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

遼東,雖然是春末夏初,但是遼東的天氣還是要比江南,武昌的天氣要冷上不少。在盛京崇政殿之中,多爾袞來回踱步,似乎在尋找著皇太極的身影。

這個壓了自己一輩子的兄長,終於先走一步。

而如今的大清是他多爾袞的天下了。

此刻的多爾袞藉助兩白旗的實力,壓制住其他八旗,坐穩了攝政王的位置。

如果不是忌憚,代善這個老東西還在,皇太極還留下一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多爾袞早就不是攝政王,而是大清的皇帝。

做完這一次之後,多爾袞再看關中風雲變幻,北京陷落,崇禎身死,天下分崩離析。李自成雄踞北方,而南方羣雄並起,而清廷在崇禎十五年之後,就沒有大舉入關了。

也算是養精蓄銳好一陣子了。

這個時候正是一展鋒芒的時候。

但是現在的局面該怎麼處理。多爾袞心中也拿捏不定。

“陛下,範大人求見。”外面有侍衛稟報道,

“有請。”多爾袞說道。

范文程是皇太極的用的智囊,也是最識時務的人了。

對遼東漢人來說,他們從來是二等公民,真正的權利核心,從來不在漢人手中,故而最高權利的爭奪,與漢人也沒有什麼關係,范文程固然覺得皇太極對他不錯。

但是在皇太極死後,也沒有爲皇太極子嗣爭奪到底,不是不想,而是范文程壓根就沒有入局的資格。

此刻多爾袞來召見他,他也不敢不來。

范文程一身金錢鼠尾的打扮,幾乎整個腦袋都光可鑑人,唯獨後腦勺上,有銅錢大小一縷頭髮,梳著細長的辮子,真活像一根老鼠尾巴。這樣細長的發編,也垂不長,最後的後背之上。

“奴才見過主子爺。”范文程一進來,就跪下扣頭,說道。

“起來吧。”多爾袞說道:“你也是八兄得力身邊得力的人,現在這個局面覺得該如何下手?”

范文程心中不敢有一絲委屈。

即便是他剛剛被多鐸搶走了妻子,他的妻子在多鐸府上待了好多天才回來,想來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了,即便沒有發生,所有人也都不會相信的。

但是即便如此又如何?

那是主子。

此刻,范文程更是不敢怠慢,說道:“而今闖賊雖然奪取北京,但是立足未穩,天下雖然驚魂未定之時,賊人只需一敗,北方非其所有,故而今是千載難逢之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請攝政者大舉入關。”

“入關到可以。”多爾袞說道。

多爾袞之前並非沒有自己的思考,入關這一件事情,多爾袞自己就已經定下來了。

無他,那麼僅僅是試探一下闖營的實力,也必須入關一趟,不瞭解闖營的實力,將來如闖營如何相處,也就不大好辦了。

但是入關打到什麼程度,多爾袞卻沒有下決心。

這個時候,不僅僅是整個天下對東虜能奪取天下,沒有信心,即便是滿清高層之中,這種信心也並不多。皇太極是一個秉承與明爭奪天下信念的君主,但是多爾袞卻不是。

從戰略思想上,多爾袞遠不如皇太極。

“但是打到那一步?”多爾袞說道:“明朝乃是大國,遼東力薄,恐怕力有不逮。”

“殿下所言正是。”范文程說道。他是這樣說的,但是心中到底是怎麼想,就不知道了,他繼續說道:“我屢次入關,都在關中站不住腳跟,故而此次入關,最次一等,也要在關中奪取一二大城,爲落腳之處,如山海關在手,就再好不過了。”

“如今崇禎身死,明分崩離析,雖有茍延殘喘之用,但早就不堪再起,故如今,入關大敵,乃闖賊,非明也。”

“闖賊與曹賊之間,貌合神離。曹賊在南京還爲崇禎發喪,可見一斑,故以臣之計,今日當以爲崇禎報仇之名入關,並派人出使江南,與曹營議和,無論議什麼,只要讓曹營不與闖營合流即可。”

“和明,分曹,攻闖。先下闖賊。”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則賊不如我,而得民心,順百姓,則我不賊。故此此次入關,還請攝政王約束屬下,秋毫不犯,才能讓百姓歸順,久留關內。”

“這----”多爾袞說道:“如此如何安撫八旗將士?”

