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

“孩兒也不喜歡。”羅玉龍說道。

“那麼次輔是誰?”羅汝才說道。

“次輔阮大鋮兼戶部尚書,翰林學(xué)士。”羅玉龍說道。

“阮大鋮?”羅汝才皺眉說道:“此人似乎是一個貪官?”

阮大鋮在民間的名聲相當(dāng)不好,幾乎沒有個秀才在南京要做三件事情,讀書,逛秦淮河,罵阮大鋮。這名聲自然傳到了羅汝才的耳朵之中。

“阮大鋮此人還是有才情的,他只是與東林交惡才落得如此天地。”羅玉龍說道:“而且孩兒到南京之後,也唯有此人主動來投,不管此人如何,即便是千金市馬骨,也要給他一好位置。”

“僅僅是這樣嗎?”羅汝才說道。

“自然不是。”羅玉龍說道:“大軍征戰(zhàn),動則百萬兩之重,我們千里迢迢來江南,不就是爲(wèi)了錢糧兩字嗎?縱然要安撫江南士紳,也必須從江南收刮足夠的銀子。而阮大鋮此人與江南士紳有怨,放他在戶部尚書之上,就是要他收稅。爹,你不知道江南的繁華,南京夠繁華了,蘇州的繁華遠(yuǎn)南京,蘇州城外兩十里都是街道,整個蘇州幾乎是一座不夜之城。可是收上來的稅纔有多少?”

“江南每府縣之中,都不少那些家資數(shù)十萬兩之多的富豪,但是整個江南,加杭州一帶,稅收也不過數(shù)百萬兩之多。黃冊與實(shí)際相差太大,這有罷了。但是從成化年間,江南的稅就是有名的難收,時常豁免數(shù)十萬石,數(shù)百萬石皇糧國稅,阮大鋮告訴我,別的不說,單單是江南府縣所欠的稅收,就有千萬兩之多。”

“千萬兩之多?”羅汝才大吃一驚,說道:“可是真的?”

“只多不少?”羅玉龍說道:“因爲(wèi)朝廷考覈官員,收稅收到六成是合格,收八成是優(yōu)秀,但是收足十成十的就是酷吏了。這千萬兩之多,是十幾年之間欠下來的缺額,之前似乎已經(jīng)被豁免了。”

“前者不計(jì)。”羅汝才咬著牙說道:“十幾年前的欠賬,一下子要收大半是要不過來,即便能要過來,也是要出人命的,所以之前所欠的稅,我也給他們免了,但是今後,江南的賦稅,少一個大子都不行。”

羅汝才從底層上來的,自然知道官府收稅的德行。

收不上來的稅收一部分是大戶人家的欠稅,這些人財(cái)大勢大,在當(dāng)?shù)貏萘嫶螅俑桓裔缡铡6窠习捕拢@些人也不是輕易動的,否則也不會將錢謙益過來當(dāng)招牌了。

還有一些是真收不上來稅。

或者某戶已經(jīng)遷走了,或者是某家實(shí)在無法承擔(dān)。

羅汝纔可是見慣了北地是怎麼收稅。

稅是以裡甲爲(wèi)單位徵收,如果某裡之中有人逃稅,他逃的稅就落到留下的人身上,人即便走了稅也要留下來,這樣一來,人走得越多。留下的人承擔(dān)的賦稅就越重。

這樣的政策自然導(dǎo)致整村整裡投奔義軍,否則義軍爲(wèi)什麼能在屢戰(zhàn)屢敗之下,還能東山再起。

故而他大手一揮,前事不究,全當(dāng)豁免。雖然這一千多萬兩的欠稅,讓羅汝才也聽得很眼熱。

“玉龍,你要知道我們家是怎麼起來的?”羅汝才說道:“民間都稱崇禎爲(wèi)重徵,如果沒有這一位重徵天子,你我父子兩人也沒有今天,故而縱然打天下要錢,也絕對不可,橫徵暴斂,不該要的錢不能要。”

“孩兒也是這樣想的。”羅玉龍說道:“江南士紳都是功名在身,我家不認(rèn)前朝功名,他們的田產(chǎn)都要納稅,只是這需要一個敢下鐵腕的人來辦。而阮大鋮雖然名聲臭了,但是他是孩兒想到唯一敢下重手的大臣。”

“既然如此。”羅汝才說道:“就他了。不過他要是貪污怎麼辦?”

羅玉龍冷笑一聲,說道:“朱元璋敢殺人,孩兒就不敢殺人了?”

“張質(zhì)怎麼安排?”羅汝才問道。

羅玉龍其實(shí)並不是多想安排張質(zhì),畢竟張質(zhì)與張軒的關(guān)係太過親密,只是張質(zhì)不管怎麼說都是營中老人,總不能讓他在內(nèi)閣之中都沒有一個位置吧?

“孩兒準(zhǔn)備將張先生安排到兵部去。”羅玉龍說道:“內(nèi)閣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父王覺得如何?”

