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

弘光小朝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之前明朝以文制武的策略崩潰,不得不將左良玉提高到掌中軍都督府事,將本來已經(jīng)是虛銜的五軍都督府,再次充實起來。

但是這樣並不是說,各級文官都不掌管兵事了。

恰恰相反,各級文官依舊掌管了兵事,不過,左良玉是一個特例而已。

萬元吉就應(yīng)該曉通兵事,被派到江西當(dāng)巡撫,掛總督銜。

方國安在南昌的時候,雖然萬元吉同城相處,但是並不是太鳥萬元吉的,但是此刻遇見難題之後,不得不求見萬元吉。想讓萬元吉幫幫他。

無他,萬元吉是江西人,在江西省中還是很有影響力了。

本來安置朝廷體制,萬元吉是不可能在江西任職的,所謂的迴避制度。但是天下崩潰到了這個地步,很多事情只能從權(quán)了。

方國安見了萬元吉了,恭恭敬敬的拜倒,隨即將之前的事情說了出來,說道:“還請督師,看在小將忠心耿耿的分上,救小將一救。”

萬元吉對方國安並不太喜歡,畢竟萬元吉是江西人,方國安所部的軍紀(jì),那也是有目共睹的差。萬元吉豈能喜歡方國安,但是現(xiàn)在這個時候,正是要精誠合作的時候,萬元吉即便對方國安有一千萬個不滿意,此刻也必須忍著。

“方總兵,快快請起。”萬元吉說道:“此事無須憂慮,我爲(wèi)總兵擔(dān)下來了,只求總兵,今後要整頓貴部,嚴(yán)守軍紀(jì)纔是。”

“是,是,是。”方國安說道:“卻不知道,大人怎麼處置?”

萬元吉說道:“這個方總兵就不用管了。”

“是,是,是。”方國安不敢多問,留一些厚禮這纔回去了。

萬元吉掃了兩眼,根本沒有在意,吩咐下面的人道:“收下吧。”

他知道,他如何不收,方國安反而心中不安。

萬元吉更知道,方國安的意思,是讓他疏通武昌的關(guān)係,讓武昌方面給左良玉施壓,解了他東征的差事,但是萬元吉卻不想這樣做,他思來想去,說道:“備轎。”

萬元吉匆匆出門,他要去見一個人,一個他不想見的人。

在一座大院之前,上面掛著楊府的牌匾。萬元吉派人奉上拜帖,不過片刻,就被打回來了。

一個僕人說道:“我家老爺說了,楊文弱的人,他一個不見。”

萬元吉沉默一會兒,說道:“轉(zhuǎn)告你家老爺,就說,卻不知道盧公泉下有知,會讓他這麼樣做嗎?”

僕人匆匆離去。

不過一會功夫,就引萬元吉進來了。

書房之中,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者,不假辭色的說道:“萬吉人所來何事?”

“爲(wèi)江西一省安危大事。”萬元吉說道。

好一陣子,這老者才中嘴中吐出一個字來,道:“坐。”

這人不是別人,是楊廷麟。他能容萬元吉如此,已經(jīng)是相當(dāng)忍耐了。

昔年,楊廷麟與倪元璐,黃道周爲(wèi)天下三翰林之一,名重天下,他竭力主戰(zhàn),爲(wèi)楊嗣昌所不喜,派楊廷麟以兵部職方司主事,在盧象升軍中效力。

盧象升大喜過望,對楊廷麟非常信重。楊廷麟與盧象升志同道合,約爲(wèi)知己。

盧象升爲(wèi)楊嗣昌所排擠,帶殘破斷糧之士卒,困頓於真定北部賈莊一地。盧象升知必不可免,乃派楊廷麟去高起潛軍中求援。

楊廷麟在高起潛軍中,痛哭求援,但高起潛置之不理,隨即楊廷麟知道,援軍不可能到,又回盧象升軍中。

還沒有到,就聽說盧象升全軍覆滅,盧象升戰(zhàn)死。

事情到這裡完了嗎?

沒有完。

盧象升死後,楊嗣昌暗示下面的人,一定要說盧象升沒有死,想將敗仗的責(zé)任,推到盧象升身上。

楊廷麟找到盧象升的屍體,但一直停棺八十餘天,朝廷才確定了盧象升已死。還不準(zhǔn)追贈盧象升。

楊嗣昌至盧象升於死地,甚至讓他死後也不得安寧,作爲(wèi)盧象升的摯友。楊廷麟對楊嗣昌的恨意,那就不用說了。

而萬元吉更是楊嗣昌得用之人,是楊嗣昌的親信。兩者之間,更是冰炭不同爐。

如果不是如今天下局勢岌岌可危,楊廷麟即便是死,也不會萬元吉同席而坐的。

其實萬元吉內(nèi)心之中,固然覺得有一點對不起楊廷麟,但是這種情緒並不深。

在他想來,楊嗣昌的路線是正確的,在當(dāng)年的危局之下,必須有所取捨,攘外必先安內(nèi)。

只是事到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麼用處。

萬元吉將思緒從往事之中收了回來,說道:“而今有一件事情,請楊大人幫忙。”

楊廷麟已經(jīng)冷冷的說道:“講。”

隨即萬元吉將方國安之事,說了出來。

楊廷麟聽了之後,默默的端起茶杯。

所謂端茶送客,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萬元吉說道:“我知道楊大人的意思,遼國公固然有一些爲(wèi)難方總兵的意思,但是遼國公的辦法,未必不是破局之策。”

楊廷麟說道:“那你來找我?guī)质颤N?”

