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

?

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

張軒又怎麼知道這前路在何方啊?

張軒也不知道。

如果張軒肯投降清廷的話,他倒是知道該怎麼做的?

但是他肯嗎?

首先他不肯,其次,即便他肯,他未必能活到清兵南下的時候。再次,即便他肯,清廷未必要。

如果不投降清廷的話,張軒也茫然無措,不知道在何處立足,朝廷不足依靠,李自成也不足依靠,羅汝才也不足依靠,未來的路,張軒也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拼命做好當下而已。

袁時中的迷茫,張軒感同身受。

袁時中從不覺得東虜會入主中原,他的選擇一直在官軍與義軍之間權衡,本來他的選擇偏向官軍,結果被張質的一番話偏轉過來,偏向義軍。但是袁時中對張質所說的話,雖然有些相信,但是並不是完全相信。

故而他還想留下一絲餘地,將來義軍如此不成,在官軍那邊還有一點緩和投降的餘地。

張軒摸透了袁時中的心思,卻不知道該如何勸他了。

張軒只有長嘆一聲,說道:“大哥,當斷則斷,你這樣恐怕裡外不是人啊?”

袁時中說道:“我知道,故而我也向賢弟學,握住手中兵權,到時候不管怎麼都有選擇的餘地,也請賢弟放心,你我兄弟之情,愚兄也放在心上,即便有一點兵戎相見,我也會禮送你回曹營。”

張軒沒好氣的說道:“但願如此吧。”

就如同張軒摸準袁時中的脈,袁時中差不多也摸準了張軒的脈,張軒有自立之心,就決計不會將這番話轉告給羅汝才。曹營的人脈,與張軒自己的人脈是兩回事。

只要袁時中一天不與曹營正式翻臉,張軒就是兩者之間的粘合劑,借重曹營,在小袁營之中,有話語權,藉助小袁營在曹營之中有話語權。小袁營與曹營關係破裂,對張軒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只等朱仙鎮大捷了。”張軒心中暗道:“只有朱仙鎮大捷,能堅定袁時中的心思,不要再這樣胡思亂想。”

此刻張軒所想的朱仙鎮,正是大戰之前的緊張氣氛。

正如張軒之前,給麾下軍官所言,朱仙鎮是一個水陸交通要地,朱仙鎮南不遠就是沙河。沙河與賈魯河匯合之處,就是朱仙鎮乃至開封府最重要的碼頭。從這裡可直達大運河,北上南下無不如意。

而此刻朱仙鎮已經是一座空城了。

說是一座空城也不對,因爲朱仙鎮沒有人了,但是卻有兵,義軍十萬大軍,佔據了朱仙鎮之中,幾乎所有的房屋,又在城外設寨,城寨結合,行程一條,嚴密的防線。而且這一道防線還不是單純的防守,朱仙鎮之中,最少有三四萬騎兵馬隊,正是一支強大的騎兵力量,足以決定戰爭勝負了。

這樣攻守兼備的陣勢。還有數萬義軍精銳把守,說堅不可摧,有些過分,但是絕非官軍能輕而易舉的攻克的。

李自成站在朱仙鎮的城頭之上。

將整個戰場盡收眼底,此刻天色將暮,官軍士卒在“噹噹”的鳴金之聲中,大隊大隊的退出戰場,而左軍騎兵在後面壓陣,阻擋義軍有可能的進攻了。李自成哈哈大笑,說道:“官軍不足爲懼。不過鼠輩而已。”

李自成與羅汝才說起來,一臉輕鬆,似乎沒有將官軍放在眼裡。但是到了真正臨陣的時候,卻變得謹慎起來。但是李自成萬萬沒有想到,官軍比他想象的還要魚腩。

首先表現在爭奪朱仙鎮之上。

李過的敗仗,就在朱仙鎮附近,開封附近所有的縣城,都有義軍駐紮。但是都是名義上的而已,各自駐紮的都是本地桿子,充數可以,是打不了硬仗的。李自成南下的時候,就已經做好,朱仙鎮落在官軍手中的準備。哪知道這麼重要的地方,官軍居然沒有強佔,被義軍奪下來。

