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五章 準備

隆隆的鼓聲震動著所有人的耳膜。一時間無數將領都來到張軒大帳附近。

這一羣人少說也是一個營官,哨官,一個個以軍隊編制,或者以鄉里聚集在一起,雙方雖然不能說涇渭分明,但也相差不大,重將們都嚴肅的站立,偶爾用眼神交流,小聲嘀咕兩聲。反而是那些中下層軍官們的話做多,幾乎都在竊竊私語之中。

“這一次大將軍將我們叫過來是什麼意思?”

“我怎麼知道。 不過每逢這樣的事情,都有大事發生。”

“莫不是要總攻岳陽城了。”

“嘶---”倒出冷氣的聲音說道:“這可是一個硬骨頭。”

“哼,早打晚打,總要打的。怕什麼。”

忽然幾名侍衛走了過來,爲首一人,正是樓磊大聲喊道:“大夏樞密副使,徵南大將軍,總督七省軍務,鄭國公到-----”

一聲嘹亮的高呼之後,這些將領立即左右分列,站得整整齊齊,一個個看上去挺胸收腹,目光炯炯,看上去好不威武。張軒這些下層軍官大抵都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故而這百餘名軍官大半都能被稱爲悍將。如此凜然作色,自然有一股殺氣瀰漫開來。

張軒一身甲冑鮮明,反射著日光,按劍而行,大紅披風隨著張軒的走動,而不住的晃動。與頭上的紅纓相互輝映。幾乎如同跳躍的火焰。見此狀況,兩側的將領越發嚴肅起來。

先前說過,張軒大抵不愛穿盔甲,除卻上陣之外,大多數做書生打扮,無他,取其輕薄。而今正處於夏季,本就是酷熱,張軒更是厭煩盔甲,但是此刻戎裝正色,越發讓人感覺到,有大事要發生了。

張軒走見大帳之後,立即將外面的重將召集進去。

張軒目光如炬掃過衆人,說道:“本將軍奉陛下之命南征,擔社稷之重,握一路之軍。戰戰兢兢,日夜不能安枕。唯恐有負於先帝,失意於陛下。今先勝明軍於城陵磯,再勝明軍於洞庭湖,皆諸位將軍之功,張某不敢或忘。不過,明軍主力未損,還往諸位多加努力。”

“末將等謹遵大將軍之令。”王進才第一個應和道。隨即所有人紛紛說道。

張軒點點頭,說道:“本將軍已經定策南下,諸位將軍當再接再厲。許都,你來說說吧。”

許都一聽大喜過望,他聽張軒如此說,就知道張軒採納了他的計劃,說道:“是。”

隨即將水道進攻長沙的計劃,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諸將的神態被張軒看在眼裡。

有的眉頭緊皺,顯然是看到這個計劃的冒險之處。甚至有些人有躍躍欲試的感覺,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並不是所有人對這種冒險的計劃,不贊成的。如果羅岱在這裡的話,他定然會舉雙手雙腳贊成。

其中以周輔臣的臉色最爲精彩。

因爲周輔臣一聽,就知道他的水師在這個計劃之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能做到的話,他這一次功勞相當之大。但他也知道,在水面之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裡面的種種風險。一旦他出了紕漏導致整個計劃失敗,甚至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他有九個腦袋也不夠砍。

聽完之後,王進才忍不住脫口而出:“這-----”

“怎麼?”張軒說道:“王進才你有什麼意見嗎?”

“末將沒有。”王進才立即說道。

王進才纔不是沒有意見。就王進纔來說,上次城陵磯登陸之戰,就已經是他這幾年最拼命的一次,現在他的身上還有一些傷勢沒有好透的,張軒又來這一招。王進才幾乎無法理解,作爲一個老油條來說,混日子多好啊,用得著這麼拼命嗎?而且之前,張軒也不是這麼冒險的人啊?

