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

張軒將這一件事情給袁時中說了,袁時中反而鬆了一口氣,袁時中說道:“說實在的,三弟,你說江南好,我倒不是說江南不好,只是我的根基在這裡,去了江南難免有些心慌。”

的確如此,袁時中在官府的評價之中,就是土賊,而不是流寇。

一直在河南南直隸這一帶活動,北不過黃河,南不過汝寧,西不過嵩山,東不過鳳陽。這千里河山是袁時中所熟悉的地方。袁時中幾乎沒有遠離過了,對這一帶地方熟悉之極,熟悉的地方也給袁時中安心的感覺。

如果讓袁時中本人來說,他倒是願意留在鳳陽當封疆大吏,而不願意跟著羅汝纔去江南,卻不知道坐幾把交椅。

袁時中其實獨霸一方都慣了,爲人之下,其實挺不習慣的。

張軒說道:“大哥這麼想,我也就放心了。既然大哥也有此意,就速速去見殿下吧,不要讓殿下等急了。”

袁時中不敢怠慢,雖然叫上了金聲桓。

不過金聲桓的待遇就與袁時中不一樣了,張軒僅僅是通知一下而已,他對金聲桓的品行不是太看好的,不過現在金聲桓不在張軒麾下了,張軒也管不到人家了。他自然不會多嘴多舌。

張軒引袁時中與金聲桓進去拜見羅汝才。

羅汝才與袁時中寒暄了好一陣子,隨即下達了袁時中的任命。

命袁時中爲鳳陽總督,總督鳳陽府,徐州,歸德府,汝寧府,淮安府,廬州府。五府一州,面積之大,幾乎是一省之地了。這也是曹營所任命的第一個封疆大吏。

而且在任命之上,也突破了大順朝廷的官制。而是沿用朝廷的官職。獨立一支的意味很濃。

當然了,袁時中的官職雖然大,但他實際能管轄的也不過歸德一兩縣,徐州,汝寧府,以及鳳陽府沿著淮河附近的縣城,除卻汝寧一府算是完整之外,其餘的都零零碎碎的,加起來有十幾個縣就不錯了。

隨著袁時中任命,很多任命也出爐了。

金聲桓被任命爲袁時中的副將,也算是提了一格。

王度被任命爲汝寧防禦使。袁時敏被任命爲歸德防禦使,再加上徐州防禦使王道善。就是曹營在淮西所有統治機構了。如果正好兵馬的話,三地再加上袁時中本部人馬,在五萬上下,不過各地駐守兵力都是死的,除非,袁時中準備將這些地方放棄,故而袁時中能動用的人馬,不過一兩萬的機動兵力而已。

整個鳳陽鎮,守有餘而攻不足。

不過,如今路振飛也是守有餘攻不足,想來也沒有什麼問題。

這些事情交代之後,其他人就被羅汝纔打發走了,獨獨留下了羅玉龍,羅汝纔對羅玉龍說道:“今後,你要與袁時中多多親近,他畢竟是你結拜大哥。”

“是。”羅玉龍說道。

羅汝才與袁時中交談的時候,羅玉龍也在旁邊,此刻他有一絲欲言欲止的感覺,被羅汝纔看出來了,說道:“你想說什麼,說。”

“父親,您幾乎將我們現在所有的地盤都交給了袁時中,您就不怕?”羅玉龍說道。

“怕什麼?”羅汝才說道。

“袁時中將來不聽令怎麼辦?畢竟小袁營也是老營頭了。袁時中還是有些名望的。”羅玉龍說道。

шωш▲ Tтká n▲ ¢ ○

“哈哈哈。”羅汝才大笑道,他心中卻有一些欣喜,不過怎麼說羅玉龍至少開始思考背叛之事,想來他多有一點時間,就能教好羅玉龍,多得不少,至少不會輕易被人擺一道。

他說道:“我兒,要學會看人,袁時中我看得清清楚楚,他沒有自立之心,如同他但凡有一點自立之心,就不會爲張軒之下了。只要我們家對得住他,他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另投門戶的。而且天下之間,什麼纔是最重要的,是軍權,我固然將這些地盤交給他。但是隻要軍權在手,我雖然都能要過來。”

