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

何騰蛟大敗的消息,要比隆武的聖旨跑的還快。

而何騰蛟大敗的消息,也有很多個版本,讓李過與馬鑾一時間也無所適從。

站在城陵山以南。李過心中進退兩難。

之前李過還有大軍北上,進攻武昌之意,而如今,僅僅一座城陵山,就讓他放棄了這個想法。

這一座山,李過已經攻過好幾次了,但一次次都敗北了。

曹宗瑜手中握著二三萬人馬,在城陵山佈置的很嚴密,佈置最多的就是火炮。這裡的火力密度相當高的。李過攻山,也是被火炮給轟下來的。一時間,讓李過毫無辦法。

而此刻何騰蛟又出事了。

李過更是看著城陵山,只覺得的咫尺之間,卻是千里之遙。

“李兄,馬大人過來了。”黨守素說道、

李過眉頭微微一皺,說道:“知道了。”

對於馬鑾,李過現在越發不能忍耐了。

他幾乎每天都來找李過,所說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督促李過回師長沙。

李過不是不想回師長沙。而是不能。

曹宗瑜似乎城陵山是安分的很,李過相信,大軍一離開岳陽,曹宗瑜一定會有所行動的,而且岳陽城怎麼處理,也是一個問題所在,如果不留太多人鎮守,在他們走後,岳陽城定然被夏軍攻下來。

城高池深,也擋不住軍心浮動。

而留的人多了,跟著他南下的人也就少了。

李過用腳趾頭來想,就知道張軒不會讓他們安安分分的到了長沙城下,在到達長沙城之前,必然有一場惡戰。而且這一場大戰主動權還在張軒手中,原因無他,就是夏軍有水路機動的能力。

一時間,李過也有幾分左右爲難的感覺。

“李將軍。”馬鑾說道:“請李將軍接旨。”

李過聽了,雖然有幾分不情願,但是依然下馬跪下接旨。馬鑾將這一封聖旨讀過,內容自然不用多說了。馬鑾讀完之後,攙扶起李過說道:“而今天命難爲,還請李將軍見諒。”

李過一時間也想不出別的破局之法,也只能聽令了,說道:“既然陛下下旨,我也只能聽令。只是卻不知道馬大人準備帶多少人南下。”

“自然是越多越好。”馬鑾說道。

因爲人越多,馬鑾越能在馬士英與隆武面前證明自己。

“那岳陽城誰人留守?”李過問道。

“這----”馬鑾也不是傻子,他也覺得大軍撤退之後,岳陽城恐怕也不得安枕。只是他在軍事之上,實在沒有什麼長才,問李過說道:“李將軍的意思是?”

李過說道:“張先壁吧。”

李過才並不願意將自己的人留在岳陽城中,很可能是肉包子打狗。自然要撿馬鑾下面的人。

馬鑾有些不願意,畢竟他麾下的將領得用的人馬本就不多。張先壁是其中佼佼者。

“馬大人,我本部人馬在岳陽城中不熟悉,在馬大人下面,也唯有此人在岳陽城的時間最長,最熟悉岳陽城防務。留他在這裡,你我也能安心不是。”李過說道。

“好。”馬鑾說道。

馬鑾別的本事有,但是誰輕誰重,卻是拎得清的。而今的局勢越發危機的同時,忠貞營的分量也就越重,大明談不上全指望忠貞營了,但是能與張軒所部硬碰硬的軍隊,數來數去,還是忠貞營有希望。

區區張先壁,本部人馬只有數千,是無法與忠貞營相比的。

在李過被迫走上南下的道路的時候。文安之與高一功也在商議現在的局面。

高一功的消息微微閉塞一點,不過李過這邊得到的消息都會傳一份給高一功,故此高一功對戰事的整體把握,還是有些分寸的。

文安之說道:“高將軍,陛下已經來旨意了,請高將軍取道常德,南下長沙勤王。一路補給都由常德堵大人負責。”

說起來有些可笑。

堵胤錫之所以被派來坐鎮常德,是讓他防範高一功的,但是他做著做著,就成爲了高一功的輔助了,常德居然也成爲忠貞營的錢糧重地了。從高一功在這裡駐紮以後,大部分錢糧都是堵胤錫籌集的。

