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

“真的沒有辦法了嗎?”左良玉說道。

此刻他臉色嚴肅,嘴角微微有些發(fā)白,看上去有幾分氣血不足。

曹營的情況又多樂觀,左良玉現(xiàn)在就有多無奈。

左良玉發(fā)現(xiàn)他手頭的將領(lǐng)不夠用了,方國安一觸即潰,保存實力。根本沒有與張軒硬打的想法,否則,即便方國安再不成器,也不會連守城戰(zhàn)鬥打不好。

而面對北路的袁時中,李汝桂。左良玉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人能抵擋。只能派人固守。甚至現(xiàn)在沿江一線已經(jīng)落入賊人之手了。

他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水師了。

但是水師也被鄭芝龍壓得喘不過氣來。

“遼國公,非是我等不肯盡力,而是如今形式迫人。鄭芝龍船堅炮利,如果不是不熟悉長江水清,我們早就堅持不住了,今後時間越長,鄭芝龍就越瞭解長江水情,到時候我們想堅持都無法堅持了。”沈廷揚說道:“還請國公早做打算。”

左良玉看了看黃蜚,黃蜚也低下頭。不敢看左良玉。

左良玉心中早有準備,說道:“只是如今如今退到何處,可以固守?”

“長江以上,水戰(zhàn)而論有三處險要,分別爲安慶,馬當山,湖口三地。”沈廷揚說道:“長江到了此三地都陡然收緊,而湖口,馬當山江中又有沙洲,最爲險要不過,只需在岸上架炮,則不管多少船來攻,都不可逆流飛渡。”

左良玉說道:“如今大軍想從水上撤出,卻不知道你們能不能護送?”

沈廷揚咬著牙說道:“最近數(shù)日,長江之上常有大霧,我等可以趁著大霧撤退。”

左良玉在蕪湖一帶,連城列守,有十幾萬人馬,是左良玉的嫡系人馬,如果這些人馬丟在這裡,左系就要分崩離析了。故此這一戰(zhàn)看樣子形式不妙,左良玉第一個念頭,就是保全實力,趕快離開。

人的思維是慣性的。

左良玉保全實力做法時間長,幾乎已經(jīng)成爲思維慣性了。

“既然如此,你就去準備吧。”左良玉說道:“這數(shù)日就準備從水路撤離。”

“是。”沈廷揚說道。

沈廷揚與黃蜚離開左良玉大帳之後,黃蜚攔住沈廷揚說道:“沈大人,這幾日江上雖然有霧,但是日出之後,一個時辰左右就會消散,恐怕不足以遮擋大軍。卻不知道沈大人有什麼辦法?”

黃蜚不過是比鄭芝龍早來一段時間,對長江水情並不很瞭解,只能詢問沈廷揚了。

且不說沈廷揚家在崇明,家中也有人跑長江一線,對水情比較瞭解。而且沈廷揚在長江糾纏曹營,也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即便當初不熟悉,現(xiàn)在也熟悉了。

沈廷揚低聲說道:“沒有辦法,只要打了。”

黃蜚大吃一驚,說道:“這數(shù)日以來,我們一直避免與那海寇決戰(zhàn),才能將如今的局面維持下去。沈大人爲什麼會改變主意?”

沈廷揚苦笑說道:“你沒有發(fā)現(xiàn)嗎?這情況已經(jīng)維持不下去了,待賊人徹底清除北岸,到時候,賊人繞到上游登陸,豈不是將大軍截在此處了。到時候朝廷纔是萬劫不復。沈某這點本錢即便摺進去,又何妨?”

黃蜚正色說道:“末將佩服沈先生。請沈先生放心,將來江上一役,黃某與先生共進退。”

沈廷揚正色說道:“不必如此,還請黃將軍擅自保重,蕪湖可以後撤,但是湖口是絕對不能後撤半步,還請黃將軍保存實力,堅守湖口。”

湖口不僅僅是長江下游一處比較窄的地方,還是一個鄱陽湖入江的地方,只要守住湖口,鄱陽湖水域就在官軍手中,而鄱陽湖水域在官軍手中,江西半省就不會有失。

一旦湖口有失,則江西半省不保,江西半省不保,說不定,戰(zhàn)事會綿延到湖廣境內(nèi),而武昌的處境本就不好,湖南與武昌的連續(xù)再斷絕了,這一戰(zhàn)不用等兩軍交戰(zhàn),官軍就是坐困愁城的下場。

故而沈廷揚敏銳的感覺到,官軍與曹營的決戰(zhàn)之地,就在湖口。

湖口,是官軍能再退的地方,也是曹營必攻之地。

沈廷揚與黃蜚之間的議論,左良玉不知道,左良玉回去之後思量不少,立即將左夢庚與黃澍叫來,將情況告訴了兩人,說道:“黃先生可願意爲本國公走一遭?”

