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

“該死的錢肅樂。”羅玉龍大怒道。

錢肅樂紹興之勝後,居然不見好就收,兵鋒從水路進攻杭州,羅玉龍不得不在杭州城下與錢肅樂打上一仗,而錢肅樂自然打不過羅玉龍,但是錢肅樂佔據水路優勢,見攻不下杭州,就撤退到錢塘江之南。

隔著錢塘江與羅玉龍對峙。

而且似乎因爲錢肅樂的勝利,號召了江南士紳,錢塘江之南,各路士紳紛紛應和,一時間錢肅樂手中的兵力大增,有十幾家士紳也如錢家一般破家爲國,其中規模的有十四家之多。

其中就有黃宗羲黃家的世宗營。

一時間羅玉龍只見錢塘江南岸的旗幟一支多過一支,數百里河岸,幾乎無處可渡,他手中空握著兩萬騎兵,要是中原,這兩萬騎兵足以擊潰這些新組建的軍隊,但是這是江南。面對錢塘江,羅玉龍也只能望而興嘆,更不要說,這勝利鼓舞了不少,夏允彝更是打出旗幟,舉兵數千,眼看剛剛落入義軍手中的松江府就不保了。

羅玉龍一時間也顧不得錢塘江南邊的事情。

他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易定難平。

江南不比北方,北方早已被往來兵馬,天災人禍,蹂躪的不成樣子,百姓人心思定,對明朝的忠心也就沒有多少了。

但是江南不同。

江南雖然也有一些天災,但並不影響江南的繁華,與北方簡直是兩個世界,而各家士紳對他們現在的生活,是相當的滿意。

或者說,這個時代的江南有一種優越感,就是如同後世上海人的優越感一樣。

江南士紳或許對大明朝廷沒有太多的忠心,但是想保持他們現在生活的心思。不想給從北邊來的土包子低頭,幾乎是整個江南百姓的心思。

而大明在江南還是有一些忠臣義士,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對羅玉龍剿滅各地士紳叛亂,有相當大的阻力。

讓羅玉龍有一種如在泥澤之中,手中雖然有萬般巨力,卻使不上力氣的感覺。

“派人給張將軍傳令,讓他從金華東進,剿滅錢肅樂一干人等?!绷_玉龍說道。

立即有人去傳令。

羅玉龍又對王龍說道:“王龍,有一件事情,交給你?!?

“大哥請說?!蓖觚堈f道。

“你去松江?!绷_玉龍眼角微微一抽說道:“你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殺。”

“是。”王龍說道。

對於此起彼伏的叛亂,羅玉龍也沒有其他辦法,他唯一能想到的,也不過是看你的脖子硬,還是刀子硬。

王龍帶來萬餘騎兵奔赴松江。而羅玉龍的命令也來到了金華。

張軒接過命令之後,微微沉吟一會兒,心中暗道:“這也正好,如果早來幾日,我來騰不出手來?!?

這一段時間,張軒處理金華府的事情。

許都不愧爲低頭蛇,有了許都的支持,很多金華當地人都通過許都的路子投奔張軒。

一時間張軒收納的金華人,要比之前數個府縣收納的都多。

以金華爲中心,好幾個縣,也因爲許都的原因紛紛投降。而且各地山民也因爲許都的緣故紛紛投軍。

許都的金華軍也飛速組建出來的。

不過,真正能形成戰力的,也只有是義烏營。乃是許家老卒集合在一營之中,可是說是數萬白頭軍之中的精華所在。

至於其餘的兩個營,現在不過能守城而已。

張軒所部也修整的差不多了。可以出戰了。

“傳令各部將領來府衙集合?!睆堒幷f道。

“是。”賀虎頭說道。

張軒一聲令下,幾十名將領都來到了府衙之中。

張軒將手中的書信給所有人看了一遍,說道:“軍情緊急,閒話少說。許都?!? шшш? т tκa n? co

“末將在。”許都大聲說道。

“從你部抽出一個營來,你帶領著跟我東征?!睆堒幷f道。

“是?!痹S都說道。

這是題中應有之意,張軒可以允許許都在金華府之內,享受特殊權利。

但是前提是許都所部乃是義軍的金華軍,而不是一個獨立的軍閥。

將許都帶上,就是這個樣子。既可以理解爲讓許都融入義軍之中,也可以理解爲許都是作爲金華軍人質。

這就看別人是怎麼理解的。

“許都,你久在江南,跟我說一說,這所謂的十四家軍,都怎麼樣?” 張軒問道。

許都冷笑一聲,說道:“烏合之衆,這些十幾家都是文章傳家,書香門第。但是說起大仗都是門外漢了,末將請爲先鋒,大破十四家軍?!?

