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岳陽二

“周將軍有此心,就再好不過了。”張軒說道。

這一點,張軒也知道,不要看他不怎麼說話,但是所有情報他都過了一遍,不管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周輔臣水師實力,是這一戰他最的信心所在。只要水上保持不敗,張軒就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只是岳陽城以西,長江與洞庭湖相連的水道,最多不過三四里。岳陽不拔,終究不能孤軍南下。”

這裡畢竟是湖裡不是海上,複雜的地形,絕非單單水師就能取勝的。

需要水師與陸軍相互配合。而且張軒南征本部人馬,加起來才五萬多人,而南明各部,與張應元對峙的章曠部,馬鑾所部,高一功所部,堵胤錫所部,長沙本部人馬,再上其他各地的人馬,雖然沒有沒有百萬,但幾十萬人馬,卻是有的,這些軍隊的質量問題雖然有些問題,大部隊都是在隆武退回長沙之後,半年之間召集起來的。

可以說是魚龍混雜,實力低下。

但是數量到了一定層次,也是震懾力。

張軒說道:“既然周將軍有此信心,那麼圍城打援之計。諸位將軍以爲如何?”

王進才說道:“岳陽城堅池深,守軍衆多,我們兵力不足恐怕不好圍吧。”

這就是南征軍最大的問題。

兵力不足。

如今張軒所部人馬,也不過與岳陽城中馬鑾所部相差不大,所謂三倍圍之。

王進才說的雖然絕對了一點,但是並非沒有道理的。

“不然。”許都說道:“南明士卒不過是土狗瓦雞,岳陽固然堅城天險,然後再好的堅城,也需要人來守,馬鑾不過是乳臭未乾之輩。假父之威,以令諸將,未得其威。然後能服衆。末將願爲先鋒,率本部人馬前往誘敵,如果能誘其出戰,則大破之,再攻岳陽不遲。”

其實馬鑾年了也不小了。

甚至比許都還大一些。但是對於在戰場之上,還算是一個新人,根本沒有戰績。許都視其爲一個公子哥的形象,也是自然而然的。其實人家早就舉人了。如果不是因爲馬士英要掌控軍權,纔不會讓他兒子當一個丘八。

不過這個建議,卻讓張軒有些心動。

如果有一線可能,張軒就不想攻城。

曹宗瑜搖搖頭說道:“不大可能,馬鑾不是傻子。”

許都說道:“很多做傻子的人,都覺得自己不是傻子。”

張軒感受到曹宗瑜與許都之間的關係有些問題。似乎是因爲張軒對曹宗瑜的定位問題,張軒一直以來將曹宗瑜當成副手來培養,可以說他就是張軒軍中第二人。

兩人之間配合默契。很多大戰都是他們兩人之間配合的結果。

但是許都卻不甘心於在曹宗瑜之下,許都的能力自己覺得不下於曹宗瑜,而且許都身後也有一派系,就是浙軍派系。

不得不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戚繼光死後,大名鼎鼎的戚將軍陷入風雨飄搖之中,而在當年渾河血戰之中,戚金戰死,更是讓浙軍在大明軍事體系之中除名,幾乎有二十年的斷層。

但是二十年雖然是一代人的時間,但不足以將戚繼光的遺澤耗盡。

在義烏東陽一帶,依然有多家族家傳的不是別的,就是《練兵紀要》與《紀效新書》等戚繼光的著作。這一批人所受過的軍事教育談不上多好,但是整個大明範圍之內,有軍事傳統的,除卻九邊之地,也就沒有多少了。

在大夏還沒有確立江南統治的時候,這些人都在觀望之中,但大洪山之戰,許都硬磕八旗兵,奪下無名小山,張軒賞賜很重。雖然義烏縣中喪音不斷,但是也讓義烏子弟看到了希望。紛紛來投。打仗固然死人不少,但是義烏百姓來說都已經習慣了。在浙軍在的時候,他們就是吃這一碗飯,嚴重的時候,義烏縣中的壯丁都不足了。雖然事實如此殘酷,但是也給了義烏百姓的極大的希望,畢竟義烏好像名門都是跟著戚繼光征戰起家的。