羅汝纔看了羅玉龍一眼,羅玉龍覺得羅汝才眼神銳利之極,似乎要看透他的心思了。羅汝才說道:“再兼?zhèn)€工部尚書吧。”

“是。”羅玉龍說道。

兵部是一個相當(dāng)重要的位置,但是不管再重要,但是在亂世之中,都不是太重要了。

無他,現(xiàn)在天下兵馬大權(quán)都在羅汝才手中握著,兵部尚書不過是一個打下手的人而言,與後勤主管沒有什麼差別。而工部一時間也不會有什麼要事,任何大功臣都要爲(wèi)現(xiàn)實(shí)讓步。

這年頭打仗纔是第一位的。

所以工部所有的工程,大概就是爲(wèi)軍隊(duì)服務(wù),修建城池之類的事情。故而羅汝纔將兩者一併交給了張質(zhì),是信任張質(zhì)在後勤組織上的能力。又是安撫老臣,畢竟兩個降官都成爲(wèi)首輔次輔了,下面的人總要給一些安慰吧。

羅玉龍也知道,雖然說羅汝才說自己不管了,但是他做出的決定,如果沒有羅汝才的背書,是沒有效果的。

“是。”羅玉龍說道。

“吏部給羅戴恩。”羅汝才說道:“關(guān)鍵位置上總要有一個自己人。”

“孩兒明白。”羅玉龍說道:“孩兒也是這樣想的。”

吏部尚書在大明前期,號稱天官,是可以對抗首輔的存在。自然能算得上關(guān)鍵位置之上。

羅汝才說道:“刑部就給你了,你選一個人便是了。”

刑部固然是要位,但是在亂世之中,在羅汝纔看來並不是太重要的。

“孩兒記下來了。”羅玉龍說道。

羅汝才說道:“這六部定下來之後,就由你來管了,將來的事情我看不了太遠(yuǎn)了,與這些人打交道,要多幾個心眼,你爹也幫不了你了。”

“父王請放心。”羅玉龍說道:“不會讓你失望的。”

羅汝才說道:“這些文官好安排,但是各位老兄弟,你準(zhǔn)備怎麼封賞?以及不只一個人過來問我了,文官都當(dāng)上尚書了,他們想換給頭銜噹噹?你怎麼看?”

羅汝才所說的也是實(shí)情。

隨著張質(zhì)以南京爲(wèi)中心,梳理各府縣的情況,別的地方不說,南京這地方算是安穩(wěn)下來了。

而且組建六部的風(fēng)聲放出來之後,羅汝才很多老兄弟都來問,想要一個公侯之位。

“爹。”羅玉龍說道:“封賞不可太濫,如果現(xiàn)在都封賞好了,來日爹爹登基之後,該如何封賞功臣?孩兒的意思,看父王什麼時候登基,什麼時候就大封羣臣。”

“登基?”羅汝才的眼睛之中迸發(fā)出一絲渴望,有一種蠢蠢欲動之感。他想即可登基,但是想了想,卻放棄了,不多想吧,最少穩(wěn)定住江南形式,佔(zhàn)據(jù)浙江江西還有兩淮之地。南京徹底成爲(wèi)腹地之後,再想登基之事。

“那隻好拖一拖了。”羅汝才說道。

“孩兒不會讓父親多等了。”羅玉龍說道:“來年定然大敗左良玉,擁父王登基。”

“我兒的孝心,我卻是知道了。”羅汝才說道:“但是凡是欲速則不達(dá)。事情一步步做下去,就行了,我不著急。”

話雖如此說,羅汝才的語氣之中,很難聽出不著急的心思。

那可是皇帝之位,羅汝才也是一介凡人,又怎麼不想在生前都登基稱帝。

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zhàn)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yún)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二十三章 炮戰(zhàn)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zhèn)二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fēng)先至二第七十六章 戰(zhàn)略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zhàn)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九十二章 張獻(xiàn)忠方略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十三章 老營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zhàn)第九章 搶收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五章 猛鎮(zhèn)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zhàn)事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zhàn)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zhàn)事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zhàn)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tài)炎涼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七十六章 戰(zhàn)略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jī)第十八章 決戰(zhàn)三第十八章 勝負(fù)之?dāng)?shù)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章 羅玉嬌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jìn)之心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fēng)先到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
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zhàn)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yún)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二十三章 炮戰(zhàn)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zhèn)二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fēng)先至二第七十六章 戰(zhàn)略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zhàn)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九十二章 張獻(xiàn)忠方略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十三章 老營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zhàn)第九章 搶收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五章 猛鎮(zhèn)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zhàn)事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zhàn)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zhàn)事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zhàn)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tài)炎涼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七十六章 戰(zhàn)略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jī)第十八章 決戰(zhàn)三第十八章 勝負(fù)之?dāng)?shù)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章 羅玉嬌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jìn)之心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fēng)先到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临澧县| 札达县| 庆元县| 灯塔市| 若羌县| 工布江达县| 江门市| 昌吉市| 历史| 伊川县| 林芝县| 峨边| 抚州市| 中牟县| 泸州市| 城固县| 夏河县| 林西县| 潞城市| 河北省| 晋州市| 翁源县| 夏邑县| 仁化县| 昆山市| 朝阳市| 宝兴县| 儋州市| 滨州市| 滦南县| 惠州市| 榆树市| 盐池县| 富源县| 南召县| 巴彦淖尔市| 武定县| 上杭县| 古交市|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