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

?

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

第二日,天剛亮的時候。

張軒與羅玉嬌推門而出,就見楊山站在門外,身上夜露深重,看上去已經是站了好久了。

羅玉嬌心中“咯噔”一下,一把抓住了張軒的衣服。

張軒安慰的拍拍羅玉嬌手,讓他鬆開。

楊山說道:“張兄弟,掌盤子讓你去一趟。”

張軒說道:“好,我這就去。”

羅玉嬌想和張軒一起去,卻被田大娘一把攔住了,說道:“姑娘,掌盤子讓你好生待著。”

羅玉嬌說道:“大娘,我---”

“哎---,姑娘啊,你就是去又有什麼用啊?只是白白讓掌盤子生氣而已。”田大娘勸慰道。

羅玉嬌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依舊不願意離開張軒,她唯恐他們這一分離,就是他今生今死的永別了。

張軒回頭說道:“你放心,沒事的。”

張軒轉過頭來,對楊山說道:“楊大哥,請。”

羅汝才的房間之中,沒有其他的人,只有羅汝才自己,此刻他心中滿心不是滋味。

這一切他早有預料,但是爲什麼當事情真的發生之後,他還是有一種自己家的白菜,被張軒這一頭豬給拱了的感覺,滿心的火氣不知道向誰發,大半夜輾轉反側,沒有怎麼睡覺。

此刻見張軒過來,根本不給張軒什麼好臉色,說道:“你還敢過來,不怕我殺了你嗎?”

張軒鼓足了勇氣,說道:“小婿拜見岳父大人,雖然我與玉嬌之事,實屬非禮,但是事已如此,還請岳父大人成全。”

羅汝才冷哼一聲說道:“你拿什麼來讓我成全?你不知道我成全你了,曹營與闖營之間的關係就要被破壞,你有什麼自信,能比得上劉宗敏。”

“劉宗敏果然是猛將,但是岳父手下,也不缺這樣的猛將,岳父缺少的是給指明方向的謀士,不才,正是當今天下第一流的謀士,天下大勢,就在指掌之間。”張軒努力的爲自己臉上貼金。

不過細細說來,張軒所言的,也不完全是假的,的確,當今局面,也只有他後世之人,從歷史下游看得最爲清楚了。

羅汝才說道:“ 大言不慚,如果你真有本事,何必來我這賊窩之中,何不去考進士,中狀元。”

“明廷是家中枯骨,有必滅之道,我又爲什麼要考進士,要做亡國之臣嗎?而且朝政腐敗,進身之道,都被勢家掌握,我即便是想考進士,也沒有分錢。”

“那你就來我這裡買弄?你且說說,明廷有什麼必滅之道?”羅汝才說道。

“自從萬曆年間到現在,北方蝗旱不斷,故而是各地水利工程,都已經年久失修了,但也有氣候的原因,我查閱史記,每每數百年間,中原都有一段時間返寒,這一段時間或幾十年,或百餘年。而現在看來,這數十年正處於這個返寒期,故而北方嚴寒,天時不調,災害頻繁發生,以至於莊稼不作,民不聊生,此乃上天要滅明廷也。”

此言一出,羅汝才陡然而驚。

他從來沒有聽人從這個角度談論明朝的滅亡,一時間有如聞黃鐘大呂之感,心中震撼非常,其實他已經決定張軒夠不錯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張軒還能給他這樣的驚喜,立即說道:“楊山。”

“屬下在。”楊山從門外進來說道。

羅汝才說道:“所有人不能近大帳百步,近則皆斬。”

楊山說道:“是。”

外面立即傳出鐵甲碰撞的聲音,守在外面的甲士全部離開,在百步之外,守護著這裡。

“可有憑證?”羅汝才說道。

“如果岳父想知道,我自然能給岳父找出憑證來,去砍一顆,千年大樹,看樹的年輪,但凡天寒地動,樹木長的就慢,年輪也就細密,但凡天暖春融,樹木長得就快,年輪也就疏闊,就可以看出其中規律,當然了從史書之中,也能找出憑證。不過,今日我等也不是做學問,我說的對與不對,岳父細細想想,這幾十年來,是不是越來越冷。”張軒說道。

