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

“轟。”的一聲,就在南陽營衝進營地之前數丈之內,一直沉默的孫家大營猛地開火了。

全部是散彈,幾乎是一場鋼鐵風暴一樣,一下子將南陽營士卒給打懵了。

衝在最前的一個哨,幾乎一瞬間被撕碎了,無數人倒地哀嚎。

張軒軍中的配甲率始終是問題所在,張軒現在有三四萬之衆,但是將全軍上下所有的盔甲集中在一起,也沒有五千領,所以士卒們很多都是穿著普通衣服衝陣的。

冬天還好一些,外面還有一層棉襖。

不過,話有說出來,縱然是衝陣的士卒滿身鎧甲,也未必能抵擋得住這火炮的急襲。

南陽營就是南陽營,如果張軒別的營頭,這一通火炮,就能將整個營頭給打倒,不得不退下來,但是南陽營作爲曹宗瑜的根本部隊,實力還是有的。縱然鮮血滿地,縱然一下打死好幾百人,依然有少數軍官大聲呼喝道:“官軍就這一輪火炮,他們現在開不了炮了。”

“快衝。快衝,趁著這個空檔,否則那些兄弟都白死了。”

“殺啊。有種打死老子。”

喊什麼的都有,幾乎火炮停息的那一瞬間,所有人都撲了上去。

但是這個時候,噼裡啪啦的炒豆之聲,聲音並不是很大,以至於在張軒這個位置,只能努力在戰場的嘈雜的聲音之中,尋覓這個聲音才能聽得見。

不過,即便張軒聽不見,單單是千里鏡看到的畫面,就足以讓他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隊隊士卒百打翻,千餘支火槍在這個段發揮出來的威力,讓南陽營也爲之卻步。

“轟。”的一聲,無數小炮再次打響了。

還是散彈。

火銃與這些虎蹲炮互相交鳴,僅僅隔著一道簡陋的柵欄,就好像是一道天險一樣。

張軒心中雖然有些觸動,但是現在前方的指揮權,他已經下放到曹宗瑜手中。他不好插手,而且他也知道,曹宗瑜知道該怎麼做。而且他也見慣死人,他忽略那些戰死的士卒,將注意力放在他不曾注意到地方。

“虎蹲炮。”張軒暗道:“明軍習慣重炮輕銃,對很多士卒來說,比起火銃來說,他們更喜歡用虎蹲炮。在這樣的防守做戰的時候,虎蹲炮所發揮出來的威力,並不比火銃差。”

隨即張軒又想到了一箇中國化的火器,就是擡槍。在太平天國戰爭之中,清廷曾經大量的裝備擡槍。應該不是偶然。

張軒默默的想到。想中冒出很多想法,將火銃,擡槍,虎蹲炮,這三樣火器,一一記下來。他越發有一種直覺,這種直覺就是,如歐洲戰場之中一樣的排隊槍斃,在中國戰場之上,大抵不會發生。

張軒並不知道,他這個想法從什麼地方生出來。僅僅是一種直覺。

一會功夫,曹宗瑜對孫家大營這邊,也有了決斷,數門虎蹲炮被擡了上來,南陽營士卒在孫家大營之前,裹足不前。

但是他們在孫家大營之前,裹足不前,並不意味著,他們面對其他大營也啃不下來,恰恰相反,其他大營,有的還在營寨之上前反覆爭奪,而有的就已經搖搖欲墜了。

張軒一揮手說道:“放信號。”

“是。”賀虎頭說道。

隨即一根火箭沖天而起。在天空之中爆炸開來,天空之中就好像開出一朵白色的花朵。

只是戰場之上聲音混雜之極,張軒唯恐命令傳遞不出去,早已安排好人手了。

在戰場東邊不遠處,有人看道這一道信號之後,立即也將手中的信號箭射了出去,就這樣好像烽火一樣,一段接著一段,消息傳遞到了楊繩祖的眼中。

楊繩祖大喝一聲,說道:“出擊。”

會稽山在東南也算得上大山,山高林密,但是對楊繩祖來說,這路還不足以讓他裹足不前,他跟著羅汝才,什麼樣的山沒有爬過來,唯一讓他感覺有些麻煩的,是馬匹有些多,隱秘的山間小道,有的地方勉強能讓一匹馬通行,如此一來,隊伍綿延得很長,故而大隊人馬還在山中沒有出來。

