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

?

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

白沙河在小商河以北,也是穎水支流,由西向東流到穎水之中,然後流入淮河之中。

此刻白沙河兩岸,無數士卒駐紮,北面的是闖營與曹營的兵馬,而南面就是左營的兵馬。

小小的白沙河也不是什麼天險所在,故而白沙河數處被填平,成爲通途,每一片被填平的河道都是雙方爭奪的要害之所在。雙方兵馬沿著數十里長的河道,攻防來往,血流成河,一時間相持不下。

闖營,曹營是義軍之中的精銳,放眼天下,也是數得著的強兵,而左良玉從區區一侍衛,靠賣屁股起家,而今雄踞一鎮,乃至下陰手對付楊嗣昌,可見其能,他也不是吃素的。

雙方對峙白沙河,一連激戰數日,不分勝負,雙方殺傷各相當。

而張軒所做的就是鎮守臨潁,供應糧草,接納傷員而已。

對張軒來說,還是有一些喜事的,不說別的,曹宗瑜,與鄧和的危險期都過去了,用李正方的說法,就是他們不找死,一時半會還是死不了,不過,身體虛弱,必須靜養好一陣子。

張軒一邊支援軍前,一邊,也忙一些別的事情。馬上就要驚蟄了。

驚蟄之後,就可以春耕了。

可以河南大地慘遭蹂躪,故而很多農具不備,事務繁忙,張軒之前所言春季修建水利的計劃,只能作廢了,但是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而河南大地之上,哪裡有一年的時間來誤。

不知道,驚蟄還沒有來,還是小冰河氣候的影響,即便是在正月下旬,天氣依然猶如隆冬,冰雪消融的速度並不是太快的。

只是很多時候,不是張軒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姑爺。”楊山忽然來到說道:“大帥有令,命姑爺立即準備十日干糧,大軍路上要用?”

張軒頓時一驚,說道:“如今白沙河不是打不動了?難道大軍要放棄白沙河一線?”

張軒一想到這裡心中悚然而驚。

由不得他不驚,他忽然想起李自成是如何將傅宗龍消滅的,正面打不過,那就撤,官軍定然是追的,在追擊之中,追得慢了,他們就可以攻別的地方,甩開左良玉,如果追得快了,行軍之中,必然有彼此脫節的地方,對大軍來說,就是戰機所在。很可能再來一次孟家店之戰。

不過,這個消息對臨潁縣的人卻不是什麼好消息。

左良玉所部是一個什麼德行,郾城是一

個什麼下場,張軒又怎麼能不知道啊?如果臨潁落到左良玉所部手中,將會是一個什麼下場,張軒根本不敢相信。

“姑爺放心。”楊山說道:“並不是如此。”

楊山左右看看,張軒見狀,立即屏退左右,楊山在張軒耳邊說道:“大軍在白沙河攻之不下,闖王準備分兵,大曹營在這裡虛張聲勢,讓闖營繞道襄縣,從西邊攻入郾城地界。”

張軒鬆了一口氣。

正面打不過,迂迴進擊,這個戰術,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是非常實用的戰術。

而且居張軒估計,其實用不著迂迴到襄縣那麼遠,向西迂迴幾十裡,大概就能繞過白沙河,不過,這樣一來,就不能遮掩左良玉的耳目,發動起來沒有突然性,也許是這一點,李自成纔想繞道襄縣。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且張軒也不覺得他行軍打仗的經驗在李自成與羅汝才之上,既然他們兩人都認可了這個計劃,就說明這個計劃一定有可行之處,自己只需遵行就想了。

張軒立即趕出來一萬大軍十日的乾糧,送到了前線,當夜李自成所部精銳騎兵,在劉宗敏的帶領之下,消失在白沙河前線。

三日之後,張軒就聽到消息。劉宗敏從西直衝白沙河南岸,左良玉提兵與劉宗敏大戰,兩人相持不下,曹營闖營大舉過河,左軍崩潰,左良玉乃帶領剩餘士卒,進入郾城之中,在郾城之中死守。

