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

?

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

羅汝才臉色有一些潮紅,隨即恢復正常了。別的不說,羅汝才的自制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好像沒事人一樣,說道:“想有如何?並不想有如何?”

如果說羅汝才之前沒有這個野心,那是不正確的。

每個中國人的心都有一個皇帝夢。

即便是到了民國時期,還有很多軍閥做這個夢。更不要說是明末了。

羅汝才之前沒有想過,是他沒有想過大明朝廷真能被他們給滅了。

是的,也是在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擊敗了孫傳庭,大明最後一支機動兵力覆滅之後,天下才恍然大悟,大明的天下支撐不住了。在此之前,各路義軍之中,也就是李自成矢志滅明而已。

羅汝才根本沒有怎麼想過。覺得不大可能。。

如果從歷史來看,很多事情都是想象不到。而此刻張軒給羅汝才撤下了這一層窗戶紙,羅汝才豈能沒有想法?而且他最近讀史書,看漢高祖以高齡起兵尚能主宰天下,他羅汝才豈能不如劉邦?

“天下大事,當以綱目言之。” 張軒說道。

“天下的綱目何在。在錢糧。”

“大明落到如此局面,就是在錢糧不足用。固然這錢糧不足用,是他明廷內部的原因造成的。而今天下,塞外有韃子虎視眈眈,以區區十萬之衆,壓制住九邊百萬之衆,並屢屢破關而入,河北山東之地,如入無人之地,兵鋒甚銳。無人能當。又有遼東爲根基。已傳二代,根基穩固。因是初起之國,自然有一股朝氣,是爭奪天下的首要大敵,不可不重視。大明之滅,也就在這三五年之中,而大明滅後,就是天下逐鹿。清軍有穩固的後方,不可是可以一戰而勝之輩,如果沒有穩固的後方,即便是數勝清軍,只要一敗,情況就不可收拾,如項羽之遇劉邦。故而爭天下先立根基基。”

“然天下可以爲山川之固,可建國之地,有幾處。以古觀之,乃河北,關中,江南,四川。河南四戰之地,往來交兵之所,非休養生息之地,河北乃京師所在之地,且清軍就在關外,立足河北,要當清軍交鋒,如果我軍與清軍糾纏在一起,豈不是爲他人做嫁衣裳,故而河北不可取。”

“而陝西如何?陝西,天下精兵之所也,自古秦兵乃苦戰,即便現在能支撐大明天下,也是秦兵,而秦兵一滅,大明天下也會隨之崩潰。只是陝西從崇禎元年開始,就多旱災,少有豐年,且是義軍與官軍交鋒之地,地方殘破之極,想要恢復元氣,非一二年可爲之,而且義軍缺少能經營一地大才,如此一來,想要恢復陝西元氣,更是前途渺茫了。而且陝西自從宋夏百年之爭,早已殘破,不如漢唐之盛,關中之險,固足以自守,但是關中之糧,卻不足以養兵。故而關中不能用。”

“四川偏遠,難進也難出,很容易被困在四川一隅之地,與天下之事無緣。而且蜀地所建政權,很少有統一天下之事,故而立足川乃下下之策,不得已而爲之也。”

“你的意思是立足江南?”羅汝才問道。

話說到這裡,張軒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正是。”張軒說道:“江南乃是太祖皇帝立足之地,自從唐宋以來,天下錢糧依靠東南以成定局,李世民言何以得天下?兵精甲利,何以兵精甲利?無他,乃錢糧也。”

“北方凋敝,無東南不足以立國,而江南錢糧之盛,甲於天下,有江南爲根基,分兵攻湖廣,即便不足以取天下,也可以爲偏安之局面,根基穩固之後,也可效太祖皇帝之北伐。如此天下可定。而不得江南,錢糧缺乏,錢糧不足以養兵,兵無糧則散,除非百戰百勝,一敗者前功盡棄。”

“正如你說,天下精兵都出自北方,如果立足江南,沒有馬匹與精兵如果爭奪天下?”羅汝才說道。

“天下精兵都出自北方?將浙兵置於何地?”張軒說道。

羅汝才一時間無言,的確浙兵戰鬥力之強,羅汝才也有所耳聞的。

“至於馬匹固然是軍國之重,但是現在火器纔是最重要的,只要有足夠的錢糧,就有足夠的火器,且岳父南下,豈會孤身南下,只需岳父數年之內掃平天下,又何必擔心,南兵不足用?”

