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決河之意

?

第一章

決河之意

兵臨城下的第一天。開封內(nèi)外風平浪靜。

除卻義軍的斥候與官軍的斥候,有一些友好而堅決的問候之外,大隊人馬沒有交戰(zhàn)的意思。似乎存有默契。

不過,雙方?jīng)]有大大出手,但都在暗自調(diào)兵遣將,商議對策。

閻李寨之中。

閻李寨是一座大村寨,顧名思義,這個村落之中,是由閻家與李家兩大家族把持著,不過中州大亂之後,原本的閻家,李家都被雨打風吹去,不知道流落在何方,只剩下這寨子,依然被冠以閻李之名。

這閻李寨的寨牆堅固的就好像是一座小縣城一樣,這也是李自成要選擇這裡做爲自己駐紮之地的原因所在。而閻李寨之中,最高大的建築物,就是李家祠堂。

而此刻在李家的祠堂之中,所有李家的牌位全部被清理出去了。

李自成高坐上首,羅汝纔在側,而剩下的將領左右分立,劉宗敏是闖營之中第一人,而袁時中卻被歸爲曹營之中第一人。連羅玉龍都在袁時中之下。

此刻牛金星正在講解戰(zhàn)事。說道:“開封府,乃是宋金之舊都,本就堅固非常,開封城牆長二十里一百九十步,城內(nèi)有八坊,皆沿用宋之舊稱,人口在四十萬之上。人丁稠密,富甲中原,中原財貨大半在此。而開封城牆也是堅固無比,牆高四丈五尺,寬數(shù)丈,上可跑馬。全部是夯土包磚,不過,磚牆在年初攻開封時,已經(jīng)扒掉,而今城中還沒有修復,不過是修復土牆而已,城外也有長壕,寬兩丈,中有積水??芍^城高池深,固如金湯。一時難下?!?

這些內(nèi)容,幾乎所有的將領都知道不少,只是此刻聽牛金星所言,個個面無表情。

張軒也在心中默默想著,這個開封堅城,該怎麼攻克。

與此同時。

開封城巡撫衙門之中,一片朱紫之色。開封府之中的大小官員都在此處。

河南巡撫衙門倒不是開封府之中,倒不是開封府之中最高大的房子,開封府最高大的房子,應該是周王府的承運殿。只是能決定開封戰(zhàn)守之策的會議,決計不能到周王府去開。

故而選擇在巡撫衙門之中。

河南巡撫高名衡在上高坐。各級文武官員,開封府之中,有名望的士紳,乃至周王府的代表,濟濟一堂,這些就代表這開封府之中,所有勢力。

高名衡乃一位山東大漢,身材高大,坐在哪裡不怒而威,再加上開封城現(xiàn)在的緊張局勢,高名衡不開口,居然沒有一

個人敢擅自開口,堂上雅雀無聲。高名衡輕輕咳嗽一聲,說道:“黃澍你來說吧?!?

“是,”黃澍站了出來。

黃澍是作爲推官,官職不是多高,只是黃澍與東林交往非常密切,自居清流,有一種當仁不讓之意,對於兵事更是喜歡指手畫腳。對攻防之事上,屢屢發(fā)聲,也有些建樹。故而漸漸的在軍事上也有幾分發(fā)言權。

“賊人分爲三大股,第一,乃闖賊,在閻李寨,聯(lián)營十五里,有百萬之衆(zhòng),其二,乃曹賊,曹賊少於闖營,但也聯(lián)營十里有餘,其三,乃小袁營,袁賊兵最少。而且探子偵得,小袁營與闖營有隙。闖營小袁營爲先鋒,袁賊懼我開封堅城。其中有可以做手腳的地方?!?

黃澍說道這裡,微微一頓。

在坐之人已經(jīng)有人捻鬚微笑了。對於征戰(zhàn)之事上,很多人不明就裡,但是在勾心鬥角之上,一個個將技能點都點滿了。

黃澍話題一轉,說道:“城外雖然有百萬之衆(zhòng),但是我開封城,卻是固如金湯。從正月以來,就已經(jīng)將修繕城池之士,分給各坊。開封城中,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舉城同心,早已將開封城修繕一新。決不懼賊人百萬之衆(zhòng)。”

閻李寨,李家祠堂。

“開封城是一塊硬骨頭,來之前,不是說不用強攻嗎?”劉宗敏說道。

李信說道:“以在下之意,而今不需要強攻城池。而今即將五月,開封數(shù)十萬人,所需要的糧食之多,決計不會讓他支撐到九月的,故而我們這一戰(zhàn)的關鍵是奪麥?!?

“奪麥。”李信說道:“搶收城外的糧食,斷絕開封城的糧草。圍上三個月,即便是鐵打的開封城,不用一兵一卒,就成爲一座死城?!?

