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五章 離京

同一時間離京的並不僅僅是張軒一個人。袁時中也不得不提前離京。

張軒離京是因爲(wèi)舟山島上的官軍之事,而袁時中離開南京卻是因爲(wèi)高傑。

準(zhǔn)確的來說,是因爲(wèi)李自成。

因爲(wèi)曹營的刺激,李自成進(jìn)軍速度提高了不少,此刻已經(jīng)渡過黃河,進(jìn)入山西境內(nèi)。

不過,進(jìn)入山西境內(nèi)之後,行軍就慢了起來,畢竟山西的地勢易守難攻,可以說一個個小盆地,山巒重重,如果想要堅守,也是很容易的。李自成以降將爲(wèi)先鋒,守軍大多數(shù)都投降了。只是駐守山西南部的高傑,被李自成嚇破了膽。

還不等李自成大軍南下,就猖狂逃走,他從山西退到河南,壓迫歸德徐州一帶。

雖然現(xiàn)在雙方還沒有開戰(zhàn),但是一封報急文書,好像飛一樣到往南京而來。特別是王道善,好像這個時候,王道善才想起來,他身上徐州防禦使的頭銜,幾乎一天一封求援信向南京而來。

曹營與官軍在兩淮的地盤,幾乎上是犬牙差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路振飛將重心轉(zhuǎn)向江南,雙方纔沒有發(fā)起大戰(zhàn),而高傑過來,一下子打破了雙方的平衡。

高傑被孫傳庭提拔重用,成爲(wèi)汝州之戰(zhàn),主力營頭之一,一路上又接受了不少,不願意投降闖營的人們,此刻戰(zhàn)兵在四萬之上,以秦軍之能戰(zhàn),戰(zhàn)鬥力絕對不在小袁營之下。

這個時候,袁時中又怎麼能在南京坐得住。

他即便不在乎徐州成敗,他也要在乎鳳陽如何。

南京城中秦淮河上一座花船之上,張軒端起一杯酒說道:“今日一別,你我兄弟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見了,大哥滿飲此杯。”

“好。”袁時中說道。

兩人對飲一杯,張軒問道:“大哥回去之後,高傑該準(zhǔn)備如何對付?”

袁時中說道:“大王的意思是,以守爲(wèi)主,先守住淮河一線,至於其餘地方,不用太在意,不過,我倒要試一試高傑的分量,在闖營面前 是喪家之犬,到 我面前就準(zhǔn)備逞威風(fēng)了。”

張軒說道:“高傑我沒有怎麼交手,不過,問過幾個老將,當(dāng)年柿園之戰(zhàn),高傑打得相當(dāng)兇,大哥你要小心啊。”

“我又不是第一天打仗,自然會小心,不過,你去江南準(zhǔn)備怎麼辦?”袁時中說道:“你的事情,更加棘手,官軍在海上,你又沒有水師。只能望洋興嘆。”

張軒說道:“我準(zhǔn)備與鄭芝龍談?wù)劇!?

袁時中說道:“談?wù)劊源笸醯囊馑迹忄嵵埵梨?zhèn)福建嗎?”

“先不談這個。”張軒說道:“先談生意。我就不信鄭芝龍還真是大明忠臣。”

張軒知道鄭芝龍在舟山的時候,就在想破局之法,既然沒有實力硬破,只能另想別的辦法了。首先要將官軍與鄭芝龍分開。官軍是官軍,鄭芝龍是鄭芝龍。

鄭芝龍坐擁遍佈日本南洋的船隊,而曹營卻佔據(jù)江南正貨源聚集地,想來談起生意,定然有共同語言。

不過,一時半會兒,恐怕談不出來一個所以然來,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打打談?wù)劻恕?

兩人沒有說幾句話,如何有人闖進(jìn)船上,在袁時中耳朵邊耳語一番,袁時中的臉色陡然一變。

張軒立即問道:“出了什麼事情?”

袁時中說道:“王道善投降高傑,爲(wèi)高傑所殺。高興火併徐州城,徐州城現(xiàn)在已經(jīng)落到官軍手中了。”

張軒頓時皺眉,徐州畢竟是一個戰(zhàn)略要地,也是曹營勢力的最北端了,雖然王道善一直搖擺不定,但是現(xiàn)在怎麼說頭上也掛著曹營的招牌,奉得是吳王之令。徐州落到官軍手中,對曹營來說,並不是一個好開端。

張軒微微一嘆,他知道王道善格局小,但萬萬沒有想到,還這麼蠢,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投降之後,還能被人火併了。不管怎麼說,王道善都是故人了,死了之後,張軒也帶著幾分惆悵。

當(dāng)然也僅僅是惆悵而已,惋惜這個世界之上,認(rèn)識的人又少了一個。

張軒說道:“如此說來,你馬上要走了。”

“對,”袁時中拎起酒壺說道:“兄弟你的踐行酒,我只能路上喝了。保重。”

“保重。”張軒說道。

隨即兩人匆匆別過,各奔東西。

袁時中坐船,在周輔臣的保護(hù)之下,渡過長江,在北岸換馬,在騎兵的護(hù)衛(wèi)之下,一路向鳳陽而去,而張軒繞城而出,在千餘騎兵的護(hù)衛(wèi)之下,一路想寧波而去。

這一路匆匆忙忙的。到了寧波的時候,正好是正月十五日。

往年元宵佳節(jié),花燈如晝,而今年的元宵佳節(jié),寧波城中,已經(jīng)有不少花燈,不過人流卻少不少。

這些火燈,都是張素督促各處士紳辦起來了,還有一小半都是官府出錢辦起來的,雖然比不上往年的如山如海,車如流水。馬如龍,幽靜之下,別有一番滋味。

就在這花燈亮起的時候,張軒到了寧波城下。

曹宗瑜與張素一下來城外迎接。

張軒遙遙看到了城中的火光,問道:“這是花燈?”

