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六章 弊案

劉芳亮西征天山的戰事,是順朝對民間進行型政治借款的開始。據說這項借款的幕後主張者是太子少師顧君恩,也因此後來當西征弊案爆發時,朝廷無法徹底清查追究,只能對此案不了了之。

顧君恩和劉芳亮經手的西征借款,運作十分複雜。

他們向民間票號借錢,作爲代表的經手人則插手其中,獲取了鉅額傭金。當時民間票號索取的利息,大約都是年息一成左右,但顧君恩向朝廷申報時,卻報成了一成二。

其後顧君恩又以全日昌票號“包認實銀”爲辭,將年息加到一成五。

在西征準噶爾部以及後續平定西域、討伐哈薩克三玉茲的一系列戰事中,經顧君恩之手的民間借款約有一千五百萬銀元左右,朝廷爲此要支付多達五百萬銀元的利息。

而這其中的一半,約有二百多萬元的鉅額錢財,作爲傭金進了顧君恩的一批私人口袋之中。

這種貪墨行爲,引發了不少人的注意,據說龍衣衛曾經得到方以仁的授意調查此事,但最後又因爲方以仁的意思突然結束調查。

直到後來有民間票號破產,一些報紙爆出了其破產時流出的賬冊,才牽扯出了一系列西征弊案。

只是這樁弊案的參與者實在太多,甚至涉及到顧君恩、劉芳亮這些開國元勳功臣的身上,結果自然只能不了了之。

顧君恩和劉芳亮都是國家柱石,爲朝廷東征西討,匡復舊土,確實不可取代。因此他們屬下的劣行朝廷雖然心知肚明,卻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天子因此下定決心強力推行國營銀行的政策,並決定爲了解決財政問題,以亂刀斬亂麻的氣魄,再度強行展開了紙幣制的改革。

紙幣改革的貨幣準備金,這一次由於青丘州的金山開發迎刃而解。來自新大陸的大量貴金屬流入內地,成爲了朝廷重新發行“官票”的有力後盾。

青丘州的貴金屬礦產以黃金爲主,白銀數量則較少,因此朝廷自然決心以金本位爲新紙幣的底色。爲此李來亨在紙幣改革以前,便先出臺了一系列限制白銀元寶和銀元使用的法令,同時朝廷控制下的邸報也流傳出了在呂宋發現巨大銀礦的消息,銀價在紙幣改革之前便已經出現了連續三年的快速下跌。

銀價下跌過程中,朝廷則分年度先後吸納了多達數千萬兩的現銀,保障了後續紙幣改革時控制市場銀價的能力。

紙幣的發行機關是戶政府票號,其他民間錢莊、票號過去發行的各色名目匯票紙幣,則一律由朝廷出資收回,並且在此後徹底禁止發行。

發鈔權得以全部集中到了朝廷手中,準備金則依靠青丘州金山的開發所得和前三年趁銀價下跌時吸納的白銀支撐。

李來亨沒有禁止民間繼續使用銀兩或銀元進行交易,朝廷收稅時一樣繼續接受貴金屬貨幣,甚至就連向官員、士兵發放俸祿軍餉時,往往也都由其自由選擇是接受貴金屬貨幣還是紙幣。

所以紙幣改革雖然在天法三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但爲了保障民間物價的穩定,朝廷採取了較爲平緩的推進政策,大約花費了七八年左右的時間,才使得百姓開始普遍接受使用紙幣進行交易。

就整體效果而言,由於朝廷的準備十分充分,又恰逢青丘州金山開發提供的黃金儲備,紙幣制改革十分成功,不僅統一了國內的貨幣,而且通貨發行的控制權落在朝廷手中,國內白銀等硬貨幣,亦因此集中到朝廷手上。

自平準戰爭以來的財政危機被徹底化解,至天法四十年時,大順的財政歲入已經連年激增,達到了官票三億元之多。

這之中除了紙幣改革帶來的鑄幣稅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大順的海外擴張有利可圖。

雖然大順在西域的大規模擴張,如在朔方建省,如設置安北大都督府管轄漠北地區,如對西域的強力管制和治理,基本上來說都是賠本的,而且財政虧空的額度極爲龐大。

但是大順在關東、朝鮮和日本的擴張都是有利可圖的,對關東的擴張自不必說,遼東自萬曆以後重歸版圖,黑龍江、吉林等地也由於大規模的移民和墾殖運動,爲順朝帶來了每年數百萬元官票的收入。

朝鮮被化爲樂浪、熊津兩都督府後,經過十餘年的重建後,也可說是百廢俱興,每年亦爲順朝帶來二百餘萬元歲入。

順軍藉著追剿滿洲海盜之餘,先以長崎爲租借地,後來又慢慢靠收買九州島各地的大名封建主擴張勢力,最終發到了和德川幕府全面開戰的地步。

爲了征服日本,大順先後投入了約一億元的鉅額軍費,佔領日本的初期,雖然採取了依靠大名進行委任管理的間接統治方式,可每年順朝還是會虧空軍費一千萬元左右。

但是佔領日本帶來的好處,遠比一年虧空的一千萬元軍費多。

大順藉此完全壟斷了西太平洋的海上貿易,這樣從東亞大陸直到新大陸的西海岸,整個太平洋都處在大順朝的控制中。

僅此一項帶來的海關稅增加,就超過了八百萬元,至於其他委任大名的貢稅,以及如長崎一類順軍直轄城市帶來的財政收入,與瀛洲地區的海關稅相加,總共可以爲順朝帶來超過一千五百萬元的收入增加。

孝宗繼位以後,順朝結束了世祖時期窮兵黷武的對外擴張政策,版圖領土都進入了一個穩定時期,財政方面經過整理以後,順朝的財政總收入是爲四億六千萬元。

財政收入的增加,除了因爲版圖擴張、人民滋生造成的田賦收入增加以外,如在工商稅方面,鹽稅經過改革整理以後,陸續增加了一千萬元以上;茶稅亦然,而且茶稅方面還由於出口的增加,增幅更爲巨大。

此外世祖朝後期,由於朝廷開始經營大量國營企業和工廠,官業收入也成爲了一大財政支柱。

到孝宗朝初年整理財政時,朝廷便發現,田賦收入已從世祖朝中期的51%,下降到了16%;鹽稅收入則從世祖朝中期的9%,上升到了11%;關稅收入增加最爲驚人,由世祖朝的9%,上升到了28%之多。

其餘的工商雜稅和官業收入增長,也都十分驚人。孝宗朝初年,由於減少了大量軍費支出,遂在這一預算方案的基礎上實行了連續六年的大規模減稅,而在減稅以後,商業繁榮,朝廷的年收入依舊維持在四億元以上,國用充足,亦可稱奇。

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七章 順兵第十二章 鰲拜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十章 太宗病危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章 林貓貓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十六章 五軍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章 於大忠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朝阳县| 秀山| 南丰县| 旺苍县| 彭山县| 金昌市| 罗江县| 绍兴市| 涿州市| 桦南县| 红桥区| 长白| 峨眉山市| 翁牛特旗| 太原市| 石景山区| 绥江县| 家居| 新平| 交城县| 芦溪县| 梨树县| 木里| 全椒县| 巴彦淖尔市| 岳阳市| 茶陵县| 汤阴县| 丽江市| 石渠县| 建平县| 维西| 天水市| 康乐县| 安徽省| 甘孜县| 奎屯市| 玛纳斯县| 霍州市|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