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

沈廷揚到此,卻不是沈廷揚自己的意思,而是路振飛的意思。

而路振飛此刻也不僅僅是漕運總督,巡撫淮揚兩府的頭銜,此刻的路振飛,被升官了。

被升爲督師,賜王命旗牌,總督南直隸,浙江,江西諸府縣,被崇禎授命大破曹營,收復(fù)江南。

不過,路振飛昇官了。

但是他手中的實力卻並沒有多大的提高,北京那邊早就沒有兵了。

而且路振飛之所以高升,還有一個原因是,朝廷與南方的聯(lián)繫已經(jīng)被義軍截斷了。路振飛能接到聖旨,南邊各省,已經(jīng)接不到聖旨了。

路振飛思量想去,覺得曹營一時半會兒不可剿滅,當務(wù)之急,不是別的,而是打通朝廷的南北聯(lián)繫,否則時間一長,恐怕有不忍之禍起於南方。

路振飛手中的步卒兵力有限,但是他手頭卻有一支不小的水師,那就是沈廷揚所部。

沈廷揚所部大大小小的船隻有兩百艘之多,在官軍,義軍都沒有大規(guī)模水師的時候,這兩百艘戰(zhàn)船,就足以決定很多事情。

路振飛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故而他下了這樣幾步棋,派人勸降袁時中。

袁時中當初在商丘的時候,有很明顯的投降的意思。所以路振飛想勸降袁時中,豈不是憑添數(shù)萬士卒。

當然了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當初袁時中想招安,找不到門戶,但是如今袁時中卻沒有那個心思,路振飛卻派人來了。

成與不成,路振飛沒有多想,他不過是想讓袁時中放鬆警惕。

而路振飛真正的動作,是在南方。

派沈廷揚南下,從長江口進入長江之中,阻斷長江兩岸的聯(lián)繫。然後路振飛大軍南下,佔據(jù)揚州府運河以南的地盤。與江南隔江相望。

這樣一來,路振飛就能插手進江南的戰(zhàn)局之中,二來通過長江,也能與上游的左良玉聯(lián)合,一東一西,沿江而進,進攻南京,打下南京之後,將曹營從中一刀兩半,然後再論其他。

路振飛的計劃,是充分使用自己的水軍優(yōu)勢。

故而沈廷揚也放棄了海上運輸?shù)娜蝿?wù),回到了崇明島上。

沈廷揚帶著路振飛的任命,一回到崇明島上,就大大鼓舞了松江府的抵抗。沈廷揚與夏允彝匯合,勢力組建龐大起來。

當然,沈廷揚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故而派出船隻,從沿江而上,直奔左良玉大營之中。

一路之上,周輔臣新組建的長江水師倒是發(fā)現(xiàn)了這船隊。但是周輔臣的船隻要比沈廷揚的船隻小多了。更何況周輔臣的船隻根本就是徵召得民船。如果能與沈廷揚專門打造的船隻相比。

周輔臣費了不少力氣,但依舊是攔不住。

故而沈廷揚的使者很輕鬆的來到了左良玉軍中,這一次傳令不僅僅是路振飛與左良玉的消息連通。而是北京與南方各府縣之間,又有音訊了。

左良玉接到書信之中,看過之後,善待使者,但是一點舉動都沒有。

原因無他,左良玉打不開現(xiàn)在的僵持。

不用,路振飛督促,之前左良玉就存了攻克南京的意思。不過楊承祖將路振飛阻擋在這裡。

雙方交戰(zhàn),有勝有負,但卻沒有那種可以決定勝負的大勝,楊承祖一承受不住,就求援兵。

如果不是羅汝才身子不大好,羅汝才都想親自坐鎮(zhèn)了,楊承祖後繼人馬,源源不斷。

其中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曹營老兵,這一部分是最少的,另一部分是新兵,以江北的士卒爲多,畢竟羅汝才手中還是有錢的,只有有錢,就少不了當兵之人。再有一部分就是降兵。

這一段時間羅汝才雖然在病中,也沒有閒著,以南京爲中心,派親信部將四處出擊。應(yīng)天府,廣德府都被羅汝才一一納入麾下。

大量的降兵都被羅汝才當做援軍派給了楊承祖。

有這麼多支持在,楊承祖即便敗上幾次,也能復(fù)起。

時間一長,左良玉就對一舉攻下南京失去了信心。

此刻路振飛建議的雙方聯(lián)合,水陸進軍的意圖,左良玉也不是多看好的。

“該怎麼辦?”左良玉心中暗道:“該怎麼辦?”

