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

黃得功很明白,馬士英如此給他面子是爲了什麼?

不就是用人之際嗎?

不過黃得功也是感激馬士英如此相待。自當投桃報李。再者黃得功也不懼張軒,也不在乎他。

“好。”馬士英大喜說道:“既然黃講講價有此意,那麼本官就命黃得功統領全軍,主攻西寨。”

“謝大人。”黃得功說道。

“不過,”馬士英說道:“賊人兇殘,當全力以赴。請黃將軍稍待幾日。我已經致信盧公公,盧公公刻日會帶勇衛營全部人馬而來。到時候我們算總賬。”

黃得功心中暗道:“這樣也好。”黃得功麾下大多是騎兵,攻城戰,並是不是太在行的。等勇衛營全軍到了,數萬人馬都一起進攻。這張軒如何能承受得住。

“早就該這樣幹。”黃得功大聲說道。

的確當初,黃得功就想全力進攻夏邑,一舉將夏邑給拔下來。

卻被馬士英攔住了。

黃得功如此說,馬士英的臉上微微有一點變化。話一說出口,黃得功立即知道情況不對,腦袋一轉,立即說道:“馬大人,事不宜遲,末將的意思,現在就進攻西寨。”

“你想怎麼攻啊?”馬士英忽略了之前小小的不愉快。

“通過甬道進攻。”黃得功說道:“我部下士卒精銳無比,而甬道之中,正是這能發揮能力的地方。即便不能從甬道攻入西寨之中,也要在儘量將甬道向西寨推過去,就地立營,等大軍到了,以此爲據,攻西寨。倒時候以火炮擊之,我就不信了區區一個木寨在如此情況之下,能堅持多長時間。”

馬士英說道:“好,就這樣辦。不過,此戰你不許輕身前突,畢竟現在你也不是一個小校,而是朝廷的總兵官,一方重將。要給下邊人立功的機會。”

馬士英之所以同意,是因爲黃得功的計劃,用不了多少。但是如果一個不小心將黃得功摺進去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多謝大人關愛,末將定當從命。”黃得功帶著幾分感激的意味說道。

黃得功的性格從來是雷厲風行,說做就做,不會有半點猶疑。

馬士英一答應,他立即就開始著手。

他令麾下副將馬岱,帶一支人馬去北寨,結合劉良佐的人馬一起沿著甬道進攻,又從軍中挑選出一些精銳人馬,給了任有袴說道:“你也不能一直在我身邊當親兵,如此有什麼前程可言。你在我身邊這麼長時間,該學的,你也學好了,是時候出去做事了。我當年也不過是孤身一人,憑藉這一身武藝到如今這個地步,任兄弟,你也該闖一闖,搏個封妻廕子。”

“將軍。”任有袴心中感動,一張口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還將我將軍。”黃得功說道:“你於我有救命之恩,就不稱我一句大哥嗎?”

“謝大哥。”任有袴說道:“我一定好好做事。”

“還有你的名字,也該改改了。”黃得功咧嘴笑道:“當年什麼都不懂,隨口給你了一個名字,現在卻覺得太難聽。”

“不,”任有袴說道:“不用改,行伍之人,要什麼好名字,而這個名字,能讓牢記大哥恩德。”

