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

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

焦鏈出身入死,四處衝殺。

每當明軍騎兵與夏軍騎兵糾纏在一起的時候,他都斜裡殺出來。打一個小衝鋒,將夏軍逼退,然後收攏士卒緩緩退去。

焦鏈坐鎮後面,提防夏軍進軍。

如果說,剛剛開始的時候,焦鏈的動作,還沒有人發現的話,是有可能的。但是焦鏈的頻繁的動作,想讓人視如無物都不容易。

羅岱見此,頓時大怒,說道:“好大的膽子,那個姓焦的小將到底是誰?”

今日一戰,可以說是焦鏈成名之戰。

再次之前,誰知道焦鏈是誰?

羅岱問了也是白問。

羅岱沒有問出消息,伸手一指說道:“誰爲我破此賊?”

羅岱一聲令下,立即有人自告奮勇。

夏軍之中,初生之氣尚濃。夏軍也在急速的膨脹的之中,從來不缺少機會。故而人人奮勇,想擊敗焦鏈,得了彩頭。想成爲第二個馬三寶。

不過,有時候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先天差距還是有的。

並不是每一個都有馬三寶將門出身,從小有人栽培訓練。再加上先天素質也不錯。故而一身武藝要超過一般人。

而夏軍之中,更多的是饑民之中的百姓,歷經生死,磨礪出來的將領,這樣的將領好勇鬥狠倒是可以,以命搏命,但是真正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如黃得功那般的勇將,卻是想都不要想的,就好像奧運冠軍級別的運動員,哪一個不是從小訓練,才能在無數人之中脫穎而出。

而是戰爭搏殺,可以說是世間最嚴苛最綜合的競技體育。

很多時候,並不是你勇敢,你敢拼命,就可以的。

所以這出來挑戰焦鏈的將領,多是百戶千戶的小將。正是最喜歡冒險的將領,甚至隨著夏軍強盛,也不有一些士紳家族的子弟。也加入夏軍之中,只是九邊有將門,而江南哪裡有現成的軍官儲備。

這些新冒頭的將領,還未必比得上夏軍原來的將領。

這些將領,在焦鏈的面前,根本不是一合之將。

不過,焦鏈本意就是爲了撤退。

所爲都是撤退,縱然是得了一些便宜,也沒有反攻之意。

焦鏈的態度,卻讓羅岱氣的七竅生煙。羅岱馬鐙一磕,就想縱馬而出,立即被他身邊的親兵給牢牢的攔住了。說道:“大人,還請體量我等的小命。”

親兵的實力或許不足,但是眼光卻是十足的。能看出來焦鏈的厲害。不敢說與羅岱一定就比焦鏈差。但是羅岱的地位與焦鏈不同。

羅岱是一軍之主,即便是在夏軍之中,也算得上大將之流。

而焦鏈現在還屬於無名小將的行列,要不是他身後一面將旗,上面寫著一個“焦”字。連他姓什麼都不知道。

一旦羅岱有所閃失,他們這些當親兵。可一個都活不了了。

羅岱被纏的沒有辦法,說道:“讓馬三寶過來。”

不過片刻,馬三寶就到了。

羅岱說道:“三寶,你來的真好,之前是你一直在對付焦鏈,你給我拿下他。”

馬三寶心中一寒,他倒不是怕了焦鏈。只是他的身體嚴重透支。但是羅岱的命令下來,他也不能抗命,說道:“是。”

羅岱感受到馬三寶的語氣有些不對,說道:“你過來。”

馬三寶依言上前,羅岱一伸手就抓住了馬三寶的手腕,立即感受到不對,說道:“你怎麼回事?算了,你休息一下。”

羅岱說道:“命令下面的人,避開焦鏈,給我咬住明軍,不能放走了他。”

“是。”

雙方騎兵經緯分明,但是明軍有焦鏈這一把利刃。雙方拉開距離。

羅岱雖然很想繼續追擊。

但他不能多想一點,他現在的任務不是追求勝利。而是清楚這一支明軍對主戰場的威脅。羅岱深吸一口氣,忽然想起了什麼。說道:“弄兩個俘虜過來。”

雙方交戰之中,雖然騎兵做戰,幾乎落馬就等於死亡,但是想找幾個活的俘虜還是有的。

不過一會兒,一個俘虜被待過來。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拖了過來。雙腿不知道是摔斷了,還是被打斷了,反正不能用力,幾乎是被人拖過來的,身後留下一道紅色的血色痕跡。

羅岱看著說道:“你們的主將是誰?”

