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

張軒也不用其他營頭,單單用臨潁營來比。

以臨潁營的體力,張軒自信,一整天的廝殺,還是能支撐下來的。

但是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雖然交戰是消耗體力,但是實際上精神上的消耗要比體力消耗的快,一天反覆交鋒,衝陣幾十次,張軒想想就頭大。對臨潁營能否做到,他心中也是存疑。

“火槍手的訓練一定要排上日程了。”張軒心中暗道。

將臨潁營訓練成這個樣子,已經消耗了張軒幾乎所有的想法,想要更強大的軍隊,張軒也沒有什麼速成的辦法了,只能在實戰之中錘鍊了。張軒想要贏了,只能想辦法搞出技術代差。

“大人,你想打東虜嗎?”張國柱用期望的眼神看著張軒。

張軒一愣,說道:“吳王有志於天下,豈能容得東虜在中原肆虐,而今明廷不能護百姓,吳王定鼎之後,定然會派大軍北上,直掏黃龍。”

“還請大人記住今日之言。”張國柱跪在地面之上,聲音之中帶著哽咽說道:“只要大人能誅盡東虜,我張國柱這一條命就是大人的。”

張軒不知道張國柱爲何如此,連忙扶起張國柱說道:“這是自然之理,新朝開國自然要追亡逐北。”

張國柱此刻纔是真正下定了決心,要跟著張軒幹了。

之前不過是情非得已,爲了保命使然。而在張軒軍中也有數日,由於他是張軒的親兵,還是有一些特權的。張軒出於培養親兵的緣故,故而很多事情都不會瞞他們。

最讓張國柱震驚的不是張軒軍隊的戰力,說實話張國柱從軍十幾年,能打的不能打的他都見過,縱然張軒所部堪稱能戰,也未必比戚家軍與白桿軍能戰。真正讓張國柱震驚的是張軒士卒的待遇。

在張軒看來很簡單甚至簡陋的後勤補給,只能保證吃飽穿暖而已。甚至餉銀都不多,只能靠分田這個大餅安撫軍心。

但是對張國柱來說,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說句不可客氣話,官軍如果能吃飽穿暖保證後勤,那就沒有東虜什麼事情了。

再加上張軒剛剛的話,張國柱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指望大明朝廷打敗東虜,還不如指望張軒以及背後的李自成與羅汝才。

“張將軍何止於此?”張軒將張國柱攙扶起來說道。

“血海深仇。”張國柱雙目好像充血一樣,說道:“末將家住臨清,是尋常一民而已,家中談不上好,不過一家人靠著運河生活,日子還能過下去,如果不是武襄公的大公子,看我體格健壯,爲我寫了一封書信,我也不會從軍。但臨清,臨清沒了,沒了。”

張國柱一個彪形大漢哭得好像一個孩子一樣,涕泗橫流,不能自已。

張軒吃了一驚,問道:“臨清怎麼沒有了?”

張國柱咬著牙說道:“東虜入關,破臨清城,將臨清中百姓殺之一空,末將家中老母妻子,叔伯兄弟,乃至鄰里鄉親,全部沒有了,全部沒有了。”

張軒心中一冷,說道:“殺之一空?”

張國柱聲音之中,隱隱約約有切齒之聲,說道:“臨清百姓有百萬之衆,全沒了,末將爲了報此血海深仇,屢次向劉總兵請戰,但劉總兵從來是置之不理,大人如果能爲山東百姓報此血海深仇,何愁山東百姓不從將軍。”

臨清城,張軒是知道的。

在後世並不是多出名的城池,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一顆明珠。

京杭大運河在後世幾乎沒有什麼用處了,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溝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是一條黃金水道,在這一條水道之上,也有一連串璀璨的城市,從杭州開始,揚州,淮安,臨清在古代都是相當繁華的大城市,至於臨清由於在運河之上樞紐位置,也成爲山東乃至北方數一數二的大城市,繁華不讓濟南。有人說金梅瓶所寫的清河縣的原型就是臨清。

有沒有百萬之衆,張軒不知道,但絕對是一個大府。

張軒早就知道東虜不是什麼好東西,卻也沒有想到窮兇極惡到如此程度。

“數十萬人,他們怎麼能下的了手?”張軒心中怒火沖天,卻被壓了下去,在後世,他只記得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卻不像天下之大,何止揚州嘉定,東虜所殺之人,又何止唯有揚州嘉定。

