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

當天夜裡,曹營大至。

張軒帶著麾下所有騎兵大概有萬餘之衆,在攻下天長之後,得到揚州官軍的消息。就快馬加鞭,向揚州而來。只是還是慢了一步,沒有在揚州城外擊潰這一支官軍。

不過,張軒眺望揚州城,就知道揚州城定然好攻。

雖然是夜裡,張軒看不真切,但是也看得出來,星星點點如天上星辰的,不是別的,那是揚州城之中的萬家燈火。雖然這樣的燈火遠遠不及後世夜景那樣明亮耀眼,但是依然讓張軒有一種恍然若失的錯覺,也就是他面對的不是一個十七世紀的城市,而是後世的一個三四線城市。尤其是夜色遮擋住太多的東西,更讓張軒有這一種錯覺。

單單看燈光的形狀,張軒有一種錯覺,以爲揚州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市。

畢竟從燈光的形狀來看,張軒看得分明,根本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則,也沒有明亮的城牆上的燈火,城牆下的篝火,或許是張軒距離的有一些遠吧,很多看不清楚,但是張軒之所以在這裡停止前進。

就是因爲在這個地方,已經遇到了零零散散的房子了。

也就是說,這個地方,已經是揚州城的郊區所在了。再往前走,大隊騎馬在黑暗之中,進入複雜的地界,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退後兩裡安營紮寨。”張軒說道。

揚州城的地勢,似乎是西北高,東南地,張軒選擇的紮營的地方,地勢高過揚州一帶,張軒站在高處俯視整個揚州城。

一路從鳳陽出發到現在,已經是第三日了,這三日之中,張軒日日行軍,倒是頗苦,也是張軒一路南下遇到的最大的障礙,所過之處,雖然不能說是望風送款。但是也沒有堅決抵抗的決心。

也就是前腳送出求援使者,後腳就開城投降。

可以說順風順水一路到揚州城下,張軒還真沒有打過如此順利的仗。

此刻張軒的精神有一些亢奮,一時間睡不著覺。而且大軍到了揚州城外也是半夜了,張軒索性不去睡了,就坐在高處,遠遠的眺望揚州城。

幾聲雞鳴,隨即變得雞鳴之聲響起,東方泛白,能見度一點點的高了起來,張軒登高望遠,抽出千里鏡也就眼前的揚州城看在了眼裡。

首先看見的不是城牆,而是密密麻麻的房子,似乎是因爲缺少規劃的原因,無數房子簇擁在一起,中間的道路蜿蜒扭曲,就好像是羊腸一樣,因水道而變成斜路了。

根本不想是北方街道橫平豎直的感覺。

而且揚州很大,張軒即便有千里鏡相助,一眼也看不到邊,根本看不到揚州城的邊界在什麼地方。唯一感覺是,眼前的揚州城,比他昨夜看到的揚州城要大得多。

張軒細細一想也就明白了。

他兵臨揚州城下,這麼大的事情,是不可能瞞得過。揚州城之中,但凡有辦法的人大抵都離開了,即便是沒有辦法的人,也不會在夜裡點燈。特別是外圍的那些房子,大概都是空房了。

至於此刻張軒才能看見全景。

揚州城中有多少人?

此刻張軒根本不能給出判斷了。

無他,揚州城太大,大到張軒無法用之前的經驗來判斷揚州的人數,張軒判斷一個城池有多少,也是用這幾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城牆大小,城大人就多,這是自然之理,但是張軒現在都沒有看到城牆。也不知道揚州城具體有多大。

再有幾十典籍之中的記載,時間久遠大明開國之時的資料也都不是秘密了,只要有心總是能收集到的,而張軒就是一個有心之人,他從來沒有停止過收集書籍的步伐,而且隨著張軒的地位日高,甚至不用張軒親自動手,自然有人會送上門來。鄭廉在張軒身邊就是做得看管書籍的差事。

他依稀記得國初的資料之中,揚州城的編戶是一百八十里。以一里一百一十戶的數據計算,揚州城大概有兩萬戶人丁。

“兩萬戶。”張軒暗道:“當我是瞎子,這麼大的一座城池,只有兩萬戶。估計十萬戶都有了。”

