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

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

“也就是曹將軍已經與李過接戰了。”張軒說道。

“正是。”鄭廉說道:“下官得到的消息是,昨日,曹將軍先使張先壁,明軍北邊立陣。”

“明軍使岳陽軍擊之。”

“張將軍大勝明軍。”

“李過派忠貞營將領牛萬纔出戰。”

“雙方不分勝負。”

“李過派人迂迴。”

“曹將軍派遣騎兵護衛側翼,而大軍提前到達。”

“李過持重不戰,雙方對峙。各自收兵。”

“夜,曹將軍逼近明軍立陣,雙方夜火燃天。幾近一夜無眠,到了三更天之後,才安分下來。”

張軒長嘆說道:“知我者,曹兄也。”

張軒與曹宗瑜之間太熟悉了。

熟悉到了,是最親密的搭檔,很多事情不用溝通,彼此也能猜到彼此的行爲。

曹宗瑜如此主動的進攻明軍,所謂的並不是打敗忠貞營。

而是拖住忠貞營。

打敗忠貞營,與拖住忠貞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首先曹宗瑜知道自己的實力並不足。

城陵山與岳陽城都不能空城而出,這與之前不同,而曹宗瑜所部加起來不過三四萬人而已,除卻駐守後方的人馬,即便再加上張先壁本人的兵力。

也不足以與忠貞營相比。

他之所以有這麼大勇氣,以弱勢兵力去撩敵人,就是因爲他相信張軒很快就到了。就在這三天之內。

而他雖然弱於敵軍,但也自信三五之內,李過是吞不下他的。

曹宗瑜幾乎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已經數萬大軍的生死,寄託在張軒身上。

這如何不讓張軒感嘆:“知我者,曹兄也。”

這種彼此信任,彼此瞭解,彼此可以說兩肋插刀的友誼一點都不比愛情差。

張軒說道:“派人聯繫曹兄了嗎?”

鄭廉說道:“已經派人了。預計現在已經與曹將軍取得聯繫了。”

張軒說道:“傳令各部準備靠岸了。”

鄭廉說道:“可是要如汨羅江之戰一般?”

鄧和等人進攻何騰蛟的時候,就在很遠的地方上岸,潛行數十里,用以偷襲何騰蛟。

事實證明,這樣的手段,很實用。

“不。”張軒說道:“這一戰,我要堂堂正正之戰。”

這一戰是立威之戰,張軒要在整個南方豎立起自己的威望,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強大的敵人,然後堂堂正正的擊敗他。

張軒既然不想遮掩行蹤。

這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最爲震動的是李過。

李過看著洞庭湖上層層疊疊的船隻,一時間恨不得將指骨給捏斷。

他一肚子火氣,也不知道發泄給誰。

因爲他知道,這一戰並不能避免了。

但是他對這一戰並沒有什麼信心,只是如今想走也走不了了。

撤退從來是軍事難題。

特別是面對強敵的時候撤退。更是難題之中的難題。

李過深吸一口氣,讓自己恢復平靜之後,開始召集諸將安排任務,並將一座小鎮騰空,藉助小鎮不過兩丈的夯土牆作爲自己的憑依。

厲兵秣馬準備一戰。

不過,在這裡劍拔弩張的時候,在長沙城下,許都已經開始正式進攻了。

“轟,轟,轟。”一聲炮響。壓制一聲炮響,層層疊疊的炮響,讓人感覺到似乎有滾滾的雷聲在耳邊不住的碾下來一樣。

許都幾乎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將火炮擊中使用,他調集了二十多門火炮,在湘江東岸列陣,自己親自率領步卒,護衛火炮。似乎有在江東岸,安營紮寨的感覺。

數十門紅夷大炮,幾乎是晝夜不停的轟擊城牆。

許都所選擇的一道城牆,也是一段新城牆,被張獻忠毀過之後,在半年之內重新修復過的城牆。

在這樣密集的轟擊之下,有一些搖搖欲墜。

但是僅僅是這樣,不足以讓城中驚懼。但是他還執行了另一個計劃,就是派兵封鎖整個瀏陽河。將瀏陽河兩岸都清理一空,然後派出了不少俘虜充作民夫,日夜勞作。順便徵召各地百姓,全部來瀏陽河做事。