有一些固有的鄙視鏈,地域黑,張軒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他認爲一支軍隊能不能打仗,只與這一支軍隊的訓練程度有關,與這一支軍隊的地域屬性沒有關係。

但是這解釋給羅汝才聽,卻很是費勁?很可能解釋不通。

遊說別人,而不是辯論,不能強行將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別人,只能藉助他固有的認知。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一掠而過即可。

“江南不好取啊?”羅汝才長嘆一聲說道:“要取江南,就需要面對左良玉,黃得功,諸將,都是硬茬子。”

“故而岳父想在要韜光養晦,與李闖並肩作戰,掃平中原兵力,再想辦法謀取江南便是。”張軒說道:“只要穩定江南數年,即可出兵爭奪天下。”

羅汝才說道:“賢婿,九五之尊,自有天命,我又怎麼是妄自窺探天命之人,這樣的話,以後不要再說了。”羅汝才笑瞇瞇的說道:“我知道賢婿大才,與玉嬌兩情相悅。我自然不會做這個惡人,否則非被玉嬌拔光鬍子不可。你與玉嬌的事情,我答應下來,不過你們做下如此之事,必須速速成婚,在成婚之前,你們就不準再見面了。”

張軒心中猛地鬆了一口氣,整個人就變得鬆弛多了。

張軒不管羅汝纔是真有意天下,還是假的無意天下,他準備了一夜的說辭,總算是過關了,他與羅玉嬌的事情總算是沒有阻礙了。

張軒恭恭敬敬的向羅汝才行了一禮說道:“小婿聽岳父大人的。”

他的心中滿懷激動。

而他的激動,並不是單單是因爲能娶到羅玉嬌。還有創造歷史的感覺。

他不知道,在歷史上有沒有人向羅汝才這樣進言,他也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羅玉嬌這個人,更不知道羅玉嬌嫁給誰了,但是現在羅玉嬌會嫁給自己。

歷史已經改變了。

“既然歷史已經改變,那麼改變多一點,與改變少一點,沒有任何區別,什麼祖母悖論?不祖母悖論的,我在乎了。”張軒一時間有一種參與歷史的自豪感,這種感覺對他來說,比昨晚與羅玉嬌在一起,更讓他感覺道刺激。

羅汝纔將張軒送走之後,重重的坐在椅子之上,呼吸變得粗重起來。他心潮澎湃。

立即將一張地圖拿了出來,這張地圖還是在襄陽府繳獲的,是一張大明區域全圖,羅汝才細細看過,與地圖與張軒所說的話,一一對應,似乎天下就在指掌之中。

“沒有想到張軒有如此大才。”羅汝才眼睛之中透出精光來。“一定要讓玉嬌與他快些成親,將張軒死死綁在羅家的船上。否則讓別人得了,可就大大不利。”

一想起張軒,再看看自己兒子,羅汝才頓時有一種看別人家孩子的感覺,兩人看上去年齡相差不大。但是能力卻相差太大了。

“不過,玉龍有張軒輔佐,將來也可以維持局面吧,不過我先要給玉龍打下一個大大的天下。”羅汝才重重的一拳砸在地圖之上。正是地圖上南京的位置上。

要奪取江南,南京是繞不過的地方。

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九章 搶收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五十七章 後勤
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九章 搶收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五十七章 後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双柏县| 肇州县| 江山市| 仙游县| 承德市| 金乡县| 庆安县| 临城县| 衡阳县| 仁化县| 泰州市| 沙坪坝区| 斗六市| 麻阳| 荥经县| 三明市| 南澳县| 怀集县| 郑州市| 太谷县| 奈曼旗| 仁怀市| 青神县| 平乐县| 东宁县| 松阳县| 凭祥市| 海宁市| 台山市| 军事| 拉萨市| 中牟县| 建瓯市| 浦东新区| 秦皇岛市| 永善县| 天门市| 新密市| 合肥市|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