曹營闖營兩營將郾城包圍的結結實實的。

然後前線命令傳來,將臨潁所有的火炮,統統運上前線。

張軒當初車營一百多門火炮,再加上城中加急打造的火炮,總共不足兩百門,全部送上了前線。張軒似乎聽說,前線之中,有人將提議將張軒掉過來攻城,但是被羅汝纔給否決了。

即便是他運到前線的火炮,也是供給曹營,而不是闖營。

張軒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影響,他感覺到曹營與闖營的隔閡,似乎更深了一些。

不過,時間不會爲誰而停留,驚蟄的腳步一步步而來,雖然天氣還有一些冷,張軒已經將全城的百姓,全部派出去,以臨潁城爲中心,臨潁城附近,也不管到底是誰的地,凡是閒地都開始春耕。

張軒保留了一千士卒保持警戒,防範可能有的官軍來襲之外,連他麾下的將士,也派出做修理地球的工作之中。

糧食是一切的重中之重,張軒在崇禎十四年廝混之中,總結出一個簡單的真理,就是糧食,是比鋼鐵,火藥,更重

要的戰略資源。特別是這年頭,沒有武器,沒有火藥,可以肉搏,但是沒有糧食的話,連與人拼命都沒有力氣,不過等死而已。

張軒甚至親自下地拉犁,以示重視。

其實這也怪張軒,一火馬陣,當時倒也痛快了,但是將臨潁城之中,幾乎所有的畜力全部葬送進去了。大部分地方只能用人來拉犁。

就這樣日日匆忙,張軒的心,倒也安定下來了。

不過,在亂世之中,片刻的安寧都彌足珍貴。

“什麼?”張軒大吃一驚,說道:“襄城被官軍攻陷?”

“是。”一個渾身是血的人說道。他自稱是從襄城之中逃出來的。

張軒不敢盡信,也不敢不信,問道:“什麼時間的事情,哪裡來的官軍,有多少人,打誰的旗號?”

“是二月二當天晚上,官軍是從西邊來的,城中有人爲官軍做內應,措不及防之下,城池就已經被官軍攻克了,至於有多少人,夜晚看不清楚,只是覺得很多,很多。對了,別的不說,最少有過萬騎兵。”

“你確定?”張軒問道。

過萬騎兵,已經能決定很多大戰的勝負了。

“確定,過萬騎兵奔馳的動靜,到底是什麼樣的,我一清二楚。”這個人說道。

“好。”張軒姑且信之,說道:“到底打誰的旗號來的?”

“至少有賀闖子的旗幟?”這人說道:“賀人龍的旗幟,我一輩子都忘記不了。”

賀人龍這三個字跳到張軒的心間,張軒頓時覺得有一些牙疼。賀人龍不好對付,否則在曹營馬隊伏擊之下,賀人龍還保持戰力逃了出來。放別人在那種情況之下,都是死路一條。

秦兵能戰之名,名不虛傳。

張軒再次確定了,來人的身份,既然是賀人龍來,那麼新任三邊總督大抵也會來了,張軒記得朝廷塘報之中,似乎新任三邊總督是汪喬年,只是這爲汪喬年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與傅宗龍相比如何?張軒卻不知道了。

明末大臣,張軒所記得的不過,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史可法,等寥寥數人,連傅宗龍都沒有在張軒的記憶之中,還是來到這個時代才知道有這個人的。

張軒立即找來幾個親衛,讓他們立即快馬加鞭,將這個人帶到大營之中,張軒不能確定這個人的身份,想來在大營之中,總有人認識此人,至於接下來如何,卻不是張軒能夠左右的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八章 紮營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十八章 紮營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五章 猛鎮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七章 行軍
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八章 紮營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十八章 紮營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五章 猛鎮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七章 行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新巴尔虎右旗| 漳浦县| 石柱| 云龙县| 阳山县| 灵宝市| 屏南县| 迁安市| 奇台县| 浦东新区| 新宾| 丹东市| 永胜县| 孝义市| 韶山市| 平塘县| 夏河县| 阳城县| 辽宁省| 洞头县| 富顺县| 若尔盖县| 思南县| 库尔勒市| 保德县| 乾安县| 建宁县| 新郑市| 郯城县| 井冈山市| 栖霞市| 黄浦区| 扎兰屯市| 临邑县| 卢湾区| 修文县| 阜南县| 永顺县| 花垣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