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

李信離開李自成房間的時候,差點與牛金星撞一個滿懷。

兩人見面之後,臉色都變冷了。一句話都沒有說,彷彿看不見彼此。

牛金星見了李自成,臉色陡然轉緩,說道:“臣拜見陛下。”

“丞相來了。”李自成說道:“坐。”

牛金星對闖營之事,也算得上盡心盡責。頭髮都白了不少,人也顯得憔悴多了。

闖營大敗之餘,誰的壓力都大,而牛金星的壓力最大。

原因無他,闖營損失這麼多,總要補回來吧,不管是兵器,還是人員,糧食,乃至其他的物資,人死了也要撫卹什麼的,這方面的壓力都壓在牛金星身上了。

誰讓他是丞相。

牛金星每日恨不得長了八手八腳,但是依舊忙不過來。

只是如此一來,所有的壓力都壓在牛金星身上,這也是牛金星與李信的矛盾源泉所在。

李信總是想打一場的大仗,來扭轉潰勢。而牛金星卻知道闖營現在最後鎮(zhèn)之以靜,徐徐恢復元氣,經不起折騰了。

“錢糧之事,現在如何了?”李自成問道。

牛金星臉色有些泛苦,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說道:“臣無能請陛下責罰。”

大軍出動,日費千金,陝西本就是貧瘠之地,數年戰(zhàn)亂,早已耗盡陝西元氣。牛金星用盡了手段,也不過堪堪支撐大軍供給,更多的想都並不要想。

李自成心中微微一嘆,對這些事情,他其實也是知道了,雖然不如牛金星這樣清楚,但是大致數目之上,決計差不了多少,他也不多問了,直接說道:“我欲大軍與多鐸在潼關對峙,卻不知道,戶部可以支撐大軍糧草多長時間?”

“三個月可以嗎?”

牛金星沉默。

沉默也是一種回答。

“兩個月?”李自成頓時會意問道。

等待他的依舊是沉默。

“一個月。”李自成臉色發(fā)黑,說道:“不會連一個月的糧草都沒有吧?”

牛金星聲音之中有些乾澀,如果可以,他萬萬不想給李自成帶來壞消息,說道:“臣只能說盡力而爲。要看湖廣的糧草能不能到了,否則陝西一帶的糧草,也只能支撐這麼長的時間了。”

其實如此不是,李自成在陝西擴大了孫傳庭留下的屯田,又抄了秦王一脈的家,今天又有一季收成,估計連這一個月都支撐不了。

畢竟小冰河期之中,陝西的糧食產量本就不行,還要以陝西一隅之地,支撐數十萬大軍,他實在是承擔不起,可以說現在闖營的財政狀況,還不如當初進軍之前。

最起碼那個時候,河南很多地方,都向闖營繳糧。而現在在闖營兵力不足的地方,不造反就是好的了。

唯一有糧食富裕的地方,就是湖廣。

只是襄陽一帶,與陝西一帶有一點半隔離開的感覺。

明軍依舊佔據了鄖陽一帶,將武關道卡住一半,而河南地面不靖,而且通過河南運糧,是要經過潼關的,清軍大軍就在潼關,豈不是肉包子打狗,這年頭清軍手中的糧食未必夠用。

“不過,今年河南的年景不錯。”牛金星說道:“我聽幾個鄉(xiāng)人說,今年河南算是風調雨順,大獲豐收,只要能大敗清軍,陛下可以就食河南。”

有什麼有些黑色幽默。

數年之前,河南大地,赤地千里,人盡相食。求一顆糧食而不可得,鬥糧都值一條命。

但是現在,河南人煙稀疏,種植面積大大減少,還不能從崇禎十三十四年的天災人禍之中緩過勁來,卻不想今年風調雨順,很多田地,不過拋荒一兩年而已,遺留在田地裡面的麥粒,自己生根發(fā)芽,在風調雨順之下,到了秋天麥黃。

雖然在沒有打理的情況下,這麥田收成遠遠比不上有人打理。

但是無數百姓都填溝壑了,活下來的人都是少數,以至於到了野地無人麥自落的地步,其他時候牛金星不知道,但是如今的河南糧食絕對充裕,供應大軍,決計沒有問題。

“如此一來,只要讓李軍師先去河南了。”李自成說道。

牛金星一聽有李信,頓時有些不舒服,但又不敢表示出來,說道:“卻不知道李軍師有什麼計劃?”

