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

任何事情都要勞逸結合。從南京出來,一路上雖然沒有打過什麼大仗,但也行軍近千里之遙,更不要說打金華城之後,這一場戰鬥又是奔襲,全軍上下拋棄輜重,嚴重的消耗了體力。

再加上許都之事要處理。

自然要在金華修整一段時間。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張軒與羅玉龍所部有脫節的感覺。

張軒將所攻打的地方,幾乎全部交給羅玉龍派人來管理。但是羅玉龍此刻也感到焦頭爛額。

正應了張軒的那一句話,江南這地方,易定難平。

因爲真正掌握江南的人力物力財力的並不是官府,而是江南士紳。可以說義軍進軍的時候,官府沒有抵抗之心,也沒有抵抗之力,依靠什麼抵抗,依靠那些在幾十年前就證明連幾十名倭寇都擋不住的江南衛所兵,還是每一個縣令知府手中的幾百個衙役,還有千餘名壯丁。

憑藉這些人根本不可能的。

正如張軒大破金華之時的情況,左光先手中正規軍很快就不行了,真正作爲抵抗核心的,是各家士紳的家丁。

羅玉龍就面對這個問題。

打下一個地方要駐守吧。

一些小地方可以不駐守,但是這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大城市,蘇州與杭州兩城,比起南京城絲毫不遜色,羅玉龍不得不駐守重兵,這樣大城市,只留守一萬士卒都不夠,再加上其他各縣,羅玉龍手中數萬大軍看上去比較多,但是實際上,灑在江南這麼多地方,羅玉龍手中的機動兵力也就不多了。

不得不整頓江南降軍爲己用。

而這個時候,另一種戰爭在江南打響。

無他,在明代的官府根本控制不了鄉下,而鄉下控制在各家士紳手中,於是乎,就形成了城池在羅玉龍手中,但是鄉下各方士紳串聯,準備起事,尤其以松江府夏家爲首,崇明沈廷揚,以松江沿海一帶爲首。再加上嘉定侯家,等等。

每家士卒也不多,多則千人,少則數百人。但是各方起事有如牛毛。

再加上羅玉龍分兵鎮守,人地兩生,錢謙益又是出工不出力,一時間,羅玉龍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反而分派部將,以千人爲一隊,絞殺各路士紳家兵。

這些家兵之前不過是老百姓而已,戰力自然不佳,千人一隊派出去,沒有打不過的道理,但是卻需要一段時間。一時間也顧不上張軒,連嚴州府的官員,也讓張軒自己署理了。

他沒有說管這邊的事情了。

當在整個義軍都陷入修整的時候,在寧波府之中,一場風波將至。

孔廟之中。

寧波府之中有頭有臉的人都在這裡了。

一個個面容嚴肅,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他們所商議的事情,不是別的,正是是戰是降。

羅玉龍駐節杭州,紹興府的官員紛紛投降,義軍僅僅收編了數千降軍,爲前鋒就快要到寧波府之中。寧波知府趙之葵,與這些士紳在這裡聚會商議的自然是當前的時事。

趙之葵說道:“諸位鄉親,事已如此無可奈何,好在吳王仁慈,投降之後,自然不會有什麼損傷的,而且新朝正是用人之際,只要有才,吳王自然是不吝提拔的,且看張質不過區區一三甲進士,而今身負吳王長史之任,我等誰不比他強上三分。將來的前程自然無憂。”

也不怪趙之葵如此,整個崇禎十六年,也是大順永昌元年,整個義軍爆炸般的擴張。雖然羅汝才,張獻忠與李自成之間,各懷心思,但是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打著大順的旗幟。

僅僅看大順的版圖,自從李自成大敗孫傳庭之後,派兵橫掃西北之地,如今除卻西邊偏遠的一些地方沒有打下來之外,幾乎都在闖營手中了,再加上大半個河南,小半個湖廣,而曹營,佔據半個兩淮,如今也打入江南,蘇杭一帶,也落入曹營之手。再加上,張獻忠現在在長沙,佔據湖廣南部,甚至江西一些州縣。

