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

李治並不知道,薛仁貴一路急行,此刻已到了鬆州城。

鬆州城環山而建,地勢高聳,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屏蔽天府,爲要衝之地。

當年松贊干布曾帶兵包圍鬆州,後被唐軍擊退。

鬆州地位得到增強,成爲大唐邊境重鎮。

鬆州都督元修業與一般的世家派官員不同,滿臉橫肉,肌肉虯髯,平生最愛狩獵。

他早已接到兵部命令,讓他配合薛仁貴作戰。

所以當他得知薛仁貴到來後,便將他請入都督府,在大堂設宴,好酒好肉招待,似乎很歡迎他。

薛仁貴瞧出他目光閃爍,又不斷給自己勸酒,顯然另有圖謀,飲了幾杯就站起身。

“元都督,在下奉聖人之命,來鬆州提調軍務,不可多飲,還望見諒。”

元修業皮笑肉不笑的道:“大健兒怎能不飲酒?薛將軍不喝,就是不給元某人面子。”

薛仁貴沉聲道:“薛某人不喜跟人繞圈子,元都督究竟有何目的,儘可劃下規矩,薛某接著就是。”

元修業拍案而起,道:“倒是個痛快漢子,朝廷旨意,元某自不敢違抗,不過你若沒點本事,去跟吐蕃打也只是送死,那就別怪元某不配合你。”

薛仁貴道:“那元都督如何才肯配合在下?”

元修業咧嘴一笑,用拇指戳了戳胸口。

“很簡單,跟某打一架,贏了我就服你。”

薛仁貴沒有廢話,朝身邊千牛衛道:“取我銀剪戟來。”

元修業也命人取來一柄大斧,哈哈一笑。

“薛將軍竟敢用戟,看來對自己武藝很有自信吶!”

戟是集矛和戈功能爲一體的格鬥冷兵器,既能和骨朵,錘,鏜等比拼力氣,也可和矛、槍、刀比拼技巧,稱得上最頂級兵器,對使用者要求極高。

薛仁貴更不答話,兩人來到大堂外空地上。

元修業舉起大斧,朝薛仁貴劈了過去,腳步迅疾,勢如猛虎。

薛仁貴側身閃開,手中長戟橫刺,下劈刺,斜勒。

只三合,元修業手中大斧就被挑飛,在空中轉了幾圈,“咣噹”一聲落地。

元修業怔怔望著大斧,呆若木雞。

薛仁貴將銀剪戟扔給手下,拱手道:“承讓。還請元將軍帶我去軍營調兵。”

元修業沉默了一會,取出自己的兵符扔給他,冷冷道:“你自己去調吧。”

薛仁貴也不囉嗦,檢查兵符無誤,離開都督府,徑直前往城外軍營。

鬆州屯兵兩萬五千,以折衝府爲單位,分爲二十五營。

上折衝府一千兩百人,中折衝府一千,下折衝府八百。

薛仁貴剛一走,元修業就喊來一名副將,冷冷道:“去告訴上營和中營的都尉們,不準應附薛仁貴,就讓那小子調下府士兵。”

副將領命去了。

鬆州城四周都是參天的松柏樹,鬆州城因此得名,鬆州城以南,便是岷江源頭,岷山。

鬆州大營就駐紮在山腳。

薛仁貴帶著千牛衛進入大營,憑兵符召集全營所有將士,在校場點兵。

一個時辰後,二十五營將士,便在校場集結。

薛仁貴一眼望去,見鬆州兵馬還算齊整,雖衣容裝備比不上千牛衛和金吾衛,然士兵身上都有一股精悍之色。

這是長期戍邊的將士身上,才特有的殺氣,這一點又要強於禁軍。

薛仁貴暗暗點頭,騎馬在各營中逡巡一陣,很快看中幾營最彪悍的人馬。

他回到點將臺,大聲道:“第一營、第四營、第五營、第八營折衝都尉出列。”

話音落下後,卻無一名將領走出來。

薛仁貴心中一沉,朝那幾支人馬看去,發現押軍的將領,都冷冷望著他,面無表情。

薛仁貴猜到又是元修業在搞鬼。

他眼下雖是中郎將,在唐軍中卻毫無威名。

在這人生地不熟的邊境,僅憑身邊五十名千牛衛,很難震服這些將士,貿然斬殺,又易引起士兵譁變。

他沉吟片刻,朗聲道:“將士們,聖人從來沒有忘記過你們,這次特意命本將來鬆州,你們可知是爲什麼嗎?”

皇帝的名頭果然好用一些,他此話一出,衆將士表情都變了,露出傾聽之色。

一名將領道:“陛下不就是讓你調我們與吐蕃人作戰嗎?”

