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

從襄陽城往南,地勢漸漸的爬高,但是在距離峴山前兩三百步的距離,陡然提高。

這兩三百步的距離之只有左右兩條山道,當然還有後山一條小道。

後山小道延綿到峴山深處。

而左右小道,也是人踩踏出來,峴首峰之上有不少名勝古蹟。也是踏青聖地。

但是峴山也不是多高的山峰。

沒有道路並不說不能登山。

不過,山坡比較陡,在在無數大小炮口之下。更是艱難。而左右兩條山道,並不是多寬敞。大隊進攻,根本無法展開。

也就是這樣,只能容納數千人規模的戰鬥,更多的戰鬥其實都在外圍展開。

限制對方投入戰場的能力。

張軒知道這一戰,艱難之極,故而爲了激勵士氣。張軒這一次也將本陣立在襄陽城南一里左右。

張軒一身金甲,在日光之下,燁燁生輝,可以說騷包之極。在戰場之上,這就是一個活靶子。

這樣的事情,張軒一般都不會做的。

但是此刻,張軒終於明白一個將領的責任,他就是一個靶子,必須讓所有士卒都看得到。

因爲自己是所有士卒信心的源泉。他無從躲避,只能賭上自己的性命,賭自己的命大,賭山頭之上的準頭不行。

張軒如果顯眼,也成爲了孔有德的主要目標。

一聲呼嘯。

一枚炮彈遠遠的打了過來。與張軒的大旗擦肩而過,硬生生的在這面帥旗之上,扯下塊。

帥旗之上,兩側有兩道小字。

一排是“大夏鄭國公。”另一排是“鎮南將軍張。”

張軒擡頭看看,說道:“繼續向前。”

張軒此言一說,身邊的人爲之一動,紛紛勸到:“國公千金之體,不能再向前。”

張軒說道:“無妨。你們沒有看出來嗎?”

樓磊目光一動,似乎發現了什麼,說道:“國公您的意思是,這些紅夷大炮不能及近。”

“對。”張軒說道。

這僅僅是張軒猜測,他在這裡站了一兩刻鐘了,看著夏軍漫山遍野的衝了過去。

他發現了城頭之上,很少用紅夷大炮對下面轟擊,多用小炮。反而多用紅夷大炮轟擊城牆。

將城頭上的士卒壓制的擡不起頭來。

兩處火力有明顯的差距。

張軒估計是因爲紅夷大炮的角度問題。

紅夷大炮很重的。最少千斤之上。

一般有炮車,炮鋤等一系列的輔佐東西固定。因爲是前膛炮,火藥,炮彈都要從炮口塞進去。

所以炮口必須有傾斜角度,這個角度是向上的,決計不是向下的。

而且這些紅夷大炮安置在這裡,就是爲了轟擊城牆。所以臨近山腳下的距離,反而成爲了死角。

當然了,如果距離太近的話,會遇到小型火炮的轟擊,這些火炮射程威力比不上紅夷大炮的。

但是數量之上,卻是足夠多了。

而張軒繼續前進,卻是位於小型火炮與紅夷大炮火力間隙之中。

當然僅僅是揣測而已。

戰場之上,很多東西都是單方面的揣測,根本沒有其他途徑的情報的印證。

僅僅是自己的判斷。

張軒的判斷對於不對,暫且不說,不過張軒前移大旗的勇氣,還是激勵了夏軍的士氣。

只是士氣是一回事。但是能打下來又是另一回事了。

峴山不好攻。

應該說,一座很多山寨都不好攻。

吳三桂手握精兵,與峴山糾纏了好長時間,才趁著夜裡突擊山上,纔算是拿了下來。

而今峴山的情況,火力更強更猛。上面不僅僅有當初夏軍駐守山頭的火炮,已經孔有德增添的火炮。

不過,多少人衝上去。都被打了下來。

特別是兩條道路之上。

雖然沒有人提出什麼交叉火力理論。但是並不是說沒有人這麼做了。

孔有德只需派一兩百人,再加上好幾門小炮,輪番反射散彈,就被封鎖住這些兩條小道了。

而山坡之上,更是殘酷。

這是火力集中區域。不過因爲山坡比較陡峭,很多地方有火力死角。

還留著一些人躲避。

而現在這個時候,他們也沒有勇氣繼續進攻了。

張軒看著這個情況,也知道,不能怪下面的人。由於山坡坡度問題,不能列陣,只能悶頭衝。即便衝了上去,也不成樣子,只能零零碎碎的突破火力封鎖。

隨即面對的就是列陣而戰的孔有德所部。

自然很輕鬆的被壓了下去。

只能說徒勞無功。

也不能說,他們沒有勇氣,或者是火跑散彈太猛了。只能說這個局面,大家都沒有經驗,清軍也沒有。夏軍也沒有。

張軒問道:“炮在哪裡?立即將城頭的大炮給拉過來。”

