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

張軒一聽,就知道這一件事情,是衝張軒來得,畢竟北岸距離鳳陽城三四十里左右,而古代的夜晚,又沒有那麼多的光污染,恐怕此刻站在鳳陽城頭之上,就能看到此處的火光了。張軒立即說道:“鄧和。”

“末將在。”鄧和大聲說道。

“鳳陽城中動了,我不知道官軍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大隊人馬今晚與明天,能不能渡過河,但是我現在需要臨潁營,先行出發,佔據南岸,守今夜明天,不管多少人,都要給我擋住了。”張軒說道:“能不能做到?”

各軍雖然談不上混亂,但是集結速度要差張軒所部好大一截,張軒一時間也指望不了他們了。

只能指望臨潁營了。

鄧和臉上表情都沒有動,說道:“末將領命。”似乎他領得一個不是一個幾乎必死的任務,而是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任務一樣。

“大人,第一道浮橋好了。”張素說道。

張軒遠遠的看過去,卻見一串火把插在每一艘船的兩端,河面之上,似乎有一道火焰走廊一樣。

“去吧。”張軒說道。

鄧和鄭重的向張軒行了一禮,什麼也沒有說,翻身上馬,帶著分配到臨潁的百餘名騎兵,縱馬過浮橋。風聲帶動火把,所過之處,將所有火把都壓低了。

百餘馬的奔馳也讓浮橋晃動不已。

照理說,這浮橋過的時候,不能這樣亂來的,但是這個時候也沒有人說這個。

鄧和過橋之後,臨潁營排著整齊的對列,錯開腳步從浮橋之上走了過去。

張軒隨即將目光轉向東邊,心中響起,前幾日周輔臣請命的樣子。

心中不由擔心起來,暗道:“周輔臣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他承認,他這一次做到有些太急了。

兵貴神速固然不錯,但是做得太急,很容易被對手有機可乘,但是現在時間之上,也容不得張軒多想了,羅汝才並沒有怎麼催他,但是將一封封李自成與孫傳庭的戰報傳了過來。

一連串的敗報,李自成大軍與孫傳庭接戰以來,幾乎沒有勝過一仗,戰場已經從洛陽轉向汝州,還有一連串的府縣殉難名單,乃至於義軍三十六營之一,也是當初陝西老將,李純養投降了。

張軒對李純養並不是太熟悉的。

因爲張軒在義軍之中的資歷很淺,接觸到的人,大多是曹營與闖營嫡系人馬爲主,而李純養卻是旁系大將,但是張軒僅僅讀履歷就知道,李純養在義軍中也算是中堅骨幹。

在這樣大敗之後投降,對李自成的軍心士氣的影響,可想而知。

羅汝才一字沒有說促戰的意思,但是字字都在表明這個意思,張軒又怎麼看不出來啊。

張軒也想過,這一次李自成與孫傳庭交戰,是不是還如上一次一樣,來一個反敗爲勝。但是張軒卻不敢肯定了,畢竟曹營主力的抽離,對李自成定然有很大影響。

在塵埃落定之前,張軒不敢有任何主觀的判斷。

所以,他所能做的就是強渡,加快戰鬥節奏。

即便是冒險也必須幹了。

而且比起張軒所部冒的險,最危險的其實是周輔臣。周輔臣纔是真真正正的拿命在拼啊。

臨淮縣之中。

“路大人,”王心粹說道:“賊人大軍有動靜,似乎在上游強渡。”

“賊人好大的膽子,”路振飛說道:“季明走了,你有沒有信心,將賊人攔河截斷?”

王心粹心中暗喜,說道:“末將有信心。”

沈廷揚與周輔臣之戰,王心粹從頭看到尾,在他看來,賊人水師是臨時拼湊的,船隻都是一些漁船而已,根本不堪一擊,而沈廷揚用兵之道,也是平平無奇。換做他領兵定然比沈廷揚做得更好。

此刻路振飛授命於他,在他看來,幾乎是天上掉餡餅,不由大喜過望。

“你去吧,本官等你的好消息。”路振飛說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路振飛絕對不上船的,在他看來這並不是他的事情,只需分給手下人便是了。

