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

?

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

城下的李自成在觀敵料陣,而城頭上的汪喬年也在觀看城下的李自成。

只是汪喬年並不知道下面的人就是李自成。他不過覺得,被數百親衛簇擁著的賊首,定然是賊人之中的大頭目。相隔裡許,汪喬年老眼昏花,也看不大清楚。只是他雖然看不清楚對面人的面孔。

但是有一些東西,卻是能看出來的。

不是別的,正是義軍的軍容氣勢。

數萬大軍分立營盤,各自堅壁待敵,而敵人的馬隊,沒有一絲雜音,個個甲冑鮮明,人馬雄壯,隱有殺氣吞吐,一看就是好手,但是汪喬年看自己身邊的士卒,不過,襄城本地的壯丁居多,帶過來的秦軍殘兵爲少。

這樣的人員素質完全不能與對面的賊人相比。

這年頭,官像賊,賊像官。有一種無言的諷刺之感。

汪喬年見李自成一行人離開了,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帶著劉漢臣,以及襄城士紳生員一批人,還在賈副將是以秦軍殘部爲主,分侍左右。他帶著百餘隨從在城牆之上巡視,所到之處,都整齊肅然。

汪喬年固然知道,這些人或許是等著他過來,才擺出這樣的官樣子,但是也知道,能擺出一個樣子,就已經不錯了,說道:“城上將士,能有如此風貌,皆漢臣之功也。”

劉漢臣,與張永祺,是襄城士紳之中的翹楚,都有舉人功名。

劉漢臣三四十歲,身材高大,國字臉,面帶長鬚,爲人嚴重,不茍一笑,看上像一個將軍,勝過一個儒生。此刻就身披戰甲,腰按倭刀,身上總共揹負了三四把長刀,如果不瞭解,誰也不知道,這樣一個人,居然有舉人功名。

“不敢當督師誇獎。不過賊人殘暴,舉縣與賊人有不解之仇,與賊人不共待天,學生得賈副將之助,不過稍加訓練,就可堪一用。”劉漢臣說道。

“襄城百姓,士氣可用。”汪喬年說道。

忽然有一個士卒上來,在賈副將身邊,耳語一番,賈副將說道:“督師,賊人撤去了南邊營寨。”

“不過是圍三缺一的故技。”汪喬年冷笑道。

不過,很多計策不怕老套,越是老套越是有用。就比如此刻,很多秦軍將領都心動了。無他,他們自忖襄城已經是死地,待在襄城,在破城之中,生還的機會很小,如果此刻逃竄,或許半路被義軍伏擊。但是總能逃出不少,還有一線生機。

汪喬年打仗的本事,或許沒有到家,但是察言觀色的本事卻是一等一的,立即感受到了秦軍浮動。

秦軍人數雖然少,卻是襄城守備的中堅力量,如同他們走了,襄城根本無法守。汪喬年轉眼之間,就下了決定。

“漢臣。”汪喬年說道。

“學生在。”劉漢臣說道。

汪喬年說道:“派幾個人,召集襄城民夫,將所有城門都堵死。我汪某人與襄城共存亡。”

“是。”劉漢臣說道。

劉漢臣身邊的士紳鬆了一口氣,汪喬年能逃,秦軍能逃,而襄城本地的士紳卻是萬萬逃不得的。見汪喬年如此表態,他們自然鬆了一口氣,局勢走到這一步,也容不得他們後悔了,只能將得勝的希望寄託在汪喬年身上。

“我觀對面,似乎有不少新土,賊人恐怕在挖地道。漢臣可有防備?”汪喬年說道。

“學生早就有準備。”劉漢臣說道。

“哦。”汪喬年說道:“什麼準備?”

劉漢臣說道:“請督師移步城下。”

汪喬年在劉漢臣的引導之下,下了城牆,一到城牆,就看到城牆腳下,有不少的大缸,深埋在土地之中。只露出一個尺餘高的圈邊。這就是地聽。地聽最下面還有一些水,堪堪鋪滿底面。也不知道下面這些水,是前幾日的雨雪所留。還是故意弄進去一些水。

“地聽?”汪喬年說道。

“正是。”劉漢臣說道。“城牆之內,數丈之間,就有一個地聽,環城有數百口地聽,每一個口地聽,都有人專人負責,凡是地下有絲毫的動靜,都不能逃脫地聽的監看,只有賊人地道臨近城牆,我們就從對面反向挖掘,先以煙火攻之,然後再用水淹。使賊人葬身於地道之中。”

汪喬年微微一笑,說道:“有漢臣在,我無憂也。”

“只是。”劉漢臣說道:“學生不擔心賊人穴攻。不過有一處卻是令人擔心?”

