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jié)義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jié)義

張軒一聽就明白,袁時中還要一個保險(xiǎn)。

畢竟亂世之中,爾虞我詐的事情多了。之前說的好好的,說翻臉就翻臉的事情,袁時中也見過的,甚至自己也做過,不壓一個人質(zhì),袁時中才不會踏入闖營一步。

張軒微微皺眉說道:“留羅少將軍在小袁營之中飲酒,這一件事情,我答應(yīng)下來,只是我就不用參與到結(jié)義之中了吧。”

“如何不用?”袁時中說道:“自從與張兄弟相識以來,我就知道張兄弟是人中龍鳳,難不成,張兄弟看不起我袁某人嗎?”

話說到這個地步,張軒說拒絕,都不大可能了。

張軒說道:“好,我答應(yīng)下來了,既然如此,有一件東西先給袁兄。”

說完張軒從懷中掏出一卷書來,說道:“此書名爲(wèi)《玉帶編》乃是我傅公所遺留,上面也有我的批註,我借給你三日,三日之後,還請歸還。”張軒微微一頓,說道:“也算是我張軒,給兄長的禮物。”

袁時中雙手接過來。翻開一看卻,卻見正文裡面,有一行大字,乃是館閣體,猶如墨印,而夾在大字之中,有一行小字批註,字跡很小,似乎不是用毛筆寫出來的,筆畫極細(xì),極硬,有幾分銀勾鐵劃之感。

書中所講,大抵是行軍打仗,細(xì)而化之的東西,而批註之中,更是詳細(xì)描述,如何列陣,結(jié)果如何,翻到最後,還有不少新紙。上面寫著張軒從項(xiàng)城之戰(zhàn)後,所遇見的每次戰(zhàn)事,有些張軒參與進(jìn)去了,比如說小商河之戰(zhàn),臨潁城南之戰(zhàn)。夜襲汪喬年一戰(zhàn)。有些張軒沒有參與進(jìn)去,都從參與者嘴中得到的消息整合出來的。比如白沙河之戰(zhàn),比如二攻開封之役。上面還有地圖,都是張軒手繪,有的詳細(xì),有的不詳細(xì)。

可以說,這是就是張軒學(xué)習(xí)筆記。

張軒從來沒有這麼好學(xué)過了。

畢竟高考,考不上,不會讓你死,但是現(xiàn)在之中,任何一次兵法考試,張軒如果通不過,就有可能身首異處。由不得張軒不努力,不專注。所以,筆記批註,都極其詳細(xì),不耐繁瑣。沒有古代兵書之中,那種玄之又玄的氛圍,似乎將打仗當(dāng)成一件手藝活。

這對袁時中來說,太有用了。

畢竟袁時中與張軒差不多,都是半路入門學(xué)當(dāng)將軍。

袁時中雖然沒有細(xì)看,就已經(jīng)覺得其中真知灼見,最重要的,沒有玄之又玄的語言,按書上說法,直接可以操練。袁時中大喜,說道:“傳令下

去,拔營北上。”

王顯祖不明白袁時中爲(wèi)什麼這麼失態(tài),不過,他也不敢反駁袁時中的話,說道:“是。”

袁時中重重向張軒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張兄。”他斟酌詞句卻不知道該如何感謝張軒,只說道:“大恩不言謝,今後但凡有用我的地方,還請開口,但凡我袁某人有一口氣在,必不相負(fù)。”

張軒伸手?jǐn)v扶住袁時中,說道:“袁大哥客氣了。你我兄弟,這是說什麼?”

袁時中看著張軒,忽然一笑,說道:“好,你就是我袁時中的兄弟了。”

張軒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就是將課後作業(yè)學(xué)習(xí)筆記,交給別人看一看而已。但是在袁時中看來,就大不一樣了。

什麼是不傳之秘,這就是不傳之秘。

特別是兵法。

歷朝歷代對兵法的管控都非常嚴(yán)苛,比如唐代《李衛(wèi)公問對》從來深藏大內(nèi),從不外泄。而很多兵法,都是形而上的東西,說得很清楚,就如同《孫子兵法》但是對形而上的東西,具體怎麼實(shí)際操作。卻密而不宣,真正在兵書之中,涉及這方面的,也就是戚侯兵書,但是也不是太詳細(xì)。

故而有人拿一本孫子兵法,就能打勝仗。但是更多的人,讀一本孫子兵法之後,依舊不知道,何處當(dāng)列陣,何處當(dāng)用何兵?

袁時中覺得這一本書,就可以支撐起一個將門出來。

如此珍貴的東西,張軒居然給了他,這分人情他欠大了。

之前與張軒稱兄道弟,乃至硬拉張軒加入結(jié)義之中。不過是客氣而已,而如今,卻有幾分真情實(shí)意了。

袁時中大軍北上,經(jīng)過一日光景,在距離闖營曹營之南,十里之地紮營。消息自然傳開了。一時間曹營闖營之中,轟動異常。李自成帶著幾分怒氣說道:“袁時中真是好膽量,居然敢回來。”

“闖王,小不忍則亂大謀,現(xiàn)在袁時中動不得。”李信說道。

“我知道。”李自成笑道:“待天下大定,我有時間收拾他。”

李自成的笑意之中,帶著一股冷意。

曹營之中。

張軒已經(jīng)將消息帶過來了。

羅汝才皺起眉頭,說道:“至於嗎?我曹操一諾千金,說要保他,就要保他,還讓玉龍去做人質(zhì)?這是信不過我羅汝才嗎?”

