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八章 開拔

一日開拔,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並不容易。

張軒幾乎忙了一個通宵,各樣的命令從張軒的手中分發到四營之中,四個營之中,也都忙忙碌碌好一陣子,輜重裝車,武器分發下去。等等的。

保定營,西平營兩個營沒有在汝寧府駐紮,需要分頭召集,在路上匯合,處理完自己麾下的事情之後,也派人去向楊繩祖送信,問楊繩祖所部準備如何?

“告訴你們將軍,早就準備好了,誤不了事。”楊繩祖冷哼一聲說道。

“是。”楊繩祖的親兵立即答應一聲,隨即下去了。

“二弟,這個張軒不簡單,你以後在人家麾下,要小心一些,不管心中怎麼想,至少面子上過得去才行。”楊承祖說道。

明天楊繩祖就要跟著張軒北上了,亂世之中,任何一次別離,都可能是永訣,楊承祖推掉了所有事情,與弟弟喝上一杯。

“我知道。”楊繩祖臉色有些難看,冷哼一聲,說道:“掌盤子沒有虧待我,我雖然去給張軒當下屬了,但大哥你卻升上去了。也是不錯。至少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張軒雖說有一點本事,但是真真有多少斤量,能玩得轉兩萬大軍嗎?還與馬士英數萬官軍對陣,一個不小心-----”

楊繩祖說到這裡有些喪氣,猛地痛飲一碗。“啪”的一下將酒碗砸在桌子之上。

“都是因爲我,才讓你受累了。”楊承祖說道。

楊承祖很清楚,他雖然在曹營諸將之中表現不錯,但卻不是拔尖的一個。當然也不最差的一個,之所以能成爲左軍統領,很可能是給他的安撫,雖然曹營真正的主力,都在中軍,左右兩軍,一看就是外系人馬。

但是即便如此,對楊承祖來說也是一個大臺階。

不得不說,羅汝才決定爭霸天下之後,曹營的士氣都高漲起來,連各級將領之間的勾心鬥角也多了起來。

不過,這並沒有多少壞處,大家都再想辦法在未來的朝廷之中確定自己的位置。楊承祖如今不管怎麼說,也算是外系將領之中第一人了。

哦,張軒不算外系將領,他算是外戚。

“那有的事情。”楊繩祖說道:“多年來,一直是大哥照顧我,區區小事算的了什麼啊?”

“此行北上,放激靈點。”楊承祖說道:“見勢頭不好,自己想辦法保命,不過最好將張軒一起帶回來了。否則大王那邊不大好交代。”

“好。”楊繩祖說道:“我明白。大哥天色不早了,你早些睡吧。”

“保重。”

“保重。”

次日清晨。

天還沒有亮,張軒就早早出了門。羅玉嬌站在門前送他。

其他張軒昨日忙完已經到了晚上了,他本可以在軍營之中休息的,但是念及羅玉嬌,這才匆匆回城,與羅玉嬌溫存了一兩個時辰,就匆匆起身,上面而去。張軒回頭看著這個女人,千言萬語一時間說不出來一句話,亂世之中,離別匆匆,每一面都可以能是最後一面。有些不用說,彼此就知道了。

“保重。”張軒說道。

“你也保重。”羅玉嬌說道:“還有照顧好虎頭。”

“放心吧,虎頭一直會跟在我身邊的,沒有什麼危險。”張軒說道。

其實以羅玉嬌的本意,她想將虎頭留下來。卻不想虎頭不願意,執意要上陣殺敵,磨鍊本事,將來好爲父親報仇。羅玉嬌拗不過他,這才讓虎頭上陣,不過是作爲張軒的親衛。

在汝寧城外的官道之上,兩個營六千人馬,再加上張軒的千餘的騎的親衛,已經楊繩祖的五千精騎,渡過汝河,轉道北上。

一日只顧行軍,也沒有什麼交流。

不過在楊繩祖看來,僅僅是行軍已經夠厲害了。

張軒所部騎兵有些散漫,不過是剛剛抽調過來的,還沒有磨礪好,也是情有可原。但是步卒,以一哨爲一個小方陣,依次沿著官道北上,橫成列豎成行,而且有百餘騎兵,分撒在道路前後左右預警,是一個完整的行軍隊列。