因爲大炮運輸問題,他拉出來的火炮,都是小炮,如虎蹲炮與佛郎機炮。

而仰攻本就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些火炮幾乎沒有多大的威力,打不到山頭之上。

城頭最大規格的大炮,其實與紅夷大炮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由西式艦炮仿製出來的,不過張軒的仿製,儘量像原版靠攏。而明清所仿製的紅夷大炮,都是比原版的火炮重,重量直接導致射程遠。炮彈重。

即便如此,張軒仿製的艦炮也是很重的,所以運送過出來,一旦出現了問題。

恐怕這些大炮都要丟到城外。

但是沒有這些火炮,根本並不足以攻山。

在等待火炮的這一段時間之內,張軒細細的沉思,暗道:“這樣進攻,成與並不成,暫且不說,只是其中傷亡太大了。”

張軒所帶領的大部分是羅汝才的中軍。

也就是說,是羅家最忠誠最能打的部隊。這種中堅部隊,才能承受這樣的傷亡。

但是這種損失讓他心疼。

張軒目光一繞,忽然看到了峴首峰後面,山巒重重,忽然心中一動,暗道:“敵人居高臨下,難道不能比敵人更高一點嗎?”

不過,張軒這個念頭不過在腦中一轉,忽然聽身後有些動靜。

好幾門大炮,被數十人一起用力推了過來。領頭的不是別人,正是王大炮。

好像一瞬間,剛剛安靜思索的時候那種靜謐的感覺,消失不見了。

戰場的嘈雜之聲,一下子涌入張軒的耳朵之中,亂七八糟的廝殺之聲,哭喊之聲,大炮轟鳴之聲,還有從西邊劉芳亮奮力阻擋清軍的戰鬥之聲。

張軒說道:“王大炮,將山頭給轟平了。”

“是。”王大炮說道。

隨即王大炮立即將大炮固定好。不過一會功夫,立即開火。

“轟。”的一聲,炮彈砸在山頭之上。

撞在一塊山石之上,頓時崩裂開來。崩裂的石頭迸射出來。

就好像是散彈一樣,迸射的到處都是。一大片清軍士卒被打傷了。

孔有德本來得意的面孔,漸漸的陰沉下來,他知道,真正的挑戰,纔剛剛開始。

夏軍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峴山上下對轟,張軒親眼看到,一支支軍隊衝上去。不過一會兒功夫就殘了大半。

時間匆匆而過,張軒還沒有注意,太陽就西斜了。

“國公。劉將軍哪裡支撐不住了。”樓磊在張軒身邊說道。

張軒說道:“命令汝國公出兵接應劉將軍。讓劉將軍安全的撤回來。”

“是。”樓磊傳令說道。

張軒看著殘山如血,說道:“傳令各部,撤退吧。步步爲營,將火炮也撤回去。”

“今天都到這裡。”張軒語氣之中,帶著幾分苦澀的意味。

“必須另想辦法。”張軒心中暗道:“但是到底什麼辦法,才攻下來峴山?”

一時間張軒頭疼欲裂。整個人腦袋都要炸了一樣。

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章 軸承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五十六章 病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一章 成軍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五章 高鬥樞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
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章 軸承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五十六章 病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一章 成軍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五章 高鬥樞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西峡县| 敦化市| 社旗县| 定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乌拉特中旗| 阜阳市| 揭阳市| 淮阳县| 偏关县| 监利县| 武夷山市| 洛扎县| 盐山县| 同心县| 梓潼县| 武冈市| 新余市| 永顺县| 平邑县| 沙雅县| 青海省| 琼中| 阿瓦提县| 南京市| 陵川县| 灵台县| 惠州市| 通榆县| 青川县| 北川| 定边县| 津南区| 志丹县| 鄢陵县| 杂多县| 宁城县| 元阳县| 原平市|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