戰(zhàn)事現(xiàn)在僵持不下,但是攻守之勢,並沒有改變。優(yōu)勢在曹營一方,如何在扭轉(zhuǎn)江西戰(zhàn)場,近而扭轉(zhuǎn)整個戰(zhàn)場的局面,也並不失爲(wèi)良策。

江西奪下饒州,廣信之後,可以直接出兵金華,攻入浙江省中。從廣信到金華,是狹長的河谷地帶,數(shù)個盆地相連。可以供大軍行軍,而其他地方,浙江與江西其他地方,都是山勢相連,大軍行動不易。

否則,羅汝才也不會讓張軒從這裡攻入江西了。

即便當(dāng)初朱元璋爭霸天下的時候,這一條要道,也是往來征戰(zhàn)地。明初大將胡大海的功績之一,就是從此地攻入金華。

“只是方國安前方東出,敗績而歸,依然破膽,即便遼國公再次督促,也未必有什麼辦法,恐怕還有將這數(shù)萬大軍輕擲。天下如此局面,已經(jīng)損失不起了。故而吉人想請楊大人出身,督促方國安所部東出。我也會抽調(diào)南昌兵力相助。” 萬元吉說道:“卻不知道,楊大人意下如何?”

楊廷麟沉吟一會兒,但依舊擋不住心中一片憂國憂民之心,暗道:“如今這個局面下,捨我其誰。”

江山凋零如此,無數(shù)能幹的大臣早已不在了,沒有一個人有如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的能力與威望了。

楊廷麟細細數(shù)來南昌之中,通曉兵事的大臣,卻發(fā)現(xiàn)除卻萬元吉與自己之外,恐怕寥寥無幾了。

說道:“我答應(yīng)你。”

說完這一句話,隨即將茶碗再次端起來,送客之意,非常明顯。

之前所言,乃是公事,還可容忍,但是而今公事談完了,楊廷麟?yún)s不想再見萬元吉了。

哪怕是一眼。

萬元吉只能離開楊府。

出了楊府之後,萬元吉放下心來。

固然他忍受楊廷麟的臭脾氣,很是難受。但是對楊廷麟的能力還是比較相信的。

既然楊廷麟答應(yīng)下來,就一定會做好的。

只是出征不是一件小事,而且這一次也要將他在南昌城中籌備了這麼大半年的本錢也帶上去。萬元吉還有很多事情要辦。

“速速回府,讓胡以寧來見我。”萬元吉說道。

“是。”僕從立即說道,隨即匆匆離去。

胡以寧就是萬元吉精心準(zhǔn)備的南昌兵的統(tǒng)領(lǐng)。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是都以山民爲(wèi)主,也算善戰(zhàn)。這是萬元吉到任南昌之後,一直在抓的一件事情。

從來沒有鬆懈過,而今日也到了該用的時候了。所以萬元吉準(zhǔn)備將這一支軍隊給楊廷麟,讓他統(tǒng)率大軍東出。

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zhàn)一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八章 立威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章 拼死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tài)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章 攻城三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zhàn)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xùn)二第七十九章 聯(lián)姻之謀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二十八章 炮戰(zhàn)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guān)之戰(zhàn)落幕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zhàn)二第四十章 奪門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章 決戰(zhàn)之前二第十八章 決戰(zhàn)三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三十一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一章 我爲(wèi)魚肉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七章 萬事民爲(wèi)先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三十七章 水戰(zhàn)一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章 奪麥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章 攻城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tǒng)領(lǐng)張軒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六章 拔營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四章 陣戰(zhàn)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五章 戰(zhàn)長沙之交鋒三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zhàn)三
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zhàn)一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八章 立威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章 拼死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tài)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章 攻城三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zhàn)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xùn)二第七十九章 聯(lián)姻之謀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二十八章 炮戰(zhàn)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guān)之戰(zhàn)落幕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zhàn)二第四十章 奪門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章 決戰(zhàn)之前二第十八章 決戰(zhàn)三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三十一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一章 我爲(wèi)魚肉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七章 萬事民爲(wèi)先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三十七章 水戰(zhàn)一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章 奪麥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章 攻城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tǒng)領(lǐng)張軒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六章 拔營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四章 陣戰(zhàn)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五章 戰(zhàn)長沙之交鋒三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zhàn)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险| 巴楚县| 铁力市| 惠来县| 樟树市| 萨嘎县| 涿州市| 五台县| 忻城县| 鄂托克前旗| 广宗县| 南雄市| 新源县| 交口县| 拉孜县| 南靖县| 衡水市| 太谷县| 微山县| 萨迦县| 罗甸县| 时尚| 内乡县| 秦皇岛市| 姜堰市| 淮阳县| 应城市| 盘锦市| 忻州市| 天水市| 响水县| 孝感市| 涞水县| 融水| 五峰| 宣威市| 井冈山市| 丹巴县| 伊吾县| 绵阳市|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