他心中又回師武昌之意了,他打不過曹營,但是打張獻忠卻是沒有問題,眼看這大明的天下越來越不穩(wěn)了,左良玉心中難免也生出其他心思,莫如佔據(jù)湖廣一部,再加上江西一省,將來未必不能一分前程。

而不是在這裡虛耗兵力。

但是沒有朝廷的命令擅自撤軍,卻不是一好辦法,畢竟軍中還有黃澍,武昌還有何騰蛟這些文臣,這都是不好辦的地方。

左良玉一想起何騰蛟,心中頓時怒火重重,幾乎不能自控。左良玉雖然人不在湖廣,但是何騰蛟在湖廣做的事情,卻是瞞不過左良玉的耳目。

何騰蛟在武昌已經(jīng)試圖收復(fù)各地將領(lǐng)了。

這種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在挖左良玉的牆角。

不過,在何騰蛟眼中卻是名正言順的。他是湖廣巡撫,湖廣疆內(nèi)的一切軍隊,都必須受他節(jié)制。之前不過是他節(jié)制左良玉,而左良玉節(jié)制其他將領(lǐng)而已。

而如今左良玉在東邊,何騰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繞過左良玉,與其他將領(lǐng)接觸。

畢竟左良玉的軍隊,都是大明的軍隊,聽大明巡撫的話,自然是名正言順。

不過,亂世之中,很多名正言順的事情,都做不到而已。何騰蛟已經(jīng)離開武昌到,嶽州去了,督促諸軍進攻長沙。時間長了,何騰蛟也揣摩出張獻忠那一股外強中乾的感覺。

雙方在湖廣南部,也就是現(xiàn)在的湖南境內(nèi),一系列激戰(zhàn),戰(zhàn)事不大,但是讓左良玉感到非常不舒服。

左良玉麾下軍隊雖然多,但是也太雜了,有很多一部分都是明朝的軍隊調(diào)進了左良玉麾下。

左良玉對他的控制力並不是太高的。

“我絕對不能坐以待斃。”左良玉心中暗道。

左良玉將自己的軍隊當做命-根子。怎麼容忍何騰蛟染指。但是人在千里之外,說什麼也沒有用。

只有回去才能控制局面。

所以想辦法名正言順的迴轉(zhuǎn)湖廣,纔是左良玉的當務(wù)之急,而不是想怎麼攻南京城。

心思都放在這上面的左良玉,哪裡有心去與路振飛聯(lián)合,雙方聯(lián)合進攻南京城。

長沙城中的張獻忠這一段時間過得也不是很舒服。

江南陷落,張獻忠本以爲左良玉離開之後,他就能在湖廣站穩(wěn)腳跟了,卻不想,何騰蛟一意督促各部進軍,還有一個叫章匡的從貴州又拉出來不少狼兵。一時間讓張獻忠也感受到壓力了,南方又有兩廣的兵力,一時間張獻忠感覺自己似乎被四面合圍了。

在長沙城中有些坐不住了。

最後與謀士義子商議過後,終於決定,放棄以長沙爲中心的四十多個縣的控制權(quán),大軍北上,繞到入川。在四川打開新的局面。

這樣大的戰(zhàn)略轉(zhuǎn)移,不管能不能成功,他首先送給了官軍一分大功勞。放棄的四十多個縣,落到官軍手中,頓時成爲官軍在崇禎十六年少有的大勝仗。

也讓何騰蛟頓時從湖廣站穩(wěn)了腳跟,手中也有自己不少親信部隊。

左良玉不得不忍受何騰蛟從自己的軍隊之中,硬生生的割下一塊肉來。

不過,這都是後話。

湖廣的局勢演變,遠在金華的張軒,並不是很瞭解,也不是很在乎,連松江的局勢演變,張軒也沒有得到消息。

此刻的他只是在行軍之中,等待前鋒的消息。

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zhàn)場的判斷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zhàn)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diào)任湖廣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zhàn)第十六章 決戰(zhàn)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二十六章 響應(yīng)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zhàn)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二章 餌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yīng)第六十九章 決戰(zhàn)之前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zhàn)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yī)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十八章 炮戰(zhàn)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八章 拷餉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三章 曹營內(nèi)幕第十七章 決戰(zhàn)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zhàn)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zhàn)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guān)之戰(zhàn)落幕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
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zhàn)場的判斷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zhàn)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diào)任湖廣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zhàn)第十六章 決戰(zhàn)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二十六章 響應(yīng)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zhàn)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二章 餌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yīng)第六十九章 決戰(zhàn)之前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zhàn)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yī)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十八章 炮戰(zhàn)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八章 拷餉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三章 曹營內(nèi)幕第十七章 決戰(zhàn)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zhàn)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zhàn)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guān)之戰(zhàn)落幕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汽车| 玉屏| 苗栗县| 上杭县| 东山县| 余干县| 黑河市| 桐柏县| 和林格尔县| 林甸县| 本溪市| 什邡市| 绥宁县| 彭山县| 宁都县| 象州县| 海阳市| 施甸县| 偏关县| 湘乡市| 浏阳市| 龙川县| 铜川市| 密云县| 普兰店市| 尼勒克县| 禹州市| 宜君县| 静宁县| 偃师市| 额尔古纳市| 克山县| 乳源| 广水市| 宜阳县| 陕西省| 顺义区| 延边| 化德县| 平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