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

“二弟,三弟,我張家何去何從,現在該做決斷了。”張質說道。

張樸,張素一個個陷入長考之中。

張素說道:“大兄,小弟見識淺薄,在此等大事上,還是應當聽大兄的,不過大兄要聽小弟的意見,小弟也就直說了。這臨潁不是久留之地?!?

“河南是中原腹地,四通八達,天下之亂,多爭雄於此間,大兄也知道朝廷之不可救藥,朝廷覆滅之後,不管李自成能不能得天下,臨潁都可能是爭雄之處,即便是現在,張將軍一去,當官軍復來,這臨潁小縣未必能夠保全。故而,即便不跟張將軍走,這臨潁也不能久留了。”

“你的意思是,跟著張軒離開?”張樸說道:“萬萬不可,這是從賊,大兄朝廷的氣數真的盡了嗎?如果朝廷有中興之時,我家就萬劫不復了。而且人離鄉賤,在臨潁一畝三分地,我張家說話,還管用。如果來到別的地方,一旦有了變故,我張家可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在朝廷看來,我張家已經是從賊之輩了,再說,我張家在臨潁說話管用,能比的上賈家,賈家是一個什麼下場,在亂世之中,什麼都比不上刀把子。”張素說道

“好了。”張質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之上,說道:“你們都出去,容我好好想想?!?

“是?!睆堎|長兄的權威還是很牢固的,張樸與張素不敢違背長兄的命令,行了一禮,出了門,順手將門帶住。

陽光從窗戶之中照射進來,無數浮塵在陽光之中,載沉載浮,看上去好像是無數浮游在向光飛舞。張質一時間都看癡了。

一夜的時間很長,也很短。第二日,大隊人馬就從西邊而來,大軍東進的路線是,從襄縣到臨潁,然後再攻西華,陳州,然後向東邊,攻歸德。

而接任張軒擔任臨潁縣令的人也來了,就是粱啓隆。

粱啓隆是首先投奔李信的第一個河南士卒,去年被李信推爲郾城知縣,但是因爲與何英鬧了矛盾,在左良玉來之前,就去許州投李信。算是逃過一劫。

“下官拜見張果毅?!绷粏櫬∫灰姀堒?,就行禮道。

張軒自然想起來,他似乎還有一個果毅將軍的頭銜。他微微一笑,將粱啓隆扶起來說道:“樑大人客氣了。”

粱啓隆笑瞇瞇的說道:“有一事,還請張果毅見諒?!?

“何事?”張軒說道。

粱啓隆說道:“現在大軍抽不出人手來駐守府縣,李軍

師的意思是請張果毅留下一部分人馬來。”

張軒的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暗道:“李信真以爲自己的臉很大嗎?”

在亂世之中,什麼最重要,就是兵馬。即便李自成也不好硬生生抽調各部將的人馬,再加上何英的前車之鑑,有誰想主動鎮守地方纔有鬼了。

張軒覺得李信定然是找不到人手,纔想從他這裡抽出一批人馬來。

只是張軒不知道李信從什麼地方來得自信,覺得自己會乖乖將手中的兵馬讓給他。

張軒正要拒絕的時候。

粱啓隆笑瞇瞇的說道:“我家軍師也相中了吳把總,還請張果毅成全?!?

張軒一聽此言,心思立即冷了下來。

他又不是傻子,怎麼聽不出來,李信已經拉攏了吳自蘭,只是不過是通知自己一聲而已。

張軒轉過頭來,卻見吳自蘭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將軍息怒,只是吳家世代都在臨潁,不想離鄉,還請張將軍見諒?!?

張軒一時間怒火中燒,恨不得將吳自蘭劈死在劍下,要知道,張軒雖然打了好幾場漂亮仗,但是在這幾場漂亮仗後面損失不少。

在襄城攻城之時,張軒也沒有閒著,從臨潁招收了不少士卒,填補缺額。努力將士兵數量恢復到三千多人的程度。

其中吳自蘭在張軒的規劃之中,就有一個不輕的位置。

無他,吳自蘭繼承了他哥哥的曲部。他們的手下是忠於吳氏兄弟勝過忠於張軒??梢哉f,吳自蘭是張軒這個小軍閥之中的一個小軍閥。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吳自蘭會這樣做。

不過,張軒即便再生氣,也沒有從臉上露出半分,說道:“吳兄弟也是的,你要留下來,何不跟我說?這臨潁縣令之位,又怎麼能落在外人手中?!?

