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

張軒與羅玉嬌的兒女情長,不過是亂世之中簡單的點綴。

崇禎十六年,三月初七。張軒與曹宗瑜在汝寧城南門處,左右騎士都在百步之外,只有曹宗瑜與張軒並繮而立。

“我還是不贊成你去冒這個險。李自成在崇禎十四年也不過幾百騎而已,不過三五年之間,就擁百萬之衆,而今你也有汝寧一地,有汝寧軍。只需安心發展三五年,未必比他李自成差,何必這麼急啊?”曹宗瑜說道。

“時勢異也。”張軒嘆息一聲,說道。

李自成能有今日之勢,固然有李自成自己的能力,但也少不了天時地利的照顧,而如今的局面與崇禎十四年迥異,根本不可能相提並論。張軒每次推敲,都覺得如果不能南明弘光元年,佔據形勝之地,只能被清軍趕到福建,兩廣,雲貴,等殘山剩水之中,苦苦掙扎。

國手下棋,先爭勢,形勢一去,想要翻盤,就千難萬難了。

曹營的重要性就在這裡,曹營實力能讓張軒省去數年時間, 插足天下棋局。

“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再爭論沒有意義了。”張軒說道。

曹宗瑜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的確,張軒與曹宗瑜就這一件事情,已經爭論了好久,張軒無法說服曹宗瑜,曹宗瑜也無法說服張軒。

“不過,凡是未慮勝,先慮敗,我如果回不來了。”張軒說道。

“知道危險還去。”曹宗瑜悶聲悶氣的說道。

張軒鄭重的說道:“我這番基業,就送給曹兄了。”

曹宗瑜忽然冷笑,說道:“你以爲我曹宗瑜是何等樣人,貪圖你這萬把人馬吧?”

“不。”張軒說道:“我只是想我的事業能流傳下去,也不枉我在亂世之中,拼死一場。”

“放心。”曹宗瑜說道:“我即便是想繼承,你臨潁營中的張氏子弟也不允許的,不過,你如果真得折進襄陽城,我就擁立羅玉嬌爲主,從臨潁張家爲你過繼一個孩子,按你原本的計劃,南下投奔張獻忠。想辦法佔據一處臨海的地方,內練精兵,外營海貿,實在不行,就揚帆出海,在南洋佔據一塊地方。”

“多謝。”張軒說道:“如果天不佑我,玉嬌就拜託了。”

“呵呵。”曹宗瑜頭一歪說道:“你的小媳婦,可不是一個易於之輩啊。”

張軒順著曹宗瑜偏過的地方看去,卻見羅玉嬌一身白衣,站在城頭之上,猶如馮虛御風的,姑射仙子。捏著一片柳葉,輕輕的一吹。悠揚的聲音緩緩的瀰漫開來。

一股無形的力量一下子抓住了張軒的心。

“我好想留下來。如果能與玉嬌生活在現代,哪怕做一個朝九晚五的小職員,我也心甘情願。那時候沒有這麼多生死離別,沒有這麼多不得已,那該多好啊。”這個念頭緩緩的在張軒的心頭瀰漫開來。

“其實你現在還可以選擇留下來。”曹宗瑜看出張軒的不捨說道。

“哈哈哈。”張軒大笑道:“有些事情,明知道危險還有去做,因爲我最怕的不是危險,而是無能爲力。”

如果不在清軍南下之前,積蓄出足夠的力量,當清軍南下的時候,他所面對的恐怕只有無能爲力了。

“曹兄保重。”張軒對曹宗瑜一抱拳,說道:“我去也。”

張軒一拉繮繩,縱馬向南而去了。

早已等待在一旁的羅岱所部千餘騎,再加上楊山的隨從,已經袁時敏等數騎,捲起滾滾的煙塵,向南而去。

“保重。”張軒的眼角流下一滴淚,捲入滾滾煙塵之中,瞬息之間消失不見。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張軒去襄陽的路線是,從汝寧到確山,確山往西進入山中。經過竹溝小鎮之後,就要翻過一座山。

這座山並不是太大,卻是淮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在這個時代,也是汝寧府與南陽府的天然分界線,當地人似乎稱之爲大狐山。

翻過此山之後,走不了多久,就來遇見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流,這一條河就是泌水支流,而泌水又是漢水支流,顯然是進入了長江流域。