這人多,很多消息就隱瞞不住了。甚至許都都沒有要隱瞞的意思。

於是乎很多人,都知道城外的夏軍準要做什麼了。

他們要封死瀏陽河,決瀏陽河衝長沙城。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舉城震動。

一時間什麼消息都有,真真假假的。

有人據說,張軒準備決湘江淹長沙的,但是細細一算工程量太大了,故而放棄了,反而選了瀏陽河。

有人說今天秋天多雨,就算是不決河,到了秋天還有一道難關要過的,更不要說現在要決河了。

消息一時間瘋傳到了隆武的耳朵之中。

隆武也有幾分坐立不安。

自古用兵狠毒,莫過水火。一想到水淹長沙,他就想到了很多很多。

最近的,開封城被淹。比較古老的,如智伯淹晉陽,王賁淹大粱城。

細細數來中國臨河的城池,很少有沒有被水淹過的。

一般來說,水淹一座城池,要這樣幾個要求,首先是要有河,而且河不能小了。

長沙城外,有瀏陽河,湘江,瀏陽河不去說,湘江決計不能算小河了。

而且要按照時節來,最少是在雨季。

而如今是夏天,快要入秋了。這個時候往年正是大規模降雨的時候。

他們細細一推敲,頓時覺得嚴絲合縫。不敢怠慢,商議如何 對應這個局面。

其實他們也是高看許都了。

淹一座城池,看上去是一個軍事行動,實際上是一個水利工程。

除卻黃河這一條地上懸河,只需要扒堤壩,就是放洪水淹城之外,其餘的城池都要好生規劃一下。

因爲古人也不是傻瓜。中國古代攻城手法,大家誰不知道,故此在建城的時候,都會考慮這個問題。

當然了僅僅是考慮而已,也不能爲了將來防洪,將城池都修到山上。

但是既然考慮過,就有很多排水的辦法。別的不說,去看看贛州的下水道系統就行了。

那一套宋代的下水道系統,比現代很多城市的下水道系統還厲害。

能排水還能防洪水倒灌。

所以,放水淹城,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這裡面有多水利知識。

許都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爲了混淆視聽,吸引隆武的注意力,讓明軍的決策層知道,許都在一邊試探城防,一邊準備水淹長沙城。

許都之所以這樣做,也有一點點私心。

他的私心就是,要獨自打下長沙城。截水灌城之事,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所以許都設想自己在隆武的位置上,最好的辦法就是出戰,摧毀正在進行的工程。

當然能打敗敵人,解長沙之圍就更好了。

許都也看過長沙城,知道是一塊硬骨頭。如果硬打的話,許都根本打不下來。畢竟主力人馬已經順流而下。

但是列陣野戰的話,許都卻不怕長沙城中的士卒。但是許都也知道,長沙城中的隆武也知道,所以,隆武纔不會下令出城做戰的。

許都要給隆武一個不得不出城的理由。

也莫須有的堤壩當誘餌是再恰當不過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就在張軒解決李過的同時,許都也能解決長沙大部分兵力。至於能不能攻下長沙城,就要看下一步的情況了。

許都現在滿懷希望的張網以待,等著明軍自投羅網。隆武現在雖然不知道城外張軒的心思。但也爲了長沙城是否會沉到湘水之中,而憂心忡忡,夜不能寐。

對,是張軒,張軒大軍調動的消息隱瞞在很多雜亂的消息之中,隆武現在還沒有確認。

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八章 局面第三章 奪麥第十五章 夜宿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四章 張青天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九十章 拼死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
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八章 局面第三章 奪麥第十五章 夜宿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四章 張青天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九十章 拼死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四子王旗| 广丰县| 兴山县| 山丹县| 甘洛县| 岳西县| 神木县| 平阳县| 随州市| 南江县| 仙游县| 兴和县| 古交市| 武穴市| 尉犁县| 迭部县| 奉节县| 吉木乃县| 蓬莱市| 双江| 遵义县| 涪陵区| 丰顺县| 宁德市| 辉南县| 板桥市| 丰原市| 光山县| 荔浦县| 绥德县| 忻州市| 腾冲县| 伊春市| 平泉县| 乌兰县| 司法| 津市市| 托克逊县| 舒兰市|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