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六章 講史

?

第七十六章 講史

從信陽離開之後,大軍北上,並沒有繼續攻打縣城,一來信陽城之中的糧食足夠大軍支撐一段時間,另一個方面,就是進入河南大平原地帶之後,才真正見識了什麼叫做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了。

有的縣城根本不用攻,基本上沒有幾個人把守了,但是打了縣城又如何?縣城之中也是空空如也。從縣城之中所奪到的糧食,還不夠本縣的饑民吃了。羅汝才也不忍心,從這些饑民口中奪食。

如果說張軒在南陽還是聽到有人吃人肉的話,張軒對此的瞭解,還僅僅存在於傳聞之中。但是中州大地之上,他親眼看見了,還是大批量的。

十幾具屍體好像殺豬一樣掛在架子之上,公然論斤賣肉。張軒第一次縱兵殺人,將這個肉鋪之中的人都殺了,將這些死人全部掩埋了。

但是僅僅這樣就夠了嗎?

張軒常常在趕路的時候,看見很多細碎的骨頭,是人骨。上面還有牙印,不難想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所謂易子而食,從來不是一句笑話。

張軒的情緒變得低沉起來,連羅玉嬌也不搭理了。

張軒與羅玉嬌的關係在周黨一事之中,迅速發展。最少張軒不再避開羅玉嬌了,連往江南之事也很少提了。

不知道是不是,張軒的情緒不對,從羅玉嬌口中傳到了羅汝才的口中,還是因爲別的事情,羅汝纔將張軒叫到身前,讓他將他那個百餘人的小營先放在一邊。

張軒所部,在信陽城一戰後,本應該補充的,卻不想張獻忠與羅汝才決裂,羅汝才走的相當匆忙,沒有時間給張軒補充,張軒隨時傷員好了不少,但是人數僅僅二百人上下。張軒編成了兩個百戶,一個給曹宗瑜,一個給了鄧和。行軍什麼都他們都很熟悉了。

這個時代的人很能吃苦,故而只有能吃飽,他們一天行軍七八十里也是很容易的事情,當然了,如果讓他們放開跑的話,一天跑上百餘里也是可以的。現在限制他們行軍速度的不是別的,就是輜重。

張軒所部現在是醫療營的護衛。他們自己根本快不起來。再加上左良玉被張獻忠吸引走了,後面沒有了追兵了,也就沒有壓力,無須走太快了。

“學生拜見掌盤子。”張軒在馬上行禮道。

“跟著我。”羅汝才的鞭梢一指。讓張軒根在他的後面,張軒小心翼翼落後羅汝才半個馬頭,說道:“掌盤子叫我來,不知道有什麼事情要吩咐。”

羅汝才說道:“沒有什麼事情,就是想聽你講古。他常常給部下講古,我聽玉嬌說挺有意思的,來給我講講,我們走的路是當年嶽武穆北伐的路線?”

張軒回頭一看,卻見羅玉嬌在後面給張軒眨眨眼睛。

羅汝才所謂的講古,是張軒對部下訓練的一部分,張軒訓練士卒,先是軍訓,然後讓曹宗瑜與鄧和傳授實用的戰技,其實在沙場上能用得著的,也就是那三兩下,張軒還教授部下識字。沒事的時候,就給部下講史。

其實稍稍有一點見識的現代人,都能將很多古代人物說出一二三來。但是在羅玉嬌的眼中,簡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人才怎麼不推薦給父親,順便讓他老人家,看一下他未來女婿的實力。

羅汝纔在張軒攻破信陽城之後,就對張軒另眼相待。心中已經將張軒當做自己家的女婿了,也就順著羅玉嬌的意思,看一下張軒到底有什麼本事。

畢竟未來岳父對毛腳女婿的考驗,在結婚之前絕對沒有結束的意思。

“正是。”張軒一時間也沒有時間沒有想明白其中關節,但是羅汝才問了,自己又如何能不說,就指著郾城方向,說道:“這就是郾城,當年嶽武穆就在郾城大戰。大敗金軍,地打朱仙鎮,隨即被十二道金牌召回。”