一條命賭功名富貴,對底層百姓來說,並不是什麼艱難的選擇。

二十年浙軍除名。也讓義烏當代子弟成長起來了。他們當然也想與前輩一樣。一刀一槍搏一個功名富貴。

許都的金華軍接受浙軍子弟之後,有了極大的加強。甚至比之前的戰力還強上不少,甚至這些浙軍軍官也被分派到其他軍隊之中,比如寧波軍。

如果按地域上劃分,許都與曹宗瑜的矛盾,就是浙人與豫人的矛盾。

一方面許都決定自己能力在曹宗瑜之上,另一方面也是這麼義烏子弟都要安排。但是軍中將領的名額,一個蘿蔔一個坑,曹宗瑜夾帶裡面也有人,小矛盾也就變成大矛盾了。

當然了許都也知道,張軒纔是豫人總後臺。他不敢跟張軒炸刺,但是卻時時刻刻顯示自己,想將曹宗瑜給壓下來。

張軒不能讓他們矛盾激化,屬下有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一團和氣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遠近親疏利益分配總要有矛盾的。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張軒只能壓下來。說道:“曹將軍所言極是,只是許將軍之言,也未必不可一試。既然許將軍有這個想法,今日之戰,就以你爲先鋒,先行南下,我帶大隊人馬在後面壓陣。”

“記住如果引不出來。我不怪你,但是如果引出來之後,你挫動大軍銳氣,就不要怪我軍法處置了。”

“請國公放心。”許都說道:“敵軍出城在二萬以下,末將爲國公吞之,如果敵軍全軍出城,末將爲國公敗之。”

張軒微微皺眉,說道:“無須如此。只要能粘住敵人,等大軍合圍即可。”

張軒是一個穩重人,對許都這種過分狂妄的話,有一點點不適應。

“是。”許都說道。

張軒說道:“周輔臣。”

“末將在。”周輔臣說道。

“你與許將軍水陸並進,爲大軍先鋒,你的目的很簡單,第一保證許將軍退路,保證他隨時可以撤下來。第二,尋找南明水師,與之決戰,做到你之前保證的。”張軒說道。

許都聽張軒所言,微微有些不忿。不過低下頭來,不敢說什麼。

他也知道他這個上司,是一個穩重的人。凡是都要有後路,雖然有些不放心他的感覺,但是跟著這樣的上司打仗,也可以安心,最少不會輕易拿你當棄子。

“姚長史。”張軒說道:“大軍糧臺,已經準備好了?”

姚啓聖說道:“請國公放心,下官已經在沿江各縣徵用民夫船隻,大軍打到什麼地方,就能將糧食運到什麼地方,唯一有一點問題的是,糧食數量不多。最多能支到年底。”

張軒說道:“這個我倒不急,且不說秋後就有糧食,再說我們還能因糧於敵。”

倒不是張軒不在意,一來半年糧食,已經不算太少了,雖然有時候有曠日持久,一連打上一兩年的戰事,但是一般來說,幾個月的時間也就夠。再者爲了這些軍糧,張軒已經將整個湖北,除卻襄陽鎮之外全部清掃乾淨了,王龍的府庫之中,幾乎能跑老鼠了。

這已經是極限了。甚至秋糧也必須先補這個窟窿,才能輪到軍糧。當然了也要從江南運糧,不過這個時候的江南,其實糧食僅僅自給而已,一旦天時不調,連自給都不能了。

所以從江南也運不來多少糧食。

這也是爲什麼羅玉龍想要明年開春南征的原因。

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
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临汾市| 上蔡县| 锦屏县| 崇明县| 平武县| 吉木乃县| 庄浪县| 通许县| 裕民县| 炉霍县| 大同县| 成都市| 京山县| 林州市| 延庆县| 富阳市| 嵩明县| 页游| 喀什市| 泾川县| 丰镇市| 平定县| 合阳县| 蓝田县| 天等县| 武胜县| 罗定市| 务川| 大港区| 谢通门县| 镇原县| 牡丹江市| 宁南县| 石屏县| 阿瓦提县| 特克斯县| 溧阳市| 土默特右旗| 大田县|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