而且在大明文官之中,堵胤錫還算是門戶之見比較少的。與高一功禮尚往來,彼此關係還說的過去。

如果可以高一功,還願意在這裡經營他的一畝三分地,但是現在這個局面,在高一功看來,已經不妙到了極點。

明夏之間的力量失衡。如果明軍不能湖南待下去,他經營的這點地方,就能繼續保持下去?根本不可能。故而爲了高一功的利益,長沙城就不能出事。

“常德能承受起大軍輜重嗎?”高一功問道。

文安之也知道湖南百姓苦啊。但是他也沒有辦法,一打起仗來,就是金山銀山都支撐不住。張軒還可以用戰利品補充開支,但是即便如此,動用了王龍部之後。張軒的持續作戰能力也有所下降。

如果不能接連勝利下去。

到了初冬時分,張軒恐怕就要撤軍了。

張軒這北邊的開支還算有些節制,但是明軍這邊的賬目,已經徹底沒有數了。地方上被颳了一次又一次地皮。縱然湖南一帶,一些府縣也算得上殷實,但也受不過這樣一遍接著一遍的刮地皮。

單單說常德,今天最少颳了兩次地皮了,一次給高一功籌備軍餉,這一次又是爲大軍籌備糧餉。

文安之說道:“堵大人,會處理好的。高將軍無須擔心。”

在江西,章曠軍營之中。

何騰蛟狼狽之極,他數日之內穿行數百里,來都了章曠軍營之中。雖然落魄,但是章曠卻不敢怠慢,畢竟章曠是何騰蛟一手提拔的,章曠軍中從來是不少何騰蛟的人。

不過,一兩日功夫,何騰蛟就掌控章曠軍中。

這個時候,長沙的勤王詔書到了。

一時間,章曠與何騰蛟有些爲難。

無他,章曠現在軍隊就有一些吃緊,因爲他是與張應元軍隊,處於互相牽制的狀態之中,何騰蛟之前就已經將從這裡抽調了不少人馬。這一次再出抽調軍隊的勤王。

恐怕章曠一動,張應元就從後面追了上來。

“大人,您看----”章曠說道。

何騰蛟來回踱步說道:“而今寧可穩一穩,不可將數萬大軍輕擲。索性陛下也沒有將話說死,暫且不動。”

隆武也知道章曠這邊的難處,給了章曠自由裁量的權利,但是再怎麼自由裁量,勤王大軍也不能一點不派。有一點說不過去吧。章曠說道:“大人,這不好吧。”

何騰蛟看了章曠一眼,說道:“這一件事情,我會單獨上書。你不用擔心。”

章曠聽了何騰蛟這話,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他也知道這個命令讓他有些爲難,但是他沒有想到何騰蛟心中還有別的心思。

一場大敗,讓何騰蛟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年頭,什麼都是假的,唯獨軍隊是真的。他帶著五百人,穿州過縣,有一種擔心,一直在他心中環繞,那就是他如果不能控制住章曠會怎麼樣?

一戰大敗,讓長沙門戶洞開,這樣的罪名,以隆武的性子,未必能饒了他,沒有軍隊做支撐,他的下場恐怕好不到哪裡去。縱然能保住小命,政治生命也要提前結束。

很多東西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在這麼多日患得患失之下,他早已下定決心,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而這年頭最大權力,就是軍權

長沙那邊如何?重要也不重要,如果長沙能救,他自然不吝嗇勤王。如果長沙局勢不妙,他手中的兵力,一星半點,也不會灑出去。

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章 叛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五章 峽石城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六章 投明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
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章 叛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五章 峽石城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六章 投明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梧州市| 上饶市| 丹寨县| 湛江市| 盐山县| 芷江| 玉山县| 武定县| 张家口市| 阿鲁科尔沁旗| 兴义市| 抚州市| 莒南县| 成安县| 固阳县| 新兴县| 于都县| 伊金霍洛旗| 建瓯市| 威远县| 绩溪县| 萨迦县| 宁津县| 酒泉市| 姜堰市| 垫江县| 三河市| 光山县| 页游| 济源市| 六枝特区| 东辽县| 洞头县| 玉环县| 新乡市| 新兴县| 商水县| 乌拉特后旗| 安庆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