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 新任師長朱鴻勳

我站起身子,笑著回敬一禮:“朱副軍長,先坐,先坐。此次請您前來,不過是寒暄而已,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不需要拘束,請坐!”

朱鴻勳將軍點點頭,坐了下來:“副司令,您不會僅僅是爲了與卑職寒暄吧?卑職與副司令並無交往,素不相識,雖然卑職久聞副司令大名,感到非常榮幸,但是這種理由似乎比較牽強。”

我笑著爲朱鴻勳將軍斟滿一杯酒:“哈哈哈!朱副軍長果然是東北漢子,快人快語,我喜歡!那麼,我也就不兜圈子了,此次請朱副軍長前來,是有要事請求朱副軍長的幫助,還望朱副軍長一定要幫助我!否則我可就非常難辦了。”

朱鴻勳將軍詫異道:“副司令有何忙需要卑職相助?能夠相幫的卑職一定幫助!只是,以副司令的地位,何須卑職幫助?這卻讓卑職有些費解了。”

我笑道:“那可不一定啊!有些忙,還真的需要朱副軍長相助,請問,朱副軍長是東北哪兒的人?”

朱鴻勳將軍說道:“卑職是吉林農安縣人。”

我點點頭:“軍中東北人不多啊!能做到將軍也不多,可惜現在東北淪於倭寇手中,否則,東北之兵源可是上佳的兵源,可惜啊!三百萬土地,三千萬人民,就這樣淪於敵手,實在是不甘心啊!”

朱鴻勳將軍先是露出了悲傷的神色,隨後眼睛一亮:“副司令此言何意?莫不是政府決意收復東北?是什麼時候?馬上嗎?卑職請纓爲先鋒軍!一定殺回東北!”

我擺擺手笑道:“朱副軍長切莫心急,收復東北和抗戰是一樣的,都是我國之國策,只是時間上還需斟酌,倭寇攻勢兇猛,軍力強悍,我軍力國力尚不及之,此時出兵主動攻擊,那是自尋滅亡,不是時機。”

朱鴻勳將軍黯然的點點頭:“卑職明白,卑職失態了,只是卑職非常的思念家鄉。”

我繼續說道:“雖然現在不是收復東北的時機,正如現在不是出兵與倭寇決戰的時刻;但是這件事情我們卻要提上日程了,否則國際形勢轉瞬即變,我們就會錯失良機,所以,經過委座的同意,我決意在一百軍中設立一支東北人組成的軍隊,也就是此次的新編整編師,十六師;這支軍隊裡面的基層軍官基本上都是東北人,是本屆中央軍校東北特別班的畢業生,十八個男生,四個女生,當然這是不夠的,我們還在繼續選拔東北籍優秀軍官入內。”

朱鴻勳將軍頓時露出了驚喜的神色:“此事當真?”

我點頭:“那是自然,軍中東北籍的軍官和士兵都有著強烈的打回東北的願望,這一點,委座也明白,當然,打回東北的第一支軍隊,應當是由東北人組成的軍隊;但是自從張學良幹出了蠢事之後,東北軍內部自相殘殺,四分五裂,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更沒有足夠的戰力去和倭寇對抗了,所以委座纔會命令我組建一支新的東北軍,用以收復東北時的先鋒軍,打回東北告慰鄉人。

裡面的軍官和士兵最好都是東北人,因爲自從倭寇侵佔了東三省之後,還是有不少民衆不願意接受倭寇的統治而逃到中原和南方來的;正好今年以來義務兵役制實行順利,我們徵收了大量的東北籍士兵,訓練了不少東北籍的軍官,他們都會被編入十六師之中,但是唯有這個最高軍官,也就是十六師師長一職,我們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我看了一眼朱鴻勳將軍,他的臉上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您的意思,是想讓卑職,出任十六師的師長?”朱鴻勳將軍詢問道。

我點點頭:“我遍閱了軍中東北籍高級軍官的名單,以及他們的職務還有戰績,發現可以選擇的人還真是不多,大多數都是代罪之身,參與了西安兵變,當然委座不會追究他們,只是這麼一來,委座和他們之間也有嫌隙,他們恐怕也不會安心,所以只好從別處選擇,但是不少優秀的將軍都殉國了,於是,我就看到了您,戰績斐然,治軍嚴謹,而且還是有著相當的文化水準,很符合這個職位的要求。”

朱鴻勳將軍露出了興奮的神色,而後卻又露出了爲難的神色:“可是卑職已在五十三軍任職,還肩負重要使命,此時離職,會不會……”

我更爲滿意:“那想必是不會的,只要委座一紙調令,就可以了,如何?朱副軍長,是否願意來一百軍中,擔任這個十六師的師長?”

