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一章 登陸

第四十一章登陸

比起很多雜亂消息之中,張軒可以大軍撤離的消息。隆武更擔心的就是長沙城水厄之災。甚至長沙城之中,少數精銳士卒,冒險出城,探查瀏陽河上游。

許都正好張網以待,金華軍就等在這裡,一系列百餘人,千餘人的戰鬥,自然是許都獲勝。而這些失敗,更是讓隆武心中確定水淹長沙的事實。

但是即便隆武想出城一戰,身邊的士卒也不會願意的。

於是乎隆武連發數份詔書,督促各地勤王之軍。

只是他並不知道,他最大的一支勤王軍,已經陷入十分危險的處境。

西爲洞庭湖,北爲新牆河,南爲汨羅江,是一個小平原。

汨羅江自然不用說了,而新牆河也不過是一條小河,最寬的地方也不過百餘米而已。張軒在後世連名字都沒有聽過,自然不知道,在這條小河之上,爆發了新牆河戰役,黔軍狙擊日軍一個師團,血戰七日,傷亡九成以上,最後只剩下六百餘人。乃是長沙會戰的一部分。

幾乎全部打光。

所有的犧牲從來存在,只是不被銘記而已。

張軒既然要立威,就將一切放在明面之上。不做任何遮掩,船隻幾乎擁擠在一起,好像是網在一起的魚兒一樣。

張軒並沒有在明軍北方登陸,而是在明軍南側登陸,這樣一來,曹宗瑜所部,與張軒本部人馬,一前一後,一南一北,將明軍夾在一起。

張軒所部首先登陸的是羅岱所部。

就羅岱本人來說,他並不喜歡在船上。不僅僅他不喜歡,他麾下的兒郎,乃至兒郎的坐騎們,都不喜歡在水上的感覺。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寧可從長沙奔馳而來,不過數百里而已。

只是現在容不得他選擇。

故而他一下船,帶著百餘騎狂奔而出,來回奔馳。使勁跑馬,似乎將困在成船隻上的感覺全部發泄出來一樣。

那種狂妄勁,似乎將北邊不遠處的明軍,看成空氣一樣。

不用李過吩咐,忠貞營有些下級軍官之中,就有一些按捺不住了。雖然闖營殘部,一路從西北敗退下來,悽慘之極。但是還保持著相當數量的騎兵。

當然這個數量也不多,至少不能如夏軍還能保持成建制的騎兵。但是對付百餘騎的騎兵,還是有的。

不過片刻之間,各路斥候與騎兵紛紛殺了出來。

左右見此,紛紛勸說羅岱迴避。

羅岱反而興奮的滿臉通紅,手輕輕一捏,手骨咯咯吧吧的亂響一氣,說道:“我羅瘋子,要是會逃,就不是羅瘋子。”

羅岱雖然自詡瘋子,但並不意味著羅岱真是瘋子。戰場之上的審時度勢,他還是有的。他的膽子固然大,不過大多都是藝高人膽大,他僅僅一掃衝過來的明軍騎兵,大多數零零散散的。數量也不多。

他自然不放在眼裡。

不退反進,硬生生的衝了上去。

而後一批一批騎兵下船隻之後,稍稍修整一下,就次第的加入戰場之中。

如果剛剛開始羅岱人單力薄的時候。他還有一點點危險。但是隨著騎兵數量的增加。夏軍騎兵立即佔據了上風。

一兩個時辰過去之後,忠貞營拼湊的騎兵明顯不是對手。羅岱更是得勢不饒人。甚至不限於野戰,還開始攻打明軍外圍的幾個小寨了。逼近大營。

明軍頓時也懂了起來。

當張軒從船上下來的時候,就聽見這個消息。

“報,羅將軍破明軍百騎,斬一小校。”

“報。羅將軍,復破明軍百騎,斬一小校,破明軍一寨。斬一遊擊。”

“報----”

“好了。”張軒說道:“不用說了,告訴羅岱,讓他悠著點,見好就收。”

“是。”立即有人答應下來。

張軒對羅岱還是很放心的,勝負暫且不說,羅岱逃命的本事決計不容小窺。不客氣的說,如果有一場全軍覆沒的大敗,張軒是決計逃不出去的,而羅岱活下去的機率卻很大。

只要他想。

而且張軒此刻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沒有時間多管羅岱的事情。

大軍登陸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張軒看上去目中無人,以一種驕橫的態度登陸,但是具體到行動上的時候,還是很小心翼翼的。比如先放羅岱上岸,就能表面一二。