不過,對於老油條來說,最重要的是識時務。縱然他有意見,也不會說出來。因爲他知道,張軒既然在這樣的場合說出如此之話,幾乎是不可更改了,他自然不會與張軒唱反調。

王進纔不說話,很多人都看想曹宗瑜。

曹宗瑜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就好像是沒有聽見一樣,這種沉默自然代表著一種態度。

張軒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麼我說兩句,昨日我已經行書兩封,一封給了南昌張將軍,一封給了西京留守安慶公,張將軍那封書信,暫且不提,單單說武昌方面。我在信中要求,武昌方面向城陵山派援兵,多則三萬,最少也有一萬。我也準備留一支偏師,鎮守城陵山。卡住明軍北上之路,卻不知道那一位將軍願意承擔如此重任?”

張軒雖然在詢問,但是目光已經看向曹宗瑜。

這最少統領一兩萬人馬,鎮守一方,承擔方面之任的大將,張軒麾下有能力,還能得張軒信任的人,根本就沒有幾個。曹宗瑜是其中最好的選擇了。

不過,這一戰卻是一個苦活,累活,守住是應該的,守不住卻是大錯了,決計不會想承擔進攻任務,突入長沙城下那般風光。這也是張軒思量很久做出的決斷。

將許都的想法折中一下。

不過在兵法之上,折中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只能說張軒還是不夠大氣。

曹宗瑜一聽就明白張軒的意思,他從來沒有讓張軒失望過,現在也不會,他起身說道:“末將願意鎮守城陵山。”

“好,城陵山與城陵磯乃是我軍後方水陸要衝,後勤重地,萬萬不可有失,我將全軍後路都託付在曹兄手中了。”張軒說道。

張軒沿著水道突擊,後勤就分外重要,而城陵磯就是張軒最好的選擇,首先這裡的優良水文,足夠停泊下週輔臣所部所有戰船,已經張軒即將從各地徵調來的民船,大概有千餘艘以上。

而且張軒僅僅是繞過岳陽城,並非完全不要後勤了,所以後勤之上,是越往南越好。所以張軒已經決定將後勤中心,設立在城陵磯。就因爲這個是一個吞吐量極大港口。作爲未來的長江三磯之一。容納整個船隊決計不能問題。這樣一來,鎮守此地的重任就越發艱鉅了。

除卻曹宗瑜,還真沒有誰能讓張軒放心。

曹宗瑜這邊答應下來之後,張軒繼續說道:“大軍水道南下,大軍轉運,維持後勤。都要用到湘江洞庭水到。所以這一戰的關鍵在與徹底掌控水道。周輔臣,你說說,你能不能辦到。”

周輔臣沉吟片刻之後,說道:“大將軍,雖然洞庭湖之戰,官軍水師,不,明軍水師被打殘,但並不是一點都沒有了,最少岳陽城南,還有黃朝宣殘部,臨湘那邊還有何騰蛟的船隊,不解決兩支船隊,是不可能完全掌控洞庭湖與湘江水域的。”

張軒說道:“那你說說該怎麼辦?”

周輔臣說道:“請大將軍給我一點時間,屬下一定會解決這個問題的。”

張軒說道:“好,我給你時間,武昌方面的人過來,大抵在三五日之內,所以無論如何,在武昌援軍到來之前,黃朝宣部,一定要解決掉。不能影響大軍出動。”

“是。”周輔臣說道。

張軒說道:“姚先生。”

姚啓聖說道:“下官在。”

張軒說道:“大軍轉運的一系列問題,就交給你了。待武昌援軍到的時候,就是大軍出發的時候,這一切都要做好準備。”

姚啓聖說道:“屬下明白。”

一次性轉運數萬大軍已經數萬大軍的輜重,還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姚啓聖必須立即著手。

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章 叛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四章 張青天第三十二章 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五章 猛鎮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四十章 奪門第九章 搬家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
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章 叛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四章 張青天第三十二章 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五章 猛鎮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四十章 奪門第九章 搬家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南丰县| 潼南县| 色达县| 准格尔旗| 邢台县| 濮阳县| 清涧县| 财经| 江西省| 旺苍县| 大兴区| 邹平县| 乐清市| 神池县| 闻喜县| 伊春市| 禹城市| 阳原县| 呼玛县| 天台县| 沙洋县| 海宁市| 尉氏县| 福州市| 仪陇县| 资阳市| 遂溪县| 甘洛县| 苏尼特右旗| 尖扎县| 察哈| 香港 | 澄城县| 三河市| 宁强县| 营口市| 社旗县| 贺州市| 修文县|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