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

一時間阿濟格心中有一種急躁的感覺,他有種感覺,如果今日不能破襄陽南下,今後再想破襄陽。就不好辦了。

“報。主子爺。”一個人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曹營異動。”

阿濟格說道:“怎麼回事?”

“曹營大隊人馬出營南下。”這個人說道。

阿濟格心中冷笑說道:“老十倒也做了一件好事。”

一想起多鐸所做之事,阿濟格心中就有一肚子氣,他這邊請多鐸幫他找回場子,卻不想多鐸卻有自己的心思,幾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際,在五日之內,突進千里有餘,讓後方的消息情報追不上多鐸進軍的速度。

一個“快”字發揮到了極致。

不僅僅是楊承祖反應不過,張軒反應不過來,阿濟格也沒有想到。

不過,好在多鐸到了襄陽城下的時候,立即派人給阿濟格通報了,阿濟格與張軒幾乎同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阿濟格自然能猜出張軒的心思。

曹營只能選擇一個方向,要轉換戰略方向,自然纔會匆匆的撤退。

只是阿濟格也有一絲疑慮。

疑慮是,張軒安排的撤退太過狼狽了,幾乎可以說是丟盔棄甲,落荒而逃了。

“屬下願爲先鋒追擊賊人。”劉武大聲說道。

隨即大大小小十幾員將領,一起出列說道。

阿濟格心中的疑慮也漸漸淡了,心中暗道:“張軒不過是一個二十多歲,乳臭未乾的小子而已,不過是憑著一張小白臉才上位了,能有什麼能耐,現在的情況,恐怕是張軒有心卻無力了。”

阿濟格從小打仗,打過不知道多少仗,都不是八旗打贏的,而是明軍自相崩潰的,清軍僅僅在後面追擊便是了,就好像是打獵一樣,輕而易舉的得到大勝。

不過,阿濟格心中還是存了一個心眼,並沒有讓八旗追擊,而是讓各路新附軍追擊。

一聲令下,十幾路人馬,紛紛出營。快馬追了過去。

十幾裡的距離,幾乎眨眼而過。

他們立即闖進張軒大營之中。

張軒大營之中,空蕩蕩的,很多東西都留了下來,比如說糧食。成堆成堆的糧食堆積成山,僅僅是匆匆一看,就知道可供給阿濟格大軍一段時間。這消息一傳開,所有人頓時覺得心中一寬。

雖然阿濟格軍中糧食並不多了。從後方轉運糧食難度太大了一些。

而且張軒上個營寨丟了火炮,這個營地丟了糧食,可見已經完全失去組織了。剩下的自然是痛打落水狗了。

清軍各部,這個時候也不講什麼謙讓了,一個個爭先恐後,要知道,清軍開國之時,最講軍功了,有軍功就有一切。而現在軍功就在眼前,就等伸手去撿了。

他們下意思覺得,最大的敵人,已經並不是張軒了,而是他們彼此之間的同伴了。

要防止他們搶功。

他們繼續追擊,在大營南邊十幾裡地方追上了大軍。

這裡已經距離大洪山不遠了。

遠遠的向南眺望,已經能看見大洪山起起伏伏的山色了。

一條無名小河從大洪山流了下來,向北而流,也不知道流向什麼地方。很多荒草瘋狂的生長,一些地方幾乎能遮擋住馬腿。這樣的荒草之中,硬生生的壓出一條路來。

這一條路並不是別的,正是夏軍大軍北上壓出來的道路。

而此刻這個時候,這一條大路之上,密密麻麻的車輛一眼看不到頭。

馬蹄之聲猛地響起來,這些拉車的人,立即慌亂成一團,大喊一聲:“韃子來了。”

隨即將車輛丟下來,就立即逃了。慌不擇路的向兩側跑了過去。。

這些車輛將道路堵上了。故此這些騎兵只留下少部分看管戰利品,大部分從道路兩側一掠而過,繼續向男追擊。沒有多遠,他們就看到正主了。一面張字大旗,在天空之上招搖。

張軒在大旗之下,看著北方有萬馬奔騰之相,心中微微有一些緊張,對曹宗瑜說道:“就看曹兄的了。”

拖刀計,說起來很簡單,不就是回馬槍嗎?