范文程說道:“八旗以天下爲牧場,之前入關,不過是搶牛羊而已,而今關內也爲八旗之下,何故殺牛羊,竭澤而漁?”

多爾袞沉吟一會兒,說道:“不錯。”

范文程見多爾袞如此,心中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祖大壽與吳三桂有親,還請將軍派祖大壽修書一封勸降吳三桂,如此一來,山海關搓手可得。”

多爾袞說道:“區區私情,何濟大事。”

山海關實在是太重要了。

從遼東入中原,山海關就是大門所在,如果從山海關到百姓,不過一兩日路程,如果繞道入京,就多了十幾日。

不要小看,這十幾日,多出這些時間,正是清廷屢次入關,即便是如入無人之境,也不能佔據城池固守的原因所在。

不過,多爾袞雖然這樣說,但是依舊讓祖大壽寫了書信,並他自己的手書,一併送到山海關之中,想要勸降吳三桂。

而吳三桂此刻,正是焦點所在。

闖營也讓吳襄寫了書信,招降吳三桂。

吳三桂正在搖擺不定,不知道在清廷與闖營之間如何選擇。

吳三桂對清廷還是很熟悉的,就如同關內官軍與流寇打了這麼多仗,打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樣,彼此之間都能找到熟人。

而遼東軍與清廷也是如此,遼東軍現如今屢戰屢敗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投降清廷了,祖大壽不過是其中一個代表而已,吳三桂叫祖大壽一聲舅舅,有這個熟人在,歸清,只要價碼合適。

吳三桂並不介意。

但是正如之前所言。

清廷自己都沒有那個信心奪取天下,最少在佔據北京之前,這個心思並不強烈。吳三桂也絕對闖營佔據大半個中國,即便一時間不如清廷,但只要穩定下來,將來也能挽回局面。

他沉吟了一會兒,終於將書信都藏了起來,當做沒有見過,將山海關交接給先投降唐通,帶著隨從就望北京而去了。

來道半路之上,京城得到消息,京城大戶都被拷餉,連吳襄也下獄,吳三桂就好像是一盆冷水當頭澆下來,頓時心中驚懼非常。一來擔心父親的下場,二來卻是擔心自己。

無他,闖營對吳襄就如此不留情面,他們會給自己好果子吃,甚至召他去北京,是不是一場誘殺?

之前這些事情,他不去想,此刻他不得不去想了。

吳三桂當機立斷,迅速回過山海關,帶兵大敗唐通。

消息傳到北京之後,李自成大怒。

從西安出發,到北京,一路上也不過榆林城,寧武關兩場硬仗而已,其餘都是望風而降,從來沒有降而復叛的。今日不狠狠的教訓吳三桂,恐怕新降之地,就會不問。

於是李自成點齊京師小十萬人馬,大舉東進。

而清廷也點齊八旗精銳在山海關外,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但是這裡的情況,卻傳不道數千裡外的南京城中,而張軒此刻在南京城之中,忙得焦頭爛額,雖然估計一片石之戰,就要打響,但是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卻關注不了了。

弘光帝的登基,讓羅汝才更是按捺不住,督促張軒儘快出兵了。幾乎一刻也等不了了。

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章 收兵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一章 鐵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
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章 收兵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一章 鐵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白山市| 革吉县| 荔波县| 车致| 镇远县| 阿城市| 洪雅县| 辉南县| 开远市| 抚州市| 宁德市| 和硕县| 准格尔旗| 酉阳| 贺兰县| 杭锦旗| 灯塔市| 古丈县| 乌恰县| 密山市| 棋牌| 萨迦县| 宁晋县| 苍梧县| 积石山| 禹州市| 迁安市| 德昌县| 庆安县| 垦利县| 岐山县| 拉萨市| 吉木乃县| 永德县| 确山县| 庆云县| 汉寿县| 柏乡县| 屏东市| 胶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