李信說此此話,心中也有微微不忍之意。

李信就是杞縣人。

杞縣距離開封,不過咫尺之路,說不得,就有杞縣的鄉(xiāng)親避禍開封城之中。李信此計,是逼他們?nèi)ニ赖?。但是慈不掌兵,義不理財。李信也是兩項其害取其輕。

“其實有一計,也可以兵不血刃,攻克開封城?!迸=鹦呛鋈徽f了一句。

“哦?!崩钭猿烧f道:“卻不知道是何計?”

李信眼睛直跳,他又怎麼能不明白,是何計。但是他卻不能不讓牛金星說話,畢竟開封這個地方,發(fā)生過多少戰(zhàn)事,此計也不是第一次了。不讓牛金星說或許可以,但是擋住別人說嗎?

“決河灌開封。”牛金星說道。

“這事太傷陰德了?!绷_汝才頭一個說

道。

“我也不同意?!痹瑫r中也發(fā)言了,說道:“做下如此之事,恐怕不祥?!?

“現(xiàn)在決河恐怕也是不成的?!崩钚耪f道:“如今雖然有桃汛剛過,伏汛未來,即便是決河,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河水灌開封城,開封城的城牆,就是一道大堤。恐怕未灌開封,先灌自己,決河之計,時機不對?!?

張軒看得很明白,出言反對的大都是河南人。而那些默不作聲的,大多都是陝西人。

不得不說,這些從死人堆裡面爬出來的義軍將領,心都比較狠,對他們來說,只要能贏,怎麼樣都行,其中也包括李自成與羅汝才。不要聽羅汝才所言,什麼陰德?如果除卻此計,別無他法的話,羅汝才絕對不憚以決河。

“既然時機不對,那麼我們現(xiàn)在做什麼?”李自成說道:“難不倒等時機?!?

李信說道:“開封城固若金湯,決計不可輕下,即便決定坐困開封城,也要提防困獸猶鬥,故而開封城下,有一場硬仗要打,我們要做好準備,先打造攻城器械,待麥熟之後,搶麥。”

“也許備下一些船隻。令各營具駐紮在高地,以防萬一?!迸=鹦钦f道。

至於牛金星到底是以防萬一,還是準備決河,只有牛金星自己知道了。

“好。”李自成一口氣答應下來。

因爲麥熟還需要十日功夫,這十日功夫,全軍整軍備戰(zhàn),打造攻城器械,甚至打造火炮。

張軒也因在臨潁鑄炮之事,分配了不少鑄炮的任務。畢竟現(xiàn)在誰都感覺到了開封城下這一戰(zhàn),不是一日兩日功夫能夠了結的。隨即各營也都分配了自己的攻城區(qū)域,而小袁營分配就是北門。

開封城北到黃河大堤不過十餘里而已。如果官軍渡河而來,此地就是要衝,如果官軍決河,此地更是首當其衝,不是一個好地方。

不過袁時中並沒有推卻。

河南巡撫衙門之中。

“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兵餉?!秉S澍說道:“城中數(shù)十萬人,壯丁不缺,只是錢糧足夠,足以募十萬之兵,加以開封堅城,決計能讓賊人無功而返?!?

“糧餉。”高名衡的臉上露出一絲凝重之色。他目光掃過在座各位,這些身穿官袍的人,都是朝廷命官,而還有一些身穿各式衣袍,一看就是富貴逼人之輩,這些人都是開封城之中的大姓大族,開封城之中,大半財富都在這些人手中,其中更有一位周王府的奉常,奉常在秦漢是九卿,但是如今不過一藩國小官而已,根本不被高名衡放在眼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fā)域名:.。

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十八章 決戰(zhàn)三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zhàn)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章 萬石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tài)炎涼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zhàn)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yún)動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zhàn)四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章 成軍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一章 鐵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二章 樊城二第五十章 平城第四十章 瑣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zhàn)略轉向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nèi)訌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zhèn)四第三十九章 水戰(zhàn)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十七章 決戰(zhàn)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七十三章 戰(zhàn)長沙之交鋒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六十五章 牛車
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十八章 決戰(zhàn)三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zhàn)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章 萬石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tài)炎涼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zhàn)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yún)動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zhàn)四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章 成軍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一章 鐵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二章 樊城二第五十章 平城第四十章 瑣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zhàn)略轉向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nèi)訌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zhèn)四第三十九章 水戰(zhàn)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十七章 決戰(zhàn)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七十三章 戰(zhàn)長沙之交鋒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六十五章 牛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云县| 长泰县| 黔南| 高碑店市| 修武县| 溧水县| 庆城县| 石城县| 哈密市| 钟山县| 泾源县| 松阳县| 无极县| 铅山县| 惠州市| 墨竹工卡县| 日照市| 广元市| 陆川县| 房山区| 甘肃省| 固安县| 潢川县| 南乐县| 博野县| 紫阳县| 西峡县| 西盟| 肥乡县| 错那县| 库车县| 五峰| 如东县| 大城县| 惠安县| 通榆县| 聂拉木县| 大石桥市| 景洪市| 昭通市|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