“何處?”汪喬年問道。

“大人,請跟我來。”劉漢臣一邊說,一邊爲汪喬年引路。

不過片刻之後,就來到東城一處。劉漢臣說道:“此地,是當初賊人壞城之處,賊人破襄城之後,本意想壞掉城垣,就有人從此地開始拆除城牆,後賊人命人守襄城。賊將乃徵集襄城父老,重修此地,父老都不樂從賊,賊人亦不通土木建作之事,故而修建的很潦草不堪,這一點,賊人也是知道的,我擔心如果賊人猛攻此地,

此處城牆,會堅持不住。”

汪喬年聽了之後,也神色凝重,拔出身上的長劍,猛地一劍刺進城牆之中,深入半尺有餘。如此城牆,又怎麼能擋得住賊人猛攻。汪喬年固然蔑視賊人,但也知道,賊人有今日之勝,絕非泛泛之輩。不用想,此地就是來日交鋒最激烈的地方。

“賈副將。”汪喬年說道。

“末將在。”賈副將轟然應諾,躬身行禮,身上甲片叮噹作響,好似銀鈴。

“將我的王命旗牌擡過來。”汪喬年說道。

王命旗牌是明清制度之中,皇帝授予各級大員的特權,對低級官員有先斬後奏,臨機決斷之權。就如戲文之中所言的尚方寶劍一般,王命旗牌是數尺大的綢緞旗面,上面有一個大大的“令”字,掛在兩丈長大旗桿之上。正是汪喬年的權威所在。

“是。”賈副將大聲答應下來。

不過,一會兒,四名旗牌官護住王命旗牌而來。

汪喬年隨即上城,踏上這一斷最爲不結實的城牆,王命旗牌跟在汪喬年身後,汪喬年在城頭落座,四名旗牌官就在汪喬年身後,護住旗牌。汪喬年說道:“守城之時,我就在此處,如是城破,此地就是我的葬身之地,願各位上不負君父之望,下不慚百姓之心。竭力守城,待左將軍裡應外合,破賊人於襄城之下。還河南一個天下太平。”

“是。”劉漢臣等人大聲應諾。

汪喬年乃重申禁令。襄城上下都各士紳的支持之下,竭力籌備守城,青壯登城守陴。健婦準備滾石擂木。但是城中哪裡有很多滾石檑木,乃是將城中不用的房屋,全部拆除。河南數年災荒,人死多了,房間自然就空出來了。

不過,即便空出來,有能空出來多少,如果時間一長,恐怕就要在襄城之內,拆成一片白地。

而老弱燒火做飯,並運上城頭。

可以說,整個襄城在汪喬年的指揮之下,已經成爲一座兵城了。

不得不說,汪喬年或許在野戰決斷之上,有一股紙上談兵的味道,但是畢竟是久歷地方官,組織能力還是不錯的,將數萬百姓的人力物力,發揮到了極致。在文官看來,守城戰,與修河,建城,等工程並無太大的不同。更多看得不是勇武,而是組織能力。

故而能打守城戰的文官多,而野戰就是另外的手藝了。能野戰破敵的文官少。

此刻,襄城城小,在汪喬年的指揮之下,也變成一顆鐵核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章 岳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九章 羅玉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
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章 岳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九章 羅玉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甘肃省| 昌邑市| 和硕县| 宁晋县| 上思县| 嘉义县| 仲巴县| 彰武县| 广昌县| 宜黄县| 沐川县| 明水县| 通海县| 湾仔区| 库车县| 新郑市| 长垣县| 岳普湖县| 密山市| 象山县| 泰和县| 成安县| 敦化市| 全州县| 永善县| 桂阳县| 陈巴尔虎旗| 汨罗市| 环江| 格尔木市| 无棣县| 宽甸| 肃南| 大理市| 泸西县| 麻江县| 岳池县| 沙坪坝区| 阿拉善左旗|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