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二章 餌

張軒不用鄭廉給他說了。幾乎是奪過來情報之後,細細看了過去。不過片刻之後,張軒就笑了,心中暗道:“羅岱就是羅岱,腦回路與別人不一樣。”

鄭廉說道:“羅將軍都求援了,大將軍如何迴應。”

“迴應?”張軒說道:“既然是釣魚,也要讓魚咬緊一點再說,急乎哉?不急也。”

鄭廉聽不出張軒的惡趣味,不過此刻的羅岱也鬱悶的緊。

正如張軒之前推測的一樣,羅岱落入這個地步,是他自己自找的。

羅岱之前,一直在汨羅江北活動,而何騰蛟就以汨羅江作爲天然屏障,阻擋羅岱。羅岱滑不溜秋的同時,也並不敢在一個地方停留的太長,唯恐被何騰蛟抓住了。

騎兵與步兵的速度差,再加上羅岱所部非同一般的戰(zhàn)鬥力,讓何騰蛟不得不結(jié)大隊前行,如果分兵堵截的話,很容易被羅岱吃掉一部,揚長而去。

但是羅岱得到張軒大軍南下的情報之後,心思就變了。

羅岱的胃口向來就大,膽子也從來不小,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怎麼一口將何騰蛟所部給吞了。

他這才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因爲堵截他,何騰蛟所部,分佈在一條狹長的陣線之上,也就是大軍即便突然突擊,一時間也不能將何騰蛟所部,給一口吞了。最多僅僅吞下來一部而已。

羅岱就想如何將何騰蛟所部聚集起來。

他想到的就是以身爲?zhàn)D。

於是他冒險渡過汨羅江,與何騰蛟在汨羅江南岸對峙。在對峙之中,何騰蛟將各部人馬全部調(diào)過來,一時間羅岱面對人馬,大抵有五萬上下,幾乎是何騰蛟所部的全部人馬了。

人一多,羅岱的壓力也就大了。

羅岱雖然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將何騰蛟所部聚集起來,還選擇了一個靠近洞庭湖的地方,讓張軒援軍過來之後,能夠直接上岸,踹何騰蛟的屁股,前後夾擊之下,自然能得大勝。

不過想法很好,但是如果撐到張軒過來,卻是一個問題了。

羅岱站在望樓之上,他身後就是有名的汨羅江,就是屈原跳進的那個汨羅江,要吃糉子那個汨羅江。而前方卻是數(shù)座大營的嚴密封鎖。

何騰蛟在張軒看來,也不過爾爾。那是張軒打仗多了,見識多了。自然看不上何騰蛟了。但是何騰蛟也算是知兵文臣了,看陣勢什麼,也是四平八穩(wěn)。毛病不多。

而此刻何騰蛟正在督促各部猛攻羅岱。

羅岱所部雖然是騎兵的,但是並不是騎兵就不會放守了,與之相反。羅岱所部人數(shù)雖然不多,但是大都是曹營老人,打著仗阿里經(jīng)驗豐富之極,縱然在包圍之中,依然不慌不忙的。

有一股好整以暇的氣質(zhì)。

見明軍攻來,根本不爲所動,等他們衝到寨下,就以火銃弓箭反攻。一時間壓制明軍攻不過來。而羅岱瞇著一隻眼睛,細細看著,似乎在觀察明軍的士氣。

明軍自然沒有在腦門上刻著士氣數(shù)值。不過,是根據(jù)具體的細節(jié),還有明軍作戰(zhàn)的堅韌程度,結(jié)合羅岱本人的經(jīng)驗來判斷這一點。

大約交戰(zhàn)半個小時有餘。羅岱心中一動,暗道:“夠火候了。”

他立即下了望樓,帶著身邊千餘騎,一聲呼哨,將一段寨牆放倒。猛地衝了出去。

就羅岱本人來言,他雖然已經(jīng)統(tǒng)兵萬餘,但是他指揮最好的,依舊是千騎左右,甚至更少一點的騎兵突擊戰(zhàn)。他本人也最喜歡打這樣的仗,他幾乎不用怎麼指揮。幾乎是放飛自我。

千餘騎就好像是一把利刃一樣,在明軍戰(zhàn)陣之中翻過去。所過之處,紛紛擊破。何騰蛟甚至派出一些僅有的騎兵過來攔截。羅岱先作勢撤退,引起來追,而後忽然殺一個回馬槍。徑直將明軍騎兵給打崩了。

羅岱與張軒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指揮風格。

張軒按部就班,事先收集情報,幾乎要求事無鉅細,面面俱到,然後指定計劃,一步步的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大部分情況張軒都有預案。他在戰(zhàn)場上所處理的,大抵都是一些意外情況。

