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九章 宜城

宜城在襄陽城南一百二十里。

張軒將數萬大軍屯駐在這裡,一方面也是因爲襄陽府不可能承擔幾十萬大軍,兵力屯積並非越多越好,甚至說襄陽城就這麼大,幾十萬大軍根本承擔了,故而張軒將大軍屯駐宜城,也算是支撐襄陽的後路。

明顯的梯次佈置。

只是而今宜城也受到了清軍的威脅。

一支清軍騎兵沒有在襄陽城下滯留。而是帶著萬餘馬隊突然南下,似乎想要打宜城一個措手不及。

這種急促的突擊,讓清軍打下很多明軍的城池。如今自然也想要故技重施了。

領兵之人,是正白旗武拜。

武拜乃是多爾袞的親信,他在多鐸的軍中,是有一種監軍的性質。

固然,多爾袞與多鐸的關心極好,兩人乃是親兄弟,感情深厚,在政治之上也互爲支撐,沒有多爾袞的支持,多鐸也做不到,戰功開國諸王第一。而沒有多鐸在外的戰功,多爾袞在北京處理很多事務的時候。也不會那麼得心應手。

但是政治人物就是政治人物。

談感情未免有些太過奢望了。

縱然多鐸與多爾袞親密如此,多鐸麾下也有多爾袞的安插的人手。

當然了,這些人也能算得上多鐸的助力,一般情況之下,僅僅是帶了耳朵而已。對多鐸任何命令都會執行,只是會將軍中情況傳遞給多爾袞。

多鐸也默許了多爾袞這樣的舉動。

這樣的舉動,不僅僅限於多鐸軍中,可以說任何一支出徵大軍之中都有。

但並不是說多鐸一點意見都沒有的,這一次就是,派武拜帶領正白旗與漢軍共千餘騎南下。突擊,多鐸本人都知道,勝算不大,但是依然要讓武拜跑上一趟。

戰事之中,在關鍵位置之上,固然有血戰。但是這些血戰一般都有大功勞,但是戰事之中也有很多,次要戰場之上,無關主要戰場勝負,即便很辛苦,但也沒有什麼功勞。

就如同武拜這一次的任務。

他到了宜城城下,就面對了嚴陣以待的曹營大軍。

曹營大軍依城列陣,黑雲祥城下指揮,羅汝才站在城頭帥旗之下,卻見龍旗飄揚,城下士卒士氣高昂,還有過萬騎兵護衛。武拜自然不敢怠慢,但也不敢輕易的退出。

雙方在宜城之下相互對峙,時不時的騎兵對衝。

武拜因爲手中兵力不多,也沒有決戰之心,很多次衝擊不過是淺嘗輒止。

不過,打到下午時分,武拜得到一條消息,漢水對面,有大隊夏軍人馬到來,一時間人數也不知道多少,至少有萬餘騎兵。

面對這樣的情況,武拜立即做出了決定。

撤退。

武拜敢在這裡逗留不去,就是仗著騎兵優勢,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如果夏軍騎兵增加,武拜可不敢再逗留下去。畢竟雙方已經交過手了,武拜自然知道,真正的曹營精騎,也是不容小窺的。

武拜撤退之後,沒有多少時間,張軒就過來了。

張軒是得到宜城受到襲擊之後,撇下大隊人馬,單單是帶著數百騎的護衛,渡過漢水,直接進入了宜城縣城之中。

宜城縣城距離漢水僅僅有四里,在加上城外很多建築物,可以說宜城本身就臨河。

張軒來到宜城之後,聽說羅汝才就在宜城城頭,立即來見羅汝才,見了羅汝才立即下拜說道:“拜見陛下。”

見羅汝才一身盔甲,在陽光之下閃閃發光。雖然眼神深藏在面甲之後,看不出來面容如何,但是僅僅是羅汝才站在哪裡,張軒就有一種安心的感覺。張軒這麼急匆匆的趕過來,就是擔心羅玉嬌應付不過來。

既然羅汝才身體好了,那就再安心不過了。

張軒調兵北上大洪山的時候,抽調的是自己的本部人馬,再加上降軍,並沒有動羅汝才的護衛。

羅汝才的中軍,大多都是曹營老卒。經驗豐富。又有堅城支撐,只要軍心穩定,縱然十萬大軍圍城,張軒也不擔心。

“好,你來了就好。”羅汝才說道:“既然大事了結了。回去吧。”

