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局面

?

第八章局面

“本月闖賊下唐縣,正準備進攻隨州,督師大人。我們是不是前往隨州,救援隨州?”李本實小心翼翼的說道。

傅宗龍鬚發皆白,在詔獄的兩年,嚴重損害了傅宗龍的健康。

傅宗龍是一員宿將,也是一員老將,成名在天啓年間。當初瀋陽被韃子攻下來之後,傅宗龍就請纓督師遼東,但是沒有成行,後來水西安氏做亂,傅宗龍就參與平定,當時也很有威望。

不過,傅宗龍脾氣夠臭,說好聽的剛直,說不好聽的,那是又臭又硬。

在崇禎年間,幾次起復,都沒有當幾天官,就被罷官免職了。

比如最近一次當官,就是楊嗣昌保舉的,他保舉傅宗龍爲四川總督。傅宗龍在四川兩年,高升爲兵部尚書。按理說他應該承楊嗣昌的人情,但是傅宗龍卻不。

他彈劾同樣是爲楊嗣昌保舉的熊文燦。認爲熊文燦招撫張獻忠,羅汝才之事,決計不能成功的。讓楊嗣昌很是尷尬,不過當時楊嗣昌正得寵幸,略施小計,將讓傅宗龍觸怒了崇禎皇帝。而傅宗龍死不認錯的脾氣讓崇禎大發脾氣。

傅宗龍不認錯,那不意味著,錯的是崇禎。

崇禎怎麼肯認。崇禎一心想殺傅宗龍。但是有很多人求情,本來大家的處理結果,讓傅宗龍罷官回家,但是崇禎不願意,將傅宗龍下詔獄。

恍惚之中,兩年過去。

這兩年之中,天翻地覆。

張獻忠撫而後叛,楊嗣昌兵敗自殺,而崇禎又需要一員重臣帶代替楊嗣昌的位置,剿滅義軍。先推薦的丁啓睿,但是丁啓睿之不堪,簡直連外行人都能看得出來。崇禎只要重新找人。

崇禎翻遍夾帶,已經沒有多少人了。

這個時候兵部尚書陳新甲推薦傅宗龍。崇禎不得已而用之。重新委任爲秦督。

傅宗龍一到西安立即調集秦兵,賀一龍部,然後調集川軍,自己徵召也舊部,已經各路兵丁,歸自己直屬,有萬餘人,而李本實就是傅宗龍的舊部之一。

在傅宗龍的督標之中很有地位。

“不。”傅宗龍搖了搖頭說道:“不去隨州。繞道襄陽,去承天府。我不要做楊嗣昌第二。”

李本實頓時明白是怎麼回事。

楊嗣昌是因爲什麼而死的,就是失陷兩名藩王,而承天府是哪裡?就是現代的鐘祥,不過在明代這裡的地位相當特殊,就是因爲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父親被封爲興王,就被封在這裡,後來正德皇帝去世,無子。嘉靖皇帝從這裡到北京登基。

現在嘉靖皇帝父親,興獻王的陵墓還在承天府之中。

而崇禎皇帝就是嘉靖皇帝一脈傳下來的,興獻王的景陵可以說是崇禎皇帝的祖墳之一。當初張獻忠焚鳳陽皇陵的時候,雖然僅僅是衣冠冢,但是也有很多大臣吃不了兜著走。而楊嗣昌更是前車之鑑,失陷兩藩王,楊嗣昌只能自殺以報

故而承天府景陵出了什麼問題,傅宗龍說不得就淪爲與楊嗣昌一樣的下場。

傅宗龍立即下令,本來追在李自成後面大軍,沒有跟李自成接戰就繞道襄陽,直奔承天府而去。

這後面的動靜,李自成立即知道了。

李自成立即將羅汝才叫來,兩人商議對策如何。

其實當初李自成從嵩山南下,雖然有糧食即將耗盡的原因,其實也得到了傅宗龍從陝西出關的消息。

不過,傅宗龍出關之後,面對一個他想象不到的局面,河南已經殘破到不能給大軍供給糧食了,不得已傅宗龍只能籌集糧食緩慢南下,纔有李自成這一路走的相當之從容。

“羅兄,這個局面,羅兄的看法是---?”李自成與羅汝才單獨相會,一面地圖掛在帳篷之中,羅汝才一眼看過去,卻見上星星點點的標註的好生詳細。

紅色表明是義軍,而黑色表明是官軍,只見一張地圖之上,黑紅交錯,以河南爲最,幾乎紅黑兩色要鋪滿整個地圖,南直隸北邊也不太平,其中最顯眼的紅色,就是李自成與的合營,就在唐縣這個位置上。而一道黑色箭頭,從南陽以西一晃而過,向襄陽而去。而在南陽東邊汝寧府,也有一個黑點很醒目,羅汝才知道,那正是楊文嶽所在,在楊文嶽之東,有一片紅色,那是張獻忠與左革五營的合軍,不過距離他們很近的一片黑色,那就是左良玉所部。