朱鴻勳將軍略微思考愣了一會兒,站了起來,向我敬了一個禮:“蒙軍座不棄,鴻勳願以殘軀,出任此職,誓要收復東北,打回老家,驅逐倭寇!”

我滿意的點點頭:“那便好!這樣的話,我們就是同僚了,過幾日委座的任命狀便會下來,鴻勳兄只需要收拾一下,就可以來任職了,這裡一切用具全部齊全,不需要額外自備。”

朱鴻勳將軍笑道:“早就聽聞一百師裝備精良,訓練精良,用的是最好的,吃的是最好的,住的是最好的,拿的也是最好的,當然,仗打的也是最好;那麼,鴻勳可就要來享福了!”

我笑道:“只要不戰死,那自然是可以的!一百軍享受最高的待遇,參加最艱險的戰鬥,這是全國全軍的共識,沒人提出異議過,除非他們也拿出十幾萬倭寇的戰績來看看!哈哈!對了鴻勳兄,我聽聞你過去曾是南開中學之學生,爲何後來投筆從戎,進入東北講武堂呢?”

朱鴻勳將軍喝了一口酒,嘆息道:“過去,東北大地風生水起,老帥張作霖熱心教育,辦理學校,東北學風興盛,學生數量多,也都熱血非常;但是隨著倭寇對東北進行滲透侵略之後,學生運動更加激烈,幾乎每日都有學校罷課,都有學生遊行;鴻勳不才,也曾一腔熱血,積極投身學生運動,一起罷課,一起遊行,一起要求這個要求那個,不顧一切的和政府對著幹,從來沒有考慮過政府作出了多麼大的努力,只是覺得政府是那樣的軟弱無力。

但是鴻勳後來漸漸發現,學生運動,實乃世上最爲軟弱無能之運動,政府也不是那般的軟弱,而是有著無法說出的難言之隱,便是和委座一樣,一樣的非常艱難;學生沒有任何社會能力,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只能依附家庭,沒了家庭什麼也不是;所以除了遊行宣傳喊口號帶有輿論壓力,不能對政府和倭寇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壓力,除非學生家長有能力,但那也不是不多的,學生家長多爲政府要員,也是和政府一條心,哪裡會和學生一條心?家長一出面,不少學生就退去了。

學生運動,遠遠比不上商人罷商,農民罷農,工人罷工,那樣才能對政府造成實際的壓力,而不像學生一般,除了輿論壓力,焚燒日貨之類的,什麼也沒有;況且學生之中良莠不齊,全憑一腔熱血,還極易被有心之人利用,不顧實際形勢,盲然指責政府,爲政府帶來不該有之壓力,實爲親者痛,仇者快之舉!學生領袖大多是有背景,家境良好之人,沒有後顧之憂,但是其他的普通學生則不然,到最後被政府鎮壓,受苦的還是普通學生。

所以鴻勳便以爲,如要挽救國家危亡,怎可憑學生?學生不可成事,想要挽救國家,要麼老老實實讀書,學成之後有了社會地位纔可以辦事,那時候便可從事實業,或外交,或行政,但那些都不是鴻勳所喜愛的,鴻勳嚮往成爲一名軍人,在戰場上廝殺,於是鴻勳決定效仿漢時班超,投筆從戎,參加軍隊,成爲軍人,爲國家之獨立自主奮鬥。”

我讚許的點點頭:“之前在西安,那些學生也是如此,不顧國際國內實際情況,也不考慮國家是否是倭寇的對手,盲然要求開戰,要求抗日,其實是被有心之人利用,加之無聊從大流而已;真正爲了國家願意犧牲自己的學生,實在是不多,那一次數百人的學生遊行,只留下了二十二人,後來入了中央軍校,現在在十六師中任職,他們爲了當時的幼稚舉動慚愧不已。

便是最近一年,見識到了兩國之巨大差距和戰況之慘烈,可曾聽聞還有學生遊行示威要求抗日?倒是有不少反飢餓的!哼!前方戰士流血犧牲,一天只能吃兩頓飯,還遠遠吃不飽,他們頓頓都是白米飯,白麪饅頭,還有葷腥,如此優待,卻還要反飢餓,實爲可笑!這便是學生的軟弱和無能,太過理想化!當然,學生當中也有不少深明大義者,爲抗戰募捐,爲抗戰犧牲,爲抗戰從軍,比如一位張靈甫將軍,鴻勳兄可曾聽說過?”