而羅岱,從來是沒有固定計劃,打起仗來,從來是性之所致。信手爲之。感覺在決策之先。但是他在戰(zhàn)場之中,偏偏有敏銳的嗅覺。很多時候,都能一眼看出端倪來。

簡直揮灑如意。他自己也未必知道他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

不過,羅岱的這種感覺也限制了他的能力。羅岱的能力讓他在小規(guī)模的戰(zhàn)事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戰(zhàn)事擴大的一定範圍之內(nèi),人的六感不足以感受整個戰(zhàn)場所有信息的時候。

也就成爲他的負擔。

所以羅岱這麼長時間,所統(tǒng)領(lǐng)的人馬雖然很精銳,卻一直不多,這就是原因所在。

他並不具備統(tǒng)領(lǐng)大軍的能力。

不過在這個戰(zhàn)場之上,還算夠用。

羅岱的反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但每一次所抓住的時機都很好,讓明軍根本沒有辦法。或許是何騰蛟作爲文官領(lǐng)軍,在臨陣指揮之上有天然缺陷,面對羅岱這樣的戰(zhàn)術(shù)大師。自然是縮手縮腳。

只能鳴金撤退了。

一場戰(zhàn)事就這樣緩緩的落下了帷幕。

雖然這一仗算是打贏了,但是羅岱並沒有多高興。他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做錯了。他即便挫敗明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是敵強我弱的局面,根本沒有改觀。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讓羅岱很不習慣。

以羅岱的性子,從來是他打別人的分,沒有別人打他的時候。

他能高興纔怪了。

“將軍,國公派人來了。”一個軍官到羅岱身邊說道。

羅岱的眉頭一挑,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暗道:“我這被動挨打的生活要結(jié)束了。”問道:“誰來了。”

“我。”一個人說道,羅岱一看,不是別人,正是鄧和。

羅岱大喜道:“老鄧,怎麼是你?”

鄧和說道:“怎麼並不是我?將軍派別人來,唯恐你信不過,只有派我來了。”

雖然張軒已經(jīng)是鄭國公,徵南大將軍。但是在老部下嘴裡面,還是願意用將軍稱呼。

鄧和與羅岱是老相識了,當初兩人是作爲羅玉嬌的陪嫁一起來到張軒軍中的。這麼多年過去,都身居高位了。交情還算不錯。

羅岱說道:“好了,將軍什麼時候派人過來,我都有些堅持不住了。”

鄧和說道:“將軍說你,既然自願當餌。就要有些耐心,魚沒有咬緊,是不會拉桿的。”

羅岱聽了,往明軍營地方向一指,說道:“這還不算緊嗎?再緊一點,我就被吞了下去。”

鄧和說道:“放心,將軍不會讓你被吞了。不過,將軍想要動手的不僅僅是這裡一地,故而要多準備一點。”

羅岱聽了眼睛一亮,說道:“將軍看中臨湘?”

“對。”鄧和說道:“將軍準備兩邊一起動手,一舉將臨湘拿下來。所以準備時間要長一點,明天晚上,我過來幫你,你要準備好了。你不會連一夜也支撐不住了嗎?”

羅岱說道:“怎麼會?沒有問題,不就是一夜嗎?”

鄧和說道:“還有將軍讓我給你帶一句話。”

“哦?”羅岱說道:“什麼話?”

鄧和咳嗽兩聲,模仿張軒的語氣說道:“羅瘋子大有長進,也懂的動腦子了,這一仗打完,就可以獨擋一面了。看來,他的瘋病好了不少?”

羅岱一聽,也不由大笑起來。

張軒或許不覺得,他在他部下的心中的地位已經(jīng)大爲不同,一句之褒貶,就讓人爲之歡喜。

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章 收兵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九章 搬家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十六章 廢衛(wèi)所授田策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zhàn)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tǒng)領(lǐng)張軒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九章 水戰(zhàn)三第七十五章 戰(zhàn)長沙之交鋒三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zhàn)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zhàn)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三十一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zhàn)三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章 收兵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zhàn)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zhàn)第七十九章 聯(lián)姻之謀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四章 填壕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三十一章 驅(qū)虎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zhàn)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
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章 收兵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九章 搬家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十六章 廢衛(wèi)所授田策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zhàn)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tǒng)領(lǐng)張軒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九章 水戰(zhàn)三第七十五章 戰(zhàn)長沙之交鋒三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zhàn)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zhàn)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三十一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zhàn)三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章 收兵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zhàn)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zhàn)第七十九章 聯(lián)姻之謀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四章 填壕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三十一章 驅(qū)虎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zhàn)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德州市| 安仁县| 凤城市| 车致| 通州区| 甘孜县| 炎陵县| 江门市| 连州市| 鄂托克前旗| 拜城县| 宣武区| 胶州市| 吴忠市| 桓仁| 泾源县| 调兵山市| 长垣县| 博湖县| 紫阳县| 泊头市| 巨野县| 福清市| 勃利县| 安庆市| 武夷山市| 博罗县| 砚山县| 五指山市| 巴中市| 霸州市| 昆山市| 肥乡县| 建水县| 商南县| 湟中县| 阿城市| 内黄县| 上林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