要知道,朱仙鎮雖名鎮,但是實際上不下於一處縣城,而朱仙鎮與開封城之間,更是無險可守。

官軍如果奪得朱仙鎮之後,只需牢牢守住,李自成就如鯁在喉,不敢全力爭奪開封城,必然清除朱仙鎮。但是官軍偏偏失了先手。

這也罷了。

戰事之中,豈能事事如意,有一兩次失誤之處,也很正常。但是義軍佔領朱仙鎮之後,李自成就安置自己的計劃,駐守朱仙鎮,分裂營寨,嚴防死守,不與官軍交戰的意味非常濃烈。

這個時候,官軍又表現的進退不一。

李自成自忖異地相處,要麼趁著義軍立足不穩,強攻猛打,要麼乾脆與義軍長久對峙,等待其他方面的援軍。

但是現在官軍表現出來卻異常低落,整整一日,進攻朱仙鎮,根本沒有讓李自成感受到什麼壓力,而李自成看官軍的營寨,雖然談不上草草,但也覺得不是什麼銅牆鐵壁。

這樣攻而無力

,守而無心。如果不讓李自成欣喜若狂。

李自成轉過身來,對羅汝才說道:“羅兄,看來我們的計劃,要提前著手了。”

“聽李兄吩咐。”羅汝才眼睛也毒得很,李自成能看清楚到底事情,他也看的很明白,知道這一戰勝利的把握,最少有五成了。說道:“卻不知道,李兄當從何處著手。”

李自成說道:“我要將左良玉這個老對手留下來。”他隨即在地面上劃了一副地圖,正是朱仙鎮一帶的地圖。”

地圖上一點,是朱仙鎮,一道是沙河,沙河是西北東南流向,而在沙河東邊,卻有一個點,乃是水波鎮,正是官軍大營所在。官軍大營就在沙河東岸,一路沿著沙河逆流而上。

這也是古代大規模用兵的常用手段,因爲陸路運輸能力,遠遠比不上水路,故而大軍行動,多移開天然水道,水陸並進,而今日官軍人馬,在十萬以上,人吃馬嚼,輜重不少,自然也要藉助水流。

“左良玉喜歡藉著河流行軍,好是好。但是也先天侷限了住了他,你看的他的營地,北邊是我們,西邊是沙河,沙河雖然不寬,但也是一道天然屏障,他只有東南方向一條退路。只要我們斷絕官軍退路,數萬官軍就被圍在這方寸之地了。”李自成的臉色帶著幾分激動到底紅潤,說道:“左良玉一去,賀人龍已死,我看官軍還有什麼人。”

朱仙鎮這一道防線,是李自成連夜建起來的。他自忖有萬餘精銳,就能擋上一日,而派一員猛將過沙河,守住沙河西岸,自然讓官軍渡不了河,其餘分爲兩部,一部封鎖東南方向,一部牽制官軍。這樣將數萬官軍一口吃掉,絕對是一場遠超項城,襄城之戰大勝利。

“東南方向,一馬平川,該如何封鎖,官軍退路?”羅汝才一眼看出這個宏大的計劃問題所在。

開封在豫東平原之上,四周幾乎沒有什麼大山。南邊更是一馬平川,沒有山川。天然阻隔,如果才能封鎖住,大興土木的話,即便官軍是傻子,也能看出來義軍的企圖。

“長壕。”李自成說道:“我已經派李信繞過官軍南下,以李信本部人馬,徵召各地民夫,足以在一兩日之內,將沙河東岸挖出一道長壕,讓官軍不能飛度。”

“而且。”李自成的語氣微微一頓,說道:“驚動了官軍難道不好嗎?”

羅汝才恍然大物,心中暗道:“這李闖子打仗還真有兩手。這一手,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逼著官軍不得不動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二十四章 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四章 鄖陽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九章 搬家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五十章 雜務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
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二十四章 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四章 鄖陽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九章 搬家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五十章 雜務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涪陵区| 迭部县| 璧山县| 昌宁县| 彝良县| 长海县| 宜宾县| 长宁区| 岳池县| 会泽县| 阿鲁科尔沁旗| 新邵县| 加查县| 靖宇县| 诸城市| 墨竹工卡县| 资溪县| 来凤县| 盘锦市| 漳州市| 平乡县| 萨嘎县| 射阳县| 兴隆县| 金昌市| 稻城县| 中超| 忻城县| 灯塔市| 南江县| 木兰县| 大新县| 客服| 南雄市| 靖边县| 三都| 宣城市| 苗栗市| 二手房|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