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

?

第十六章驕兵之計

“懸羊擊鼓,餓馬提鈴。”傅宗龍冷冷的說道:“這種小花樣,就把你們這些宿將給瞞過了?”

“卑職失職,還請大人恕罪。”一行將領(lǐng)齊齊下拜行禮說道。

李自成撤軍的時候,用的是非常老套的花招,所謂懸羊擊鼓,就是在那個一隻羊倒掛在鼓上,這羊一不舒服就要亂蹬,每一下就蹬在鼓面之上,發(fā)出激烈的鼓聲,而餓馬提鈴,就是留下來一些馬匹,脖子上掛著馬鈴。

這馬肚子餓了,又被拴住了。它就到處跳躍嘶鳴。如此一來,就能遠(yuǎn)遠(yuǎn)的聽到馬嘶馬鈴之聲。

鼓聲,馬嘶馬鈴之聲混雜在一起,自然會讓感覺,似乎大軍依舊在營寨之中。

不過,傅宗龍卻是老行伍了。他麾下的賀人龍,李國奇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這種小花樣豈能不明白,只是兩軍雖然在對峙,但是並沒有逼著太緊,兩軍相距還是有些距離了,有這個疏忽也是情有可原,另外傅宗龍也不知道,到底是他們疏忽了,還是故意的。

“現(xiàn)在說這些,有什麼用。賀人龍你部騎兵最多,立即給我追過去,咬死了闖賊的尾巴,不求有功,不過不能讓闖賊脫離視線。”傅宗龍說道。

“屬下明白。”賀人龍說道:“屬下這就去準(zhǔn)備。”

畢竟不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將領(lǐng),用起來總覺得隔了一層,傅宗龍的計劃很簡單,撤退並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特別是後面有追兵的時候,而張軒面對陳洪範(fàn)的三百騎兵,就有一種進(jìn)退不得的感覺,而賀人龍的大軍如果追在李自成後面,李自成自然也會有這樣的感覺。而他已經(jīng)下令讓左良玉急速趕來。

“只需拖住闖賊,事情尚有可爲(wèi)。”傅宗龍心中暗道。

不過,他心中卻有隱憂。那就是賀人龍與左良玉真的會如此聽話嗎?

安陸縣。

“我們需要大敗一場。”李自成說道:“不敗,無法引得傅宗龍上勾。”

傅宗龍雖然十幾年起起伏伏,但是天啓年間也是打過仗的,威名尚在,不是一般督師。如果雙方擺明車馬作戰(zhàn),從應(yīng)城對峙的情況來看,想要一口吞掉傅宗龍,一來耗時良久,二來,義軍也要傷亡慘重。這些都是李自成的本錢,李自成才捨不得的,如此只能用計。想要算計傅宗龍必須下血本。李自成明知道很多東西帶不走,還硬要帶走,並不是真得要錢不要命了,而是要將這些東西當(dāng)做誘餌。

“敗上一場,倒也容易。”羅汝才說道。在李自成與羅汝才眼中,人命不過是一個數(shù)字而已,根本不值一提。他們纔不會弄什麼假,要弄就弄成真的,反正義軍精銳不多,但是炮灰卻不少,給賀人龍砍些腦袋,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不過,真得能讓傅宗龍上勾嗎?”羅汝才說道。

李自成想了想說道:“單憑那些饑民,是決計無法引誘傅宗龍的。故而我準(zhǔn)備讓劉芳亮帶人去。”

劉芳亮是李自成麾下的老人,從陝西就跟著李自成,他部屬並不是太差,也算是精兵,雖然不能說是李自成的老底子,但是也相差不大。

“不好,看來今天要出血本了。”羅汝才心中暗道。李自成就拿出劉芳亮一部來填飽賀人龍的胃口,他不會僅僅讓自己損失,而讓羅汝才坐享其成的。

果然不出羅汝才所料。

“羅兄準(zhǔn)備派出誰?”李自成問道。

羅汝纔不如李自成家大業(yè)大,他麾下大多都是騎兵,不捨得損失掉,忽然想起了張軒所部,張軒所部是新編的,羅汝才很多時候都沒有將張軒所部當(dāng)成戰(zhàn)兵。此刻正好拿來當(dāng)棄子。

“我讓我那女婿來當(dāng)一當(dāng),當(dāng)然了也讓玉龍幫幫忙。”羅汝才說道:“雙方交戰(zhàn)一場,將那些輜重當(dāng)做買路錢,想來賀闖子也不狠追。”

讓張軒所部去送死,沒有問題。但是他不想讓張軒也死了,且不說張軒的謀略,單單他不想讓他女兒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以準(zhǔn)備了讓羅玉龍接應(yīng),別的不說,只要將張軒救出來就行了。

雙方安排已定,但是消息卻沒有下傳。

羅汝才這邊,只安排了羅玉龍知道。李自成這邊也只安排了劉芳亮知道。否則知道的人多了,就做不出真實的效果了。容易被傅宗龍懷疑。

在安排行軍順序的時候,張軒所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jīng)被安排在最後面了,與劉芳亮一起,擔(dān)任大軍的斷後任務(wù)。