羅汝才本沒有這個感覺。但是被張軒一挑明,立即感覺正是如此,他有這種感受。

“而大明數百年來,人口繁衍,早已變成了人多地少之勢,北方之地,不足以養北方之民,京師百萬之衆,全部離開漕糧,依靠江南,而江南之地,靠著開海通商,賣貨物於外洋,重桑麻而輕糧食,當初江南之糧可以供應天下,而如今江南的糧食幾乎不能自己,必賴湖廣之糧,如此從整個天下之看,大明的糧食不足,已經很明顯了。地力不能盡養人。是地滅大明也。”張軒說道。

說實在,張軒也不願意這樣說話,有幾分裝神弄鬼的樣子,但是沒有辦法,這個時代的人,喜歡聽這樣的話,故而張軒只能這樣說。才能引起羅汝才的重視。

羅汝才心中驚歎之極。

這些東西很多人有感覺,但是沒有總結出來,但是羅汝才卻不在此列,羅汝才或許在征戰之餘想過,大明到底是怎麼走到現在這一步的,但是這兩條前者他想過,不過沒有張軒說的那麼具體。但是第二條完全沒有感覺。此刻聽得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張軒乘熱打鐵的說道:“而這兩者都還有挽回的餘地,但是最重要是大明自取滅亡。岳父,可知道張太嶽,張相公?”

羅汝才說道:“知道。”

張居正的所在時間段,與羅汝才相差不遠,也不過是幾十年而已,就好像是我們與建國時期的人相差的時間不錯。

“張太嶽爲人爲政,且不去說,但是張太嶽是唯一看到了大明危機,以致力於救亡的大臣,但是張太嶽有一個什麼下場?”張軒冷冷的說道:“抄家流放,老父被生生餓死。如此下場,足以讓天下臣子警惕,但凡想救國之人,要先想想自己家人的下場,如此一來,大明之亡就已經是必然了,果然在張太嶽之後,大明江河日下。一日如一日了。”

“當然了,之後大明也不是沒有機會的。”張軒說道:“崇禎初年的民亂,尚且有鎮壓下去的機會了,但是崇禎加三餉,天下崩潰就無法挽回了,歲收之中的貓膩,岳父比我明白的,上面加的一錢,下面就要交上一兩,再加上大明官員的德行,他們層層分潤,在朝廷手中有幾百萬兩,但在整個徵收之中,至少要收了數千萬兩之多。以天下之大,也不夠如此之數。”

“且這錢糧收上去就能盡用了嗎?單單拿軍餉發下去的流程來說,兵部發餉從來沒有足額的,下面層層分潤,到了將士手中,根本是十不留一。如此以來將士如何能打仗啊?”

“舉國之財,萬萬之數,上逼得無數人家破人亡,下不過練兩三支不能戰之軍,大明之患首在錢糧,而偏偏大明就是一個沒底的桶,你就是倒入億萬之財,也派不上什麼用場。”

“這是人之亡明也。”

“呵呵。”羅汝才的臉色蒼白,說道:“賢婿有一句話說錯了,大明將士所領的軍餉,除非是將領的家丁,從來不是十不存一,而是一點沒有,徒徒餓死而已。我麾下有不少將士都是官軍出身,最瞭解不過了。”

張軒聽羅汝才說“賢婿”兩字,心頓時放在肚子裡面了。他知道羅汝才接受了他這個毛腳女婿。不過,他的話還沒有說完。。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 張軒正色說道。

第三章 岳陽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章 授田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
第三章 岳陽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章 授田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葫芦岛市| 沙洋县| 安康市| 陆川县| 施秉县| 石屏县| 乌苏市| 楚雄市| 吕梁市| 中卫市| 深圳市| 柳林县| 莱州市| 云林县| 永仁县| 抚宁县| 平舆县| 宁陕县| 海宁市| 舟曲县| 阜南县| 武平县| 旺苍县| 赫章县| 天津市| 自贡市| 嘉义市| 卢湾区| 济南市| 武定县| 禄丰县| 钦州市| 百色市| 龙游县| 潜山县| 许昌市| 元江| 舒兰市| 井陉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