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搬家

“夫君快走。”羅玉嬌心中還很是歡喜,早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說一句題外話,自從董小宛來到了張家,羅玉嬌也學壞了,對梳妝打扮起了興趣。在大多時間也裝著端莊賢淑。但是遇見自己看重的事情,還是流漏出本色來。

張軒一說要,在南京城中安家置宅。羅玉嬌心中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張軒政治上的考量,羅玉嬌從來沒有想過,只是一想到真得安頓下來了。心中激動不已。

這不今日張軒剛剛空閒下來,羅玉嬌就拉著張家一家人,去看宅子。

還真是一家人,張軒雖然還沒有孩子,但是後院之中一妻一妾,再加上護衛(wèi)隨從,南京城畢竟是大明舊都,說不定有心懷舊朝的人。弄出什麼行刺之事,張軒可就追悔莫及了。

故而出門之時,張軒身邊的護衛(wèi)隨從,最少有百餘人之多,都是親信甲士。

張軒站在門口看著羅玉嬌說道:“好了,好了,我這不就已經(jīng)來了嗎?”他目光一掃,忽然發(fā)現(xiàn)在角落裡面站著的董小宛,一身雪白,好像空谷幽蘭,但是神情卻有幾分怯怯的,不敢與張軒對視,而身形似乎也不如當日苗條了。

“許是冬季穿得厚了。”張軒心中暗道。

如此美人張軒到手已經(jīng)數(shù)月,羅玉嬌也默許了,但是張軒卻一直沒有得手,原因無他,就是沒有時間。

“這一次出京之前,一定要吃掉著一朵解語花。”張軒說道。

張軒引一家人上車,立即有人來迎,一個貴公子摸樣的男子,一臉帶笑的快步跑過來,說道:“卑職,南京同知徐文爵,奉張尚書之命,特地來爲大人引路。”

“徐文爵?”張軒聽著有些耳熟,說道:“可是中山王之後?”

“真是。”徐文爵滿臉含笑說道。

張軒一時間不知道他是真笑,還是假笑,心中暗道:“如果徐達泉下有知,有如此不肖子孫,恐怕在九泉之下,也會不安的。”但是這些人如此沒出息,卻是曹營方面的大幸,張軒反而說道:“吳王正是重視人才,只要好生做事,本朝不會另眼待你,出將入相,功名不在中山王之下,也未必不可能。”

徐文爵說道:“謝大人誇獎。”

其實兩人都很明白,不管徐文爵再有才能,他也不可能在新朝達到中山王徐達的成就。張軒之言,不過是寬慰的話罷了。

徐文爵說道:“大人所要的宅院,我們已經(jīng)收拾好了,選了好幾個備選,請大人過目,都在大功坊附近,還請大人隨我來。”

“既然如此,那就上車吧。”張軒說道。

張軒本以爲他還要掏一筆銀子,在南京買下一個宅院,卻不想,根本不用張軒操心,張軒這個級別已經(jīng)有朝廷賜宅的待遇,故而他只需去選一個宅子搬過去就行了。

曹營手中的宅子,就在大功坊附近,而大功坊不是別的地方,正是朱元璋賜給徐達的賜宅所在,徐家的祠堂也在此處,以大功坊爲中心,也是整個南京的繁華地帶。

有很多政府機關(guān),還有很多開國功臣的宅邸。

而張軒能選的,就是這些開國功臣的宅院。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如同徐文爵一般軟骨頭,也並不是每一個人軟骨頭都會被接納的,在曹營看來,這些明朝開國功臣之後,幾乎都是廢物,留兩個點綴一下,也就行了,哪裡能真得留下來。

“到了。”徐文爵先行下了馬,張軒看過去,卻見好大一個宅院,幾乎半個街坊都被這個宅院給佔據(jù)了。整個三間正門,威武雄壯,兩頭石獅子張牙舞爪,好像作勢要撲人一般。

雖然看上去並不是新建的房屋,但是有些歷史底蘊,讓這個宅子更加古樸怡人。

張軒跟著徐文爵進了裡面。

即便張軒並不懂建築規(guī)格,也知道這樣的宅子並不是尋常人可用的。只見裡面樓舍重重,一時間張軒也不知道有幾重院落,前院尚好,與尋常宅院還有相似之處,有一點宮殿格局的味道,但是到了後院,更是亂花入眼,張軒一時間不知道何處是東南西北了。

有活水引入,在後院之中蜿蜒而過,後院不少閣樓都是河房,就是房子在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裡,將一半根基打在水裡,只需推窗而出,一片河光之景,就在咫尺之間。