羅玉龍也有一點(diǎn)不舒服,說道:“袁時中麾下並不過烏合之衆(zhòng),看上

去人多勢重,但是實(shí)際上不堪一擊,我?guī)П静咳笋R,就能擊潰的,爲(wèi)了拉攏這樣一個人,至於花這麼大的力氣嗎?”

張軒說道:“爹,哥。不管怎麼說,袁時中也都是一方義軍首領(lǐng),他與大哥,還有我結(jié)義,都是向爹自居子侄輩。且袁時中在河南義軍之中,也算翹楚,拉攏了他,就拉攏了一大批人心,對將來有所助力。”

羅汝才明白,張軒所說的將來,就是離開闖營之後,以曹營的兵力,想橫掃江北,飲馬長江,未免有一些單薄。如果以袁時中入手,拉攏一批人,卻是不錯的想法。只是羅玉龍想不出其中究竟。只是覺得袁時中徒有虛名而已。

“好了。”羅汝才說道:“玉龍你就與憑之,去一趟小袁營,量他袁時中也不敢搞什麼花樣。”

“是。”羅玉龍說道。

張軒與羅玉龍一併去了小袁營,袁時中早已在哪裡等候多時,三人寒暄幾句。

這並不是羅玉龍與袁時中第一次見面,不過,羅玉龍之前與袁時中沒有這般親近。

只是羅玉龍雖然奉父命而來,拼命壓制自己對袁時中的不屑的,那股高傲勁,張軒有鼻子都能看出來,張軒唯恐袁時中不高興,私下對袁時中說道:“我這大舅哥,爲(wèi)人驕傲了一些,相處久了,就知道,他其實(shí)沒有什麼壞心眼。”

袁時中在亂世之中打滾了不知道多久了,豈能容不下這一點(diǎn),說道:“我明白。”隨即有一點(diǎn)酸酸的說道:“人家有一個好父親,我比不得。”

張軒也是無法,又與羅玉龍私下說道:“不管怎麼說,袁時中也是一軍之主,你也要給些面子。”

羅玉龍冷哼一聲,說道:“我已經(jīng)給了他面子,否則以他麾下那些雜兵,人數(shù)雖多,但如何能抵得過我麾下一哨人馬,我還要認(rèn)他爲(wèi)兄,這我都給了面子,還不夠嗎?”

三人敘過年齒,以袁時中三十餘歲最大,其次是羅玉龍,再次是張軒。故而三人結(jié)義,以袁時中爲(wèi)首,羅玉龍爲(wèi)次,張軒爲(wèi)三。

張軒頓時覺得夾在他們兩人之間,有些難爲(wèi)。

不管三人心中到底怎麼想,三人在香燭貢品之前,焚香叩拜,歃血爲(wèi)盟,號稱彼此之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義氣相接,若有背盟,天人共戮。”這種充滿封建迷信的活動。

縱然張軒不大相信這個,但是在結(jié)義之後,也覺得彼此之間的關(guān)係親近了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閒言少敘,三人結(jié)義之後,就該做正事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fā)域名:.。

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jì)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nèi)訌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七十一章 戰(zhàn)長沙之列陣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十七章 決戰(zhàn)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三十一章 大戰(zhàn)帷幕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jié)度使李信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zhàn)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zhàn)場的判斷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章 下蕭縣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zhàn)四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十一章 張獻(xiàn)忠與羅汝才第七十二章 戰(zhàn)長沙之致師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yáng)州城第四章 統(tǒng)領(lǐng)薛威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九章 決戰(zhàn)四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九章 羅玉嬌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三十八章 水戰(zhàn)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zhàn)四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jì)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章 我爲(wèi)魚肉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一章 陳洪範(fàn)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四十六章 黑雲(yún)孤城老臣心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zhèn)武昌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yáng)州路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十六章 決戰(zhàn)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章 我爲(wèi)魚肉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
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jì)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nèi)訌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七十一章 戰(zhàn)長沙之列陣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十七章 決戰(zhàn)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三十一章 大戰(zhàn)帷幕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jié)度使李信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zhàn)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zhàn)場的判斷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章 下蕭縣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zhàn)四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十一章 張獻(xiàn)忠與羅汝才第七十二章 戰(zhàn)長沙之致師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yáng)州城第四章 統(tǒng)領(lǐng)薛威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九章 決戰(zhàn)四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九章 羅玉嬌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三十八章 水戰(zhàn)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zhàn)四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jì)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章 我爲(wèi)魚肉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一章 陳洪範(fàn)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四十六章 黑雲(yún)孤城老臣心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zhèn)武昌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yáng)州路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十六章 決戰(zhàn)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章 我爲(wèi)魚肉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 黑龙江省| 盐亭县| 永川市| 讷河市| 宁夏| 临夏市| 兴山县| 自贡市| 寿光市| 湖北省| 三门县| 满城县| 渝北区| 北宁市| 南华县| 东至县| 交口县| 灵武市| 桦甸市| 洞口县| 上饶县| 宝兴县| 静乐县| 冀州市| 静海县| 乐清市| 富裕县| 轮台县| 昌邑市| 贡嘎县| 峨眉山市| 云龙县| 海原县| 灵川县| 塔河县| 喀喇| 曲麻莱县| 彰化县| 大关县|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