甚至能單單憑藉手感,讀出上面的字。心中暗道:“羊叔子,爲政襄陽,千年以下,尚有墮淚碑,我爲政襄陽,也有數年,卻不知道我死後,又有誰爲我墮淚。”

虛弱不過是一時的。

白旺深吸一口氣,按劍而出,似乎剛剛的樣子,不是白旺自己。他出來巡視。

昨夜鏖戰,打到了現在,麾下士卒傷亡殆盡,只剩下數百殘兵敗將,即便這樣他們也是又累又餓。這羊公祠之中,也沒有多少糧食,而他們也沒有時間埋鍋造飯,只能將一些生米發下去,配著清水,硬生生的吃下去。

白旺也是如此。

沒有細嚼慢嚥的時間,只覺得好像將一些石頭硬生生嚥下去一樣。

即便如此,白旺也一個個安撫士卒說道:“峴山對襄陽城非常重要,楊公爺不會放棄我們的。”

不過信不信,在白旺的安撫之下,他們又恢復了一點點士氣。

“白將軍,我大清橫掃天下,正是求賢如渴的時候,只要白將軍投降,原職留用,將來的前程,何止封侯?還請白將軍三思?”一名士卒上前面說道:“闖王已經被大夏皇帝軟禁,白將軍何必爲大夏賣命。”

白旺冷笑一聲,反手一箭,將來人射翻。隨即將弓箭砸在地面之上,說道:“而今局面有死而已,死守還有可能活下來,我們殺了這麼多清軍,清軍怎麼可能留我們性命。”

本來有些動搖的士卒,頓時心中一凜,不敢怠慢。

峴山之戰,打得極慘,不僅僅守山的人慘,攻山的人也很慘。雙方的血幾乎要將峴山染紅了,這個時候談投降,凡是有些經驗的老卒,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因爲殺紅眼了。

並不是任何軍隊都有足夠的軍紀,抱著俘虜的安全。在殺紅眼的時候,投降更多是屠殺的開始,而且潼關之屠,這才過了多長時間,數千潼關守軍,都死在多鐸手中了。

他們又怎麼看相信。

吳三桂也沒有想過白旺投降,不過是例行詢問而已,隨即下令強攻。

吳國貴帶著數百人,奮力衝了過去。

先有火炮轟擊祠堂的外牆。

這羊公祠是襄陽士紳一起修的,也算是堅固,但是再堅固,也沒有堅固到能承受火炮轟擊的地步上。

不過片刻,喊殺之聲就低沉下去了。幾處火苗升起來,隨即被清軍撲滅了。

吳三桂踏著一地鮮血走進羊公祠之中,走進了峴首亭之中,卻見白旺已經渾身浴血,撞死在墮淚碑之前。吳國貴給吳三桂介紹道:“此人撞死在這裡,他的親兵想要將這亭子燒了,被小的擋下來了。”

吳三桂瞄了一眼,說道:“拖下去,讓襄陽城中的人都看看,我天兵做對的下場。”

“是。”

隨著吳三桂一聲令下,不過片刻,在襄陽西門之外,豎起一根數丈高的木桿,將白旺的屍首高高的掛在上面,就好像是一件衣服一樣,隨著風吃不斷的晃動。

楊承祖遠遠的看到了,重重一拳砸在城頭的女牆之上,鮮血在他的指骨之間流動,暖暖的。楊承祖說道:“如今局面危機,諸位有何策教我?”

他得到的只是沉默而已。

不得不說,楊承祖做的相當不地道。

他主持襄陽之戰以來,一直秉承著一個理念,就是讓闖營殘部當炮灰,保存自己的實力。

當然楊承祖並沒有一點力也沒有出,至少這一次峴山之戰,楊承祖的本部人馬,也數次參戰,但是承擔的主要作戰任務的,卻是白旺部。

而如今,跟著李自成從河南撤回來的人,在兩次樊城之戰,被打殘了,而闖營之中另一支支柱,也就是白旺部,隨著白旺戰死峴山,也成爲了歷史,縱然有些殘部,但是沒有了白旺,已經不能稱爲一個整體了。

闖營殘部之中,不可能沒有怨言的。

不過,闖營與清軍之間的仇恨,遠遠勝過,闖曹之間的仇恨,再加上李自成還在曹營手中,即便是怨氣最大李過,也不能不顧忌李自成。

但是現在情況,真是他們也真是沒有辦法。

有什麼辦法?