吳自蘭本想張軒會勃然大怒,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張軒會如此說,頓時心中一陣慚愧,說道:“是屬下不對,屬下以小人之心度將軍之腹,唯恐將軍不許?!?

“我怎麼會不許?”張軒說道,他自己知道,如何吳自蘭之前說,張軒或許真不會輕易答應下來。畢竟亂世之中,兵力越多越好。但也不會對吳自蘭怎麼樣,如何吳自蘭執意要離開,張軒也做不出殺人奪軍之事。只是現在張軒的心思卻沒有那麼單純。

“你哥哥爲我而死,我又怎麼會不好好安排你?既然你有自己想法,就帶你的本部人馬留下來吧,我軍一些傷員也留在你部,我也從臨潁徵走不少士卒,這些士卒

的家人你也好好照顧。有外人欺負你,提我的名字,我張軒在義軍之中,也算是一個人物?!睆堒幷f道。

粱啓隆覺得有一點不自在,張軒左一個外人,右一個外人,這個外人說誰的,不就說自己的人。

隨即粱啓隆覺得張軒與吳自蘭也面目可憎起來。

這就是張軒要的想法。

吳自蘭或許還不大瞭解曹營與闖營之間的暗潮洶涌,但是張軒卻是瞭然。

不管羅汝才與李自成做了什麼交易,這臨潁現在是李自成的地盤了。如果張軒大發脾氣,狠狠訓吳自蘭一頓,反而在幫他。但是如此寬慰吳自蘭,在粱啓隆面前,演上一出故舊情深。自然被粱啓隆當做曹營忠臣。

到時候,有吳自蘭的苦頭吃。

不過,張軒雖然知道這樣,但是心中依舊咽不下這一口氣,也沒有多做交接,回到自己房間之中,看什麼都不順眼,順手一馬鞭,噼裡啪啦,大大小小的瓷器砸了一地。

滿地都是碎瓷片。

“將軍,這是何意?”一個聲音說道。

張軒擡頭一看,卻是張質。他立即收拾心情,說道:“適才怒氣勃發,不能自制,失態了。失態了,還請張大人見諒?!?

張質說道:“無妨城門口的事情,我也知道了,留吳自蘭在臨潁,對臨潁百姓,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不過,張軒一想起吳自蘭麾下的數百精兵,心中就有些鬱悶,這些跟著張軒打過兩三仗的士卒。也能稱一聲精銳,就這樣被挖走了。張軒一想起就心疼的很,哈哈兩句,說道:“張先生,可是下了決定。”

張質答非所問,說道:“張將軍,所謂聯宗之事,可是真的?”

張軒一聽頓時大喜過望。他哪裡聽不明白張質的言外之意,任何投資都要收益,更不要說張質將整個張家都壓在張軒身上。豈能不要回報。

“小弟拜見大哥?!睆堒庮D時下拜,被張質一把扶住,說道:“此事尚早,我只問一句話,如曹操不堪造就,你準備如何?”

張質對李自成,張獻忠,羅汝纔等這些賊人都是看不上眼,他只是覺得張軒此人不錯,而且河南現狀亂軍,想置身事外,已經是不可能了。

他必須爲張家找出路而已。

張軒也明白張質意思,微微沉吟一會兒,說道:“曹操乃我岳父,我斷斷不會背棄他,不過,如果岳父一意孤行,我也只能另謀出路。反正義軍之中,分分合合,也是常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二章 樊城二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章 凌濛初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四十三章 賞賜
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二章 樊城二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章 凌濛初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四十三章 賞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宜兴市| 高台县| 伊春市| 开原市| 墨竹工卡县| 连城县| 古交市| 锡林浩特市| 济宁市| 亳州市| 丹巴县| 青岛市| 乌兰县| 佳木斯市| 攀枝花市| 甘南县| 都昌县| 庆城县| 印江| 平邑县| 苍梧县| 普定县| 广东省| 洪湖市| 永新县| 什邡市| 蒙自县| 乐山市| 偃师市| 南宁市| 平舆县| 靖宇县| 巢湖市| 濮阳市| 景洪市| 中西区| 蓝山县| 崇礼县| 威海市|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