羅岱所部在明軍與張軒所部登陸的夏軍之間,構成了有力的緩衝,再加上洞庭湖上停留的船隻,大炮可以直接覆蓋不少地段。第二波登陸的就是鄧和所部,也就是張軒最信任的汝寧軍。

汝寧軍在船上都準備好了。

一登陸,就用現成的柵欄,類似模塊化的行動,幾乎在轉眼之間,就修建一道柵欄。

柵欄並不是完美無缺的。甚至還有意留下不少缺口。汝寧軍各部人馬,以哨爲單位,整整齊齊的席地而坐。武器都放在手邊,隨時準備出戰。

此刻他們似乎也放鬆下來的,軍官也不多管,有的人士卒翻出乾糧,喝著竹筒裡面的水,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這種熟悉的場景,讓張軒有些出神,他似乎回想到了當初軍訓的時候。

不過,汝寧軍與當初那些軍訓的學生決計不同,數年的征戰,汝寧軍早已磨礪成一把寶刀。

不要看他們好像鬆散的樣子,只要一聲令下,他們立即就能轉化成戰事狀態。

只需看一個細節就可以了。

雖然有人吃東西,有人喝水。但是他們不管吃東西,還是喝水,都是小口,一點點的,不會吃太多,也不會喝太多。

並不是這些丘八講究禮儀。

而是他們知道,在大戰之前,吃的太多,太急很容易影響自己的狀態。

他們其實在船上已經吃過一頓了,現在如此作爲,更多的是爲了放鬆精神,而並不是補充營養。

這是第二道防線。

而在汝寧軍後面,纔是其他軍隊。

他們負責的更多,安營紮寨,將船上的火炮全部挪下來,建立起一個個跑兵營地。

張軒帶過來的,人數並不多,即便張軒所部加上曹宗瑜所部,兩部加起來,也比不上明軍的數量。

但是張軒卻有信心,擊敗明軍。

他的信心在什麼地方,就是因爲這些人都跟隨張軒數年的舊部,打過官軍,打過清軍。

不敢說天下精銳,但自信遠在對方之上。

而張軒部下,也沒有辜負張軒的期望。不過半日的功夫,一個營地的雛形就已經建立起來了。

雖然看上去很簡陋,甚至還有很多地方都有缺陷。但是要看誰來守。

張軒自信,這對明軍來說,就是銅牆鐵壁了。

日光轉移,從東到西。

一處處臨時棧橋深入水中,剛剛下船的時候。如羅岱等人還要涉水一段時間。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一處臨時營地就建設好了。

一天的時間,雖然不算長,但也不算短。雖然很多地方都是急就章,比如說營地並沒有完全建好。一部分士卒必須住在船上。

張軒的中軍大帳,也放在船上了。在天色將暮的時候,羅岱這才收兵,拎著四五個腦袋,來見張軒。見了張軒之後,將頭顱擲於地上。頓時滾的到處都是。血腥味讓張軒也很不舒服。

羅岱說道:“大將軍,這每有一個人頭,最少也是一個守備遊擊。”

張軒見羅岱一副請功的樣子,說道:“知道了,你的功勞,我不會忘記的。來人,將這裡清理一下。該說正事了。”

張軒早已習慣這樣血淋淋的樣子了。他話音一轉,說道:“今日紮營已畢,明日當如何交戰,諸位將軍意下如何?”

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十二章 作坊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四章 鄖陽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十七章 行軍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章 萬石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章 平城第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
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十二章 作坊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四章 鄖陽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十七章 行軍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章 萬石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章 平城第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新龙县| 凤翔县| 兴安盟| 德庆县| 乐平市| 英吉沙县| 同心县| 怀仁县| 喜德县| 利川市| 玛曲县| 岳阳市| 科技| 海淀区| 闽清县| 中山市| 古交市| 娄底市| 弥勒县| 吴堡县| 星座| 瓦房店市| 阿合奇县| 东丽区| 西吉县| 武山县| 化德县| 达尔| 栾城县| 贡觉县| 丽江市| 河池市| 休宁县| 盐山县| 乐都县| 揭西县| 宁国市| 天等县| 玉山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