這個人語氣有些虛弱,說道:“劉承胤。”

羅岱說道:“劉承胤。”他在腦子裡面過了一遍,對劉承胤似乎有一點印象。不過,他畢竟不是鄭廉,對於劉承胤的瞭解,僅僅限於一個名字。畢竟沒有交過手。或許在今日之後,他會去看關於劉承胤的資料。

羅岱低頭問道:“你長得與劉承胤像嗎?”

不過羅岱這一句並沒有想得到他的回到,對身邊的人說道:“將此人的人頭斬下,送給大將軍,將情況說給大將軍聽。”

“是。”

片刻之後,快馬將這一顆人頭,送到了張軒的面前。

張軒聽了之後,微微一笑,說道:“沒有想到,羅岱還有這等小心思。”

羅岱的心思,張軒豈能不明白。劉承胤或許撤退,或許要斷尾。但是能從羅岱手中全身而退,對羅岱來說。就意味著的打臉,他又擔心,追擊的話,又有別的明軍突然出來。襲擊夏軍後側。

又不能追殺到底,所以想辦法出一口惡氣。

就是將這顆人頭,當做劉承胤的人頭。反正在戰場之上,很多時候都看不真切的。數百米外,吊著一個人頭,上面再沾上不少血污,哪裡看出誰是誰?

“這個主意也可以試試。”張軒說道:“找一個竹竿,將這個顆人頭掛上去,所有人齊聲大喊:劉承胤授首。”

“是。”

不過片刻,一根長長竹竿將劉承胤吊了起來。先是中軍大喊道:“劉承胤授首。”

先是中軍大喊,因爲前線各軍都已經處於接戰狀態,命令不好下達。

故而在命令的傳遞之上有所延遲。

隨著中軍大喊,聲音也傳遞開來了。隨即一部部的士卒加入呼喊之中,幾萬的齊聲大喊,聲音就好像是波浪一樣,撼動整個長沙城。

在長沙城的百姓都聽得清清楚楚的。

甚至在湘江之中都引起了漣漪,連水中的魚兒也都遠離了戰場。

如此大的聲音,隆武想聽不到也不行,不僅僅是隆武,整個明軍上下都聽到了了。普通士卒或許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他們本能感覺情況不對。但是對中層以上的將領,更是覺得心中一寒。

劉承胤他們都是知道,更是知道劉承胤所部是騎兵。

劉承胤授首之事,對戰局的影響,只能是壞的不能是好的。

對隆武來說,更是晴天霹靂一樣。他只覺得頭暈目眩,一時間堅持不住,恨不得立刻昏過去,不去面對這殘酷的局面。

可以說劉承胤之死,隆武的所有計劃都崩盤了。

他在長沙城外的所有堅持都變得毫無意義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他想完完整整的將人給撤回去,都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

“陛下,此刻正是要保證的時候。全軍上下都看著陛下。”陳藎說道。

隆武咬著牙說道:“朕明白,而今此戰已經毫無意義了。想辦法撤兵吧。”

只是陣前撤退,從來不是想撤退就可以撤退的,明軍本來就在苦苦支撐,不得不說,皇帝親臨戰陣對士氣還是有加成效果。

但是士卒又不是鋼鐵,本來就是咬緊牙關堅持,遇見這個情況,就好像最後一根稻草。他們或許不知道劉承胤這個人的死意味著什麼。但是他們卻敏感感受到情況不對。

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章 攻城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十五章 夜宿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十八章 紮營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十二章 撤軍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十五章 離京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三章 搶飯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章 奪門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章 立威第十章 收兵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
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章 攻城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十五章 夜宿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十八章 紮營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十二章 撤軍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十五章 離京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三章 搶飯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章 奪門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章 立威第十章 收兵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阳市| 双柏县| 天长市| 斗六市| 新巴尔虎左旗| 呼图壁县| 盐城市| 枞阳县| 金乡县| 新和县| 通化县| 阳泉市| 巴林右旗| 七台河市| 建平县| 德保县| 邻水| 望城县| 恩平市| 班戈县| 仁怀市| 河南省| 金堂县| 神农架林区| 临安市| 黔南| 邹平县| 固安县| 尖扎县| 金门县| 环江| 涪陵区| 浮山县| 万盛区| 五大连池市| 蓝田县| 顺平县| 沛县| 南华县| 鸡泽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