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

張軒聽了之後,只覺得大腦嗡的一聲,一時間天地之間爲之一靜。

他知道,這一次封爵,一定少不了他張軒。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卻沒有想到排在第三名。

前面的鄭芝龍,與高傑都不是曹營中人,可以這樣說,他們的爵位雖然高,但是也就這樣了,除非他們將來做出改變,改變他們半獨立的姿態,否則,他們現在的爵位,就到頭了。

但是張軒不一樣,張軒是曹營嫡系。

將來還有大把大把的仗要打了,畢竟天下未定,將來還有大把的功勞,所以張軒勸羅汝才,要留有餘地。先將諸將的爵位壓一壓。

張軒的第三名,其實與第一名相差不大,而他的鄭國公,看上去比閩王,淮安王相差不少。但是實際上,按張軒的估計,他必然有封王之時。

一瞬間,張軒想過了很多很多。

但是心中激動之情,從來不少。

他如果留在後世,是決計不可能達到現在的位置的,他想他將來不過是新朝功臣其中之一,而現實卻給出了答案,他是開國功臣第一位,就如徐達於朱元璋一般。

如此他還有什麼不滿意。

他滿懷激動的跪倒在地,說道:“臣謝祖隆恩?!?

李國輔一揮手,立即有幾個小太監過來,拿了國公禮服上來,當庭爲張軒換上。

張軒向來是戎裝,畢竟戎裝更符合張軒現代人的審美,但是此刻換了寬袍大袖的禮服,身上還掛著不少玉佩,輕輕一動,就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一時間似乎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從今以後,張軒的頭銜就是,大夏鄭國公鎮南將軍秦國公主駙馬都尉,張。

不過,這封賞並沒有結束。

緊跟著張軒是楊承祖。

“鎮西將軍楊承祖,從徵日久,從攻河南,兩淮,四川,勞苦功高,封楊承祖爲汝國公。鎮守襄陽如舊。”

“將軍張應元,從徵日久,新克南朝城,大功於國,封張應元爲寧國公?!?

“鎮北將軍袁時中,率衆來投,從鄭國公徵徐州,鳳陽,從太子,攻揚州,淮安,下廬州,安慶。經略河南,數有功勳。封袁時中,爲衛國公。經略河南如舊?!?

“江北將軍李汝桂,從徵日久,從朕攻壽州,破黃得功,從太子破揚州,淮安,從朕西征,下安慶。勞苦功告,封李汝桂,爲慶陽公?!?

“鎮東將軍王龍,從徵日久,乃朕外甥,從太子下江南,封爲安定公。”

這五個人,加上張軒,就是這一次封賞之中,所有公爵的數目了。

剩下就是侯了。

這人就多了,有很多人張軒都不熟悉,不過,羅戴恩,羅岱,曹宗瑜,張質,賀虎頭,等等都是封侯了。至於侯爵之下,就不值得在大殿之中宣佈了。

不過,侯爵之中,有兩個不一樣的侯爵。

一個是應命侯,李自成。另一個是違命侯弘光帝。

不過李自成似乎有幾分自暴自棄之感,什麼也沒有說,就將這個封賞接下去了。但弘光滿臉通紅,手握著非常緊,似乎要掐出血來,不過,人的勇氣是有保質期的。

剛剛落到曹營手中,弘光的確是有求死之心,但是時間一長,這也就變了。好死不如賴活著。

他一副心喪若死的感覺,俯首領命。

惹得滿朝文武鬨然大笑。

本來封賞過後,事情就完了,接下來的就是大宴。但是臨時有突發情況,只見一個小太監,從後面走上御座,來到李國輔的身邊,在李國輔的耳邊耳語幾句,隨即李國輔悄然上前,在羅汝才身邊耳語幾句。

羅汝才聽過,眼睛之中精光一閃。眼睛微微瞇了起來。

張軒對這個表情很是熟悉,心中暗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陛下似乎生氣了?!?