張軒不知道上面的算計,不過在得知自己要擔(dān)任斷後任務(wù)的時候,頓時一陣頭皮發(fā)麻,不爲(wèi)別的,就是爲(wèi)這些大批的糧草輜重。浩浩蕩蕩近千輛馬車,而且大軍從應(yīng)山北上,要翻越河南與湖廣交界的山峰,路又難走,糧食又多,簡直是給張軒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張軒立即開始忙碌起來,檢查所有車輛,並檢查所有民夫,許諾這些民夫只要將這些糧食送到河南,就分他們每人一石糧食。張軒至少許諾出數(shù)千石糧食,是所有糧食的十分之一了。但是張軒依舊覺得這是一件劃算的事情。

不過前提是,這些糧食能運過信陽三關(guān)。

張軒很快發(fā)現(xiàn),他想的太遠(yuǎn)了。他根本不用去想什麼信陽三關(guān),就在應(yīng)山之南。就有官軍的騎兵追了上來。

好在斷後的不僅僅是張軒,羅玉龍,劉芳亮都在。

雙方的小隊騎兵不住的交鋒。

這還只是大戰(zhàn)之前的開胃菜而已。

“不能這樣下去了。”張軒暗道:“必須留人把守住應(yīng)山縣。只有讓把守住入山的道路,才能將官軍擋在這裡,否則在山路之中,被官軍追上來,更是一場悲劇。”

其實張軒已經(jīng)猶豫了很久,原因很簡單。誰留守應(yīng)山。

大軍北上絕對不會來救的,應(yīng)山根本就是死地。有一部留守應(yīng)山,自然能保證這些物資跟上大隊人馬,但是留守應(yīng)山那一部就死定了。

而現(xiàn)在斷後的近萬兵馬來說,劉芳亮是李自成的人馬,他是決計不想留下來的,羅玉龍所部都是騎兵,守城並不是他們擅長的,而張軒所部都是步兵,人數(shù)不多,看上去損失在應(yīng)山,對義軍的損失最小,再這是張軒提出的,不是他,是誰?

但是這個方案對義軍是最合適的,但是並不是對張軒最合適的。張軒還沒有活夠的,又怎麼肯戰(zhàn)死在這裡,不過,他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與羅玉成,劉芳亮討價還價,畢竟他不管怎麼說,也是羅汝才的女婿,想來羅玉龍也不會將他放棄在這裡。

不過,張軒一提出來堅守應(yīng)山立即被否定了。

一來如張軒上面所想,沒有人想爲(wèi)大家犧牲,二來,上面想要的就是一場敗仗。一場大敗。而不是一場艱難的守城戰(zhàn)。

其實義軍也很少有守城的習(xí)慣。

羅玉龍說道:“應(yīng)山不必守了,不過在應(yīng)山以北,還有崎山鎮(zhèn),崎山鎮(zhèn)以北還有廢城。不一定要在應(yīng)山死守,我們可以步步爲(wèi)營嗎?”

張軒簡直要將曹尼瑪脫口而出,帶著這麼多累贅,有幾分想要步步爲(wèi)營的樣子。

既然上面說不通,張軒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張軒立即將這些輜重做了調(diào)整,反正河南來的民夫全部調(diào)到前面去,將裝了軸承的車輛全部讓河南民夫用,而其他民夫就地徵召。也不要隊形了,讓他們能走多快就走多快。如此一來,裝有軸承的車輛,與沒有裝軸承的車輛一下子就拉開了距離。糧車綿延十幾裡,應(yīng)山縣往北就好像是一條長龍一樣。

不過,官軍來得很快,快到超出張軒的預(yù)料之外。

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zhàn)事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guān)會將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四十章 水戰(zhàn)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zhàn)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六章 匠作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章 火併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zhèn)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十章 水戰(zhàn)四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十八章 決戰(zhàn)三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零八章 戰(zhàn)鬥間隙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zhàn)場的判斷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zhàn)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zhàn)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zhàn)事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guān)會將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四十章 水戰(zhàn)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zhàn)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六章 匠作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章 火併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zhèn)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十章 水戰(zhàn)四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十八章 決戰(zhàn)三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零八章 戰(zhàn)鬥間隙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zhàn)場的判斷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zhàn)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zhàn)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如东县| 长海县| 布拖县| 历史| 凌源市| 海原县| 巫溪县| 剑河县| 屏山县| 仪陇县| 马公市| 寿阳县| 达日县| 广德县| 乌恰县| 棋牌| 都昌县| 禄劝| 绥阳县| 廊坊市| 鄢陵县| 商河县| 郧西县| 长宁区| 郧西县| 颍上县| 光山县| 宁都县| 维西| 温宿县| 福清市| 瑞金市| 紫阳县| 麻栗坡县| 富平县| 永胜县| 河源市| 盘锦市| 额敏县|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