但是以張軒這麼多年的經驗來說,卻知道,這是最難的,因爲你不知道你的軍隊什麼是假崩潰,什麼時候是真崩潰。很多時間真與假之間,根本就是一線之隔。

太險了。

如果讓張軒選擇,他決計不願意用這麼險的計策。他寧可穩紮穩打的。興堂堂正正之師,擊堂堂正正之陣。

某種程度上,也是張軒自己揚長避短。

張軒從來不認爲自己是用兵的天才。面對敵人只需將能打勝的仗打勝,不能打勝的仗拖住就行了。再多就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之上。而現在的局面,已經壓得張軒喘不過氣了。

不得不選擇超出常規的戰術。

至於能不能勝利,是真潰敗,還是假潰敗,現在還說不準。不過計劃執行到現在還沒有超出框架之外。

曹宗瑜微微一笑說道:“國公,請放心,此刻已經穩操勝券了。”

在曹宗瑜看來,張軒最大軍事才能,從來不是行軍打仗之能,而是練兵之能。

雖然清軍厲害,但張軒本部各部人馬也不弱,單單說中下層軍官,兩者是各有所長,真正陣前拼殺,硬碰硬的廝殺,八旗要勝過張軒本部人馬,畢竟八旗數十年來與明軍戰鬥磨鍊出的軍官,不是假的。從老奴,黃臺吉,到福臨小兒,三代積累,絕不容小視。

但是張軒所部並不容小視。

張軒從建軍以來,就對下層軍官的文化非常重視。

在到南京之前,張軒即便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給下級軍官講課,如果文化課不行,識字不多,只能留下來當張軒的親衛,或者分配其他職位,卻不能當軍官的。

這種普遍的,全軍式的教育,是之前絕無僅有的。張軒固然將張軒部下那麼不識字的士卒弄得欲仙欲死。但是極大了提高的戰鬥力。或許在硬碰硬的廝殺之中。列陣廝殺的時候,還顯露不出來。

而執行這些複雜的戰鬥任務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

下級軍官理解命令,執行命令,甚至會自行彌補一些缺點。

在曹宗瑜看來,張軒訓練出來的軍隊,就該這樣用。而不是呆板的與人硬碰硬。

網絡競技之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微操。曹宗瑜並不瞭解,但是他意思就是這樣,張軒軍官團隊,可以多嘗試一些精細化的戰鬥方式。但是張軒卻沒有這個意識,其實他之前有過這樣的想法。

但是他發現,因爲信息傳遞,還有軍隊素質問題,太過具體的命令,根本無法執行,只能給下面的命令呆板而少出錯的命令。只是一兩年之後,張軒所部的素質已經大大不同,只是張軒自己還不明白而已。

這一次曹宗瑜玩的拖刀計。看似非常險。但是曹宗瑜自己估算,大概有六成成算。

打仗五五開都足以一戰,六成就已經足夠了。

不過,曹宗瑜對張軒還是很感激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如張軒一樣信任他,將所有軍隊,任他指揮。這種知遇之恩,讓曹宗瑜暗暗下定決心,這一戰一定要勝得漂亮。

“殺。”無數馬蹄之聲夾雜著喊殺之聲,迎面撲來。

張軒眼睛之中的擔憂之色,瞬間淡去,按劍而立,眼睛之中卻有一種淡漠之色。對眼前衝了的清軍,視而不見。只等看鄧和的表現了。打仗打多的人都這這樣,強烈的感覺被一點點的消磨掉。

眼睛之中,只剩下勝負兩個字。

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章 火併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章 授田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六十七章 噩耗
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章 火併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章 授田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十六章 拔營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六十七章 噩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北川| 张家川| 云和县| 石台县| 资源县| 英德市| 广安市| 冕宁县| 固始县| 涟水县| 榆林市| 肃南| 泸溪县| 莲花县| 康保县| 兴业县| 大石桥市| 庆安县| 石河子市| 平江县| 西青区| 大新县| 宣城市| 博罗县| 黎城县| 饶河县| 临洮县| 固镇县| 班戈县| 西乌珠穆沁旗| 赤峰市| 伊川县| 玉树县| 丹东市| 公主岭市| 南靖县| 松桃| 斗六市| 香河县|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