張軒隨即將郾城大戰,十二道金牌的故事,以及岳飛之死,天日昭昭之語。給羅汝纔講了一遍。

羅汝才聽的波瀾不驚,倒是羅玉嬌聽的眉飛色舞,想來他在乎的是張軒在羅汝才面前侃侃而談,而不在乎到底在說些什麼。

羅汝才聽完,說道:“岳飛風波亭之事,我也聽過,不過沒有你講得如此曲折動人。”

張軒一時間臉上有些發紅,從歷史上來,他所講版本一定是經過後人再加工的。而不是原版了。羅汝才所聽到的定然比張軒所聽到的接近事實,很多歷史真相,並不曲折,也不精彩。很多曲折精彩的故事,往往不是歷史事實。

羅汝才陡然發問道:“如果你岳飛,你會怎麼做?”

這就是今人與古人讀史的不同,今人讀史,不過聽聽故事而已,但是古人讀史,卻是增長智慧。爲什麼同樣的書,讀出來就不同啊?因爲古人常常做自己樣的思考,將自己設身處地的進入史書的人物,自己想解決之道,再看古人爲人處世。而現代人都是看得太多,想得太少了。

張軒一時間陷入思考之中。

好一陣子才說道:“我或許去棄官歸隱。”

“爲什麼不造反?”羅汝才說道:“殺了宋高宗,或自立,或立他人爲帝?”

張軒說道:“岳飛部下之所以生死不負的跟著岳飛,不是因爲別的,就是岳飛精忠報國,致力於北伐。一旦岳飛造反,他就變成了桓溫之流,借北伐掌控軍權,圖謀不軌。到時候有幾人願意跟著岳飛造反,而且宋文人掌權,鄙視武夫,視武夫爲亂國之源,這種情緒之下,岳飛即便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也必然掌握不了朝政,很多事情,都不是殺人能夠做到的,我也想過岳飛會不會割據襄陽,但是想來襄陽一地割據,夾在兩國之間,沒有後方的支持,岳飛即便再厲害也難免覆滅,而且以宋高宗所爲,說不得要寧肯借金兵之手,也要消滅岳飛。即便是爲棄官歸隱,也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爲一旦歸隱,從此隱姓埋名,即便是幾個衙役都能欺上門來。想來岳飛也是如此想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宋代的祖訓有是不殺士大夫,岳飛想他回到臨安,很可能被養起來。將來還有啓用之機,說不定下次北伐,還要用他。”

“只是岳飛不知道,宋高宗並不認爲岳飛是士大夫。”

羅汝才心中暗暗點頭,其實羅汝纔想得沒有張軒那麼多。畢竟羅汝才根本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歷史,不過左一耳朵,右一耳朵聽的故事而已,他心目之中的岳飛的形象,類似於評書之中的岳飛形象,根本沒有想那麼多。

但是他對張軒的一句話,分外的欣賞,那就是:“很多事情,都不是殺人能夠做到。”

這一點羅汝才很有感悟,他打生打死這麼多年,見得慘烈的事情多了去了,殺了多年,越殺世道越不好。殺人能解決一些事情,但是不能解決所有的事情。

羅汝才說道:“從今之後,你就在我身邊講史吧。”

張軒猛地一驚,想要拒絕,但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羅汝才見狀微微一笑說道:“放心吧,你那一點家當,誰也搶不了,你不過是暫時在我身邊講古而已,也是最近畢竟清閒,等忙起來,我那有空檔,聽你講故事啊。”

“是。”張軒鬆了一口氣,說道:“從哪裡開始講?”

“就從《史記》。”羅汝才說道:“我聽這本史書最有名氣。”

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八章 紮營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章 成軍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五章 高鬥樞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十章 裝備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
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八章 紮營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章 成軍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五章 高鬥樞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十章 裝備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周宁县| 柳州市| 泸西县| 牙克石市| 潞城市| 闽清县| 乌兰察布市| 临夏市| 恩平市| 富阳市| 定结县| 南岸区| 甘德县| 禄丰县| 孝感市| 长治县| 阳山县| 贡觉县| 古浪县| 安泽县| 双江| 博罗县| 阿克苏市| 达州市| 都兰县| 都江堰市| 呼伦贝尔市| 怀集县| 五家渠市| 浦江县| 左云县| 抚州市| 绥芬河市| 石楼县| 梧州市| 集贤县| 屏边| 根河市| 许昌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