還有許多假山古木,幾步之間,讓人有在山中之感,有在林間之感。

幾乎將天下景色濃於一園之中,張軒初見之時,忍不住歎爲觀止,雖然這個園子或許並不是當世第一流的園林,但是張軒卻深深的喜愛上了這裡。

不僅僅張軒喜愛,連羅玉嬌與董小宛都非常喜愛。

“夫君,”羅玉嬌說道:“別的地方就不要看了,我們就在這裡吧。”

張軒看向董小宛,卻見董小宛兩眼之間,也有期盼之意。

張軒說道:“既然夫人滿意,這園子就是咱家了。”

“既然張大人如此滿意,我立即爲張大人報備,並派遣工匠來修繕。”徐文爵說道:“有什麼想要改的地方,告訴下官便是了。”

“不用了。”張軒嘆息一聲,說道:“如此園林,哪裡有修改的餘地。我也不敢妄改大師手筆。”

其實張軒看來,這宅子並不需要怎麼修繕,但是徐文爵盛情難卻,也就交給他來負責了,而搬家的事情,也就交給羅玉嬌來辦了。畢竟男主外,女主內(nèi),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

就在羅玉嬌忙忙碌碌的打掃新宅子的時候,一老一少來到大門之前,老人仰頭一看,卻見之前沒有牌匾的門額,新掛上了張府的牌匾了。

“爺爺,我們到家了,爲什麼不回家。”四五歲的孩子說道。

老者帶著斗笠,好像一個漁翁,用複雜的眼神看著這個宅院,說道:“這不是我們的家了。走吧。”

孩子不懂亡國之哀,但是老者卻如萬柄利箭插入胸膛之中一樣,一時間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早知道有這麼一天,但是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他卻有幾分受不住了。

此人並不是別人,正是常延齡,而張軒現(xiàn)在的張宅,之前就是常府。是常遇春的故宅。

常氏一脈從雲(yún)南回到南京之後,故宅已經(jīng)衰敗的不成樣子,也是常氏一族百餘年經(jīng)營之下,纔有現(xiàn)在的摸樣,更是常延齡從小長大,娶妻生子的地方。

但是此刻卻不是他的。

徐氏一脈開城投降,保全富貴,而常氏一脈卻沒有,常延齡年老體衰了,一子戰(zhàn)死,一子投奔左良玉,想要捲土重來,而常延齡躲避在民間,南京城是一個大城市,少說有好幾十萬人,再加上常家也是地頭蛇,真正藏起來,很難被找到。

而且曹營著眼於攻伐天下,根本不在乎前朝勳貴的落網(wǎng)之魚。

故而常延齡才能以年邁之軀,帶著孫兒,東躲西藏。嚐盡世態(tài)炎涼。只能帶這孫子棲息在江上一面扁舟之上,每日以垂釣爲生。於是南京城中都盛傳長江之上有一隱者,稱之漁翁,乃善吟之人。常常能聽到他在大江之上吟詩,氣勢恢宏,聲震瓦嶽,只是淡泊名利,有好事者尋之中,往往不見。

只是常吟悲聲,令人忍不住潸然淚下。誰也不知道,此人是當年的王孫公子,常開平之後。大明最後一任懷遠侯。這正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金陵烏衣巷猶在,誰是石頭城中人。

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zhàn)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zhàn)四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七十章 決戰(zhàn)之前二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jīng)的瘋狂三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zhàn)略轉(zhuǎn)向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zhàn)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tài)炎涼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nèi)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五十六章 大戰(zhàn)落幕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zhàn)略轉(zhuǎn)向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七十六章 戰(zhàn)略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九章 棗陽之戰(zhàn)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七十九章 聯(lián)姻之謀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
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zhàn)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zhàn)四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七十章 決戰(zhàn)之前二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jīng)的瘋狂三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zhàn)略轉(zhuǎn)向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二章 醫(yī)療營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zhàn)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tài)炎涼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nèi)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五十六章 大戰(zhàn)落幕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zhàn)略轉(zhuǎn)向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七十六章 戰(zhàn)略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九章 棗陽之戰(zhàn)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七十九章 聯(lián)姻之謀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论坛| 香河县| 房山区| 宁都县| 丰原市| 阳西县| 荔浦县| 中江县| 上饶市| 昆明市| 蛟河市| 濮阳市| 通化县| 桑日县| 筠连县| 盘锦市| 荥经县| 德兴市| 香格里拉县| 汉源县| 白水县| 贡觉县| 泸西县| 黄骅市| 阳江市| 安远县| 芜湖县| 含山县| 西青区| 丹东市| 娱乐| 连城县| 阿坝| 西吉县| 湘潭县| 穆棱市| 乐都县| 武隆县| 新沂市| 宽甸|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