張軒看過全景之後,用千里鏡細細看。

不過,張軒手中的千里鏡,遠遠比不過後世偷看女生寢室的望遠鏡,看上去也看不清楚,不過有一些東西,張軒倒是看明白了。就是揚州城不是沒有城牆,而是城牆淹沒在建築物之中了。

wWW? ттkan? ¢ Ο

張軒細細看去,順著幾條大街道之上,看到了疑似城樓的建築物。細細分辨之後,才確定,那哪裡是疑似城樓,分明就是城樓,然後在順著城樓兩側,纔在無數樓房之中,看到了那好像是一線的城牆。

似乎揚州城的城牆特別低矮,被兩側的房屋帶掩蓋住了。

張軒努力的數了數,才發現,不是揚州城的城牆低矮,而是揚州城之中的樓房比較多,雖然都是木製的,但二層樓是相當普遍的,更高的也不是沒有,再加上這些木樓都有一個高大的飛檐,按高度來說,也不差城牆多少了。

更不要說一些樓比城牆還高出一些。

單單看建築物來說,揚州城內與城外,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了。

城外的建築物有的大一些,似乎是好幾重院落,大抵是某些富貴人家的別院,有些小一些,但也相當的精緻,看上卻是某些小戶人家的房子。唯一讓他看不順眼的就是城市規劃了。

這揚州城內張軒看不清楚,但是揚州城外,似乎是蔓延到什麼地方,是什麼地方,根本沒有一點規劃。

張軒默默數數,別的方向不說,單單是從揚州城到他這個方向,城外最少有五道可以稱爲街大路,至於羊腸小道,更是數不勝數。雖然此刻冷清多了,但是還是讓人知道這就是揚州。

揚一益二的揚州,天下三分明月色,二分無賴在揚州的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揚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揚州。

不知道什麼時候,好幾位將領已經站在張軒的身後,楊繩祖咽嚥唾沫說道:“大人,這就是江南嗎?”

楊繩祖轉戰天下,不是沒有見過大城市,但是如揚州這般繁華的地方,實在是沒有見過,一時間楊繩祖覺得自己就好像是鄉下來的一樣。

“不,這不是江南。”張軒說道:“這還是江北。”

楊繩祖說道:“真不知道,官府是怎麼想的,這麼有錢也不修城牆。這下可便宜我們了,一定要搶個痛快。”

楊繩祖這倒是冤枉大明朝廷了。

作爲朱元璋的徒子徒孫,對修城牆是十分熱衷的,揚州城並不是沒有修城牆,而是修過一次,他如果仔細看得好,他們所看見的揚州城,其實是兩座城池連在一起的,一個是舊城,一個是新城,甚至在崇禎十一年,也就數年之前,就有人再次提議修城牆。將城外給保護起來。

不過最後還是擱淺了,原因無他,如果這樣做的話,城就要修得極大,而且城牆估計也要數十里長,這樣的大工程,官府是沒有錢推動的。

“這一次入揚州城,任何人不得劫掠,敢劫掠者斬。”張軒說道:“入城之後,我會給大家發一次犒賞,該給下面人的,我會給的,但是有人不聽招呼,就不要怪我無情了。”

張軒語氣嚴厲,衆將一凜,紛紛答應道:“是。”

當年進北京的時候,本朝太祖說是進京趕考,但是此刻張軒也有同樣的感覺,江南雖好,但能不能在江南站穩腳,卻是另一回事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章 立威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章 填壕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章 平城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十章 萬石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九章 搶收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章 立威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章 填壕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章 平城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十章 萬石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九章 搶收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安陆市| 绿春县| 延寿县| 平南县| 颍上县| 门源| 海宁市| 莱西市| 乌海市| 高要市| 昌乐县| 台东县| 姜堰市| 繁昌县| 永和县| 手游| 乐安县| 湘乡市| 天津市| 石柱| 嘉祥县| 正定县| 郸城县| 新密市| 德钦县| 北碚区| 舞阳县| 鄂尔多斯市| 霍邱县| 获嘉县| 牡丹江市| 康平县| 荆州市| 伊通| 丘北县| 静乐县| 汝南县| 增城市| 永修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