“是。”王心粹說道。

王心粹也知道,事不宜遲,立即領了路振飛的命令,去接管水師,一連串命令之下,船隊就準備出港。

臨淮港對岸,蘆葦蕩之中。

周輔臣擡頭看看月亮的位置,覺得時候差不多了。正在準備下令衝過去,卻忽然看見對岸火光大亮,人聲嘈雜,周輔臣立即知道對方已經發現了動靜。

心中更是著急,忽然一陣風吹著蘆葦打在周輔臣的臉上。

周輔臣感覺不對,細細感覺到,是西北方向的風。

臨淮港在淮河南岸,這樣一來他出港的話,就要逆風出港。

“哈哈。”周輔臣雙臂一震,大笑起來,說道:“老天有眼,天助我也。”

“大人,我們該怎麼辦?”親兵說道。

“先將船帆豎起來。”周輔臣說道:“再等一會兒。”

這些小船之前沒有船帆,其實並不是不需要,而是逆風與隱蔽的關係,蘆葦蕩雖然高,但是卻遮擋不住一面船帆,不過,這個時候,周輔臣不用管這個了。

忽然來的逆風,讓王心粹遇到了麻煩。

王心粹之前,不是水師出身的,他只是命令船隻儘快出港,臨淮港並不是太大,出港的道路也比較狹窄,出來的船多了,再加上風一轉向,本來向外面走的船,一下子倒回來了。

“咚咚。”幾聲,好幾艘船撞在一起了。

“怎麼回事?”王心粹催促道。

“大人,前面船撞在一起,須要等一會兒。”王心粹在身邊也學著沈廷揚從漕運水師之中尋了一個老把式,指點他風向航行這些敲門所在。

“需要多長時間?”王心粹說道。

“大概半個時辰左右。”這乾巴巴的老頭說道。

“快點。”王心粹說道:“軍情如火,讓他們一刻鐘之內,將航道騰出來,否則後果自負。”

“是。”這老頭點頭哈腰說道。

立即派人去傳令了。

只是夜裡行船,即便是點上燈火,亮度也並不是多高,催促的太急,反而更加慢了。王心粹即便是著急上火也沒有用處啊,畢竟這些船隻水師都是漕運上的人,他們熟悉的是那一條運河,而不是這一條淮河。

水情不明,黑燈瞎火,本就難,再加上軍令督促,王心粹在水師之中,又沒有根基,這船隻能快起來纔是見鬼了。

“轟。”忽然一大團火光照亮了王心粹的眼簾,頓時覺得眼前大放光明,他吃驚的下巴幾乎都要掉在地面之上,說道:“這,這,這是怎麼回事?”

自然是周輔臣發動了。

趁著西北風,數十條小船,帆槳並用,而且尋常漁船的帆布也不是白色的,大多都是暗色調,故而在黑暗之中,也看不真切,這數十條小船,幾乎像飛一樣的越過一兩裡的河面,衝到了官軍的船隊之中。

一桶桶火油砸在船上,水裡,隨即點上了火,大片大片的在船上水裡同時點燃。

水裡的火油很快就被淮水給衝散開來,火光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但是船上的火頭卻不一樣了。

這是槽船都是有年頭的老船,真正的新船好船都在沈廷揚的麾下,老船幾乎一點就著,大火蔓延開來,以不可遏制之勢,將第一艘船給包裹進去,不過片刻之間,大火燒到甲板之上,將火藥給點燃。

“轟”的一聲,好大一朵煙花在甲板之上爆炸開來,無數火星火點都打到別的船隻之上,而這還僅僅是開始而已。

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十二章 撤軍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五十六章 病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九章 羅玉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六章 蕭縣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章 火併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七章 下蕭縣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章 樊城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
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十二章 撤軍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五十六章 病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九章 羅玉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六章 蕭縣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章 火併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七章 下蕭縣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章 樊城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仙桃市| 建平县| 林西县| 天津市| 奉贤区| 洛浦县| 湖口县| 张掖市| 松溪县| 商都县| 孝义市| 昔阳县| 林芝县| 崇明县| 潮州市| 云安县| 老河口市| 逊克县| 罗平县| 仲巴县| 岫岩| 图们市| 塔河县| 澳门| 五寨县| 正宁县| 宾阳县| 铁岭县| 潞西市| 长葛市| 张家口市| 会同县| 冀州市| 谢通门县| 永昌县| 乐清市| 衡水市| 疏附县| 郁南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