“好。既然你不想改就算了。”黃得功也不勉強。

從南營到西營的甬道之上,先開始了戰鬥。

其實甬道已經廢了不少了。

張軒也沒有閒著,已經拆除了不少。張軒決定在西寨死守的時候,他就沒有閒著。

在拼命的修整西寨的防護,之前西寨的防護最嚴苛的是對著夏邑縣城的一面,而如今其他三面都得到了加固,恐怕劉澤清再過來,也有些不認識了。

但是時間有限拆掉的甬道並不長,任有袴身邊的都是黃得功麾下的精銳,頓時將甬道大半部分給奪了下來。

消息很快傳到張軒的耳朵之中,而張軒毫不猶豫的制定臨潁營過去抵擋。

在這種狹窄的地方,只能派遣最精銳的士卒。

“是。”鄧和立即派出麾下最精銳一哨人馬,不是別人,正是張元海所在前哨。

張元海前哨能派上去的也不是很多,雙方的戰鬥從甬道之上,蔓延到巡邏的牆上,又蔓延到牆外,甚至在甬道的牆壁之上打出了不少缺口。

只是這種刀刀見血,步步要命的戰鬥,再激烈,再殘酷,也不是張軒關注的重點了。

一會功夫,北營同向西營的甬道之中,也爆發了戰鬥。

這裡值守的是保定營一步,王進才早已得了張軒的提醒,故而幾乎一步不退的與官軍打在一起。

張軒站在西寨最高的建築物之上,不是別的,就是一座望樓,不過這望樓並不是固定在大車之上,而是直接建立在地面之上,雖然不能移動,但是根基紮實,能夠建的更高一點。

張軒拉開千里鏡,看著兩道長長的甬道,心中暗道:“這兩條甬道,此刻根本沒有什麼用處,那麼官軍爲什麼要從這處著手。”

甬道展不開兵力,如果全部佔據,自然是運輸糧食與物資的要道,但如今想通過甬道攻克西寨,卻不大可能。

無他, 攻擊面太窄,張軒只需放上幾門火炮,就能封死所有的攻擊面。想來官軍也不會如此不智。

不過,凡是敵人想要做的,都畢竟盡力阻止。張軒派遣士卒阻擋的同時,也覺得這甬道有些礙眼,一聲令下,將甬道全部給拆掉。

黃得功此刻也在看觀看戰鬥,不過黃得功卻有幾分沉不住氣,一件廝殺就想親自上陣。靠的比張軒前多了。

他所在位置就是甬道與南營相連的地方,從這個位置,用千里鏡能直接看到任有袴與臨潁營的戰事如何。

他剛剛還看得很舒服,但是慢慢的臉色就僵了,隨即就冷了。

無他,他居然看到任有袴帶著麾下精銳,與臨潁互不相讓的撞在一起,雙方的戰鬥幾近於以命搏命的打法,每殺對方一個人,自己這邊也會死一個人,雙方的傷亡比,幾乎在一比一之上。

黃得功看到這個情況,臉色越來越難看了。

而且黃得功也發現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面義軍戰鬥能力並不在黃得功所部之上。

如果一個義軍與黃得功麾下的將士對上,輸的是十有八九是臨潁營的人。

無他,殺人武技這一項競技項目,訓練需要很長時間,黃得功麾下的老卒都是跟著他打了老仗,在戰場之上廝殺久了,武技自然上來了。他們多是二十多歲,三十多歲的漢子。

但是臨潁營的士卒,有不少是剛剛成年的年輕人,黃得功從他們的戰鬥之中,也可以看出來,他們有些毛手毛腳的。

顯然沒有從軍很久,但是他們之所以能抵擋住黃得功部,靠的是彼此配合,靠得是相互支撐。

在這個情況之下,黃得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也就是對面的訓練能力在他之上。

黃得功不肯看了,只是讓他退兵也是不行。既然雙方相持不下,那就繼續相持不下吧。”

黃得功這邊沒有撤退的任務,任有袴打得再艱難,也必須打下去,而黃得功不撤兵,臨潁營也絕對不會退兵的。

雙方一直打到夜色浮現之後,纔不悅而同的收兵罷戰。

不過,當第二日任有袴準備再戰的時候,卻發現情況大大不一樣,昨日張軒所部的佔據的甬道,全部被推翻拆除了。

整個夏邑城西邊空出來好大片地方。張軒可不想繼續打這些很無聊的戰鬥。

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章 授田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八章 局面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十八章 紮營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
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章 授田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八章 局面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十八章 紮營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修水县| 铜川市| 黎平县| 当雄县| 仁化县| 方山县| 广水市| 元江| 灵丘县| 神农架林区| 澄迈县| 龙川县| 旬邑县| 土默特右旗| 延津县| 通化市| 荥阳市| 岚皋县| 阿拉善左旗| 鄂托克前旗| 大石桥市| 定南县| 山东省| 台州市| 宁河县| 镇康县| 宜川县| 韶山市| 鹤山市| 屏南县| 肇州县| 昌江| 克拉玛依市| 襄垣县| 古蔺县| 兴文县| 静海县| 广东省| 南郑县|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