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章 響應

張軒隨即安排一些各部人馬,與姚啓聖一起分配各部乘船的先後順序。隨即姚啓聖就開始忙碌起來。按張軒的安排,曹宗瑜所部留守。許都部,王進才部,鄧和部,再加上剛剛投奔過來的馬光玉部,再加上張軒直屬人馬。大抵有五萬人。

這樣大規模轉運,必須事先準備。

否則事到臨頭根本完成不了。

姚啓聖爲了這一件事情,開始東奔西跑起來,幾乎將長江沿岸的所有的民船都就地徵召,有讓長江兩岸爲之一空的感覺。

不過,胡澹卻有一個擔心,他私下找張軒說道:“陛下令王龍將軍鎮守武昌,未必沒有牽制大將軍的意思,而今大將軍向武昌求援,恐怕王龍將軍不會立即發兵。必秉明南京而後行之,這一點還請大將軍深思之。”

張軒聽了微微一笑,說道:“你就放心吧,大夏不是大明。”

張軒承認胡澹所言有道理。

張軒也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來。羅玉龍將王龍放在武昌的心思。但是他卻是以明朝的思維來揣測夏朝。

新生王朝即便在制度上與明朝有承襲關係,但是新生王朝並沒有那麼多的負擔。也沒有那麼過的鬼蜮心思。張軒相信,王龍或許根本沒有來得及想這些。

書信順流而下,一日就到了武昌。

正如張軒所料,王龍結過書信簡直大喜過望。

人與人的想法根本不一樣,對王龍來說。 他看到了機會。

雖然王龍驟然統領大軍,從入主江南之前,並不過統領萬餘人馬,到現在湖北數府,最少有四五萬將士在王龍麾下,讓他有幾分戰戰兢兢之感。但是他骨子裡面還是將自己當將軍。

很多都暗地說他因爲裙帶關係上位,故此王龍一直想證明自己。

羅玉龍雖然對王龍照顧有加。讓王龍可以不上戰場就能分一份功勞,但是這卻並不是王龍所要的。故此王龍見張軒求援,幾乎大喜過望,一邊給羅玉龍報信,一邊點齊人馬,就要南下。

立即被張秉貞攔下來了。

張秉貞是湖廣巡撫。雖然他這個巡撫只能算是西京留守的副手而已。張秉貞以浙江巡撫的頭銜投降羅玉龍,羅玉龍仍以浙江巡撫留任,也算大夏第一個封疆大吏。王龍跟著羅玉龍下杭州,固然有死節之臣,如黃道周等人,但也有投降的人。

而降臣之中,被重用的人,就是張秉貞了。

羅玉龍以各位將軍文事不修,故而將很多文官送到各地,作爲主將的副手或者幕僚,承擔地方政務。也算得上是分權手段。不過,羅玉龍對王龍卻算得上照顧。

王龍坐鎮杭州的時候,張秉貞就在王龍手下做事。可以說張秉貞是王龍的私人。王龍轉鎮武昌,羅玉龍唯恐王龍壓不住陣腳,將王龍得用的人手都調過來了,其中代表的就是張秉貞。

張秉貞乃是桐城張氏。對,就是張廷玉那個桐城張氏。

不過,這個時代,張廷玉他爹還沒有出頭。張秉貞還不知道他張家後人能做到如此地步。而且他們也沒有機會爲東虜效力了。其實當時的士大夫未必真的喜歡東虜。

比如桐城張氏雖然後來在清廷身居高位,但並不是兩者之間就沒有仇恨的。

張秉貞的族兄,張廷玉父親張英的嫡親伯父,張秉文就是在崇禎十一年鎮守濟南,抵抗多爾袞。城破撥劍巷戰。至死方休。而張秉文三個兒子都一生不仕清。清廷一直到了康熙平三藩之後,纔算是收拾中原人心。

這也是不得已,畢竟人活著總要吃飯的,忠義兩字固然重要的,但是活著也很重要。

不過此刻,卻不一樣了。張秉貞身居湖廣巡撫,張秉文的三個兒子都來投奔。不爲別的,用他們的話說,父親既然已經做了忠臣,他們要做孝子。

古代的忠義觀念,講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張秉文作爲大明官員爲大明殉死,是應該的。而張秉文的兒子一輩,卻沒有吃大明的俸祿,自然不用殉死。而他們三人卻一心爲父報仇。在襄陽一戰後,看出來天下間,能夠抵抗清廷的,唯有大夏而已。自然來投。