李自成在嵩山之中修整的時候,別人都沒有閒著,楊文嶽試探的攻了幾次山,被殺了大敗,知道李自成與羅汝才合營,今非昔比,不能力敵,故而退往汝寧,想以汝寧爲根基,召集其他朝廷兵馬,與他合力圍剿李自成。

而左良玉自從信陽之後,算是咬死了張獻忠,張獻忠被左良玉大敗一場,隨即匯合左革五營,大家一起與左良玉交手,一時間沒有站上風,也沒有落下風,正激戰著。成敗如何,消息還沒有傳過來。

而有一片紅色,那是小袁營,袁時中所部。

河南三年饑荒,民不聊生,河南饑民不僅僅投奔各路義軍的,也有一些自己立桿子。各地盤踞一方的土匪簡直是多如牛毛,各種名號都有,袁時中所部爲什麼叫小袁營,就是因爲有一姓袁的叫袁老九,先起兵了,故而袁時中只能叫小袁營了。

不過,比起那些土匪,小袁營也算是後起之秀。這時候,他正與盧九德對陣。雖然盧九德是個太監,但是盧九德手下不是太監,盧九德手下就是京營兵。準確的說,是御馬監的兵馬

而提起御馬監的兵馬,不得不提幾個名字,周遇吉,黃得功,這幾個人都出自御馬監,而黃得功部就在左近,他隨時能得到黃得功的支援,而小袁營畢竟不是打了幾十年仗的陝西老寇。故而屢戰屢敗,不過饑民爲了一口飯吃,前仆後繼,每一次大敗之後,都立即恢復元氣。

開封府雖然有一點兵力,但是哪裡是河南省會,萬萬不能輕動了。一時間義軍與官軍之間,犬牙交錯,居然是一個相持局面。

不過,相持是最穩定,也是最不穩定的局面,這個時候,任何一方能連打幾個勝仗,就立即能將局面給壓下去。至少崇禎就是這個意思,讓傅宗龍專辦闖賊。剿滅李自成之後,將其他流寇一一平定下來。

不過,羅汝才知道李自成,李自成這麼說,並不是請教自己,而是客氣一下而已。

“李兄的高見是?”羅汝才客氣一句。

李自成毫不猶豫的抓住的話頭,說道:“我們義軍從來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去管他們怎麼打,我們要先打下隨州,德安一帶,此刻正是稻熟時節,得德安府一季收成,也可以養兵數月了,到時候,我們坐得住,恐怕傅宗龍坐不住吧。是戰是走,又到了我們手裡面。”

這是義軍與官軍交戰的一大優勢。

對於義軍的行止,李自成與羅汝才商量之後,可以一言決斷,但是傅宗龍卻不能如此。必須要聽崇禎的指揮,有時候下面的將帥坐得住,但是崇禎皇帝卻坐不住了。

崇禎皇帝早已被人揣摩透了,恨不得在他腦門上刻上兩個字,“性急。”

而對義軍來說首要問題還是糧食,畢竟養十幾萬人的壓力相當之大。其他什麼圍剿都可以先放放,搶糧纔是第一位的。故而對於這個計劃,羅汝才並不反對。

李自成得了羅汝才的支持,立即傳來下去,大軍加急南下。

隨即大軍攻克明軍在桐柏山上的幾個關口,大軍進入湖廣地界。兵鋒直指隨州。

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十五章 鐵模?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十章 黑夜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三章 授田二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六十三章 情義
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十五章 鐵模?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十章 黑夜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三章 授田二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六十三章 情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乳山市| 四会市| 信阳市| 缙云县| 松滋市| 搜索| 乐陵市| 富宁县| 马关县| 额济纳旗| 璧山县| 武胜县| 灵丘县| 墨竹工卡县| 大城县| 尉犁县| 海林市| 莒南县| 武安市| 泸西县| 乌兰察布市| 吉林省| 铜山县| 赣州市| 杨浦区| 太保市| 石阡县| 互助| 辰溪县| 永靖县| 百色市| 太白县| 紫阳县| 手游| 大城县| 洛浦县| 深泽县| 镇江市| 连平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