此刻楊繩祖身邊只有千騎左右。

不過,對於楊繩祖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衝。”楊繩祖一馬當先,繞過兩個小山,猛地出現在官軍大營東北方向,也就是側後方向。

數千騎兵急速奔馳的動靜,即便是在戰場之上,也不能完全的遮擋。

只是,東南的士卒還是缺少對付大隊騎兵的經驗,到楊繩祖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中的時候,才發現了。但是此刻已經無法應對了。

張軒已經將手中的籌謀全部砸上了,只留臨潁營在身邊,汝寧軍兩個營,再加上義烏營,三個營一起壓上,除卻孫家大營之外,所有大營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而孫嘉績又不敢支援其他營寨。

無他,因爲他發現對面也出現了數千騎兵,只要孫家大營之中的士卒敢出營一步,立即面對著是數千騎兵的衝擊。

這又體現出官軍紮營的缺陷了,很多想要長期堅守的營地,彼此之間都有甬道相連,即便是沒有甬道,各營與中軍之間,也有隱蔽著,敵人無法切斷的調兵通道。

但是孫嘉績佈置的大營之中沒有這東西。

於是乎,孫家大營幾乎被孤立起來,除非從陣後調兵,這樣來花費的時間就長了,更不要說敵人已經從側後方向攻過來。

就在孫嘉績憂心忡忡的時候,終於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了。

最東側的黃家世忠營崩潰了。

其實也怪不得黃家,也怪不得黃宗羲。

畢竟新兵都是一個樣,能打順風仗,打不來逆風戰,越處於下風,他們就越慌,越慌就亂,越亂就越容易出錯。而戰場之上,就是比得誰的錯少。無數錯誤累積在一起,崩潰就是理所當然了。

這理所當然的崩潰,自然引發理所當然的鏈鎖反應。

除卻孫家大營之外,各方面的大崩潰開始了。

無數士卒什麼也不敢,轉頭就跑,各家也只能控制住自己家的老人,至於其他人根本無法控制了。而各營的崩潰,更是激發了義軍的士氣,一時間大軍羣情激奮,奮勇上前。

一個兩個三個,各營幾乎是應聲而落。

“大人,快走。”章欽臣說道:“事不可爲,大人應留著有爲之身。我爲大人斷後。”

孫嘉績帶這幾分失魂落魄,幾乎被人硬才攙扶在馬上,章欽臣帶著他的火銃隊,也只有千人左右,剛剛調撥過來的士卒,還沒有怎麼訓練。根本派不上什麼用處。

只是他們一行人剛剛出了營地,就見大隊潰兵被楊繩祖的騎兵追殺。

章欽臣掃過整個戰場,忽然眼前一亮,簇擁著孫嘉績往西走去。

西邊不是別的,正是浦陽江。

浦陽江本就不是什麼大河,而且江上的船隻也不少,以孫家在本地的威望,立刻就能得救,當然最好能找到船隻。有了船隻就能擺脫賊人的追擊了。

剛剛來到岸邊,就聽見背後馬蹄之聲凌亂。章欽臣回頭一看大吃一驚。

因爲所有人都不傻子,很快他們也都知道了,逃到船上,或者乾脆遊過江去,纔是一條生路,反正江南水鄉的人,大多都會水。而楊繩祖跟在後面驅逐著大隊人馬向這裡衝來。

“列陣。”章欽臣將千餘火銃手在河岸上排開。“發。”

“砰。”一聲硝煙四起,無數潰卒倒在地面之上,一時間場面混亂無比,慘叫之聲連綿不絕。

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三章 奪麥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章 成軍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一百章 俠義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零四章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六章 高鬥樞二
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三章 奪麥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章 成軍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一百章 俠義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零四章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六章 高鬥樞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策勒县| 萨迦县| 旬邑县| 桓仁| 克拉玛依市| 晋城| 辛集市| 宜君县| 尉犁县| 丁青县| 贺兰县| 铜陵市| 额敏县| 会东县| 前郭尔| 萝北县| 土默特左旗| 宜丰县| 福鼎市| 丰宁| 米泉市| 抚松县| 故城县| 延寿县| 金沙县| 富锦市| 潢川县| 明水县| 搜索| 许昌县| 六安市| 祁阳县| 前郭尔| 丰镇市| 滁州市| 怀远县| 浦县| 淅川县| 鹰潭市|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