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

錢謙益似乎聽出了羅玉龍言外之音,立即說道:“臣雖然與鄭國公有私怨,但是殿下知遇之恩,臣斷斷不會私心用事的,臣之所以不欲鄭國公任樞密院使,不是因爲(wèi)別的,正是襄陽之戰(zhàn)。”

“襄陽之戰(zhàn),雖然打的艱難。但是總歸是一場勝戰(zhàn)。”

“這一戰(zhàn)之中,鄭國公麾下人馬,多達(dá)三十多萬,都是我夏軍精銳。如今他挾大勝之餘威入京,殿下何以制之?”

錢謙益一句話,讓羅玉龍心中猛地一跳。

他從來沒有這樣想過,但是如今想來,卻不得不承認(rèn)錢謙益所言不是多慮。

下面士卒最擁戴的就是能打勝仗的將領(lǐng),而羅汝才的病情也隱瞞不了多久了。到時候張軒的威望更上一層樓了,此刻讓張軒總理大夏軍權(quán),樞密院使,這個位置張軒定然能坐穩(wěn)了。

但是羅玉龍需要一個能坐穩(wěn)的樞密院使?

這個問題,還需要思量。

羅玉龍一擺手說道:“今天,就到此爲(wèi)止吧。”

錢謙益也知道適可而止的道路,說的太多,估計還會起反作用,於是立即起身下去了。

羅玉龍隨即派出信使,向四面八方而去,此刻他要將曹營方面各將領(lǐng),全部召集起來。畢竟羅汝才的喪事,以及之後的羅玉龍登基大典,是大夏政權(quán)交接的時候,這些有分量的人,最好都能來。表明他們的態(tài)度。

羅玉龍對張軒的安置還有一些舉棋不定。暗道:“等張軒回來之後,再說吧。”

只是,羅玉龍的信使來到襄陽找張軒的時候,卻撲了一個空。張軒已經(jīng)不在襄陽了。

他已經(jīng)急速北上了。

張軒帶的人不多,僅僅是兩萬騎兵而已,這兩萬騎兵召集各部之中的精銳了。

張軒本意是沒有想出現(xiàn)在河南的,倒不是張軒對河南有什麼偏見,純粹是不需要,畢竟羅汝才的身體,他也是知道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張軒就要去奔喪了。

這個時候,他又怎麼能夠北上。

只是,很快北邊傳來的消息,讓他坐不住了。

張軒從來知道,東虜不是什麼好東西,滿清之暴虐殘忍,也從來是不加掩飾的。

只是,張軒也萬萬沒有想到,居然兇殘極惡到如此程度。

本來,大戰(zhàn)走到現(xiàn)在這個地步,張軒僅僅想做送客式的追擊,但是隨即傳來消息,袁時中所部大敗,損失慘重,袁時中僅僅帶了萬餘殘部退往信陽。

張軒大吃一驚,他給袁時中的命令很清楚,就是與清軍保持距離,送他們走就是了。袁時中怎麼會突然犯下這個簡單的錯誤。但是很快,張軒就知道爲(wèi)什麼了。

因爲(wèi)大屠殺。

清軍從南陽撤軍之後,行軍速度並不快,一路上所過之處,見人就殺,將村落殺成白地,將屍體填滿水井,甚至將河流都阻斷了。所過之處,幾乎沒有活人了。

也就是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袁時中即便知道不是對手,也主動發(fā)起了對清軍的進(jìn)攻。隨即被打得大敗。

張軒頓時坐不住了。

不顧上下的勸阻,在平原之上與清軍交戰(zhàn)。夏軍現(xiàn)在還沒有勝算。但是張軒還是忍不住帶人北上。

原因無他,他是河南人,汝寧,臨潁,都是對他非常重要的地方。他又怎麼能置之不顧嗎?

只是消息傳遞是需要時間的。

其實在張軒接到消息的時候,就知道來不及了。

果然剛剛進(jìn)入河南境內(nèi),就看到了很多殺戮的痕跡。很多野狗,乃至兔子,都在公然吃著人屍。那種堂而皇之,不躲不避的感覺,讓人看著心中發(fā)寒,張軒立即下令各部驅(qū)除野獸,就地安葬百姓。

很快,他就知道,這件事情不能這樣做了。

因爲(wèi)他做不來。

他留下一隊人馬,讓他召集民夫。

其實當(dāng)?shù)匾矝]有什麼民夫了,還必須從後方召集。他帶著人馬,順著當(dāng)初他從汝寧到襄陽的道路,一路奔往汝寧縣。因爲(wèi)袁時中這一戰(zhàn),是汝寧之北打的,汝寧城是最近才丟到清軍手中。

或許還能救下來。

汝寧城中。

慘白的日光照進(jìn)汝寧城之中,汝寧城之中有一種讓人發(fā)冷的寧靜。

鮮血成爲(wèi)了主色調(diào),從汝寧城大街之上一路蔓延到了崇王府,也就是當(dāng)初張軒住的地方。特別在這裡,夏軍進(jìn)行了最後的抵抗,層層疊疊的屍體,鋪滿了道路,所過之地,幾乎沒有能下腳的地步。