張軒心中一愣,從羅汝才語氣之中,感受到一股虛弱之意,再一看站在羅汝才身後的羅玉嬌,羅玉嬌的臉色並不是多好,張軒覺得有一種強顏歡笑的感覺。他心中猛地的一突。

立即跟著後面護送羅汝纔回宜城縣衙,也就是羅汝纔在宜城的行在所在。

羅汝才騎在馬上,他的坐騎跟著羅汝纔好幾年了,早已心意相通。羅汝才根本沒有驅動,它也自然而然的走了起來,宜城縣城並不算太大,不過片刻就到了縣衙。

羅玉嬌立即上前說道:“爹。到了。”

“哦。”羅汝才說了一聲,整個人一鬆,似乎要從馬上摔下來,張軒立即上前,與羅玉嬌扶起來。

張軒只是與羅汝才身體一接觸,立即感受到很輕,非常輕。

張軒上陣之時,也是身穿鎧甲,對鎧甲的分量最爲明白不過了,只是一掂量,就知道羅汝才的盔甲不對,再一試手感,立即明白是一紙甲。輕薄之極,但是做的極其精細。

如果不上手的話,很能察覺出來。

張軒與羅玉嬌將羅汝才放在牀上,李正方早就在哪裡等著了。

立即爲羅汝才診治,李正方品品脈搏,立即將羅汝才身上的所有衣物給扒開了,張軒一看羅汝才的身體,忍不住流下淚來。

只見羅汝才渾身上下層層疊疊的舊傷疤,幾乎沒有幾塊完整的地方,這也罷了。而今羅汝才身體極其消瘦,當初渾身的肌肉都已經消散了,整個單薄之極,皮膚都鬆弛下來,大塊大塊的老人斑。

這就是英雄遲暮嗎?

任你什麼大英雄,大豪傑,任你多少人馬,縱橫天下不敗,都逃不了今日一遭。

想起羅汝纔對自己的種種,張軒深吸一口氣,一時間覺得什麼隔閡都消散了。只是微微揚起頭,不讓眼淚流下來。

只是羅玉嬌卻忍不住抽泣起來。

張軒攔過羅玉嬌的身子,輕輕拍拍說道:“沒事的,沒事的。”

他們兩人不敢高手說話,就在三步之外看著李正方用針。

李正方手法很快,不過片刻之間,就將羅汝才身上插滿了銀針,就好像是身上憑空生出一層銀色的長毛一樣。而且下過針之後,李正方也不敢怠慢,雙手動作極快,從這些銀針上拂過。

就好像是彈奏什麼樂器一樣。各種張軒說不上來的手法一一用出來,不過一會兒,李正方就滿頭的大汗了。這才放緩了動作,重新給羅汝才診脈。好一陣子,才鬆了一口氣,說道:“杜仲,收針。”

杜仲立即答應一聲,來到羅汝才身邊,小心翼翼的將羅汝才的銀針一根根收起來,很是小心,次序與輕重也是不同的。

而甘草立即上前,將一面溼布呈上去,李正方擦擦汗這才鬆了一口氣。

羅玉嬌立即過去,爲羅汝才蓋上被子。

張軒低聲問李正方說道:“李神醫,陛下的病。”

李正方嘆息一聲,說道:“陛下如果在南京靜養,我還能保陛下能享天壽,而如今已經病入膏肓了,無藥可救。我不過是用大補藥材爲陛下補充元氣,然後用元氣激發而已。強行進補。但是到底能支撐到什麼時候,我也不能保證。還請國公提前準備。”

張軒很明白李正方言下之意,如果沒有整個大夏作爲支撐,羅汝才早就該準備後事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七章 攻城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十七章 行軍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章 取士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五章 高鬥樞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章 立威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七章 攻城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十七章 行軍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章 取士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五章 高鬥樞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章 立威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五寨县| 兴义市| 望江县| 临夏市| 龙南县| 新余市| 瓮安县| 武威市| 措美县| 礼泉县| 临西县| 蒲城县| 务川| 沅江市| 二连浩特市| 九江县| 新源县| 沐川县| 大理市| 巨野县| 和平区| 津市市| 福海县| 辽阳县| 泉州市| 荣昌县| 来宾市| 平乐县| 济源市| 利川市| 深州市| 临泽县| 武城县| 柯坪县| 望江县| 边坝县| 左贡县| 凉城县| 庄浪县| 荣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