羅汝纔對袁時中的心思看得很準,但是對有一個人的心思,看得不是太準的,那就是張軒。偶爾想想,羅汝才怎麼也想不明白,張軒是怎麼想的,不過有一點他能看得出來,那就是張軒對羅玉嬌是真心的。張軒對羅家似乎也沒有什麼壞心思,至於其他的羅汝才也只有放在心底了。

第二日,曹營上上下下,有頭有臉的頭目都到了。

這一次會議是在鳳陽皇宮的大殿之中,密密麻麻有百餘人之多,其中張軒麾下的各營營官,以曹宗瑜爲首,程繼孔,王進才,鄭和,等等都在這裡,佔據了好些席位,至於其他人都是曹營其他各將領的部屬了。

幾乎整個曹營中堅力量都在這裡,如果有誰將這數百人一古腦給殺了,曹營非立即解體不可。

隨著羅汝才一聲咳嗽,所有人都靜了下來,羅汝才說道:“張先生,給大家介紹一下情況。”

“是。”張質說道。隨即他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如果黃得功已死,鳳陽鎮已破,從鳳陽到大江之北,再無一支官軍是我們的對手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十分興奮,他們奮戰好幾個月,所爲的不就是這個嗎?

張質話語微微一頓,說道:“從鳳陽到南京,最近的路,就是從鳳陽下滁州,進六合,江浦,與南京不過一江之隔而已。不過,這一路有一個不好的,就是從此渡江,江面遼闊,不好飛渡,當初太祖皇帝下江南,就是轉道採石,纔有開平王一戰成名。”

Www ★ттkan ★c○

張軒心中微動,採石磯之戰。

張軒也是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才知道採石磯之戰,也知道常遇春的風采。從勇武來說,常遇春決計不輸於黃得功,是一等一的猛將。攻打採石磯的時候,元軍守備甚嚴,水師不敢靠岸,常遇春呼如雷震,涉水渡江,元軍弓矢雲集,長槍蝟集,向常遇春刺來,常遇春奪槍,借力上岸,驍勇無雙,破元軍軍陣,硬接大隊士卒上岸,遂破海牙於採石。常遇春也因爲此戰爲朱元璋看中,成爲朱元璋最重要的兩名將領之一,號稱十萬之衆可以橫行中原的常十萬。天下之奇男子也。

“不過,我們面前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長江。”張質說道:“江北兵力不足爲慮,雖然有史可法屯兵揚州,但是大軍之中,這些南兵不過紙糊而已,只是長江浩蕩,沒有舟楫的話,卻是難以飛躍。”

“我們不是有水師嗎?讓周輔臣接我們渡河不就行了。”不知道那個愣頭青說道。

一時間,大殿之上,先是一靜,隨即鬨堂大笑,不知道誰訓斥道:“笨蛋,我們的船隊是在淮河之中,那是在長江之上,怎麼過去,非過去嗎?”

“長江與淮河不通嗎?”這個人小聲嘀咕道。

這一句話,卻將人問住了。

長江與淮河之間,有運河連通,說起來,也不是不能將淮河的船隻運到長江之中。

幾個有心之人默默思量,將目光看想張質。

張軒已經暗暗搖頭了。來不及了。

兵貴神速,江南之重要,義軍知道,官軍也知道,不要將官軍當傻子。如果不是乘著鳳陽陷落這個空檔。恐怕左良玉就要來了,順著淮安,揚州一路打下去,太慢了。

果不出張軒所料,張質也將這個意見否定了,不過卻不是張軒所想的理由,張質說道:“我等水師新成,根本不可能一路打到長江,故而這一戰指望不上週將軍。”

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八章 拷餉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三章 搶飯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九章 初戰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章 萬石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
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八章 拷餉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三章 搶飯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九章 初戰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章 萬石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卢龙县| 武山县| 洞头县| 乌鲁木齐县| 霍城县| 兴化市| 宿松县| 北碚区| 都昌县| 灌云县| 营山县| 淄博市| 镇江市| 琼结县| 开封市| 亚东县| 青田县| 晴隆县| 朝阳区| 临澧县| 筠连县| 平乡县| 克山县| 垦利县| 婺源县| 碌曲县| 乌拉特后旗| 西平县| 新建县| 桓台县| 榆树市| 张家港市| 融水| 营口市| 蒲城县| 庆云县| 灵台县| 皋兰县| 伊宁市|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