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

張質心中暗暗點頭。

不管怎麼說,羅汝纔是張軒的岳父,雖不是父子之親,但是翁婿之間關係也是相當密切的。

張質縱然不滿意羅汝才,也不會勸人反叛自己的長輩,這在張質這些讀書人眼中,是大逆不道。但是他也不想在羅汝才這根樹上吊死,張軒的答案他還算滿意。

張軒與張質寒暄一陣,算是正是聯宗了。張軒將大軍東進的消息,告訴張質。

張質冷笑一聲,說道:“這位李軍師是癡心妄想。李自成與袁時中根本不是一路人?!?

張軒說道:“大兄何出此言?”

張質說道:“我久在河南,很多事情,你不知道,關於那位縣令釋放袁時中之事,還有下文,這位縣令後被免職在家,袁時中攻破城池之來,來到縣令家,一見面就泣涕聲,說道:‘時中,終爲賊矣?!宜粗厥考潱卸嗖坏靡?,不妄傷人命,有一生爲袁時中擄入營中,其命人傳訊家中來贖,此生之僕,極言生家之富,請時中破其家,其願爲先導。結果時中殺之,以謝生,言:‘草木之輩,尚知忠義,此輩被背主,我爲你殺之。’這樣的人,又怎麼能與李自成是一路?”

張軒忽然想起李雪健老師崛起的屁股。這袁時中整個一宋江。格局不大。

張軒固然對李自成有諸多不滿意的地方,但是袁時中這樣首尾兩端,連造反都造不利落的人,張軒更看不起。

不過,他也深刻明白了,爲什麼張質說,袁時中與李自成不是一路人。

李自成對各地士紳,打心眼裡看不起,縱然用之,也不過是利用而已,但是袁時中對讀書人恨不得拜在天下上,因爲他覺得他自己都是讀書人的一員。

不過,天下讀書人卻不覺得便是了。

他們兩人八字並不和,如果李自成心胸寬廣也就罷了。闖營與曹營之間種種暗潮來說,李自成對羅汝才都不大容得下,更不要袁時中了。

“不過,”張質的眼前一亮,說道:“這裡面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哦。”張軒說道:“願聞其詳。”

張質說道:“袁時中或許拉攏過來,即便不能爲我所用,也可以當做一個有用的棋子。”

張軒先是一愣,忽然想到自己在張質的心中,恐怕也是一個想殺人放火受招安的人吧。

張軒自己所說的自謀出路,分明是自立。而在張質的心中恐怕不是這個。

張軒心中暗喜,但是一時半會兒,也不去解釋

,不管是坑蒙拐騙,還是別的辦法,先將這位進士拉攏在身邊就行。如果自己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不用自己說,張質就改變心思了。

畢竟無數文士墨客心中都有一個諸葛孔明夢。所謂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張軒沒有在臨潁耽擱多長時間,就帶著自己部下,加入東進大軍。

如此臨潁到西華縣境內,兵馬延綿百里。

張軒所部都是步卒,而且他還做回在曹營的老本行,與羅戴恩的後營一起行動。

當張軒來到西華縣之後,西華縣依然被攻下來了。然後隨即轉道攻陳州。

陳州是州城,防禦要被縣城要堅固一點,睢陳兵備道關永傑鎮守,兵備道這個官銜,是明代纔有的,甚至可以從兵備道這個官銜的建立發展,可以看出文官對武將權力的侵奪。在朱元璋的祖制之中是沒有的。在仁宗事情認爲武官粗鄙不通文書,派出文官參贊軍務,後來由都察院掌管監察,提督軍務的例子。之後就演變成兵備道,這樣的實權官員,品級還在州府官之上。

有關永傑坐鎮。

雖然談不上堅城,但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夠攻下來的。

而李自成來到陳州城下,也沒有著急攻城,第一件問得就是:“小袁營到了嗎?”

李信說道:“袁首領已經拔營,此刻就要到了?!?

“是嗎?”