所有人之中,對江南兵力最爲了解的,就是許都了。他不認爲倉促拉起來的軍隊,能有什麼戰鬥力。而且許都也很明白,他是新投之人,就位居很多老人之上,正要立下幾個大功勞,證明自己的能力。此刻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張軒也有意給許都這個機會。

張軒也想看看,許都這個江南將才到底有幾分本事。

“好。就以許將軍爲先鋒?!皬堒幷f道。

敲定這一件事情,隨即又返回到金華府的防守問題。

金華府是三面受敵,可以說是一個突出部,只要北面與曹營所轄之地相連,而東邊,南邊,西邊都受到敵人的壓迫。

只是官軍反應太慢了,一時間還每主動進攻的勇氣。南邊不用怎麼擔心,大山環繞之中,處州府沒有進攻的實力,東邊張軒正要出兵攻打,唯獨西邊,背靠江西,張軒擔心出什麼幺蛾子。

所以金華軍留守兩營,就是主要防禦西邊。

這一起都安排好之後,張軒才決定散會。

許都離開之後,沒有直接回軍營,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宅子之中,卻見當廳之中,有一口大棺材。

不是別人的,正是陳子龍的。

許都撫摸著陳子龍的棺材,心中暗道:“子龍兄,你放心吧,時間會證明我是對的?!?

怎麼纔算對,只有建立新朝,並且新朝要比大明好太多,許都才覺得,他能面對陳子龍。

“大哥,都安排好了?!痹S應嘉說道:“明日就有人運走,直接走水路,從錢塘江入運河,從水路到松江府。派得是家中老人,一路上也走過很多次了,不會有什麼問題。”

許都說道:“這件事交給你,我放心。不過應嘉,明日我就要跟著張將軍東征,你在金華好好看家。要注意江西那邊的動靜?!?

許應嘉說道:“大哥放心,我會守好我許家的基業?!?

“不,金華不是許家基業?!痹S都說道:“你要記清楚,是吳王的基業,將來在吳王麾下任職,這樣的話,萬萬不可說出來,知道嗎?”

許嘉應說道:“是。”

許都心中暗道:“嘉應還不是獨當一方的人,將來恐怕要吃虧。”

許嘉應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吃虧在讀書太少了,見識不廣,畢竟之前,不過是拿他當一個家丁培養,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許都決定給許嘉應娶一個書香門第的女子,之前許都不敢做如此想,許嘉應再怎麼被劃爲許家嫡系之中,也是奴僕出身,等閒人看不上他。

但是而今的江南,恐怕最不少的,就是落魄的士家女子了。

對這一點,許都早有預見了。

就在張軒在金華出兵東進的時候,長江出??谏?,無數船隻彙集成一片。好像是一片移動的大陸一樣。

只見最大的船隻之上,上面掛著“沈”字大旗,正是沈廷揚到了。沈廷揚本就是崇明人,家中世代海商,他一到這裡,就成爲的崇明所有士紳的焦點所在。

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十章 凌濛初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六十章 鑄炮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章 汝寧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章 成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
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十章 凌濛初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二十四章 餌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六十章 鑄炮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章 汝寧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章 成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丹巴县| 安康市| 泸定县| 松阳县| 白银市| 肥城市| 织金县| 南皮县| 商水县| 志丹县| 根河市| 永仁县| 繁峙县| 高淳县| 伊金霍洛旗| 肇庆市| 建水县| 巴里| 商城县| 香格里拉县| 临夏县| 任丘市| 苏州市| 东兴市| 衡阳市| 贺州市| 汤阴县| 浦北县| 苏尼特右旗| 梅州市| 诸城市| 灵丘县| 师宗县| 杨浦区| 滦南县| 稷山县| 乐昌市| 富锦市| 兴安县|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