朱鴻勳將軍點頭:“可是古城殺妻之張鍾麟?那件事情卑職聽聞過。”

我笑道:“那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真實情況,張靈甫之妻偷盜軍事作戰文件,抵死不認,張靈甫怒氣攻心,拔槍殺之,爲了不打草驚蛇,才掩人耳目;張靈甫將軍可是北大才子,歷史系學生,一手好字,中途肄業考入中央軍校,加入軍隊;前番上海之役,張靈甫將軍與我並肩作戰,擊殺倭寇無數,兇猛強悍,立下赫赫功勞,現爲少將旅長,這卻有些好笑了,爲何你們這些投筆從戎的軍人,一點兒都不像讀過書的,上了戰場就不要命,都能打出一番名聲呢?”

朱鴻勳將軍笑道:“那便不知了,只要能使國家富強,便是死了又如何?更何況國家危難,我輩更當以班超投筆從戎之事蹟自勉,奮勇殺敵纔是。”

我點頭讚許:“這樣的話,我就很放心把十六師交給鴻勳兄了。”

朱鴻勳將軍點點頭,問道:“對了軍座,聽聞軍座麾下軍隊都是擴編的加強部隊,是嗎?那麼十六師的編制是如何的?人數是多少?”

我說道:“軍中唯有一百軍和二百師是這樣的加強擴編部隊,其他的諸如那些整編軍,七十一軍和四十三軍等,都是三師九旅的整編軍,人數在三萬六千人,一個師是一萬兩千人的編制,但是一百軍不同,一百軍的前身一百師就是六萬人的大軍,三個旅,一個旅兩萬多人,此次擴編成一百軍,擴編成師的沒旅再加上一些兵力,湊到兩萬五千人左右,滿編是十萬人,所以十六師也是兩萬五千人的編制。

每個師三個旅,每個旅三個團,以此類推,不過此時十六師僅有殘兵一千餘,所以鴻勳兄,任重而道遠啊!十六師的時間不會很多,倭寇已經打到九江了,北路倭寇第六師團也步步緊逼,所以,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用來整編和整訓,而後就要參加戰鬥,不過你可以放心,軍中的德國顧問是非常盡職盡責的。”

朱鴻勳將軍點點頭:“有如此多的士兵,自然可以和倭寇一較高下!放心吧軍座,一個月之內,卑職一定將十六師整編完畢,投入戰鬥!”