楊繩祖一時間也收起了,對張軒的輕視之意,心中暗道:“這張軒的步卒,還真有一點看頭,不過可惜步卒就是步卒。”

行軍從來打仗最基本,也是緊要的技能。僅僅看張軒所部行進速度,再看行軍之中的條理,楊繩祖就知道張軒並不是濫竽充數之輩,不過曹營之中,獨重馬隊。輕視步隊的風氣,已經很長時間了,楊繩祖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一日之後,大軍在上蔡下營。

一幕讓楊繩祖的更加吃驚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西平營,與南陽營幾乎前後腳到了上蔡,張軒四個營全部暗示到達。

“分進合擊,還將時間掐得這麼緊?”楊繩祖又高看張軒一眼。

現代分進合擊是很平常的訓練科目,但是在後世,很多軍隊都玩不來,因爲沒有準確的準確的計時工具,而且道路之上有很多意外發生,大軍分進必須在某一個集合點等好久才能將人給籌齊。

其實張軒也是如此,不過是他對訓練抓的緊,下面每天行軍多少,心中有數,往上蔡縣,也不是太遠。故而纔有這種幾乎同時到達的現象。如果將距離拉長,需要數日行程的話,那就不好說了。

意外因素就太多了。

不過,即便如此,對楊繩祖來說,也是很少見的,畢竟曹營的步卒從來是弱項。即便是號稱精銳的也不過鬆鬆垮垮而已。

“張軒號稱鐵壁。”楊繩祖心中暗道:“倒真有幾分鐵壁的樣子。”

“大人,張將軍請你議事。”一個親兵說道。

“好,我這就去。”楊繩祖整整衣甲帶著幾個親兵就過去了。

張軒似乎有一個習慣,凡是行軍在外,統統不住房子,搭帳篷。

雖然在上蔡縣城外,張軒也沒有入城的意思。

楊繩祖一進大帳,眼睛一掃,發現該來的人,幾乎都到起了,立即說道:“末將來遲,請統領恕罪。”

“都是自家兄弟,何必那麼拘束,不知者無罪。”張軒說道:“坐。”

楊繩祖發現只有一個空位置,是張軒下首第一人的地方。心中微微有一點寬慰,也就坐了下來。

“人都來齊,也就開始吧。”張軒說道:“昨日時間緊,人又不齊,也就沒有商議,而今人都到齊了,說說吧,這夏邑怎麼救好?”

“兵貴神速。”曹宗瑜說道:“如今敵情不明,只有加緊行軍,打官軍一個措手不及。才能打開局面,否則以敵我兵力對比,如果我們不能打開局面的話。即便是挺進夏邑城下,難道還真想依城而戰,大敗馬士英數萬明白?”

“故而先手最重要。”曹宗瑜說道。

張軒也明白,其實速度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突然性。只有高速行軍才能造成進攻的突然性。在官軍以爲張軒所部好在汝寧的時候,他們已經到了大營之外,這樣才能取勝。

不過,張軒也很明白,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要先保證進攻的突然性,恐怕要面對大量的體力消耗了。

這是一場大冒險。

張軒心中一動,看向了楊繩祖。無他,他那只是在沒有騎兵的情況之下,纔有的辦法,現在手中握著五千騎兵,對張軒來說,迴旋的餘地可就大多了。

“楊將軍,你怎麼看?”張軒問道。

“這----”楊繩祖沉吟一會兒,說道:“如今敵情不明,就貿貿然的出擊,未免太危險了。還請探明敵軍部屬之後,在做計較不遲。”

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章 授田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章 平城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章 蕭縣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章 黑夜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
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章 授田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章 平城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章 蕭縣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章 黑夜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曲水县| 汝城县| 格尔木市| 通海县| 馆陶县| 广东省| 来凤县| 苏尼特左旗| 思南县| 和田市| 手游| 宝兴县| 南雄市| 迁安市| 宜城市| 新河县| 阳新县| 平乐县| 东莞市| 海丰县| 夏邑县| 颍上县| 泰安市| 潮州市| 卫辉市| 偃师市| 翼城县| 郴州市| 辛集市| 苍溪县| 鄢陵县| 灵丘县| 都匀市| 杭州市| 武强县| 阿鲁科尔沁旗| 邯郸市| 鄢陵县| 江口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