羅汝才高坐御座,可以說是整個大殿的焦點,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所有所關注。

此刻羅汝才還沒有說話,整個大殿之中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只聽羅汝才輕輕的咳嗽一聲,說道:“今日大喜之日,居然有外臣來賀,宣清廷使者覲見。”

李國輔聽了之後,立即說道:“宣,清廷使者覲見。”

“宣,清廷使者覲見。”

“宣,清廷使者覲見。”

雖然夏朝剛剛成立,但是在氣魄之上,卻有一點點王朝的氣象,一聲聲聲浪,傳到了外面。

不多時,一個金錢鼠尾的人走了進來,只見他昂首挺胸,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似乎並不覺得頭上只有一根類似女孩子的髒辮大小的鞭子,其他地方亮的好像燈泡一樣。

這種醜陋的樣子,再加上他身上莫名的自豪感,讓張軒有一種強烈的反差感覺,無頓頓噁心。

“大清豫王使者李士興,拜見吳王殿下?!崩钍颗d說道。

李士興不是別人,他是阿濟格的妾室的父親,說起來也算得上阿濟格的老丈人了,當然了,他不敢如此自居,但是與阿濟格還是比一般幕僚親近。李士興家中本是遼東讀書人出身。

但是後金崛起,濫殺無度,遼東幾乎成爲漢人的墓地。李士興家族也是其中一員。

不過,他後來投奔阿濟格,不惜送女兒爲人奴婢。還好他女兒熬出頭了,得到阿濟格的寵幸,他一家人方纔能從噩夢之中甦醒過來,不過,他們似乎瞬間忘卻了之前的種種,死心塌地的做包衣奴才。

甚至一包衣奴才爲榮。

“請問閣下,是大清使者,還是大清豫王使者?可有貴國聖旨?”錢謙益問道。

李士興一愣,他身上的確沒有聖旨,也是阿濟格派他過來的。

李士興說道:“本使乃豫王所遣,但也是大清國使,豫王奉攝政王之命,專事南方。故而豫王之使,就是大清國使。”

張軒聽了此話,也忍不住了,說道:“那是貴國家務,與我朝無關?!彼麑α_汝才行禮說道:“陛下,既然此人不是大清國使,不當在此處接見。請禮部尚書接見即可?!?

李士興的話音,似乎將曹營當做了清廷的附屬,一個專事南方的王爺,就可以代表大清對曹營做出裁決。

這種狂妄的態度,張軒能忍了纔算怪。

錢謙益也點點頭,說道:“鄭國公所言在理。”

身份對等,在外交上從來是慣例。

李士興見他們似乎想將他趕下去,立即說道:“慢。吳王----”

“大膽?!睆堒幷f道:“剛剛你進殿之中,口稱不遜之言,念你是使者,沒有深究。居然還敢放肆,莫非覺得我大夏的刀不利嗎?”

張軒一聲怒斥,在坐諸將都看向了李士興。

一時間李士興似乎感受到一股,有如實質的殺意。在座各位都殺出來的將軍,身上帶些殺氣是再正常不過了。

李士興暗道:“小不忍則亂大謀,”說道:“拜見大夏皇帝陛下?!币膊桓叶嗾f什麼了。

不管怎麼說, 李士興都是使者,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規矩。

大殿之上,又恢復了秩序。

錢謙益給李國輔使眼色,讓人將李士興帶下去,就聽羅汝才說道:“慢著,今日既然上來,朕就給你一個機會,說吧。貴國的豫王殿下,派你來有何貴幹?”

李士興正了正神色,說道:“豫王殿下仰慕陛下久矣,特地派我來問候陛下。還有一件事情,關乎兩國關係,讓我來問一問陛下?!?

“何事?”羅汝才問道。羅汝才心中已經有了判斷,不過,還是想聽這個使者說出來,是不是他所想的那個。

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
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庆安县| 全州县| 慈利县| 宣武区| 太康县| 大英县| 商都县| 河津市| 藁城市| 博野县| 安多县| 墨脱县| 营山县| 曲沃县| 文登市| 资兴市| 桂东县| 怀来县| 株洲县| 九江市| 汽车| 郯城县| 盐山县| 潞城市| 焉耆| 中西区| 仪陇县| 得荣县| 新和县| 吐鲁番市| 潮安县| 连平县| 天水市| 海伦市| 江孜县| 清丰县| 哈巴河县| 平原县| 淳化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