單單看地圖之上,大明朝廷被義軍南北分割,攔腰截斷。

局面如此,自然有太多的人對大明朝廷動搖了。

只是,不管怎麼說,這些鄉紳身上都有功名,不是舉人就是進士,也算是從小讀聖賢書長大,如此局面他們心中也很是忐忑,但是卻也不好附和趙之葵。

很多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數,不想出頭抗擊義軍,也不想出頭歡迎義軍。只求在亂世直中保全家業也行了。

趙之葵所言,迎來的不過是一片沉默。

趙之葵有一點尷尬,來到一個老者身前,說道:“錢公,您德高望重,您說句話吧。”

這位錢公乃是崇禎十年進士錢肅樂,出任過太倉知州,刑部員外郎,前端時間因爲母憂丁憂在家,他官聲非常好,擔任太倉知州的時候,乃是江南治行第一,在家鄉也很有威望。

趙之葵與錢肅樂之間,也有一些交情,這個時候,自然希望錢肅樂來支持他。

錢肅樂冷笑一聲,從袖中逃出一張名刺來,趙之葵自然認得出來是他的名刺。錢肅樂當著趙之葵,與寧波士紳的面,將這張名刺撕成粉碎,扔在地面之上。

趙之葵頓時大怒,說道:“你---。”

在古代的名刺的意義要遠遠超過現代的名片,古代官員自己不出名,直接讓人拿自己的名刺去拜訪誰,就能辦事,幾乎是自己的代表與象徵。而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將對方的名刺給撕毀,自然是一種羞辱了。

讓趙之葵如何不怒。

“國朝養士至今,就養出你這個無恥之徒。”外面一聲大喝,關著的大門,被人一腳踹開,幾十名年輕的書生走了進來,這些人都是官學的學生,身上掛這秀才功名。他們自然比不上各家士紳家主穩重。

幾個人走進來,當先一人,不管不顧,上前就一拳打在趙之葵臉上。

趙之葵頓時懵了,他何曾遇見過如此待遇,踉蹌幾步說道:“你,你,你。”

這個書生名叫華夏,說道:“如此降賊之輩,何以當父母官?”華夏又是一腳踹在趙之葵身上,趙之葵重重跌倒在地,立即喊道:“來人,來人。”

但是沒有一個人敢動。

江南書生議政已經一項傳統了,這些衙役們都是本鄉本土的人,自然不敢得罪這些小先生們。

華夏來到錢肅樂身前,行禮說道:“如今寧波羣龍無首,還請錢公主持大局。”

“還請錢公主持大局。”一行書生紛紛應和道。

錢肅樂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好,老夫當仁不讓。”

錢肅樂答應下來之後,寧波城之中各級官府都向錢肅樂表示效忠。

王之仁也帶兵來投,錢肅樂整頓兵馬,得兵兩萬,沒有軍餉,缺乏軍官,錢肅樂變賣家產,將錢氏子弟全部投入軍中,隨即出寧波大軍向西,擊破曹營人馬於紹興。

擔任他擊敗的不是羅玉龍的主力,而是幾千降兵而已。

很多降兵不會因爲頭上換一面旗幟就提高戰鬥力的。再加上投降這一件事情,紹興府本來就有異議,再加上餘姚孫嘉績等人,紛紛起兵應和,再加上王之仁的軍隊,還有幾分戰鬥力,纔有這一場大勝仗。

雖然僅僅是一場小敗,卻足以震動江南了。

無他,這是曹營入江南之後的首敗。江南各地士紳聽聞之後,紛紛結家兵,即便是羅玉龍攻下的蘇杭一帶,局面也有幾分不穩定了。

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章 汝寧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十九章 敵襲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章 攻城三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十五章 鐵模?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四章 岳陽二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
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章 汝寧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十九章 敵襲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章 攻城三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十五章 鐵模?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四章 岳陽二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宁波市| 青川县| 沛县| 安西县| 祁东县| 来宾市| 沁源县| 平罗县| 安化县| 临沧市| 铅山县| 柞水县| 杭锦后旗| 八宿县| 托克托县| 夹江县| 榆社县| 苍梧县| 黄龙县| 卢湾区| 罗江县| 隆子县| 祥云县| 康马县| 香河县| 丽水市| 土默特左旗| 扶沟县| 宝丰县| 新邵县| 嘉祥县| 平潭县| 溧水县| 广南县| 沅江市| 东辽县| 康保县| 大邑县| 茌平县|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