峴山落到了清軍手中,可以預見不久之後,清軍的炮隊就會搬上峴山之上,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直接轟擊城內,紅夷大炮的射程並不算太遠,轟擊十里什麼的,有些過了。但是四五里的有效射程還是有的。

再加上峴山之上的高度優勢,可以說襄陽南城,再加上襄陽城牆都變得不安全了。

特別是那種只能捱打,而不能還手的窘境,最傷士氣了。

其實想破除現在的局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奪回峴山。

但是說的輕巧。

爲了這個小小的山頭,雙方反覆爭奪,付出了多大的代價,襄陽城中,傷兵滿城,而清軍漢軍也損兵折將。花費如此大代價奪下了峴山。清軍自然不會讓人輕易拿下來。

用腳趾頭想就知道,山頭之上定然是銅牆鐵壁。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是艱難無比了,奪回來,怎麼奪回來。打,又該怎麼打。

說一句打,是上嘴脣一碰下嘴脣的事情,而真正打起來,那是要不知道多少兄弟的性命去換的。

誰又願意輕易開這個口。

楊承祖咬著牙。承受著尷尬的沉默。正當他想說些什麼的時候,忽然聽人說道:“報,鄭國公大軍到了。”

所有人都精神一震。

如果之前,大家對援兵並不是太多渴求,畢竟在他們看來,如今襄陽城近十萬大軍,已經能保證襄陽城安全了,派更多人過來,非但沒有什麼用處,反而增加了襄陽城中的負擔。

但是此刻,所有人都無比渴望援軍。

楊承祖也精神一震,說道:“快,我等去迎接。”

一行人立即從西門趕到東門。

張軒一路上沿著漢水而來,從東南方向而來。而南方斜對著峴山,如果從南門入城的話,會將側翼暴漏給清軍,爲了穩妥起見,張軒從東門入城,而船隊帶來的大量物資,卻從北門碼頭入城。

張軒的援軍到來,令襄陽城士氣爲之一震。很多人都寄希望於張軒。張軒卻不知道,他在襄陽東門之外,看到來迎接他的衆將,就已經感到不對了,隨即瞭解道戰況之後,頓時大驚說道:“白將軍戰死?”

楊承祖說道:“此刻白將軍的屍首就在西門之外。”

張軒臉色難看之極。

這已經是夏軍陣亡的第二位高級將領了。

一個是李汝桂,一個白旺,即便白旺加入夏軍時間不長,但是能爲李自成鎮守後方,抵擋左良玉,張獻忠的進攻,也算是一員干將了。從清軍與夏軍將領對比之上,張軒感覺夏軍本就比不上清軍。

在三五年之前,所謂的夏軍,不過是羅汝才三四千人馬而已,數年之間擴軍百萬,高級將領夠用纔是怪事,遠遠比不得,清軍三代積累,九邊數百年的傳承。

故此,每一個能打仗的將軍,在張軒眼中都是重要的。

這還僅僅是從戰略上看,單單看當前局勢,張軒頓時明白,這些人奇怪的目光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張軒目光掃過,讀出很多人目光之中的東西,是動搖,是怯戰。

來迎接他的都是高級將領,這些人目光都是這樣了,更不要說下面人了。

“必須立即挽回這個局面,不能拖下去了。”張軒心中暗道。

但是從什麼地方入手?

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八章 拷餉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十八章 紮營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章 搶收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四章 填壕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
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八章 拷餉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十八章 紮營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章 搶收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四章 填壕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沧源| 德惠市| 江川县| 博客| 博客| 长兴县| 苏尼特右旗| 当阳市| 六安市| 铜陵市| 博兴县| 宜兰县| 隆子县| 黔江区| 津南区| 襄汾县| 洮南市| 潮州市| 昭通市| 扎鲁特旗| 克拉玛依市| 靖边县| 定州市| 府谷县| 云龙县| 青海省| 阆中市| 合水县| 萨嘎县| 闽清县| 固始县| 尤溪县| 濮阳县| 安平县| 富平县| 津南区| 丹棱县| 渝北区| 塔城市|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