李自成將李信的計劃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牛金星心中一動,他敏銳的感覺到了李自成對李信這個計劃有猶疑之處。至於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很簡單,牛金星與李信的關係,闖營之中,已經是人盡皆知了,李自成不會不知道。

李自成將李信的計劃拿來問牛金星,能得到什麼好評價。

不管李自成是怎麼想的,牛金星都不會放棄這個對李信落井下石的機會。他心中不住的轉動,說道:“這有一點不對。”一邊說,一邊想從什麼地方詆譭李信。

其實有什麼李自成對自己的瞭解,未必有牛金星對他了解,李自成說道:“此言從何說起?”

牛金星瞬間抓住一個重點,說道:“臣以爲李軍師此去,會一去不復返。”

李自成臉上頓時有了怒意,說道:“李軍師不是這麼樣的人。”

牛金星說道:“臣知道,李信當初不是這樣的人,但是現在是不是,卻不知道了,今後更加不知道了。”

李自成皺眉,沒有說話。已經是默許牛金星說下去了。

牛金星說道:“李軍師從陛下以來,可以想下去帶兵嗎?”

李自成搖搖頭。

李信與張軒兩人在義軍之中,可以說是並稱張李,或者李張。但是兩個人發(fā)展路線卻不同,張軒一開始就是衝這兵權去的,羅汝纔想留他在身邊當謀士,他都不幹。

而李信卻不一樣。他跟李自成,心中卻有致君堯舜上之志,故而他纔不想離開李自成,一直在李自成身邊,數次大戰(zhàn),都少不了李信的策劃。當然並不是沒有了李信,李自成就不會打仗了。不過,大敗孫傳庭,席捲北方,少不了李信建言建策之功。

說起來,李信在闖營的地位,隱隱約約還在張軒在曹營的位置之上,一等一的重臣,正因爲如此,李信一直以來,有意的避嫌,他弟弟李牟跟著李自成也算是有數年之久了,但是在闖營大擴編之中,很多人都高升了,唯獨李牟被按下去了。

直到現在還是一個統(tǒng)兵數千的守備而已。

李信甚至有意避嫌,在他安排之下李牟一直是地方守將,歷次大戰(zhàn)都沒有怎麼參與。

現在想想,李信忽然說要下去帶兵,的確有違他的風格。李自成心中頓時也起了一絲疑惑。

牛金星察言觀色之能,幾乎點滿了,立即說道:“陛下或許不知道,李軍師在河南的威望,軍中河南一系的將領從來都是以李軍師馬首是瞻。而河南各地的官員,全部是李軍師一手提拔的。”

“臣恐李軍師這一去,就是河南之主,而河南恐非陛下所有了。”

“胡說八道。”李自成大喝道。

“是,臣不過妄言而已。”牛金星說道:“只是有一件事情,臣一直想不明白,當初陛下夜戰(zhàn)羅汝才之事,何等機密,即便是諸位將軍都不知道,而張軒小兒,是從什麼地方知道的。”

“李軍師與張軒小兒,向來有惺惺相惜之感,而河南之東,就是曹營的地盤。”

“李軍師會不會-----?”

牛金星還沒有說完,就被李自成厲聲打斷了,說道:“不要說了。”

“是。”牛金星說道。

一時間兩人誰都不說話,房間之中,頓時靜了下來。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四十章 奪門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六十四章 備戰(zhàn)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fā)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二十章 火併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零八章 戰(zhàn)鬥間隙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zhàn)二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章 張青天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zhàn)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章 伏擊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五章 接戰(zhàn)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九章 決戰(zhàn)四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一章 汝寧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zhàn)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九章 棗陽之戰(zhàn)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十章 裝備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四十章 奪門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六十四章 備戰(zhàn)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fā)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二十章 火併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零八章 戰(zhàn)鬥間隙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zhàn)二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章 張青天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zhàn)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章 伏擊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五章 接戰(zhàn)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九章 決戰(zhàn)四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一章 汝寧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zhàn)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九章 棗陽之戰(zhàn)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十章 裝備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通道| 普定县| 天等县| 平山县| 孟州市| 建湖县| 石台县| 巩留县| 吕梁市| 资源县| 安康市| 顺义区| 宝山区| 博爱县| 新田县| 财经| 兴业县| 平果县| 宣武区| 临夏县| 衡东县| 丽水市| 肥西县| 门头沟区| 清水县| 皮山县| 麻城市| 霍山县| 健康| 蒙山县| 广宗县| 光山县| 嵊泗县| 永州市| 天津市| 徐闻县| 汾阳市| 吴川市| 邢台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