泌陽小縣也就遙遙在往了。

沿著泌水南下,沒有多長時間,就是唐縣了。

看著唐縣有些熟悉的城牆,張軒忽然想起了當初的小郡主,心中只有微微一嘆,有些酸楚,卻不知道給何人說,只能在自己心中暗道一聲:“對不起。”

唐縣的情況的與之前大大不同,城門之處有不少百姓出入,見了大隊人馬,雖然還有惶恐之色,但沒有躲避的樣子。

由於趕路要緊,故而張軒也沒有入城休息,千餘人都在城外歇馬。

張軒遠遠的看見一個老丈,翻身下馬,走了過去,說道:“老丈,有些事情嗎,小生想請教老丈。還請老丈留步。”

老丈一看張軒身邊的侍衛,也不敢反抗,說道:“大人,想問小老兒什麼,小老兒都說。”

張軒見老丈言語之間,還是有一些害怕。

張軒笑道:“老丈姓什麼?”

老丈說道:“賤姓唐。”

“今年貴庚?”張軒問道。

“四十有二。”老丈說道。

張軒深深看了這老丈一眼,還真沒有發現這位唐老丈已經才四十二歲了。

幾句閒聊,唐老丈似乎放鬆下來了,張軒這才切入正題了,說道:“今年的莊稼如何啊?”

一提起莊稼,唐老丈笑了,說道:“今年的雨水不錯,應當是一個豐年。”

張軒一聽,說道:“哦,前幾日沒有下霜嗎?”

“沒有,天倒是冷一兩天,但是專門瞅瞅並沒有下霜,老天爺保佑。”唐老丈說道。

不過相隔數百里,天氣就如此不同,張軒只能微微一嘆,也不知道是南陽盆地外面山脈遮擋了寒流,還是這裡太靠南了一點。

張軒也沒有糾結在這一點,問道:“去年冬麥種得多嗎?”

“多,官軍不敢打過來,只聽說西邊過兵了,這裡沒有怎麼過兵,闖王又免了糧。故而種得很多。”唐老丈拄著手裡的鋤頭,手指一揮,將沿河一大片給圈進去了,說道:“這一大片都種上苗,連起來有數百里。”

張軒順著老丈手指的方向看去,極目遠望,似乎看不見麥田的盡頭。他忽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這種在後世尋常看見的景色,卻是這個時代最美的景色。

沒有之一。

“元海,給這個老丈看賞。”張軒說道。

“是。”張元海立即掏出一錠銀子送給老丈,唐老丈立即千恩萬謝的去了。

這一錠銀子對普通人家來說,是幾乎一年的收入了。銀子絕對不像電視裡面尋常可見。

張軒暗道:“看來,在勸農之事上,不僅僅是張質做得不錯,牛金星做得也不錯啊。”

的確如此,治理地方是很多文人的拿手好戲,張質固然是一個好官,但卻也不是什麼驚世之才,張質能做到的。牛金星以及李自成那些幕僚們也能做到。

唯一的問題是,李自成佔據的地盤雖然不小,但是真正能有效利用,也就在南陽盆地之中這一點而已。

看到這場面,張軒對小郡主的歉意不知道怎麼了,忽然變淡了。

只是一想到好景不長,這一次襄陽之行,就是要與李自成決裂的,張軒不知道怎麼的,心中忽然惆悵起來。暗道:“如果我不是羅汝才的女婿,這李自成未必不是可以輔佐之人。只是現在---”

張軒充分的理解了什麼叫做各爲其主。

“時間差不多了。走吧。”張軒說道。

在張軒的督促之下,千餘馬隊急速南下,襄陽城近了。

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十二章 撤軍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章 樊城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四章 鄖陽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一章 樊城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章 黑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
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九章 挺著死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十二章 撤軍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章 樊城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四章 鄖陽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一章 樊城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章 黑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云南省| 义乌市| 长顺县| 岑巩县| 肇庆市| 治县。| 焦作市| 海城市| 忻州市| 盘山县| 顺昌县| 诸暨市| 英吉沙县| 米林县| 平舆县| 长汀县| 任丘市| 开封县| 清水河县| 黑龙江省| 丁青县| 灵宝市| 石河子市| 浪卡子县| 耒阳市| 扎囊县| 永新县| 叙永县| 兴安县| 沾益县| 措美县| 邛崃市| 龙口市| 黄石市| 开封市| 盐城市| 辉南县| 闻喜县| 新源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