黃澍心中有幾分明白,說道:“請國公吩咐。”

左良玉說道:“去一趟曹營,就去問問曹操,我如果降他,他給我開什麼價?”

左夢庚大爲驚恐,說道:“父親不可,我們與流寇之間,仇深似海,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可降賊。”

“我知道。”左良玉說道:“不過是疑兵之計而已。”

左良玉與流寇之間深仇大恨,絕對不是假的。

不說,有多少流寇死在左良玉的手中,單單是說左家有多少人死在流寇手中,答案是除卻左良玉,左夢庚之外的全部。包括左家所有人,都死在許州兵變之中。

而許州兵變的人大多都投奔羅汝才與張獻忠,在轉(zhuǎn)戰(zhàn)四川的時候,大多是戰(zhàn)死,但是未必沒有活下來的。

這深仇大恨,讓左良玉給羅汝才低頭,本就是很困難的事情,正如之前所言,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如此的。

黃澍低頭說道:“下官明白。”

黃澍不如左夢庚那樣天真。左夢庚被左良玉如此一說,也就相信了。但是黃澍卻不是如此。

黃澍暗道:“如果羅汝才真開出左良玉不能拒絕的價碼,估計左良玉也會投降了。”

這樣做,倒不是左良玉無情,而是在亂世之中活下去,就不要有太多的道德觀念,所以道德觀念在活著面前都沒有意義,很多遼人父母爲東虜所殺,但是依然爲東虜效力。

不爲什麼,不過是爲了活著而已,其中代表就是孔有德,尚可喜等人。

黃澍領(lǐng)命之後,秘密的來到羅汝才大營之中。羅汝才一聽,頓時大喜過望,高興過後,接待黃澍之後,隨即又皺起眉頭。

他發(fā)現(xiàn)曹營之中,沒有左良玉的位置了。

左良玉現(xiàn)在身爲國公,手握數(shù)十萬大軍,如果投降的話,曹營的體量之中,就多出一個這麼大的軍閥。根本容不下來,曹營本部人馬也不過與左良玉所部相當而已。

“不能受降左良玉。”羅汝才心中暗道。但是不能受降左良玉,但未必能談判,羅汝才毫無心理負擔的開出了,封王,開府建牙,自立一方的條件,甚至讓左良玉如鄭芝龍例。世鎮(zhèn)湖廣。

黃澍隨即將羅汝才的條件帶到了營中。

左良玉見了之後,也有那麼一瞬間的心動。

他在明朝之中所求的也不過是這個,但是他細細一想,就覺得有諸多可疑之處。無他,他將自己放在羅汝才這個位置之上,是決計不允許長江上游有一個國中之國的。

羅汝才耗費如此大的精力,不過是爲了江西一省,南直隸數(shù)府嗎?

絕對不是,而是爲了一統(tǒng)長江流域,全據(jù)長江天險。

左良玉心中暗道:“既然你有心與我玩玩,我也奉陪。”

就這樣,雙方使者來往,一時間談判談得似模似樣的,雙方交戰(zhàn)頻率也下降了,長江之上炮聲沒有了,陸地上上夜不收的相互獵殺也沒有了,似乎雙方加起來三四十萬大軍,就是來這裡談判而已。

但是所有明眼人都知道,這不過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而已。

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電閃雷鳴,風雨霹靂。

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zhàn)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九章 徐州內(nèi)情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zhàn)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三十二章 大戰(zhàn)帷幕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九章 初戰(zhàn)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zhàn)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zhàn)四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九章 徐州內(nèi)情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zhàn)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六章 大戰(zhàn)落幕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zhàn)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yún)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jīng)的瘋狂三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zhàn)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yī)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章 決戰(zhàn)之前二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zhàn)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zhàn)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
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zhàn)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九章 徐州內(nèi)情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zhàn)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三十二章 大戰(zhàn)帷幕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九章 初戰(zhàn)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zhàn)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zhàn)四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九章 徐州內(nèi)情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zhàn)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六章 大戰(zhàn)落幕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zhàn)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yún)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jīng)的瘋狂三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zhàn)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yī)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章 決戰(zhàn)之前二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zhàn)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zhàn)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兴海县| 开江县| 乡宁县| 锦州市| 阿尔山市| 南雄市| 四会市| 江川县| 大邑县| 邵武市| 额济纳旗| 三台县| 合川市| 淮北市| 开原市| 黔西县| 宜春市| 临猗县| 洪江市| 沁阳市| 安宁市| 津市市| 东阿县| 伊川县| 吉木萨尔县| 东兴市| 枣强县| 泸州市| 永年县| 平罗县| 潮州市| 两当县| 江孜县| 荆门市| 昌邑市| 原平市| 游戏| 宣城市| 郎溪县| 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