張秉貞雖然僅僅是平調,但是羅玉龍私下給他許諾過,他只要能輔佐王龍做好西京留守。這一任過後,許他一個尚書之職。大夏體制之中,六部尚書自然入閣。也就是文臣最頂尖那一撮人之一了。

“國公三思,國公三思。”張秉文說道:“當以大局爲重,陛下爲何讓國公鎮守西京,就是以防萬一,萬一鄭國公大敗,國公就要收拾殘局。而如今國公也投入大軍,一旦有一個萬一,國公如何與陛下交代。”

王龍說道:“哪當如何?”

張秉貞說道:“鄭國公所請,不能不應,只需派一員將領率萬餘人馬南下便是了。”

王龍想了想說道:“不行。鄭國公的南征軍,乃是我朝精銳,如果因爲我應援不力。出了問題,我就萬死莫恕了,武昌城堅,不過城池也大,留下萬餘人馬鎮守,佐以民夫守上個三四個月卻是沒有問題的。”

“就傳令武昌鎮守大軍,夷陵,荊州本地人馬,各地人馬都赴前線效力。”

張秉貞說道:“如此一來,湖廣就空了?”

王龍說道:“空就空,北有高鬥樞,袁時中,東方都是朝廷人馬,西側也不是留了人了,南邊有南征軍,留那麼多人做什麼?如果不是武昌太過重要,我連武昌都要放空了。”

大夏上層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最基本的團結還是能做到了。

不過,不要看王龍說得這麼大,但是張秉貞還是不敢這麼做的。

真將各地全部放空,不鎮守一兵一卒,下面立即就出問題。要知道雖然湖北在大夏手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地面上卻也不是多太平,大夏只能保證各地城池,集鎮的安寧,很多山中還有不知道多少土匪。

民間秩序並不是多好,沒有兵力鎮守,一定會出亂子的。

王龍能夠調動的軍隊,派出的援軍,最多隻有四萬,而且因爲駐地的不同,出發時間到達時間也不同,只能分批到達了。

不過,王龍書信先到城陵山。讓張軒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有這些援兵那麼是分批次抵達,再加上曹宗瑜的能力,足以讓李過北上不得。

而此刻羅岱也得到了消息。

果然不出張軒所料,羅岱得到這個消息之時,簡直是大喜過望。

羅岱現在的局面也很尷尬。

何騰蛟已經在步步爲營,縮小羅岱的活動範圍。

平江一帶,有山有水,平原並不是太多的。這些地形限制了羅岱騎兵的發揮,雖然在很多小接觸戰之中,羅岱獲得了一系列勝利,但是面對何騰蛟依託山勢,河流所建造的防線,羅岱也是無能爲力。

在牽制住何騰蛟的同時,羅岱也被牽制住了。戰事陷入僵局。

而羅岱本人卻不是一個願意僵持的人,他一直在想辦法破局,而此刻知道了張軒的計劃,雖然張軒並沒有給羅岱佈置什麼任務,只是讓他自由發揮,但是羅岱心中卻生出了不少想法。

於是他召集各部,向湘陰方向挺進,不過因爲何騰蛟防備很嚴,羅岱打不動,一時間只能在汨羅江以南,與何騰蛟對峙。

沒有機動能力的騎兵,其震懾力就大打折扣。何騰蛟更是調兵遣將,似乎想將羅岱圍殲在汨羅江南岸。

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章 凌濛初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八章 局面第四章 張青天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九章 初戰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
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章 凌濛初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八章 局面第四章 張青天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九章 初戰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卢湾区| 修文县| 延川县| 宜良县| 芜湖市| 塔城市| 宁远县| 临泉县| 大埔区| 固始县| 汾阳市| 鄂州市| 汪清县| 宁南县| 托里县| 二连浩特市| 临汾市| 鹤山市| 井陉县| 万年县| 荔浦县| 观塘区| 仙居县| 潍坊市| 梓潼县| 福鼎市| 广河县| 青州市| 仁布县| 四会市| 井研县| 和田市| 始兴县| 屯门区| 湾仔区| 剑河县| 三都| 庄河市| 太和县|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