“大人,可願意北上山東?”張國柱畢竟是一員大將,不過片刻就整頓好情緒,說道:“我願爲先導,東虜五月纔出關,看情形明年必會再來,只要大人敢與東虜打,我敢保證山東百姓皆願從大人之令。”

張軒很想答應下來。但是理智告訴他,軍事上的事情最好不要因爲情感上而左右,說道:“此事從長計議。”

張國柱頓時有幾分失望,說道:“其實袁將軍也與東虜交過手,大人可以問一問袁將軍。”

張軒萬萬沒有想到,袁時中居然還與清軍交過手,讓張國柱下去之後,派人將袁時中請過來。不過他決定不能只聽張國柱的一面之詞,招來秦猛,讓他派一些精幹的斥候,去臨清一趟,看看情況怎麼樣?

打發了秦猛之後,袁時中也到了。

張軒與袁時中寒暄兩句,就直入正題了,問道:“大哥,聽聞你與東虜交過手?”

袁時中的神情有些暗淡,嘆息一聲,說道:“其實也沒有真個交手,不過是殺了五十個韃子而已。”

“那是去年的時候的時候,”袁時中說道:“那時候我佔據歸德一帶,東進不成,正逢韃子南下,與歸德只有一河之隔,我帶人過河查探,見一隊韃子在燒殺擄掠,我看不過去,就與他們交上手。那時候我身邊帶了數百馬隊,都是我小袁營的精銳。結果最好拿下這五十個人,居然傷亡人數超過了五十人。”

袁時中很有士大夫情節,有爲民請命的心態,袁時中會這樣做,張軒一點也不奇怪。

“東虜不可輕視。”袁時中似乎看出了張軒的心思,說道:“你之前不是說要下江南嗎?就不要管北邊的事情了,況且現在東虜也出關了。”

張軒說道:“我知道了。”

此刻張軒帶著幾分強顏歡笑之意,說道:“大哥放心,我不會輕舉妄動的。”

袁時中見張軒情緒不好,也就沒有多說話,說了幾句話,也就回去了。

數日之後,張軒派出的斥候也就回來了。

“生員存者三十八人,三行商人存者席明源、湯印、汪有全共七人,大約臨民十分推之,有者未足一分。其官衙民舍,盡皆焚燬,至今餘燼未滅。兩河並街路,屍骸如山若顛,豈能窮數。城垛盡皆拆毀。”“一路室廬丘墟、蓋藏俱盡,無從貿易”“野外廟店盡已圮毀”“東省自虜殘之後,人民死亡略盡,盜賊蜂起”“城郭廬舍俱是丘墟,荊棘滿目,白骨如山。至於臨清一鎮,素號咽喉,及今行人斷絕,市肆榛莽,瓦礫阻滯,通衢商店變爲溺廁。賣妻鬻子,剜肉醫瘡。慘苦情形,石人墮淚。”

這些是這些斥候從各地傳抄過來的片段,而他們親眼所見,更是悲慘之極,非言語所能盡訴的。

張軒聽過之後,輾轉反側,根本不能入眠,幾乎一閉上眼睛,就好像看見數不盡的百姓,一眼看到邊的百姓,什麼也不說的看著他。開封沉入黃河,固然是慘痛之極,但是比起山東省的遭遇,卻要差上好幾個開封城之慘。

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章 峽石城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章 家事二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四章 鄖陽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
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章 峽石城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章 家事二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四章 鄖陽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台北县| 自治县| 江永县| 深水埗区| 昌黎县| 虹口区| 老河口市| 金门县| 苍梧县| 湖南省| 巨野县| 沈阳市| 东光县| 砚山县| 乐至县| 惠水县| 区。| 黄大仙区| 新晃| 沙田区| 焉耆| 四子王旗| 玉环县| 榆社县| 德江县| 连云港市| 黔江区| 临洮县| 岱山县| 南京市| 博罗县| 成都市| 德保县| 宜丰县| 寿阳县| 雅江县| 洛浦县| 平定县| 石城县|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