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七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天爐蓋頂(三)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九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 張上將自忠(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三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石根的反撲(一)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六 花園口之殤(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四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七)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一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五)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四 緬甸大會戰(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二 回家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三 張學良的懺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三 血肉羅店之紅色的海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一 曙光之光復武漢(中)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八 香港淪陷(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三十二 血肉羅店之血色的終結(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四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九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天不遂人願(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一 張上將自忠(五)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五 花園口之殤(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一 喋血中條山之整頓軍紀(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五 入緬作戰(三)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三 財神家宴(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四 武漢公審大會(二)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五 決戰第六師團(四)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九 舞動吧!定倭之劍!(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九 仁安羌大捷(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初戰倭寇(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六 我要做父親了(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三 喋血南昌(上)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八 告別(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三 再見周甜甜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四)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三 喋血中條山之整頓軍紀(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六 皖南事變之會晤(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一 血灑南京之國防會議(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六 出兵同古(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四)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一 薛嶽將軍的顧慮(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八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五 入緬作戰(三)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七 火燒仁安羌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三 武漢公審大會(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九 喋血中條山之中條山之殤(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三 國家決策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六 五二四加強團(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五十九 走馬上任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四 花園口之殤(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破局(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四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下)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五 特別挑戰賽(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八 血戰萬家嶺之定計(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四 香港淪陷(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八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七 榮耀之第一次長沙會戰(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二 京滬大會戰之大反攻(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九 舞動吧!定倭之劍!(二)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九 驚天事變(二)事發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七十 舞動吧!定倭之劍!(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五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二)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二 張學良請纓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三十五 國防線上(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再見唐宇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一 開幕式(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三 漢奸,死!(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六 皖南事變之會晤(下)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二 張學良請纓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一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五)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四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一 血肉羅店之整編一百師(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二 漢奸,死!(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一 武漢大整訓(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三 國家決策第一卷 軍校歲月_六 面見校長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持志大學(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九 蘭姆伽整訓計劃(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六 緬甸大會戰(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七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二 京滬大會戰之狼狽的倭寇第一卷 軍校歲月_四 初見教育長(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二 曙光之光復武漢(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三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一)第一卷 軍校歲月_四 初見教育長(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三 孔府之行(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九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六)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八 交鋒!二十一軍!(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八 血肉羅店之我的兄弟張靈甫(二)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二 岡村寧次來了(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八 籌建新一軍(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四 血肉羅店之進駐羅店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六 出兵同古(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上海皇帝杜月笙(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五 血肉羅店之校長親臨前線(下)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三 特別挑戰賽(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一 仁安羌大捷(下)
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七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天爐蓋頂(三)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九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 張上將自忠(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三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石根的反撲(一)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六 花園口之殤(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四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七)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一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五)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四 緬甸大會戰(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二 回家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三 張學良的懺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三 血肉羅店之紅色的海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一 曙光之光復武漢(中)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八 香港淪陷(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三十二 血肉羅店之血色的終結(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四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九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天不遂人願(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一 張上將自忠(五)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五 花園口之殤(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一 喋血中條山之整頓軍紀(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五 入緬作戰(三)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三 財神家宴(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四 武漢公審大會(二)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五 決戰第六師團(四)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九 舞動吧!定倭之劍!(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九 仁安羌大捷(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初戰倭寇(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六 我要做父親了(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三 喋血南昌(上)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八 告別(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三 再見周甜甜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四)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三 喋血中條山之整頓軍紀(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六 皖南事變之會晤(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一 血灑南京之國防會議(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六 出兵同古(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四)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一 薛嶽將軍的顧慮(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八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五 入緬作戰(三)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七 火燒仁安羌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三 武漢公審大會(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九 喋血中條山之中條山之殤(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三 國家決策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六 五二四加強團(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五十九 走馬上任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四 花園口之殤(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破局(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四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下)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五 特別挑戰賽(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八 血戰萬家嶺之定計(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四 香港淪陷(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八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七 榮耀之第一次長沙會戰(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二 京滬大會戰之大反攻(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九 舞動吧!定倭之劍!(二)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九 驚天事變(二)事發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七十 舞動吧!定倭之劍!(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五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二)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二 張學良請纓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三十五 國防線上(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再見唐宇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一 開幕式(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三 漢奸,死!(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六 皖南事變之會晤(下)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二 張學良請纓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一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五)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四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一 血肉羅店之整編一百師(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二 漢奸,死!(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一 武漢大整訓(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三 國家決策第一卷 軍校歲月_六 面見校長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持志大學(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九 蘭姆伽整訓計劃(二)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六 緬甸大會戰(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七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二 京滬大會戰之狼狽的倭寇第一卷 軍校歲月_四 初見教育長(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二 曙光之光復武漢(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三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一)第一卷 軍校歲月_四 初見教育長(下)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三 孔府之行(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九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六)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八 交鋒!二十一軍!(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八 血肉羅店之我的兄弟張靈甫(二)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二 岡村寧次來了(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八 籌建新一軍(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四 血肉羅店之進駐羅店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六 出兵同古(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上海皇帝杜月笙(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五 血肉羅店之校長親臨前線(下)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三 特別挑戰賽(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一 仁安羌大捷(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山西省| 光泽县| 方城县| 利津县| 定兴县| 康定县| 兴仁县| 平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浦江县| 威宁| 云浮市| 萨嘎县| 迁安市| 神池县| 上饶市| 平果县| 若尔盖县| 大宁县| 东台市| 兴山县| 安吉县| 即墨市| 吐鲁番市| 合肥市| 葫芦岛市| 江门市| 凤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宿州市| 兴隆县| 尼勒克县| 麻栗坡县| 广安市| 泾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吉县| 平罗县| 固安县| 财经|