此人正是元修業派來的那名副將。

鬆州城只與吐蕃和羌族接壤,各羌族部落,根本不敢捋大唐虎鬚。

所以只要鬆州有戰事,基本就和吐蕃有關。

薛仁貴道:“不錯,陛下確實讓我調鬆州兵,與吐蕃人作戰。可你們再想想,陛下爲何不讓我去涼州、靈州,調那裡的兵呢?”

鬆州城地勢高聳,易守難攻,而與鬆州相鄰的吐蕃城池,同樣難以攻打。

所以唐軍若真想攻打吐蕃,通常會調動河西軍隊,從烏海方向進攻吐蕃。

而且,這三地軍隊都以騎兵爲主,是大唐精銳,名氣遠大於鬆州軍。

鬆州將士們被勾起好奇心,有一名折衝都尉問:“薛將軍,那你告訴我們,聖人爲何要讓我們作戰?”

薛仁貴道:“聖人是爲了給你們一個機會雪恥!”

衆將士聽完後,都愣住了。

薛仁貴緩緩道:“貞觀十二年,鬆州那場敗仗,你們可能已經不記得了,吐蕃人卻記得清清楚楚。”

貞觀十二年,吐蕃松贊干布先後擊敗吐谷渾、黨項、白蘭羌,兵圍鬆州,以強硬態度,逼大唐嫁公主。

唐朝嫁公主有個習慣,先將你打服,臣服大唐後,才從宗室挑選一個女子,嫁給其國王。

吐谷渾就是一個例子。

當時松贊干布求娶公主不成,便派兵包圍鬆州,對身邊人說:“公主不至,我當深入。”

鬆州都督韓威並未把吐蕃放在眼裡,貿然出擊,在甘松嶺大敗。

此戰影響極爲惡劣,原本附近臣服唐朝的羌族羈糜州,見唐軍敗北,紛紛叛變。

松贊干布見擊敗唐軍,也更加囂張,派人給唐太宗寫信曰:“若不許嫁公主,當親提五萬兵,奪爾唐國,殺爾,奪取公主。”

唐太宗大怒,命侯君集、牛進達等將領,提兵五萬,迎戰吐蕃。

結果唐軍主力還沒到,先鋒牛進達便趁夜襲擊吐蕃軍營。

吐蕃大敗,松贊干布急忙撤軍,派人遣使請罪,語態懇切,願意臣服大唐。

當時唐太宗注意力都在薛延陀和高句麗,便召回大軍,沒有再追擊,挑一名宗室女爲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然而唐軍雖贏回尊嚴,鬆州軍的恥辱卻一直留下來了。

不少鬆州將領參與了當年一戰,頓時握緊雙拳,心中充滿憤怒。

薛仁貴接著道:“去年歲末,吐蕃人來朝拜,吐蕃使節就對別國使節說,他們當年如何打敗鬆州軍。如今鬆州軍敗軍之名,早已傳遍各國。”

衆將領紛紛大怒,有人罵道:“吐蕃狗輩,欺人太甚!”

薛仁貴大聲道:“你罵再大聲,能拿回尊嚴嗎?聖人說了,鬆州軍也是唐軍,他相信你們能知恥而勇,這纔派本將前來。你們若怕吐蕃人,本將立刻就走,去涼州調兵!”

一匹快馬奔入鬆州城,徑直衝進都督府。

元修業正在大堂用食,忽聽馬蹄聲響,一騎竟直接奔到大堂外,馬上之人正是他派去的副將。

“元都督,末將有事稟告!”副將翻身下馬。

元修業眉頭一皺,道:“慌個什麼,派你去軍營傳令,難道還有哪個都尉,敢不聽本都督命令?”

副將沉聲道:“回將軍,所有折衝都尉,都不肯聽令,他們全都爭著要隨薛仁貴作戰!”

元修業瞪大了眼睛,叫道:“你說什麼?他們都瘋了不成?”

副將道:“他們沒瘋,只是想爲我鬆州軍重新正名罷了。不僅他們,末將也決定跟隨薛將軍,與吐蕃人作戰!”

元修業難以置信的望著他,道:“你……你……”

副將拱手道:“末將告退。”轉身大步離去。

元修業破口大罵:“你個混賬東西,忘了是誰提拔你當副將的嗎?你回來!”

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凌海市| 惠来县| 清镇市| 仪陇县| 海盐县| 阳山县| 嘉义县| 湘潭市| 达孜县| 灵石县| 隆回县| 晋宁县| 南陵县| 郴州市| 金沙县| 绥德县| 达拉特旗| 武宣县| 贵定县| 盐源县| 鲁山县| 冕宁县| 万宁市| 南部县| 宜州市| 赤壁市| 永春县| 烟台市| 旌德县| 利辛县| 英吉沙县| 鄂尔多斯市| 镇原县| 新竹县| 仪征市| 华蓥市| 金溪县| 仙居县| 靖远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