闖營之東,幾裡之外,有數百騎兵正在簇擁著袁時中與袁時中幾個親信。

時近三月,春風東來,已經有一股暖意來了。

袁時中年近三旬,面色白皙有三絡長鬚,縱然身穿鐵甲,看上去也是文質彬彬的。

不過比起袁時中的賣相。袁時中部下的賣相就不好看了。

這數百人雖然說是騎兵,但是看起來個個騎馬的姿態有些生澀,而馬匹之中,也是各類馬匹都有,袁時中以及身邊親信所騎的馬,是戰馬。但是其他人的馬匹,看上去卻是差了一大截,稱不上戰馬了。

這就是小袁營與這些老派流寇的差距。

騎兵並不是誰都能玩得起的。而陝西流寇初起之時,有大量的官軍加入,故而一開始騎兵人才就不缺,而袁時中起兵數年,手中精銳騎兵不過數百而已,他時常在中原遊蕩,中原之地本來就缺少戰馬。更缺少騎兵人才。不管是從戰馬儲備上,還是人才儲備上,根本組織不起騎兵。甚至他部下戰鬥力也不大行,不過是仗著人多勢重而已。

“袁大哥,你覺得李自成這廝是什麼意思?”王顯祖問道

王顯祖是一個彪形大漢,也是袁時中起家班底,也算是一員驍將。

袁時中嘆息一聲,臉色有幾分憂愁,說道:“不管闖王有什麼意思,我們都沒有拒絕的意思?東有官軍,闖王又西來,我們被夾在官軍與闖王之間數百里之地,失去迴旋餘地,闖王相召,又怎麼能不來,如果他日爲官軍所敗,豈不是連一個投奔的地方都沒有了。”

袁時中轉過頭,對王顯祖說道:“管好你的臭嘴,不管怎麼說,闖王就是闖王,不可直呼其名,否則將來出事了,我也保不住你?!?

王顯祖雖然不在意,但是不敢違逆袁時中的意思,說道:“是?!?

忽然馬蹄之聲響起,地面微微震動。王顯祖臉色頓時嚴肅起來來。他也打了好幾仗了,立即知道,這是大隊騎馬過來了。

最少在千騎之上。

千騎聽起來不多,但是袁時中好幾次都被官軍數百騎精銳打崩。

如果沒有足夠的騎兵牽制,千騎縱橫,已經能決定很多場戰鬥之勝負。

遠遠的看見,一道李字大旗在騎兵之中張揚。

“可是闖王,親自來迎接大哥?”王顯祖說道。他聲音微微一挑,說道:“看來闖王還是很看重大哥的?!?

袁時中嘴角微微勾出一絲微笑。

只是話音未落,卻見這千騎左右排開,一員大將頂盔摜甲,騎著一匹白馬,說道:“來者可是袁首領?!?

袁時中一聽這稱呼,再看來人年輕輕,雙眼具全,根本不是李自成。就知道事情不他想象的那樣。

“正是袁某。”袁時中說道:“卻不知道將軍是?”

“在下闖營李過?!崩钸^說道:“奉闖王之命來迎接袁首領?!彼坏仍瑫r中有說表示,就說道:“請。”

淡淡客氣之下,卻隱藏著盛氣凌人。

袁時中說道:“將軍請?!?

李過一聲號令,闖營騎兵分列兩側,將袁時中簇擁在中間,看上去是護送,但是在袁時中感覺分外不舒服,幾乎好像是押運一樣。

袁時中面不改色,似乎沒有感受到一點不安。但是身邊王顯祖在袁時中身邊壓低聲音說道:“好一個下馬威?!?

袁時中面帶微笑的低聲呵斥道:“閉嘴,少說兩句,沒有人把你當啞巴?!?

李過似乎聽到這裡有動靜,轉過頭看過來,袁時中面帶微笑向他點點頭。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章 蕭縣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九十章 拼死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六章 匠作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四章 填壕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章 蕭縣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九十章 拼死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六章 匠作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四章 填壕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龙州县| 漾濞| 富宁县| 乌审旗| 邯郸县| 古浪县| 利川市| 平原县| 河南省| 清水县| 永城市| 西安市| 孝义市| 武宣县| 客服| 铜鼓县| 达尔| 邵阳市| 额尔古纳市| 原平市| 黄山市| 星子县| 丹巴县| 新野县| 玉田县| 邓州市| 玛曲县| 乐陵市| 吉林市| 浙江省| 商洛市| 怀远县| 克拉玛依市| 来凤县| 萨嘎县| 保德县| 霍林郭勒市| 丹阳市| 竹北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