“正是。”張素說道。

張軒悠悠一嘆,他自然知道張素的意思,張素是在粉飾太平。

雖然在前世當(dāng)小民的時候,覺得當(dāng)官的好糊弄人,辦些沒有用的事情,而此刻他坐在這位置上,卻明白,這太平是需要粉飾的,雖然現(xiàn)在千里海岸,海波不平。但是曹營在江南首先的任務(wù),還不是處理鄭芝龍之死。

而是安定民心。

安定民心,粉飾太平未必能安定了民心,但是總要做一些這樣的事情。

“先護(hù)衛(wèi)在城外休息一夜,明日再入城不遲,不要驚擾了百姓。”張軒說道

“是。”賀虎頭說道。

賀虎頭帶著千戶護(hù)衛(wèi)在城外安置,張軒與張素,曹宗瑜一行人,走在花燈之中,周圍也有百餘護(hù)衛(wèi)保護(hù),尋常百姓見了這陣勢紛紛避開。張軒一邊掃過種種花燈。

這些花燈比起後世的花燈,都顯得昏暗了不少,故而張軒也不覺得有什麼好的。他一邊看,一邊問曹宗瑜道:“寧波附近情況怎麼樣?”

“情況不大妙。”曹宗瑜說道:“寧波所對面多是張名振與王之仁所部,還有寧波士紳應(yīng)和,沿海各個衛(wèi)所,屢次失陷,我派人救援,他們逃之夭夭,然後撤回來之後,他們再次佔據(jù)。往來如此,有幾處衛(wèi)所,我只能任他們佔據(jù)了。”

“不僅僅是寧波是這樣,溫州,臺州,也都是這樣。”曹宗瑜說道:“甚至比寧波還嚴(yán)重,許都,程繼孔兩位將軍,我已經(jīng)分別令他們駐守溫臺兩地了,情況纔好一些,之前幾乎溫臺不守了。”

“也就是我們疲於奔命。”張軒說道:“卻很少能與官軍一戰(zhàn)?”

曹宗瑜雖然不想這樣說,但是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就是這個樣子,說道:“對。”

張軒深吸一口氣,將注意力從花燈之上轉(zhuǎn)移過來,這個局面他之前已經(jīng)想過了,但是該怎麼解決,一時間張軒卻想不到什麼辦法,沒有水師,辦什麼事情,都是束手束腳的。

“說到底,還是兵力不夠。”張軒說道:“看來招兵的事情,必須加快了。”

張軒所佔據(jù)的地方,金華,紹興,寧波,溫州,臺州五府之地,而張軒的機(jī)動兵力有多少,汝寧軍,徐州軍,金華軍,三萬多,再加上楊繩祖萬餘騎兵,全部加起來,不到五萬,平均下來,每府不足萬人駐守。自然是不夠用的。

第十章 凌濛初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zhàn)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zhàn)四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zhàn)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四十一章 夜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三章 鏖戰(zhàn)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二十五章 準(zhǔn)備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zhàn)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zhàn)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十一章 張獻(xiàn)忠與羅汝才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zhàn)場的判斷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zhàn)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xiàn)忠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fā)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xùn)二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jìn)之心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二十五章 轉(zhuǎn)戰(zhàn)千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zhàn)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zhì)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五章 大戰(zhàn)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zhàn)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fēng)先至
第十章 凌濛初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zhàn)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zhàn)四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zhàn)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四十一章 夜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三章 鏖戰(zhàn)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二十五章 準(zhǔn)備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zhàn)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zhàn)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十一章 張獻(xiàn)忠與羅汝才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zhàn)場的判斷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zhàn)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xiàn)忠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fā)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xùn)二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jìn)之心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二十五章 轉(zhuǎn)戰(zhàn)千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zhàn)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zhì)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五章 大戰(zhàn)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zhàn)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fēng)先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德钦县| 周口市| 临汾市| 清流县| 白城市| 法库县| 红桥区| 民勤县| 金乡县| 贺州市| 阜新市| 绍兴县| 萨嘎县| 娄底市| 榆树市| 辽宁省| 开江县| 荆州市| 吉木乃县| 昌吉市| 大洼县| 湖北省| 涞水县| 横山县| 京山县| 汶上县| 嵩明县| 靖安县| 大英县| 安新县| 扎赉特旗| 弥渡县| 乌拉特后旗| 昆明市| 哈密市| 阿拉善左旗| 来宾市| 高陵县| 香河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