所有人走過,都留下大片大片的血腳印,而無數(shù)血腳印匯合在一起,讓這街道看上去,就好像是一條血河。

阿濟(jì)格慢條斯理的收刀,他手中的長刀是一把寶刀,不知道殺了多少人,依舊滴血不染,光明如鏡,連一個缺口都沒有。

“主子爺,敵將帶到。”

幾個侍衛(wèi)將一個人壓了過來,這個人渾身是血,滿臉血污,看不清楚臉,唯獨(dú)一雙眼睛明亮之極,雙眼之中恨意如火,阿濟(jì)格冷冷一笑,他喜歡看別人這樣看著他,卻無能爲(wèi)力的感覺。

“報上名來。”阿濟(jì)格說道。

“大夏汝寧防禦使王度。”來人說道。

大夏剛剛建立,地方上的官職還在混亂狀態(tài),而如今的王度報出來的官職,就是大夏名頭,大順的官。

“願不願降?”阿濟(jì)格問道。

“我恨不得喝你的血,吃你的肉,如何肯降。”王度咬牙切齒的說道。

“處置了。”阿濟(jì)格一擺手說道。

“喳。”兩個侍衛(wèi)就要將王度壓下去。

王度大喊道:“我王度大好男兒,死則死矣,你們記住,張將軍會爲(wèi)我報仇的,我在下面等著你。”

“等等。”阿濟(jì)格聽到“張將軍”這三個字,說道:“你說的張將軍是誰?”

王度說道:“大夏鄭國公張公諱軒,爾等不過鄭國公的手下敗將而已。”

阿濟(jì)格聽了王度的話,臉色陡然變了,大洪山之戰(zhàn),已經(jīng)棗陽城南的伏擊戰(zhàn),阿濟(jì)格打得非常不痛快,這是他心中的刺,被王度提出來,他更是惱怒非常,說道:“你是張軒的部下。”

“正是。”王度說道:“能跟隨鄭國公此等大英雄,乃是王某平生之幸。”

“那好,我再給你一次機(jī)會。”阿濟(jì)格說道:“你如果投降,什麼都好說,如果不降,生死就由不得你了。”

王度說道:“束髮讀書以來,就知道羞恥兩字如何寫。要?dú)⒈銡ⅲ医^不敢有辱家門。”

“好。”阿濟(jì)格說道:“你是個漢子。”他隨即對左右說道:“拉下去,五馬分屍。”

不過片刻,就在原崇王府門口,清軍將繩索套在王度的身上,五匹馬拉緊,一聲清脆的鞭響,血霧噴出來,王度張開嘴想說些什麼,但是還不等說出來,就已經(jīng)被拉扯的四分五裂。

只留下一聲慘叫。在大街上回蕩。

殺了王度,阿濟(jì)格心中舒服了許多,隨即有人過來稟報說道:“十王請八王速速北上,說北京那邊在催了。”

阿濟(jì)格有些厭惡的看了來人一眼,不得不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多鐸雖然是阿濟(jì)格的弟弟,但是權(quán)位在阿濟(jì)格之上,阿濟(jì)格也不得不聽命於他,再加上有什麼放手殺戮是一個鼓舞士氣的好辦法,但是這分散開來,大殺特殺,也很影響戰(zhàn)鬥力。

畢竟軍隊必須組織起來纔有戰(zhàn)鬥力,如果分散開來,根本沒有什麼用處。

阿濟(jì)格覺得火候也差不多,這纔下來撤軍向許州而去。

就在阿濟(jì)格走後,不過一日功夫,張軒帶著所部風(fēng)塵僕僕的來道了汝寧城南門。

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十九章 敵襲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jī)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二十六章 響應(yīng)第三十六章 王進(jìn)才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zhàn)第五章 峽石城第十七章 行軍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jié)度使李信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九章 攻城三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六十三章 勸進(jìn)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tài)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八章 水戰(zhàn)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三章 奪麥第一章 樊城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zhàn)第三十章 倔強(qiáng)的羅汝才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guān)之戰(zhàn)落幕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zhèn)二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六十章 鑄炮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章 攻城二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
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十九章 敵襲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jī)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二十六章 響應(yīng)第三十六章 王進(jìn)才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zhàn)第五章 峽石城第十七章 行軍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jié)度使李信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九章 攻城三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六十三章 勸進(jìn)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tài)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八章 水戰(zhàn)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三章 奪麥第一章 樊城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zhàn)第三十章 倔強(qiáng)的羅汝才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guān)之戰(zhàn)落幕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zhèn)二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六十章 鑄炮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章 攻城二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栖霞市| 宕昌县| 汤阴县| 长沙市| 来凤县| 明溪县| 南涧| 安顺市| 广宁县| 方山县| 内江市| 福清市| 兴化市| 新源县| 浦北县| 股票| 城口县| 馆陶县| 黄平县| 廊坊市| 泰顺县| 长阳| 乌兰察布市| 泰安市| 海原县| 呈贡县| 化隆| 彰化市| 商都县| 淮南市| 新郑市| 郯城县| 电白县| 黎平县| 娄底市| 清原| 体育| 库伦旗| 昌都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